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养生

 艾灸养生图书馆 2013-12-11

  运用传统中药保健,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不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保健药物,而且创造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延年益寿方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但里面记载了100余种有益于健康的药物。《山海经》也不是医药学专著,但收载药物达124种之多,其中动物药66种、植物药51种、矿物药2种。里边有不少药物具有补益抗老的作用,如“(木襄)木之实,食之多力;枥木之实,食之不忘;狌狌食之善走;狼(加草头),食之不夭”。这里所说的“多力”、“不忘”、“善走”、“不夭”,就是指使人增强脑力,强壮身体,延年益寿。

  汉代诞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的药物理论和治病用药经验。全书计三卷,共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据《本草经·序录》:“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可知列为上品者,为延年益寿之品。在365种药物中,记述有延年、不老、耐老、益气、轻身、增寿等药物共165种,某些药物后面还直接注明“颇利老人”。书中记载的这165种与抗老延寿有关的药物,均被后世本草著作收录。汉代著名医学张仲景,撰著了《伤寒杂病论》,里面记述了黄芪建中汤薯蓣丸金匮肾气丸等著名的补养抗衰老方剂,尤其是肾气丸,时至今日仍在国内外沿用。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延寿药物研究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不少方士、医家烧炼金丹,研究和推行秦汉方式的炼丹服石法,就连著名医家陶弘景孙思邈的著作中亦有许多炼丹服石的内容。现代药理研究己证实,一些石类药如钟乳石白石英麦饭石紫石英等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当时的炼丹服石法还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值得一提的是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服用药物以延缓衰老的思想,他在《千金方》中提出:“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并记载了不少延寿中药,如服地黄方、乌麻散琥珀散熟地膏、枸枸根方、孔圣枕中丹等。宋金元时期,有关延寿药物的理论有了重要的发展,如著名医学家陈直、邹铉明确指出,老年药物保健,应着眼于培补先、后天之本。观其书中常用之品,如地黄、枸杞狗脊、胡桃肉、首乌菟丝子人参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等,皆为补肾益精、健脾理气之药。这个时期,方剂学有了高度的发展,出现了以《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妇人大全良方》等为代表的许多部著名的医药方剂学著作,收集了许多延寿方药,如“巴乾丸”、“神仙鹿角法”、“二精丸”、“益寿地仙丸”、“枸杞子丸”等,为后世抗衰老方药的研究留下了宝贵遗产。到了明代,进入延寿药物发展的全盛时期,以赵献可、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学派,主张用温补药物峻补真火;万密斋主张以阴阳平衡五味既济的中和之法,为老年保健用药制方的原则。尤其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成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著,在其所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具有抗衰老延年作用的药物有253种,并选录延寿方剂89则。清代统治阶级热衷于服用长生不老方药,故宫中此类医方甚多,如益寿膏补益资生丸菊花延龄膏、百龄丸、松龄太平春酒等。这些医方,为时世研究延缓衰老药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