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淘宝“伤”城再现 小卖家夹缝求生

 wyk1014 2013-12-10

  12月3日,淘宝启动“整治虚假交易行为专项行动”。由于很多小卖家靠年底大促赚钱,这时打假对他们影响很大,上万名小卖家聚集在QT语音群攻击天猫大卖家,多家大卖家的商品被恶意拍下。其手法与2011年10月“淘宝伤城”事件如出一辙。

  “我们也是被逼的”,昨日,看了本报报道的《“朋友圈”变“生意圈”微信上开店专“烧”熟人》后,在微信朋友圈上做推广的四川淘宝卖家马先生叹了一口气,他告诉记者,自从上周他的店铺被删得只剩下1款产品后,就开始热衷朋友圈营销。

  12月3日,淘宝启动大规模的“整治虚假交易行为专项行动”,此举引发上万名小卖家聚集在QT语音群攻击天猫大卖家,其手法与2011年10月“淘宝伤城”事件如出一辙。

  对此,阿里表示可以延长小卖家申诉期到明年1月20日,在此期间恢复被删宝贝。尽管如此,马先生仍然担心,过了申述期后宝贝还会被删,目前他正在申请微信公众平台。

  不过微信有关人士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表示,他们更欢迎线下品牌企业(B店),对于大量依附于微信的个体卖家(C店)则明确表态,微信朋友圈要杜绝网络营销。那么,尚未找到更好交易平台的众多小卖家们何处去?起因:

  淘宝店商品涉假被删

  马先生经营着一家山珍淘宝店,主打蘑菇、木耳等。上周一早上,他发现,十来款主推产品和八款配套产品被淘宝删了。此事源于淘宝当天启动的“整治虚假交易行为专项行动”,大规模删除很多淘宝店的宝贝、炒一罚二。马先生承认,被删的产品都有涉及虚假交易,“开始都是熟人刷单,有了销量与好评后,就会引来真实交易”,但临近“双12”,积累了近一年的销量和评价都没了,让马先生欲哭无泪。

  当天,一些中小卖家发起“创业者网商联盟”,创建多个QT语音室,起初要求淘宝恢复被删宝贝,停止专项行动。随后开始攻击天猫大卖家,韩都衣舍、优衣库等多家大卖家的商品被恶意拍下,商铺直通车广告受攻击。升级:

  小卖家要求“均流量”

  12月6日,马云在“来往”上表态:“炒作信用,假货和知识产权侵犯是我们的底线,谁闹也没有用。与这类不诚信行为斗争的决心和行动丝毫不会退半步。”淘宝网官方微博也声明,可以延长小卖家申诉期到明年1月20日,在此期间恢复被删宝贝。

  但小卖家并未就此罢休,截至12月8日,已有上万名小卖家聚集在QT语音,并向天猫宣战,要求“要平等,均流量”,还提出“停战”的8大条件,包括恢复被删宝贝、对天猫淘宝一视同仁、终止天猫吸取淘宝C店的流量、淘宝变更规则必须由淘宝卖家公会投票通过等。但截至昨日记者发稿,阿里对此尚未有官方回应。

  分析:年底打假冲击个体卖家

  电商专家鲁振旺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表示,阿里打击虚假交易,完善网络营销环境有必要,但时间点选在年后开春之后更合适。“很多卖家就靠年底大促赚钱,并为此大量备货,这时严打,对他们影响很大。”

  他告诉记者,造成如今的局面,跟优质流量导入到天猫有关,现在很多淘宝小卖家主要就靠“刷单”获得流量,以致虚假交易泛滥。

  微信上开店前景不明

  如今,马先生被删的宝贝已全部恢复,但他仍然心有余悸,不知道明年1月20日之后会怎样,为此他申请了微信公众平台。

  “还不清楚微信上开店,支付怎么弄,消费者的权益怎么保障,会不会有像淘宝的那种评价,好多未知。”对于未来,马先生一片迷茫。

  有腾讯内部人士向华西都市报记者透露,其实微信并不欢迎淘宝小卖家来开店,微信更看重的是针对线下有品牌的企业做服务,侧重企业的O2O(线上对线下)运营,“比如南航、招行等”。

  而微信官方对本报记者的表示是,“微信并不是一个电商平台,我们也不鼓励个人在朋友圈中售卖商品这样的的行为。”

  今年以来,微信不断打击网络营销行为,年初重点封杀广告,3月主要打击公众号互推,7月大量封杀微信营销账号,直接砍掉群发功能。截至昨日记者发稿,马先生的微信公众平台还没有得到通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