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市北区:建设幸福市北 打造宜居家园

 决策咨询 2013-12-10
2013年12月10日
       今年,市北区坚持惠民优先、全面实施精品建管,着眼于城区功能的整体提升,通过加大居民楼院综合整治、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危旧房改造和优化居民区环境“三改一优”工程,全区投资7700万元,对全区17处旧楼院进行全面整治,总面积45.3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9382户;同时,全区养老服务及社会福利有了新发展,社会救助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困难人员就业率为94.6%;这一年中,全区共启动17个集中片区及31个零星片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涉及征收居民13490户,启动征收户数占到全市的79%。进一步优质教育资源群,全区教育资源得到均衡发展。
社会管理
社会救助水平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市北区低保覆盖比例和低保人均补助率不断提升,截至11月份,全区享受低保9672户,1778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4%。发放低保及各种补助金9328万元;新办临时救助2065户,发放临时补助金321万元;新办医疗救助为598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为609.2万元,共办理特殊救助251户,发放救助金额306万元。为低保重症患者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涉及1000余人,每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2880元,总额约288万元。年内实现困难居民低保补助标准提标扩面,截至目前,共发放低保提标款500余万元。
    同时,提高困难家庭在校大学生救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应届本科生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应届专科生及往届大学生由1500元提高到2000元。
社会福利实现新发展
       市北区以推进 “十个千万平米工程”为依托,今年重点推进了万科城、福山、颐和源等8处老年公寓建设项目。目前,福山、永新、颐和源等6处老年公寓已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58410平方米,新增床位1947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达47张,超额完成新增床位1000张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8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补助发放工作。
    对全区40处建筑面积不足150平方米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500余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和新建25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年底前实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100%的社区。截至目前,正在建设中的65处日间照料中心,力争到年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实施关爱行动救助计生困难家庭
       2013年,全区共为17359名失业、无业人员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42万余元;为1939人落实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694.56万元;为4130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育龄妇女发放住院分娩补助合计206.5万元;同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制度,对独生子女患重大疾病以及突发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实施救助,努力提升弱势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2013年,累计救助计生困难家庭258户,发放救助金40.31万元。全区还投入210余万元,对已婚已育的无业、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生殖健康查体,让群众乐享健康。
    市北区妇联以流动、留守、老年等弱势妇女儿童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实施了“春蕾计划”、“心系巾帼新市民”等关爱行动。向519户贫困母亲发放了价值20余万元的慰问物资;对近390名贫困春蕾女童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帮扶,募集到的12.5万元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
    区红十字会全年完成救助辖区因突发事件、突发疾病等原因导致贫困的家庭24人,共15万元,拨付10万元物资走访救助困难家庭500户。争取上级资金20万创建4所红十字校园。为夯实“奉献为荣”工程,全区共有978人参加了无偿献血,遗体捐献登记42人,5人实施捐献,123人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样,已有4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进行了高分辨检测,新市北区首例配型志愿者田健被授予市北区红十字会宣传大使称号。
城市管理
实施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提高路网通行能力,翻修翻建14条市政道路是全区2013年区政府实事之一。今年以来全区对错埠岭一路、佳木斯三路、错埠岭区域4条无名路及鞍山一路、安达路等8条道路进行整治。争取市财力对温州路、杭州路、登州路等6条道路进行整治,共整治车行道21万平方米,人行道9.5万平方米。根据市政道路全元素整治要求,对鞍山一路进行道路、绿化、广告牌匾等同步实施整治。新设绿地260平方米,立面粉刷6000平方米,门头整治600平方米,更新了路名牌。
    为进一步提升城区道路通行能力,追加投资400万元,对市北区海伦路等10处15座地下通道进行整治,并增强了通道人车分流等服务功能,改善了我区部分路段交通拥挤状况,确保了居民出行安全。
整治老旧楼院提高幸福指数
       今年,市北区政府以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将旧楼院整治工作列入了惠及民生的12项政府实事中,投资7700万元,由市北城市建设管理局牵头对全区17处旧楼院进行全面整治,总面积45.3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9382户。目前全部工程已全面完成。共加装楼体外墙保温层约 110000平方米、楼体外立面粉刷约159500平方米、楼道粉刷约40000平方米、地面硬化约44000平方米、绿化美化约14500平方米、拆除违章约11000平方米、屋顶修缮约4300平方米;并对错埠岭一小区64栋居民楼体实施了建筑外立面节能改造工程,营造出了“环保、低碳、节能、和谐”的新式小区。
民生工程
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均衡发展
       2013年,市北教育站在了融合发展的新起点,教育部门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加快实现打造建设高品质宜居幸福城区、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
    这一年,市北区撤销了办学规模过小的人民路第三小学,完成了对特殊教育学校和体育学校的整合,对两所少年宫进行了功能调整。新成立了青岛44中教育集团、青岛平安二小教育集团,新建的启元学校、立新小学分别纳入了教育集团,推动形成新的优质教育资源群。确定了25所学校进行青岛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创建,所有中小学启动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成立了校务委员会,修订了学校章程,逐步形成了民主开放的办学体制。组织各校进行“最美教室”的打造,以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关注学前教育,为116处幼儿园安装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今年,市北区教育局启动了“四百工程”,对全区600名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教坛新秀人选进行全面培养,设立专项资金1150万元,全面优化提升全区干部教师专业素养。
打造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
       2013年,市北区为创新探索实践跨区域合作建院模式的公立医院改革,引进了全省最大医院山大齐鲁医院。今年完成了青岛山大齐鲁医院项目精装修、安装、弱电、净化四大类181处变更改造工程,消防、空气检测等各项验收,并申报了“泰山杯”优质工程奖,完成了区属两所医院人员与资产移交,一期运行齐鲁医院将派出100人以上的专家队伍进驻。同时,新建和运行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达标降站3个,目前全区8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并建立了全区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完善了机构管理等6大类101项考核指标,将6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剥离公立医院,统归卫生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困难群众对卫生需求的实际状况,截至目前,免费为白内障低保患者手术58例;为困难群众、新市民妇女及百岁老人免费查体211名;为贫困家庭和失独家庭失龄妇女实施免费“两癌”筛查2003人,让群众从实事中得到实惠。
全区高额就业率达到预期
       今年截至目前,市北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8万人;新增就业困难人员5688人,安置就业5380人,困难人员就业率为94.6%;2011-2013年高校毕业生(派遣期内)为15252人,实现就业 14571人,就业率为95.5%。
    充分利用市北区大项目和产业园区优势,截至目前,收集有效岗位41442个,配置成交3037人。同时,开展“一街一品牌”和“一居一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每街道保障中心、社区服务站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品牌。涌现出“就业之家”、“民情服务流水线”、 “一刻钟”服务圈、“一线工作法”等基层服务特色品牌。实现民生服务惠民便民利民。
全区危旧房改造实现大突破
       市北区地处老城区,虽然经过多年来的旧城改造,危旧房屋在逐渐减少,但由于危旧房存量多、改造所需资金数额巨大,融资难度大,经排查确定,目前全区仍有危旧房1111栋,居民3.86万户,占全市的77%,建筑面积130.8万平方米,市北区危旧房改造之路任重而道远。
    市北区推进成片危旧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区共启动中心医院片、洛阳路34号、顺昌路片等17个集中片区,内蒙古路22-24号、南山新村等31个零星片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涉及征收居民13490户,签约居民6344户,启动征收户数占到全市的79%。同时,正积极做好华阳路18号等3个项目1000户居民回迁新居工作。此外,市北区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298套,竣工4472套,配租配售任务2121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