分享

我是坚定的无房主义者 不买房买梦想

 那心 2013-12-10
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我从小住在高校的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

 

  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

 

 
 

    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它让你透气,而不是豪华的景观、户型和装修什么的。

  2007年,我们搬了出来,因为家人都在国外,我又不在,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我去了洛杉矶。

 

  去了美国,我一样是无房户,坚定的无房主义者。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想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

 

 
 

  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

 

  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

 

 
 

  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都是租房。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一毕业就结婚?一结婚就买房?怎样才能买到房?一套房子会限制你所有的行为和决定。

    以今天的房价,普通人买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基本上前途和发展被父母控股。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儿。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世界再怎么变,还是要有坚持,即使它是落后。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