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理行之《沙溪印象》

 一个没用的老人 2013-12-10
 
 

大理行之

沙溪印象

沙溪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就在这里。沙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西南地区兴起,并成为当时唐朝和吐蕃的缓冲地段,是连接强者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两者经济、文化交往的茶马古道的主要途经地之一。沙溪古镇,作为一个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曾经繁华一时,作为当时古道上的一个古镇,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一踏入沙溪古镇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这里群山延绵、良田丰裕,纯朴静美、韵致迷人。
 

(一)宁静朴美的古镇

说来也巧,这次的大理探幽之行,所到景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散发着宁静清雅,闲适朴美的迷人气息,这正好与出行前渴望远离喧嚣,入静宁心的愿望相契合,金梭岛如此,双廊乡亦然,现在到了沙溪古镇也是这样一处幽静闲适之境,唯一不同的是这儿少了些许有水的那份灵秀清韵。
 

一进入沙溪古镇,一种古朴清幽、安静闲适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儿很少见到商业化的喧哗痕迹。
 
 

当地居民仍保留着原有的居住建筑样式与宁静安祥的生活状态,这一切都是我想要见到和感受的。
 
 

很庆幸的是,这个沙溪古镇目前还未被大力开发, 我一方面祈愿通过旅游业发展而恵及当地群众,一方面又不希望这儿变成为第二个沸腾的丽江,让这种安静的生活氛围持久保留下去真的很好。

 

小镇内巷道悠悠,游人安闲,置身其中恍如世外桃源。
 
 

透过取景框,我惊奇的发现,从这个角度看去,人无论站在古巷的任何一个点上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浑然一体。
 
 

这里遗存下来了众多古宅建筑,基本保留了明代厚实庄重的承重斗拱, 清代的精雕细刻,老宅堂屋门头雕有装饰民间图案,那虚实相间的构图,精细自然的色调与治家格言书法艺术,让你叹为观止。
 
 

一陈风雨袭来,平时热闹异常的寺登四方街顿时宁静起来。古戏台与数百年的古槐树让人浮想联翩。这座古戏台是寺登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它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群中央临街位置,与西面兴教寺殿宇、寺门建筑成一中轴线,将古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从而划定为各类生意经营范围提供了实物标志。古戏台主体建筑结构是魁星阁,戏台只是其附带功能,是当地白族人民敬奉魁星的地方,其建筑高三层,前戏台,后高阁。建筑结构精巧,出角十二角,翼然若飞。虽经修缮,但基本上保持了原建筑风貌。
 
 

很喜欢这个迷人的沙溪小镇, 如此安静祥和, 一个人安静地在各个小巷道慢慢游走, 感觉真的很好。
 

瞧见老人们坐在街边静静地打发时光的情形,你会被她们那份闲适悠然的神情所触动,于是对知足常乐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在古镇上开店做生意的人们总是这么漫不经心,悠然闲适,让人印象深刻。

 

店主人有生意时做生意,无生意时就这么静静坐着享受这份清闲时光。
 
 

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起沙溪古镇的历史总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在沙溪古镇,很少见到当地人开汽车代步的,自行车仍是当地人出行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这里所散发出的纯美气息让人沉醉。
 
 
 

(二)流连忘返的老外

让人预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不少外国游客整天呆在沙溪古镇休闲,他们或静坐读书、或品茶饮酒、或怡悦聊天,那份从容散淡与闲适悠然的场景恍若到了丽江一般。有的老外还会在沙古镇呆上很长时间而不愿离去,这里的安静朴美让很多外国游客流连忘返。









(三)艺术创作的宝地

在沙溪古镇漫游,常会遇见到这里写生作画、搞摄影创作、做木雕工艺品的人们,让游人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艺术气息。这应该是沙溪古镇独具魅力的一个印证吧。











(四)沙溪四围多美景

不经意间发现,沙溪古镇四围村落密布,群山环抱,处处都是动人的田园风光,远远望去真是美不胜收。有机会还来,一定要走进这些白族村落去好好感受一番。

 
 

透过沙溪古镇极目四望,视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沙溪古镇东面这片村落依山而居,田园相拥,茂林掩映,煞是迷人。

 
 

遥望着沙溪南面这片错落有致的静美村落,顿生一种世外桃源之感。
 
 

把沙溪古镇西面这个白族民居群拉近后,白墙灰瓦、“三房一照壁” 的建筑风格历历在目。想象着村子中央那片浓密古树间必有幽境。
 

北面则是万亩水稻丰收在望,原来这里还是一个鱼米之乡。

 
 

很喜欢这个动人的场景,这个画面引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