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太祖郭威与周世宗柴荣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3-12-11
后周太祖郭威生平

         后周,唐末大动乱以来,逐步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而后周太祖郭威,正是这个转折契机的推动者。郭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唐天祐元年甲子岁(904年)七月廿八日,生于破落的官僚家庭,“父简,事晋(应为后梁时的李晋政权)为顺州刺史。刘仁恭攻破顺州,简见杀,子威少孤,依潞州人常氏(1)。
        李晋的潞州留后“李继韬募兵潞州,尧山人郭威(在潞州)应募”(2),时年郭威18岁。郭威“性聪敏,喜笔札,及从军旅,多阅簿书军志戎政”,因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郭威以军中好友李琼等人为师(3),曾熟读《阃外春秋》等书,使郭威初步懂得了“以正守国、以奇用兵”、“正兵当敌、奇兵制胜”,明“存亡治乱”之理,辨“贤愚成败”之由(4)。郭威任军官时,史书说:临阵行营“幅巾短后,与众无殊,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与士伍分甘共苦,稍立功效者,厚其赐,与微有伤痍者,亲为循抚,士无贤不肖,有所陈启,温颜以接,俾尽其情,人有过忤,未尝介意,故君子小人皆思效用”(5),“上所赐予,……悉以分赐士卒,将士皆欢乐”(6),郭威治军严明,确有儒将风度,深得将士之心,故所守必固,所攻必克。
当契丹犯境,后晋出帝石重贵(石敬瑭之侄)被契丹主耶律德光押送北上时,趁此中原无主,郭威与苏逢吉等,拥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晋阳(太原)称帝,史称后汉高祖。刘知远不自立年号,追承(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74年),后迁都汴梁(开封),郭威被刘知远侍为股肱之臣,授郭威等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君隐帝刘承祐(知远之子)即位,拜郭威为枢密使加检校太尉。
乾祐元年三月,河中李守贞、永安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次反,奸相苏逢吉奏请隐帝,派遣郭威前去剿平“三叛”。郭威现为枢密使,是最高军事长官,即是平叛成功,郭威的职位也到顶了。如果平叛失败,也会断送郭威的老命。由此可见苏逢吉“借刀杀人”之厉害。郭威虽知苏逢吉用心险恶,但如今叛臣发难,江山垂危,他便置个人恩怨、安危于不顾,决心奋身救国。当“隐帝谓威曰:'吾欲烦公可乎?’威对曰:'臣不敢请,亦不敢辞,惟陛下命。’”(7)乃使郭威“西督诸将”。由于转运使李谷等人参预军机、出谋划策,由于全军将士的英勇奋战,三叛速平。乾祐二年八月,郭威凯旋之日,汉隐帝犒劳赏赐甚是优厚。郭威推辞答谢道:“臣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上赖陛下的洪福,下赖各位将校和士兵的奋战。臣率兵在外,凡保卫京师安全,供给亿万兵饷,都是各位大臣居中用事的结果,我怎敢独吞这些赏赐呢?请都奖赏吧!”于是,遍赏宰相、枢密、宣徽三司、侍卫使等,九人一样待遇,加授郭威兼侍中。赏赐朝官以后,郭威又建议道:“朝中执政官普遍受到皇恩,恐怕藩镇绝望,也应该遍赏藩镇,各有差等,以示功由众成,赏由众享。”当时,朝廷内外都称赞郭威不贪恋官物,推己及人,故人心多归向他。(8)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郭威被提升为枢密使、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节制河北诸州,并统管数州军、政、财大权。郭威握强兵、擅财赋、临重镇,是汉廷德高望重、举足轻重的实力人物。
    隐帝是个轻率鲁莽、不学无术、怠于政事、专务荒淫的皇帝。郭威赴任之前,进谏隐帝曰:“陛下富有春秋,万机之事,宜审于听断,文武大臣,乃心王室,凡事咨询,即无败失”(10),隐帝根本不把郭威放在心上。
隐帝“渐近小人,与后赞、李业等嬉游无度”,“(隐)帝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怒曰: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悉取所赐还官”⑾。这些话当然不无道理,再说弘肇等人又是武夫,耿直鲁莽,自以为只要忠于皇上,问心无愧,别的什么都不怕,但日益骄横拔扈的隐帝,却把弘肇等人看成眼中钉、肉中刺。隐帝左右亲信,又乘机谮言郭威、史弘肇、杨邠、王章等人蓄谋作乱,威重压主,动摇皇位。于是,隐帝在他舅父李业一伙图谋支持下,便于乾祐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把后汉分管行政、兵马、财政大权的枢密使杨邠、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杀死,皆灭其族。血腥的屠杀,也牵挂到郭威,连留在京城开封的郭威继室张氏(时柴氏已故)和儿子青哥、意哥等,也残遭杀害。隐帝并密诏屯驻邺城的将领郭崇、曹英,在邺城杀死郭威。次日,郭威得信,急采纳魏仁浦之计谋,用“帝令郭威诛杀将士”激怒部下,以“除君侧之恶”为名,率军直驱开封。乾祐三年十一月廿二日,隐帝被随从郭允明杀死于赵村。
精明的郭威,请后汉皇太后李氏临朝称制。郭威并假意请皇太后立刘知远的养子刘赟为帝。这一招确实是郭威为了争取时间整治政局、稳住刘崇的缓兵之计。因刘崇是刘知远之弟,刘知远称帝后,把刘崇封为太原留守,镇守河东。这刘赟实际是刘崇的长子。愚蠢的刘崇,不但没有识破郭威的缓兵之计,反而为自己的儿子能当上皇帝暗自高兴。郭威一切准备就绪,在部下的拥戴下,便于广顺元年(公元951年)正月初四,做了“后周”开国皇帝,并派郭崇把刘赟杀死在由徐州回京的途中――宋州。
郭威即帝位之后,有的奉献祥瑞,以示上应天意,下从人愿,有的上表大摆酒宴,以示庆贺,更有的上表云:“不睹皇宫壮,安知天子尊?”奏请大造宫殿。
郭威不仅没被千歌万颁冲昏头脑,反而屡下诏曰:
“帝王之道,德化为先,崇饰虚名,朕所不取,敬致治未洽,虽多瑞以奚为。今后诸道所有祥瑞,不得辄有奉献。”⑿
朕闻(札记·王制)早有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朕少孤微,艰辛备历,逢时丧乱,享帝王之位,安敢过自奉养,以困黎民”⒀。郭威力戒奢侈,提倡节约,为减少皇家浪费,旋又下制令:“应乘舆服御之物,不得过为华饰,宫闱器用,务从朴素,大官常膳,一切减损。诸道所有进奉,以助军国之费,……诸无用之物,不急之物,并宜停罢”⒁。并将宫中的珠玉金银等奢侈品,击碎于殿庭。威并对侍臣曰:“凡为帝王,安用此?”“仍诏所司,凡珍华悦目之物,不得入宫”⒂。
郭威,这个“后周”的开国君主,因出身寒微,从士卒到皇帝,是他走过的道路。他到过许多地方,长期接触下层社会,他曾目睹民间疾苦,耳闻百姓呼声,同时也看到封建官吏的贪赃枉法、腐败残暴和政局的交替更迭,现实生活使他深知当时社会的弊端所在。郭威清楚地看到封建朝廷和各地的方镇,都巧立名目繁多的苛刻杂税,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残酷地榨取人民……
以前,后梁太祖朱温,曾把士兵抢来的成千上万头耕牛,分给东南诸州的农民,却强迫农民交纳牛租。已时过四五十年,朝代换了几个,耕牛早已死掉,但牛租犹存,百姓苦之⒃。郭威更亲眼看到,后汉三司使王章千方百计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王章规定,每交一斛(十斗)者,要加二斗“省耗”,无故地增加了农民20%的租税。王章又规定,百姓向政府交钱时,以八十文为一陌,而政府发钱给百姓时,却以七十七为一陌,谓之“省陌”,转手之间,封建政府每陌钱就凭空赚了三文。王章还趁个别农民因田地诉讼之机,大搞全州丈量田亩,“幸其广有苗额,以增邦赋,曾未数年,民力大困”⒄。
后汉西京(洛阳)留守王守恩,更是专门从事聚敛,死人棺材不交钱不得出城。就连掏厕所的人和乞丐,都免不了要交税⒅。后汉高祖刘知远,曾制定严禁人民买卖和私用牛皮的酷法,牛皮无论多少,一律交给封建政府,否则处死。对于盐、酒之禁,也是特别残酷,私贩或私造者,动不动就处以死刑。其捐更是苛重。
郭威即位后,体恤百姓,减轻剥削,大力改革前代腐朽政治,下令免除或减轻以前王朝所设的“牛租”、“省耗”、“省陌”、“牛皮”、盐酒等苛捐杂税。以前王朝严禁人民与外国商人做买卖,现在也“一听私便交易”了⒆,这对于商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帝(郭威)在民间,素知营田之弊”,欲废除之时,有人上言;如将天下营田出卖,“当得三十万缗,亦可资国用。帝曰:苟利于民,与资国何异?”遂果断地诏令全国,废除“营田制”,将“营田”所属田、舍、桑土、耕牛等,分赐给佃农为永业⒇,并鼓励垦荒,所有无主荒地,听任农民耕垦为永业(21)。郭威曾颁诏令:“农桑之务,农食所资,一夫不耕,有艰食之虞,一妇不织,有无褐之虞。今气正阳春,候当生发,宜勤用天之业,将观望岁之心,应诸道州府长吏,宜劝课耕桑,以丰储积”(22)。但自唐朝以来,太行等地到处谣传:“(门)前不栽桑(谐音丧),(房)后不栽柳(挽仗用木)”(23),否则不吉,将招致家破人亡,它严重影响着蚕桑生产和林木的发展,郭威破除迷信,移风移俗,特诏令全国,要求“野无旷土,庐有环桑”(24),使百姓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当时,一般农民都得到了土地,所谓“葺屋、植木、获地利数倍”,这对于恢复当时残破的农业生产,起很大的作用,穷苦人民十分拥护。
从唐朝以来,寺院就拥有大量田产和劳动力,封建政府却不能要他们负担赋役。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早就指出:剃度,为僧尼者,大都是“意在规避王徭,影庇资产”,这样封建政府所掌握的劳动力和财政收入也就相应地减少,到五代时,不仅逃避赋役的农民,而且军队的逃兵、逃亡的奴婢、无业的游民、潜逃的罪犯,以及反封建压迫的“山林亡命”等人,很多是托名僧尼、遁迹寺院。这不仅使封建政府失去大量的纳税户,还会妨碍到封建政权的稳定。为除此弊,郭威果断采取抑制寺院势力的措施,仅广顺三年正月,郭威下诏,一次就废止开封都城内的僧尼寺院五十八所(25)。以后柴荣更发展了这项措施,并熔佛铸钱――“周元通宝”,加强了封建中央的财政力量。
               
五代时,“乱世治重典”,法律紊乱,刑罚严苛,执法官员恣意妄为,敲诈勒索;牢狱污秽, 犯人疾病丛生。法无准绳,轻罪重判;用刑惨烈,令人不寒而栗,滥杀无辜,失掉民心。郭威深受其害。早在他即位之前,他就努力改变那种“好杀”的“蛮风”。后汉隐帝诛杀大臣时,权知开封府刘铢是屠杀郭威在京全部家属的直接责任者,极其残毒。郭威从邺举兵攻入开封后,并没有乱杀无辜,肆意报复,只下令将刘铢斩首。郭威语群臣日:“刘铢屠我家,吾复屠其家,怨仇反复,庸有极乎?”古语云:“天地之大德曰生”,郭威体天地好生之德,施法外之恩,赦免刘铢亲属及亲族,并赐给刘铢妻子庄宅一处,给予生活出路(26)。郭威这种报怨以德的作法,震动了朝野,使长期以来“一人犯罪,诛杀亲族”的好杀蛮风开始得到扭转。郭威体恤民情,即位之后,“为了缓和矛盾,巩固统治,进行一些政治、经济改革,在立法方面也有所改进”(27),整顿了司法、颁布了刑律……
    后周太祖郭威出身贫寒,他深知官场的腐败。因此,郭威对害民蠹国的贪宫污吏深恶痛绝,依其情节,严惩不贷,或诏诛赐死,或贬官谪职,或闲置弃用。略举几例,可见一斑:
唐州方城县令陈守愚,擅自克留户民蚕盐一千五百斤,饱入私囊,被处斩(28)。
供奉官武怀赞“坐盗马价”,攫为己有,被处斩(29)。
    单州剌史赵凤,为官“既刚忿不仁,得位愈炽,刑狱之间,尤为不道。尝抑夺人之妻女……”郭威下诏剥夺他的官爵,又不久赐死(30)。
    户部尚书张昭(又名张昭远),其子张秉为阳翟县簿,犯法抵罪,因而张昭贬为太子宾客(31)。
两浙吊祭史,左谏议大夫李知损,奉命赴江、浙,所经藩郡,贪污索贿,行止秽杂,被贬为登州司马(32)。
中书舍人杨昭俭多在假告,不亲其职,革职为民(33)。
考城县巡检、供奉官马彦勍因私匿赦书,枉杀狱囚,被处斩(34)。
    广顺中,内衣库使齐藏珍,“奉命滑州界巡护河提”,“不于役所部辖,私至近县止宿,及报提防危急,安寝不动,遂致横流(河决)”。如此玩忽职守,郭威将其除名,并发配沙门岛(35)。
郭威身为君王,振肃纲纪,率先执法,不徇私情,即是他的老部下,己亲厚友,也依其情节,严惩不贷:在平定李守贞等三叛时,“军中禁酒,帝(郭威)有爱将李审犯令,斩之以徇(36)。
莱州刺史叶仁鲁,贪污绢一万五千尺、钱一千缗,自以为是当今皇帝郭威的老部下,无人敢惹。叶仁鲁犯法之后,他又以老母无人奉养,妻儿无人照管为由,请求郭威赦免。谁知郭威不徇私情,只答应替他奉养老母,照管妻儿,遂即赐叶仁鲁死,并说:“汝自抵国法,吾无如之何?”(37)
    为了青云直上,为了升官发财,贪官污吏把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巧立名目,敬献给皇帝。“买宴钱”就是其中一例:“五代之时,不特方镇入朝买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三月,幸会节园,群臣买宴,即在朝之臣亦买宴矣。广顺二年甲午,前静难节度使侯章(以贪猥闻),献买宴绢千匹,银五百两,帝(郭威)不受,曰:“诸侯入勤,天子宜有宴犒,岂待买邪?!自今如此者,皆不受。”
常思字克恭,太原人也。当初,郭威少孤无依,食宿于思家,以思为叔。后汉乾祐三年,隐帝(刘承祐)听信谮言,在杀死郭威满门的那天,也派“昭义节度使”常思前去杀死郭威女婿张永德一家,常思却将张永德囚而不杀,后又释放,可见常思对于郭威确有大恩。郭威称帝之后,尊常思夫妇如既往,拜之如家人长者之礼,每呼常叔、常婶,对常思恩顾尤加。后周广顺二年,常思出镇宋州,后改任“平庐军节度使”,思将赴任,遂启奏道:“臣出镇宋州其间,征得丝十余万两,今特敬献陛下。”随手将“征丝契券”递给郭威。郭威真没想到,一向敬重的恩人常思,竟是这样一个盘剥百姓的酷吏。他虽十分感谢常思对他抚育的大恩大德,但他觉得恩德再深,也不能徇私违法。郭威十分痛恨这个“无令誉可称,唯以聚敛为务”的常思,当场焚毁“征丝契券”,立即下诏晓谕宋州百姓,其丝不征。为此,以后郭威不再重用常思(39)。
由于郭威廉法自律,不徇私情,执法严明,惩一敬百,使违法行为有所收敛,使吏治腐败现象逐步得到扭转,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地影响。
郭威不仅严惩违法贪官污吏,他更重用廉官良吏。
    周行逢,湖南朗州武陵人。后周广顺初年,太祖郭威曾先后授行逢为潭州行军司马,领集州刺史,升鄂州节度使,掌管谭州军政大事,尽有湖南之地。周行逢这样有权有势,但他对工作尽职尽责,无论对别人,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一生清廉自守。任用官吏,必取廉洁之士,从不以权谋私。
周行逢的女婿唐德,好吃懒做,不务正当,不学无术。一日,唐德献上厚礼,跪请行逢给他谋一高官。行逢说:“为宙一任,必须造福一方。凭我的权势,给你谋个一官半职,并不困难。但你不学无术,怎样胜任?再说你又放荡惯了,你如为官,万一违法乱纪,我又不能不对你依法严惩,到那时,就顾不得岳父、女婿的情份了。依我看,你还是不坐官为好。”结果,周行逢只给唐德买了一头牛、几亩地、并反复耐心地劝导唐德亲自耕作,养活全家。最后,唐德果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行逢身为大帅,位居高官,但其妻潘氏从不跟随行逢在外,坐享荣华富贵。她一直在老家,亲率奴仆家人耕织自给,并争先交纳钱粮国税。她常说:“如果大帅家属不能做出榜样,不能争先交纳钱粮国税,那么大帅怎么能严格要求下属!?那么大帅怎能领导好部下?!”(40)
由于后周太祖郭威(及后周世宗柴荣)对周行逢这样的廉官良吏,多次下诏全国,表彰嘉奖,人们争相效仿,遂使政坛气象为之一新。“求官给牛”,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郭威不仅严惩违法官吏,更注意在政治上收揽人心。郭威对于前朝的功臣宿将,如:高兴周、安审晖、安审信、白文珂、赵晖、苏禹圭等人,只要不动武兴戈,不发动叛乱,一律予以宽容,以致加官进爵,委任中枢,或年老致仕(退休),优遇殊荣,甚至恩赐钱帛、以享天年。这些耆老在历朝无论在政界或军界都有一定的影响。采取羁摩政策,对于稳定后周的政治局势,避免变乱或减少改革阻力,在当时都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唐末五代,大动乱的时代,不仅封建王权分崩离析,而且与之相适应的传统道德规范也随之崩溃。整个社会习气,由崇尚文化转为崇尚武力。
郭威纵览古今,深知儒家道德主义对治国的作用。因此,郭威便于广顺二年六月,在曲阜平定慕荣彦超叛乱之后亲赴孔祠、孔墓。他不听群臣劝阻,以天子之尊,屈膝而拜人臣孔丘,以为天下提倡文治。
冯道的奏请和主持下,早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开始校订刻版印刷儒家的经典《九经》。因为连年兵荒马乱,已近二十年,未能完成。后在郭威的诏令督促下,遂于广顺三年全书刻成,“尚书左丞田敏,以刻版《九经》进”。因是由国子监(封建国家的最高学府)负责刻印,后来就叫做五代“监本”。它是官府雕版印刷大部头的、“正经正史”的开始,它是五代文化史中极为人们所称道的(42)。
    郭威为了拢络文土,选拔人才,在位期间,年年开科取土,三年间共考取进土34人。广顺二年,燕人扈载考中状元,遂拜校书郎、直史馆,再迁“监察御史”(43)。五代职官多沿袭唐制,据《唐六典》载,“监察御史”:“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品秩低而权限广(44)。郭威并任用后汉乾祐戊申状元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45)。郭威又任用后汉乾祐庚戌状元王朴为节度掌书记、右拾遗充开封府推官(46)。
当时,州牧多是武将,不谙民治,郭威以文臣代替武将担任刺史。
    郭威即帝位之后,恪守为君之道,思逆耳之言,求苦口之药,广开言路,匡正过失,下诏求贤纳谏,诏日:“联生长军旅,不亲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具封事以闻,咸宜直书其事,勿事辞藻”(47)。他选拔人才,提携后进,先后提拔文臣李谷、范质等,委以重任,参与军国机要,充实中央机构,重振朝纲。由此可见,郭威对文治的重视。
郭威纵览古今,深知提倡文治,必有武备。武备不必,文治便成了空话。郭威为了国家的安定统一,先后率兵平定慕荣彦超的叛乱,讨伐沙陀贵族刘崇的反抗势力,以致北方辽族(即契丹)再也不敢南侵。
由于郭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四方流民纷纷来归。郭威命令发给他们口粮,并分配无主荒地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安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郭威又命令沿边郡守好好安抚流民,各处流民入境者,前后共达数十万人(48)。这些措施,安定了人民生活,走上安定,生产发展很快,开了唐末以来所未有的政治清明的风气。这些,是合乎当时人民的要求,是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宋朝史学家薛居正称赞郭威治国:“期月(一年)而弊政除,逾岁(第二年)而群情大服,何迁善之如是,盖应变以无穷也,所以,鲁国凶徒望风而散,并门遗孽,引日偷生。……”(49)
                        
后周太祖郭威出身寒微,从士卒到皇帝,长期接触下层社会,他深知民间疾苦,耳闻百姓呼声,他曾见到帝王将相“眼睛一闭”,就像“疯”了一样地大办丧事。郭威清楚地知道:厚葬中的礼俗,首先起源于上层社会。因为平民百姓看到官绅厚葬祖先,于是争相效仿,逐渐普及到民间。有的长期停丧、厚殓丰祭、大墓高坟,搞得非常热闹。过去那样“一堆黄土埋白骨”的简朴殡葬,已经不见。众多朝臣盛赞眼下时兴的葬礼,有的抬出儒家经典所规定的“天子死,停七月而葬;诸侯死,停丧三月;大夫死,停丧三月;士死,停丧一月;百姓死,停丧七日”等礼制体系,说这是“圣人遗制”,怎能不从?!有的说“停丧越久,越能显示子女的孝心。”
郭威力排众议,他说:人死后,费财厚葬,“死者不知,生者不得”,实在太愚蠢了。他对这种误世害民的风气,深恶痛绝,坚决革除此弊,遂于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十一月丙午,诏令全国,诏日:“古者封树之制,定丧葬之,著在经典,是为名教。……但以先王垂训,孝子因心,非以厚葬为贤,只以称家为礼,扫地而祭,尚可以告虔,负土成坟,所贵乎尽力。宜颁条令,用警因循,庶使九原绝抱恨之魂,千古无不归之骨,缙绅人士,当体慈怀。……(50)这是合乎当时人民的要求,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初,郭威自知病入膏肓,决心从自己做起,与世俗崇尚的厚葬之风做斗争。他再三嘱咐柴荣:“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俭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近远,不得差配百姓,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功,只以砖代之,用瓦棺纸衣。临入寝之时,召近税户三十家为陵户,下事前,揭开瓦棺,遍视过陵内,切不得伤他人命。勿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亦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大周天子临宴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联攻收河府时,见李家十八帝陵园,广费钱物人力,并遭开发。汝不闻汉文帝俭素,葬在霸陵原,至今见在。如每年寒食无事时,即仰量事,差人洒扫,如无人去,只遥祭。……千万千万莫忘朕言。……”(51)
一位封建帝王,临终之时,仍苦思竭虑地嘱咐:事事注意节俭,处处“不得差配百姓”,千万“切不得伤他人命”。郭威敬慕子产那种死不葬民财的“惠民”精神,并以纸衣瓦棺,付诸实践。郭威敬慕子产那种死后也要看着把郑国治理好的信念,他死葬新郑之野。为了叶落归根,魂归故里,郭威身葬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诞生之地――新郑。这一切,确实难能可贵,这对于后世,对于人民影响很大,对于凝聚人民的精神意志,对于发展生产等等,起到了推动作用。
肯定郭威在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肯定他的事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必须指出他的阶段本质,他的历史局限性。即使在象郭威这样的“好皇帝”统治下,只能一般地说,在对大多数农民的剥削与压迫的程度上,“好皇帝”和暴君有着较大的或者很大的差别而已。
综合文献记载:“五代各王朝,除后周以外,无不苛取于民”(52)
综合文献记载,说明郭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对发展生产、统一国家起积极作用而顺应民心的措施,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后周经济开始复苏,使晚唐至后周百余年的混乱局面开始澄清,为柴荣振兴后周奠定了基础,进而为北宋赵匡胤削平南北割据,重新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郭威,这位时代造就的英雄,不愧为中国封建时代杰出的人物,开明的帝王之一。历史,将给郭威以应有的地位。
为广集资料,笔者利用公出之机,曾对郭威应慕之前所居住的潞安、黎城和后周陵所在的新郑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这些地方,除方志史料外,还有不少关于郭威、柴荣、符后、柴宗训等人的历史遗物(53) ……
嵩陵:即郭威墓,位于新郑城北38华里的郭店村西南约2华里处,地理坐标是:北纬34度32分,东经113度41分。
庆陵:即柴荣墓,位于新郑城北38华里的陵上村西北60米处。地理坐标:北纬34度33分,东经113度41分。
懿陵:即柴宗训墓。在陵上村东北约200米处。
在考察和编写过程中,承蒙晋城、长治、黎城、新郑等地文史馆、档案馆、地名办、方志办的专家学者提供不少史料和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引自《隆尧文史资料选编》第四集
 
注释
(1)(6)(7)《新五代史·卷十一·周本纪十一·太祖》。    (2)《乾隆·潞安府志·卷一一·纪事》第23页。    (3)《新五代史·卷四十七·杂传第三十五·李琼》第535页    (4)(5)(9))(10)(12)(14)(36)(47)《旧五代史·卷一一0·周书第二·太祖纪二》。    (8)《历代名臣奇谋妙计》第365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5月版,陈维礼著(11)(26)《新五代史·卷三0,汉臣传第十八》第331、336页(13)《册府元龟·卷一六八·帝王部·却贡献》第2030页(15)(19)(31)(33)(34)《旧五代史·卷一一一·周书第二·太祖纪二》(16)(20)(25)(28)(32)(41)《旧五代史·卷一一二·周书第三·太祖纪三》(17)《旧五代史·卷一0七·汉书第九·列传四·王章传》(18)《旧五代史·卷一三五·周书第十六·列传五·王守恩传》(21)《册府元龟·卷九六·郝宥》
(22)(24)《册府元龟·卷之七十·帝王部·务农》第794页(23)《揭开风水之谜》第133页,福建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27)《中国法制史》第18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叶孝信主编(29)(35)(49)(51)《旧五代史·卷一一三·周书第四·太祖纪四》(30)《旧五代史·卷一二九·赵凤传》第2页(37)《资治通鉴》卷二九0,《旧五代史·卷一一二》(38)《资治通鉴·卷二九一·后周纪二》第9487(39)《新五代史·卷四十九·杂传第三十七·常思》第559页(40)《二十五史》第67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中国名人大辞典》第528页,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年版;《历代慈父教子经》第83页,赵忠心编(42)《补五代代史艺文志》.《五代史话》第135页,沈起炜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43)《新五代史·卷三十一·周臣传第十九·扈载》第345页《状元史话》第70页,萧源锦著,重庆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44)《古代文化常识》第11页,杨殿奎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45)(46)《状元史话》第70、249页,萧锦源著(47)《状元史话》第70页,萧锦源著;《新五代史·卷三十一·周臣传第十九·王朴》(48)《册府元龟·卷一四七·恤下》(49)《册府元龟·卷一六0·帝王部·革弊》第1973页(52)《柴荣》韩国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页
(53)《新郑县地名资料选辑》第二辑,1981年版《新郑县后周皇陵》载于《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第4期43页   (特约编辑:王彦舟)
     
 
唐山县志与隆尧县志中的郭威、柴荣和圣穆皇后

(清)苏玉  董树仁
后周太祖  姓郭氏,名威,邢州尧山人。好读春秋,略知兵法。隐帝遇害,将士拥立威,国号后周,都汴,在位三年。(按史,汉高祖知远拜威为枢密副使。隐帝立,拜枢密使。破李守贞。隐帝与李业等谋杀威。威举兵渡河。辽主入寇,太后命威将大军击之。威发大梁,馆于澶州。癸丑旦,将发,将士数千人忽大噪。威命闭门。将士逾垣发屋而入,曰:“天子须侍中自为之。将士已与刘氏为仇矣,不可立也。”或裂黄旗以披威体,共扶抱之呼万岁震地。因拥威南行。辛亥正月称皇帝,国号后周,以木德都汴。在位三年而崩,寿五十三,葬新郑县之西韩堡。今城东北二里许郭园村,即其梓里也。)
世宗  名荣,柴氏,周太祖后兄守礼之子。太祖无后,养荣为子,封晋王。太祖崩,遂承大统。(按:周主以郭荣为开封尹,封晋王,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特群臣希得见周主。中外恐惧。闻晋王兴兵,人心稍安。壬辰,周主殂,晋王即皇帝位。在位六年,寿三十九,葬庆陵。今城北山南村,即旧柴家庄,世宗故里。)
后周圣穆皇后柴氏  后与周太祖同里,遂归焉。太祖微时喜饮博,后尝谏止之。及太祖即皇帝位,后先卒,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孙志曰:吾读史至广顺、显德,而憬然悟五代之有可观者,其在后周宇宙间也。太祖诏百官上封事,则曰:“朕生长军旅,不亲学问。”及毁汉宫宝玉,则曰:“凡为帝王,安用此物。”卜朔,而拜孔子之墓祠,则曰:“孔子,百世帝王之师,敢不敬乎!”罢户部营田务,则曰:“利在民,犹在国也。”非贤主而能若是耶。世宗高平之捷,身先士卒,概然有削平天下之志。且曰:“兵在精,不在多。奈何朘民膏以养此无用之物。”此二君者,其爱民惜物之隐,谓非得陶唐氏之遗风欤。至器度撝谦,其浸洽于孔冈礼乐之化者,不可谓无自也。)
                             选自光绪辛已仲夏重修《唐山县志》
注:①孙志,指康照十二年知县孙君缵重修的《唐山县志》。
        ②唐山,乃帝尧陶唐氏之封地。
③孔冈,唐山县西北十里,一名孔冈,相传孔子停车处。元许衡建书院于此。后有
圣裔孔璠自曲阜徙居。
 
郭  威
 
郭威(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今隆尧县西部)郭园村人。公元951年,代(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都汴(今河南开封市)。郭威即周太祖,在位三年卒。中国史学家公认郭威“期月而弊政皆除,逾岁而群情大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较为开明的封建统治者。
唐朝末年,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短暂的封建分裂割据时代。郭威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逐渐长大。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3岁时,随故人常氏迁居潞州(今山西潞安府黎城县)。唐天祐末年,18岁的郭威应募从戎,因其“性聪敏,喜笔扎”,“好读阃外春秋,略知兵法”,作战英勇而不断得到提拔升迁。公元947年,他帮助刘知远创建了后汉王朝,成了后汉的开国元勋。公元950年,郭威以枢密使领邺都(今大名府北沙庙)留守,天雄军节度使。是年十一月,后汉王朝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大屠杀。郭威在京的所有亲属被害后,汉隐帝还遣人驰邺,欲对他行刺。在大祸临头,生死攸关之际,郭威被迫兵发开封,隐帝死于乱军,郭威另立高祖刘知远之侄刘  赟为帝。翌年正月,郭威正式代汉称帝。
郭威自幼长于农家,又由军旅即皇帝位,这一非同寻常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体察和了解一些社会弊端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即位后,为巩固新生的后周政权,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统治和改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境内乃安。他废除严刑峻法,改变蛮杀风气。梁、唐、晋、汉诸代,因乱世多盗,“不用律文,更定竣法”。后唐规定盗赃三匹者死,晋天福中加至五匹,并定,奸有夫之妇者,“无问强、和,男女并死”。后汉规定,“窃盗一钱以上皆死;又罪非反逆,往往族诛籍没”。郭威对此等滥杀无辜、使民心失望的严刑峻法有切腹之感,位后首革其弊,诏令简法宽刑。隐帝时,权知开封府的刘铢和权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李洪建,是残酷杀害郭威在京亲属的罪魁祸首。而后来,郭威只将“刘铢、李洪建及其党枭首于市,而赦其家”,并给以生活出路。当有的大臣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现出不理解时,郭威曰:“刘铢屠吾家,吾复屠其家,怨仇反覆,庸有极乎!”郭威这种改变蛮杀风,并身体力行,报怨以德的做法,使朝廷内外大为震动。
整饬吏治。为使政风清廉,郭威对贪官污吏严惩不贷。公元953年,跟随郭威多年的莱州刺史叶仁鲁,利用职权贪污绢一万五千匹、钱千缗。事发后,郭威遣人转告他说:“汝自抵国法,吾无如之何!”遂毅然令其自杀。对官吏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的作风和行为,郭威也不能容忍。供奉官齐藏珍奉诏治河,但其贪图安
逸,无所用心,远离施工场地,甚至在河水涨溢、即将为害的紧急关头,依然安寝如故,漠然处之。郭威对此非常气愤,立即下诏将齐罢官流放。如是严肃吏治,以儆效尤,官吏的办事作风和效率有了改变和提高。另外,郭威还很注重罗致治国人材,把一大批地位虽不高,但很有才干者提拔到各级重要岗位,加强了新生政权的统治力量。
减轻负担,珍惜民力,与民休生养息。唐末以来,战乱频仍,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还得向统治阶级交纳名目繁多、苛细的赋税杂役。梁、唐时苗租,民输十斗,加输二斗,后汉时谓之日“省耗”。后梁朱温把在淮南一带掠获的一大批耕牛租与东南诸州、县农民使用,规定农民每年输纳牛课的数量,以后就永不改变,牛死牛租不除,百姓深受其苦。对五代以来类似这样不合理的杂征,郭威曾先后诏除,深得民心。他在位期间,还重新制定了差役的征调办法,禁止在农忙季节使用民力,农民的负担有了很大程度的减轻。郭威出自下层社会,做了皇帝后,不但有惜民的恻隐之心,在生活方面还很注意节俭。他曾把后汉宫中玉器数十件碎之于庭,曰:“凡为帝王,安用此物!闻汉隐帝日与嬖宠于禁中嬉戏,珍玩不离侧。兹事不远,宜以为鉴。”并说:“朕起于寒微,备尝艰苦,遭时丧乱,一旦为帝王,岂敢厚自奉养以病下民乎!”于是严戒左右,“珍华悦目之物,无得入宫”,诏废各地向朝廷进贡珍美食物等旧制。郭威病重后,曾谨嘱太子柴荣,对其后事一定要从简办理,陵墓规模、设施要俭素,不得差配百姓等,如不按他说的办,则阴灵不相助。这正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封建帝王的难能可贵之处。
罢营田,抚流离。唐末始营田,佃户只有劳作权而没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产品的支配权,国家、佃户获之甚微。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一个严重的束缚。郭威看到了它的诸多弊病,于公元953年诏罢营田,并把它充为佃户的“永业田”,使三万余无地者得到了土地。“民既得为永业,始敢葺屋植木,获地力数倍。”由于长期的兵连祸接,人口锐减,劳动力损失严重,后周北境与契丹交界地区,更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公元951年,瀛、莫、幽州一带遇水灾,大量饥民流入后周境。郭威知道此事后,诏谕地方州县,以粮赈济契丹饥民,并把无主荒地分发给他们,放免差税。几十万契丹流民得到安抚,恢复和发展了边境地区的农业生产。
郭威还在兴修水利,发展商业贸易,限制佛教,整顿军队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使得后周的政治统治较前代清明了许多。郭威在位时间虽不长,但他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人民的愿望与要求,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在较短的时期内便得以恢复和发展,政权也因以得到巩固。北方的契丹,西北的北汉及南唐诸国,虽对后周怀有觊觎之心,便终不敢轻举妄动。
公元954年,郭威病重,自知辞世不远,便立下遗诏,死后要“瓦棺纸衣而薄葬”。其反对铺张浪费,对丧事从俭、身先立行的作法,受到世人称赞。
郭威去世后,他制定的政策,在周世宗之世得到创造性地执行和发展。在后周统治时期,半个多世纪的动乱社会出现了一个由四分五裂到天下统一的历史转折。曾为这一转折做出重大贡献的郭威,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选自《隆尧县志》

柴  荣
 
柴荣(921-959年),后周世宗皇帝(954-959年)。邢州尧山(今隆尧县西部)山南村人,生于邢州之别墅。柴荣系周太祖郭威柴皇后之侄,柴守礼之子,幼长姑家,性谨厚,郭威深爱之,遂以为养子,名郭荣。及长,貌英奇,能骑善射,略通书史黄老。后汉时在郭威麾下先后任左监门将军、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郭威建后周,授镇宁军节度使(镇澶州,即今河南濮阳)。在镇,为政清肃,盗不犯境。广顺三年(953年)三月,授开封尹,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重,加荣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同月,郭威病卒,柴荣即皇帝位。
柴荣即位时,年仅34岁,年壮志大,雄心勃勃,表示要“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旧五代史周世宗纪》注引《五代史补》)。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竭诚求贤,虚心纳谏,驾驭豪杰,文武并用,大权独揽,勤于为政,在太祖郭威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实行改革,从而缓和了阶级矛盾,恢复了残破的社会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一、重视法治与法制建设。柴荣要求选拔明干僚吏负责诉讼,做到“狱不滞留,人无枉挠”(《旧五代史刑法志》),对于那些折狱不平和徇私枉法的官员,则严加惩处。供奉官郝光庭因挟私断杀平人弃市,御吏丞杨昭俭等监察官员三人因鞫狱不实被罢职。显德二年(955年),柴荣亲“录囚”于内苑,在其带动下,“诸长无不亲察狱讼”(《资治通鉴后周纪三》),使五代以来遭到严重破坏的法治状况开始改观。当时通行的法律有前代的律、令、格、式和编敕,以及后周的制敕等,文辞古质、条目繁多,致使“贪猾之徒,缘此为奸”(《旧五代史刑法志》)。显德四年(957年),柴荣诏令侍御史张是等人重新编集刑书,次年编成,名《大周刑统》,以《唐律疏仪》为基础,《大中刑律统类》为蓝本,将律分类为门,附以与律文相近的令、式、格、敕,统一汇编,使“刑统”的形式固定化,在法典编纂斗力坚强的军队,进行了旨在统一全国的南征北战。柴荣即位伊始,即遭到北汉与契丹军队的联合进攻,他当即立断,组织兵力,御驾亲征,取得了高平之战的胜利。但这次北征也暴露了周军的严重弱点,老弱居多,军纪松驰,卒惰将骄,缺乏战斗力。柴荣深感“凡兵务精不务多”,首先整肃军纪,将在高平之战中不战而逃的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及所部将校70余人,皆按军法处斩。又大赏高平立功将士,数十名将校予以升迁,不少立功士卒被破格提拔到军、厢将帅(注)。接着,又大简诸军,招募全国勇武壮士充实殿前诸班,组建了一支精锐的殿前军。对骑、步诸军进行整顿,留精壮,汰老弱。经过整编,“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甲兵之盛,近代无比”,军事力量大为加强。高平之战后,柴荣审时度势,“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资治通鉴后周纪三》),“思统一天下”(《宋史陶谷传》)。显德二年(955年)四月,令近臣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篇呈览。五月,派大将王景、向训等出兵后蜀,至十一月中收复秦(甘肃天水市)、凤(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甘肃武都县)四州。同年十一月初,命将出师,进攻南唐,并三次亲征,至五年春,战事结束,后周尽得南唐淮南江北富庶之地共14州60县,不仅消除了后周抗击契丹的后顾之忧,还大大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实力。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展开了向契丹收复燕、云的斗争。这年三月,他亲自率领水陆大军北上,至五月初,兵不血刃地收复了宁(河北青县)、莫(河北任丘县)、瀛(河北河间县)三州和瓦桥(在今河北雄县)、益津(今河北霸县)、淤口(在今霸县东安镇)三关之地。与此同时,扼守定州西山路为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攻取易州(今河北易县),北征取得重大胜利。柴荣本欲继续进兵,攻取幽州,因患病而止。五月底返回大梁,六月十九日病卒,年仅39岁。葬庆陵(今河南新郑县郭店村西北陵上村),谥曰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的各项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虽然其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柴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英主。
 
                                                                                                                                                                                                                                            选自《隆尧县志》
郭威和柴荣故里简介
祝治平  曹隆政  冯平印
 
郭威故里郭园村
郭园村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尧山东南4公里的泜河南岸,面东6公里为隆尧县城,向西南1公里便是尧山古城。村东新修县级公路南与内邱──隆尧公路相连;北通山口与祁南线相接,交通十分便捷。这里依山傍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被誉为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
据考,五代时原村去西北半里许,曰:“汪家庄”,系后周太祖诞生之地。后“汪家庄”废于兵,居民移居“郭威祖陵”(亦称郭家花园),谓之郭园。元代村名改“果元”。明代复名郭园并沿续至今。
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洪洞县大柳村村民祝希能携四子迁此。在荒废的土地上,披荆斩棘,耕云锄雨,重建家园。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到明嘉靖──万历年间,随着进士祝天保的出现,把郭园村推上了自郭威以来的又一鼎盛时期。
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祝氏家族与后继迁来的田、张、何、刘四姓之民面对日益频繁的风沙、洪涝、蝗疫等自然灾害,始终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一次又一次地灾害面前,前赴后继,战天斗地,移沙造田,植树造林,从而保护了这片赖以生存的沙土地,并将它改造为今日的沃土。
郭园村自古以来,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五代时有顺州剌史郭简和后周创业皇帝周太祖郭威;明代有进士祝天保、鸿胪寺序班祝尔年和举人祝金声及岁进士祝吉星和祝管;清代有恩进士祝浩和岁进士祝其章。
郭园村及其外围,已发现唐、五代、明、清时期的古迹有:汪家庄遗址、唐代陶罐、郭威祖茔石狮、元代祝氏古墓石供桌、明皇敕封的祝明墓碑、祝天保墓残留的石羊、明石影壁及石狮和明唐山教谕萧黄忠墓志铭等。
全村现有耕地76公顷。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全村共有325户,1429人。
其中:祝姓306户,1352人;田姓8户,32人;何姓5户,25人;张姓5户,18人;刘姓1户,2人。祝姓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4.6%。现有村办工厂三座,户办水泥制井管厂遍布村西和村西南的古河道,运输汽车10余部,农用三轮车和拖拉机数十部,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目前,村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选自《隆尧郭园祝氏族谱》
西山南与柴家庄
 
西山南位于山口镇南部,据考,该村古名为“南河”,五代时为“柴家庄”,系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故乡。“世宗名荣柴氏,周太祖后兄守礼之子。太祖无后,养荣为子,封晋王。太祖崩,遂承大统。在位六年,寿三十九,葬庆陵。今城北山南村,即旧柴家庄世宗故里。”(节自《唐山县志》)柴荣自幼出身农家,能够体察民情。他即皇帝位后,励精图治,采取了给农民发放土地、限制佛教、惩治贪官污吏和整顿地方吏治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有力措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柴荣曾订过一个计划,他打算做三十年皇帝,在这三十年间,十年定天下,十年治太平,十年养百姓。可惜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他的宏图就赍志夭折了。此后,因战乱不息,柴家庄已无柴姓。明永乐年间,山西民徙此,更名为“山南村”,沿至清末才分为西山南、东山南两个自然村,该村为西山南。村北原为柴王之后花园,内有一古井,传为柴王井,现已被填没。
                                                                                                                                                                                                                                      选自《隆尧文史博览》
周太祖郭威年表
祝治平
唐天祐元年(904年)   七月二十八日,郭威生于邢州尧山之旧宅郭园村。父简,事晋为顺州刺吏。刘仁恭攻破顺州,简被杀。时郭威仅数龄,不久母又殁,威幼而孤,先后依姨母韩氏和潞州常氏抚养。及长,形神魁梧,爱兵好勇。
唐天祐十八年(921年)
潞州留后李继韬招募豪杰为军卒,郭威年十八,以勇力应募,他为人负气,好使酒,深得继韬器重。潞州有一卖肉屠户,蛮横霸市,无人敢惹。威醉,呼屠者割肉。割不如意,便叱骂。屠者怒,解衣指腹说:“你有勇,也杀我吗?”郭威即前取刀捅了进去。出了人命他被抓进了监狱,李继韬惜其勇,将他放出,复召置麾下。
后梁龙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923年)
晋王李存勖灭梁,改元同光。继韬诛死,其部卒被改编为“从马直”,郭威以通书算补为军吏。
郭威与李琼等人结了兄弟,刺臂出血盟誓说:“凡我十人,龙蛇混合,他日富贵,毋相忘!”
郭威拜精通《阃外春秋》的李琼为师,阅此奇书,并将书藏在袖中,得暇便读,从中知晓了:“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较存亡治乱,贤愚成败”的道理。
天成元年(926年)
郭威在洛阳娶已徙居大名的尧山同里柴翁女为妻。《宋史·张永德传》云:“初,魏人柴翁,以经义都里中,有女后唐庄宗时备掖庭,明宗入洛遣出宫,柴翁夫妇迎之,至鸿沟,遇雨甚,逾旬不能前。女悉取装具,计直千万,分其半与其父母,令归魏(大名)。曰:儿见沟旁邮舍队长,顷黵黑为雀形者极贵人也,愿事之。问之,乃周祖也。父母大愧,然终不能夺。他日语周祖曰:'君贵不可言,妻有缗钱五百万资君,时不可失?’周祖因其资,得为军司。”
天成二年(937年)
十月,宣武节度使、检校侍卫朱守殷在汴反,明宗李嗣源率侍卫军平叛。郭威时为侍卫军吏,随石敬瑭一军率先登城。平叛后,郭威在石敬瑭麾下,令掌军籍。
后晋天福二年(936年)
六月,军士郭威旧隶刘知远,当从杨光远北征,知远乞留。人问其故,威曰:
“杨公有奸诈之才,无英雄之气,得我何用?能用我者其刘公乎!”刘知远累镇藩阃,皆从之。
是年,妻柴氏卒于开封,时有杨氏寡居于此,美貌贤惠,遂以礼聘之。
天福六年(941年)
九月,刘知远遣郭威以诏旨说,吐谷浑酋长白承福,令去安荣归朝廷,许以节钺。威还,建议刘知远以厚赂招抚白承福。十月白率其众归于知远。表承福领大同节度使,收其精骑以隶麾下。
天福九年(944年)
妻杨氏卒于太原。同年太原武氏子卒,威素闻武氏儿妻张氏之贤,遂纳张氏为继室。
开运三年(946年)
八月,吐谷浑有白可者,位亚承福,率所部叛降契丹,契丹用为方州观察使,以诱承福。知远与郭威谋曰:“今天下多事,置此属于太原,乃心腹之疾也,不如去之。”承福家甚富,伺马用银槽。威劝知远诛之,收其货以赡军。知远遣威诱承福等人居太原城中,诛其五族,合四百口,籍没其家赀,得良马数千匹,财货百万计,刘知远实力大增。
天福十二年(947年)
契丹灭后晋,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正式称帝。郭威等向刘知远进言:“今远近之心,不谋而同,此天意也。王不乘此取之,谦让不居,恐人心且移,移则反受其咎矣!”知远从之。
是月,刘知远在晋阳称帝,授郭威权枢密副使,检校司徒。
三月,由于中原人民纷起反抗,契丹主从开封北撤,行至栾城,耶律德光疾病而死。
五月,刘知远集群臣议进取开封。诸将请出师井陉,攻取镇、魏,先定河北,则河南拱手可得,而刘知远则主张自会石取上党。郭威曰:“虏主虽死,党众犹盛,各居坚城。我出河北,兵少路迁,傍无应援,若群虏合势,共出我军,进则遮前,退则邀后,粮饷路绝,此危道也。上党山路险涩,栗少民残,无以供亿,亦不可由。近者陕、晋二镇,相继款附,引兵从之,万无一失,不出二旬,洛、汴定矣。”刘知远纳之。
六月,郭威随刘知远至洛阳,得知董氏寡居,不忘前妻杨氏曾言董氏贤德,遂以礼聘之。刘知远入汴,复以汴州为东京,改国号曰汉,仍称天福年,曰:“余未忍忘晋也。”
七月,郭威任枢密副使。
乾祐元年(948年)
正月,改元为乾祐。
刘知远病危,召苏逢吉、杨邠、史弦肇、郭威入受顾命,曰:“余气息微,不能多言。承祐幼弱,后事托在卿辈。”是日,殂于万岁殿。
二月,宣遗制,今周王即皇帝位,是为隐帝。
三月,丞相苏逢吉和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涛上疏,欲将杨邠、郭威二顾命大臣弃之于外,削平职权。杨、郭二人闻之,哭诉太后,太后怒斥李涛离间,罢涛政事,勤归私弟。
四月,升郭威为枢密使。
七月,加枢密使郭威同平章事。
八月,自河中、永兴、风翔三镇反叛以来,朝廷继遣诸将讨之,均无进展。郭威临危受命,被拜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全权节制各军,采取围而不打,断其供应,待敌粮尽,后而攻之的作战方针。他与士卒同甘共苦,有功厚赏,有伤亲视,士无贤不肖,有所陈启,皆温辞色而受之。违忤不怒,小过不责,深得士卒拥戴。
乾祐二年(949年)
正月,郭威亲临河中,厚赏防敌袭栅有功将士。郭威下令:“将士非犒宴,勿得私饮!”爱将李审,晨饮少酒,威怒曰:“汝为吾帐下,首违军令,何以齐众!”立斩以徇。
五月,河中城中食尽,民饿死者什五六。
七月,郭威攻河中,克其外廓。李守贞与妻及子崇勋等自焚。
八月,郭威班师还京。
郭威回到开封,入见,帝劳之,赐金帛、衣服、玉带、鞍马,辞曰:“臣受命期年,仅克一城,何功之有!且臣将兵在外,凡镇安京师,供亿所须,使兵食不乏,皆诸大臣居中者之力也,臣安敢独膺此赐!请遍赏之。”
九月,遍赐宰相、枢密、宣徽、三司、侍卫使九人,与威如一。帝欲特赏威,辞曰:“运筹建画,出于宙堂,发兵馈粮,资于藩镇,暴露战斗,在于将士,而功独归臣,臣何以堪之。”后加威侍中。
十月,契丹犯邢、洛、贝(清河县)、魏(大名县),威受命北上抗辽。
十一月,契丹闻汉兵渡河而退,威至邢州。
乾祐三年(950年)

正月,郭威请率兵北进契丹之境,诏止还京。
四月,朝廷以契丹入寇,横行河北,议以郭威镇邺都,使督诸将以备契丹。可他临行前,顾命大臣内部却为是否应让他带着枢密使的头衔去上任,发生了严重的争论。最后命郭威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枢密使如故上任。
命左监门卫将军郭荣(柴荣)为贵州刺史,天雄内都使指挥。
郭威辞行,言于帝曰:“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皆先帝旧臣,尽忠徇国,愿
陛下推心任之,必无败失。至于疆场之事,臣愿竭其愚驽,庶不负驱策。”帝敛容谢之。威在邺都数月,政尚清简,一方安然。
十一月,汉隐帝以议事为名,诱杀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个元老重臣,郭威和柴荣在京的所有家属,其中有张贵妃与诸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和柴荣之妻及长子宜哥与其二等十余人同时被害。郭威闻讯,留柴荣镇邺,举兵以清朝廷为名,杀向开封,隐帝出城观战,被乱兵所杀。郭威入京,由太后临朝听政。
刘铢、李洪建及其党皆枭首于市,而赦其家。郭威谓公卿曰:“刘铢屠吾家,吾复屠其家,怨仇反覆,庸有极乎!”由是数家获免。
十二月,郭威奉命北上抗契丹,军至澶州(河南濮阳),几千将士忽然大哗,裂黄旗披在郭威身上,共扶抱之,呼万岁震地,拥威南行,回到开封。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
正月,郭威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国号周,史称后周。宣布所欠前朝税、残税并与除放;禁收斗余、称耗;非反逆大罪,不得族诛籍家;停各地向宫中进贡无用之物。后具体列出罢贡珍美食物40余种。
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
帝谓王峻曰:“朕起于寒微,备受艰苦,遭时丧乱,一旦为帝王,岂敢厚自奉养以并下民乎!”命峻疏四方贡献美食物,下诏罢之。其诏曰:“所奉止于朕躬,所损被于氓庶。”又诏:“积于有司之中,甚为无用之物。”又诏曰:“朕生长军族,不亲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具封事以闻,咸宜直书,勿事辞藻。”
二月,北汉兵先后攻晋州、隰州,不克,死伤甚众,乃引去。
帝悉出汉宫中宝玉器数十,碎之于庭,曰:“凡为帝王,安用此物!自今珍华悦目之物,不得入宫。”
三月,诏:“诸州府先差散从亲事官等,前朝创制,盖出权宜,苟便一时,本非归贯……于理不甚充当,一则碍州县之差役,二则妨春夏之耕耘,贫乏者困于供须,豪富者幸于影庇,既为烦扰,须至更改。”
六月,制定并颁行《大周续编敕》。
八月,追封故夫人柴氏为皇后。
九月,诏改盐法,凡犯五斤以上者处死,煎碱盐犯一斤以上者处死。先是汉法不计斤两多少,并处极刑。至是始革之。
十月,契丹五万会北汉兵入寇。北汉主自将兵二万自阴地关寇晋州。
十一月,以王峻为行营都部署,将兵救晋州之危,诏诸军皆受峻节度。峻行,帝自至城西饯之。峻留陕州旬日,帝以北汉攻晋事急,忧不能守,议自将由泽州路与峻会兵救之,且遣使谕峻。
十二月,下诏三日西征。使者至陕,峻因使者言于帝曰:“晋州城坚,未易可拔,刘崇兵锋方锐,不可力争。所在驻兵待其气衰耳,非臣怯也。陛下新即位,不宜轻动。若车驾出汜水,则慕容彦超引兵入汴大事去矣!”郭威闻之自以手提耳曰:“几败吾事!”遂罢亲征。
北汉主攻晋州,久不克。野无所获,军乏食。契丹思归,闻王峻至蒙坑,烧营夜循。峻入晋州,派骑兵追之,及于霍邑,纵兵奋击,北汉兵坠崖谷死者甚重,遂还。契丹此次攻晋阳,士马十丧三四。北汉主始息意进取。北汉民不聊生,逃入国境者甚众。
广顺二年(952年)
正月,发开封民五万五千修京城,二旬而罢。
二月,下诏对前朝刑法进行修改。后晋规定奸罪不问强、和,男女一律处死。后汉盗窃一钱者即处死;罪不至造反谋逆往往灭族及抄没家产。周太祖下令:“其盗贼,若是强盗并准自来格条断遣;其犯窃盗者,计赃绢满三匹以上者,并集众处决,其绢以本处上估价为定,不满三匹者,等第决断。应有夫妇人被强奸者,男子坐杀,妇人不坐;其犯和奸者,并准律科断,罪不至死。其余奸私罪犯,准格规处分。应诸色罪人,除谋反大逆外,其余并不得诛杀骨肉、籍没家产。”
五月,亲征兖州。上年十二月,兖州节度使慕容彦超反叛,正月,郭威派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昭武节度使曹英平叛,久不克。帝下诏亲征。五月兵临城下,慕容彦超率众力战,不胜,与妻赴井死。子继勋出走,追获,杀之。
六月,帝至曲阜拜谒孔子祠。左右曰:“孔子,陪臣也,不当以天子拜之。”帝曰:“孔子百世帝王之师,敢不敬乎!”遂拜之。后班师回京。
十月,契丹瀛、莫、幽州大水,流民入塞散居河北者数十万口,契丹州县也不禁止。诏所在州县安置,中国民先为契丹所掠,得归者什有五六。
十一月,敕:“约每岁民所输牛皮,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皮,馀听民自用及买卖,惟禁卖于敌国。”先是,汉法,犯私牛皮一寸抵死,然民间日用实不可无。帝素知其弊,至是李谷建议,均于田亩,公私便之。
十二月,禁止诸侯入朝时进奉买宴。时前静难节度使章献买宴绢千匹,银五百两。帝不受,曰:“诸侯入觐,天子宜有宴犒,岂待买邪!自今如此比者,皆勿受。”
广顺三年(953年)
正月,敕:“悉罢户部营田务,以其民隶州县,其田、庐、牛、农器,并赐见佃者为永业,敢悉除牛租课。”不仅使佃户变为编户的自耕农,而且也废止了数十年来牛已死而租不除的弊政。有人向帝进言:营田有肥饶者,不若卖之,可得钱数十万缗以资国。帝说:“利在于民,犹在国也,朕用此钱何为!”
莱州刺史叶仁鲁虽帝故旧,但因贪绢1.5万匹,钱1千缗为民告发,赐死。
闰月,废开封府无名额僧尼寺院五十八所。
二月,唐州方城县令陈守愚因克留户民蚕盐一千五百斤弃市。
一身功勋的王峻忘乎所以,无限制地扩大自己的权力,郭威忍无可忍,逮捕了他,流着泪对冯道等元老说:“王峻凌朕太甚,欲尽逐大臣,翦朕羽翼。朕惟一子,专务间阻,暂令诣阙,已怀怨望。岂有身典枢机,复兼宰相,又求重镇!观其志趣,殊未盈厌。无君如此,谁则堪之!”贬峻商州司马,峻至商州得腹疾,未几而卒。
三月,澶州节度使,皇子荣升为开封尹、蒹功德使,封晋王。
七月,诏令,“婚田争讼、赋税丁徭,合是令佐之职。其擒奸捕盗、庇护部民合是军镇警察之职。今后各守职分,专切提撕,如所职疏遣,各行按责,其州府不得差监征军将下县。”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
供奉官武怀赞侵吞马价,被弃市。
八月,内衣库使齐藏珍奉诏修河,不于役所部辖,私至近县上宿,及报堤防危急,安寝不动,遂致横流,故有事责,除各流放沙门岛。
十二月,单州刺史赵凤,为民所讼,赐死。
诏诸道州府县镇城内人口,旧请蚕盐征价,起今后并停。
显德元年(954年)
正月,大赦,改元,听蜀境通商。
加晋王荣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
宰相冯道加守太师,范质加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李谷加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以端明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是月十七日,帝崩于滋德殿,寿圣五十一。
晋王荣柩前即皇帝位。
临终前,诏外甥李重进受顾,令拜世宗,以定君臣之分。累谕晋王:“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勿从俭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功,只以砖代之。用瓦棺纸衣。临入陵之时,召近税户三十家为陵户,下事前揭开瓦棺,遍视过陵内,切不得伤他人命。勿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亦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太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若违此言,阴灵不相助。”
四月,葬于新郑郭店,陵曰嵩陵,庙号太祖,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郭威与郭园
祝治平
 
在唐代,邢州柏人县之东16华里处有一个偏僻的小村,因姓得名汪家庄(今郭园村)。那时这里土地肥沃,绿树葱茏,清水潺潺,鸟语花香。再向西看,一条清澈的河水从尧山和干言冈之间的谷口奔腾而出,真乃是“两山夹一川,不出皇帝出神仙”的风水宝地。勤劳而朴实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悠闲生活。到了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柏人城毁于水而迁至现今的尧城镇,汪家庄也就成了距县城二华里的近城村。千载难逢的机遇,便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沉睡而平静的生活。人们利用这天时地利的条件,与外界交往开始增多起来,生产得到了发展,日子开始富裕起来。相传村里一郭姓人家郭蕴送子郭简习文,郭简天资聪明,十年寒窗苦读诗书,学得满腹经纶,十六岁就中了秀才,到了二十三岁那年金榜提名,又中了进士,当上了顺州(今北京顺义县)刺史。据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太祖纪第一所载:“唐天祐元年(904年)甲子岁七月二十八日,生帝于尧山之旧宅。载诞之夕,赤光照室,有声如炉炭之裂,星光四迸”取名郭威。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久郭简被幽州割据者刘仁恭所杀。郭威时仅数龄,随母王氏走潞州,母又道殁,赖姨母韩氏提携抚育,始得成人。潞州割据者李继韬招募勇士,郭威年方十八,依故人常氏家,闻命应募,编入行伍。他颈上刺有飞雀,人称“郭雀儿”。
李继韬为唐庄宗所灭,郭威被收进了唐军。郭威“性聪敏,喜笔扎,及从军旅,多阅薄书军志戎政”,他拜李琼等人为师,熟读《阃外春秋》,逐渐懂得了“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较存亡治乱,记贤愚成败”之由。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明宗(李嗣源)入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嫔御柴翁女柴氏被遣出宫,偶遇郭威,一见倾心,遂成婚配。柴氏有缗线五百万资君,郭威因其资,得为军司。
几度世事变化,军士郭威归隶刘知远麾下,他文武兼备,得到重用,他劝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因功被授予枢密副使、检校司徒。刘知远病危,郭威受托成了顾命大臣。汉隐帝即位,他升为枢密使,掌管兵权。
河中、永兴、凤翔三镇反叛,郭威临危受命,被拜为西面军前招安抚使,全权节制各军,他采取围而不打,断其供应,待敌粮尽,一举歼之,加封侍中。
契丹入寇,郭威作为枢密使、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前往河北邺都御边。他在邺数月,政尚清简,一方安然。
功高震主,汉隐帝与宰相苏逢吉密谋,以议事为名,诱杀了杨邠、史弘肇、
王章三个元老重臣,郭威和柴荣在京的所有家属,其中有张贵妃与诸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和柴荣之妻及长子宜哥与其二等十余人同时被害。又令李太后之弟洪义等人前往邺都杀郭威及其相关者。
听到噩耗的郭威,留养子郭荣留守邺都,自率大军以“除君侧之恶”为名,直驱京都开封。乾祐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汉隐帝被随同郭允明杀死在赵村。
进入开封的郭威,表现出老练的政治家素质:制止军队的剽掠,以安定京城秩序;请李太后临朝称制,以缓和人心;派人迎宗室刘贇赴京继位,以作缓兵之计;自己充当监国以在幕后操纵;除首恶者之外,宽大政敌,以笼络人心。郭威迅速控制了政局。
等到时机成熟后,他“奉”着太后命,把部队拉出去,说是北上打契丹。部队进至澶州,几千将士忽然大哗,要求郭威即天子位,连声高叫“万岁!”有人扯了黄旗当皇袍,硬披在“拒绝不从”的郭威身上。众意难违,郭威“被迫”从了命。
大军回返开封,乾祐三年(950)正月初四,郭威登上了皇位,建国号大周,改元广顺,定都开封。于此之前,他让人杀了前来京师还在半路的刘贇。
做了皇帝的周太祖,经历了与生俱来的乱世,亲眼目睹了人间惨状,决心做个有道明君,脱民众于水火之中。他宣布废除许多苛捐杂税、严刑酷法,各地方政府停止进贡美食、珍品及特产。他罢户部营田务,说:“利在民,犹在国也”。他生活从俭朴,衣食住行务求简单,身体力行杜绝前朝以来的腐败风气。他说:“朕起于微寒,备尝艰苦,遭时丧乱,一旦为帝王,岂敢厚自奉养,以病天下!”
他留心治国之道,决意改变长久以来军人政府的丑陋形象,极力罗致有安邦定国韬略的魏仁浦、王溥、范质、李谷等文士为官。他诚恳地说:“朕生长军旅,不懂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自上书论说,宜直书其事,切勿玩弄辞藻。”
他生活节俭,又主张薄葬,深知民间疾苦。当时厚葬之风盛行,源于上层,争相仿效,传至民间,他对这种误世害民之风深恶痛绝。所以,郭威即位后虽按前朝惯例,追尊其四代先祖为皇帝和皇后。但只有陵号,皆无陵所。广顺二年七月,郭威在他五十华诞之时,起驾由京都返乡祭祖,曾夜宿南楼石佛寺,为石佛寺题写金匾,赐名“圣寿寺”,又提笔为八个景点题名:其一佛光亘天,其二松蟠龙斗,其三仆碑云峰,其四水泛桥峻,其五南楼晚照,其六邮亭朝佛,其七风送铃声,其八河水如带。”
第二天一早郭威便起程去老家祭祖,当他中午时刻来到郭家陵园时,只见县令储知让尊旨早已将陵园修膳一新。不足十亩的皇家陵园,没有陵所,没有园墙,四座负土为坟的先祖陵墓,只是比以前高大了许多。除了陵墓之前那通祭碑和园门两尊石狮之外,再没有其它标志性的建筑。一行行新植的柏树郁郁葱笼,奇花
异草,万紫千红,更显得清静而肃穆。除此之外,就是在陵园西侧的几间土房,它是专供看护陵园的郭氏族人居住的地方,人称郭家巷。郭威及其陪同官员,在祖陵前举行了简单的册立四代先祖谥号、庙号的典礼。祭毕又到他的旧宅汪家庄稍作休息,会见乡邻,之后,便径直向宣务山而去。应方丈之请,赐千佛堂名为“隆圣寺”。次日,车驾返京。从此,在郭园便流传着“葬之失礼,入土为安;后周遗风,纸衣瓦棺”的民谣。
与此同时,郭威还於广顺二年(952年)十一月丙午诏令全国,诏曰:“古者封树之制,定丧葬之,著在经典,是为名教……但以先王垂训,孝子因心,非以厚葬为贤,只以称家为礼,扫地而祭,尚可以告虔,负土为坟,所贵乎尽力。宜颁条令,用警因循”。
龙廷坐了三年,周太祖病故前,累谕晋王曰:'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俭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近远,不得差配百姓。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功,只以砖代之,用瓦棺纸衣。临入寝之时,召近税户三十家为陵户,下事前揭开瓦棺遍视过陵内,切不得伤他人命。勿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亦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若违此言,阴灵不相助。’又言:'朕攻收河府时,见李家十八帝陵园,广费钱物人力,并遭开发。汝不闻汉文帝俭素葬在霸陵原,至今见在。如每年寒食无事时即仰量事,差人洒扫。如无人去只遥祭。兼仰于河府、魏府各葬一副剑甲,澶州葬通天冠、绛纱袍,东京葬一副平天冠、衮龙服。千万千万莫忘朕言!’二月甲子,太常卿田敏上尊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四月乙巳葬于嵩陵。
堂堂一个开国皇帝,生前俭朴爱民,临死前还要下遗诏,要“瓦棺纸衣葬”,垂范于民。这在中外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与古代的帝王将相生前穷奢极欲,死后大造陵墓的做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于今天的廉政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周太祖是后周政权的建立者。他虽然出身行伍,却懂得文化的重要,通过长期努力,读了不少书,使自己从一介武夫变为文武兼备的儒将。他是五代开国君主中唯一有较高文化者,也是当时少见的优秀政治家。他在位时间尽管很短,却开启了民众翘首以待的清明风气,大大改变了王朝和君主的形象,为那个时代的中国走向统一打下了扎实基础。宋代著明史学家薛居正在对郭威的评价时说:“期月而弊政皆除,逾岁而群情大服,何迁善之如是,盖应变以无穷者也,所以鲁国凶徒望风而散,并门遗孽,引日偷生。”郭威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贤君,我们为郭园村出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而骄傲。
 
郭威祖陵考
祝治平  祝庆坤
 
在我国古代得帝者追尊先人为帝的事例很多,郭威也不例外。据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太祖纪第一所载:“高祖讳璟,广顺初,追尊为睿和皇帝,庙号信祖,陵曰温陵;高祖妣张氏,追谥为睿恭皇后。曾祖讳谌,汉赠太保,追尊为明宪皇帝,庙号僖祖,陵曰齐陵;曾祖妣郑国夫人申氏,追谥明孝皇后。祖讳蕴,汉赠太傅,追尊为翼顺皇帝,庙号义祖,陵曰节陵;祖妣陈国夫人韩氏,追谥翼敬皇后。皇考讳简,汉赠太师,追尊为章肃皇帝,庙号庆祖,陵曰钦陵;皇妣燕国夫人王氏,追谥为章德皇后。”据《五代会要》:“温陵、齐陵、节陵皆无陵所,遥申朝拜。”正因为郭威祖茔没有标志性建筑,所以自上世纪以来,多次有人来郭园觅寻郭威祖茔而始终未得其果。
郭威为什么追尊先祖为帝而又例外地不建陵所呢?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他在位时间太短,仅三年便病逝了,且国家初定,战事不断,百废待兴,还未来得及顾及此事;二是与郭威一生节俭,主张薄葬有关。针对当时的厚葬之风,郭威遂于广顺二年十一月丙午诏令全国,诏曰:“古者封树之志,定丧葬之,著在经典,是为名教……孝子因心,非以厚葬为贤,只以称家为礼,扫地而祭,尚可以告虔,负土为坟,所贵乎尽力。”郭威不仅号召国民薄葬,而且自己率先垂范。他死前留下的遗言是:陵所务从俭素,不得差配百姓,不得伤人性命,不要守陵宫人,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我们再去河南省新郑市郭店看看郭威的陵墓(嵩陵),只不过是一个高9米,围长103米的土丘而已。一个封建皇帝,尚能此举,真是难能可贵,世界绝无仅有。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对祖茔加以修整并刻碑为记,这个常人都可做到的事,还是不应省略的。如果有,那么它在何处?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寻而不得,但并非没有线索可觅。
明朝进士、御史陈登云,为悼念郭威,曾到郭园村并留诗一首。
郭  园
丰碑留道左,烟柳黯消魂。
野鸟空啼树,潜龙已作村。

山河嗟世变,姓字为谁存。
往事堪增慨,回头日渐昏。
解读:记载着周太祖功德的高大石碑树立在村道的左边,烟雨蒙蒙之中的柳树显得没有生气。鸟儿在树上孤寂的啼鸣,龙也潜藏在郭园村的下方。世事沧桑,山河都发生了变化,郭威的名字还在为谁而留存呢?想起大周的兴亡不免又增加了几分感慨,在离开郭园的路上,屡屡回首张望,此时的郭园已渐次进入黄昏的暮色之中。
明朝顺德府知府刘应科来唐山(尧山)县巡视时,也曾专程郭园村拜访,亦留诗一首。
郭园村
感慨前朝事,驱车欲断魂。
昔闻周太祖,今见郭园村。
野水豪华逝,残碑姓字存。
遥怜柴氏里,烟雨隔黄昏。

解读:想起前朝的兴衰,感慨而悲哀,坐在去郭园村的车子里,好像断了魂似的。从前听说过周太祖,今天来到了他的故乡。野水冲刷了昔日的豪华,风雨剥蚀的石碑上还留存着郭威的姓名。远望周世宗柴荣的故里西山南村,黄昏时分的烟雨,却隔断了两个皇帝的故里。
两首诗均提到郭威之碑在郭园村,并且在陈登云的诗中第一句便指明了碑的位置在郭园村的道路之左。如果说陈登云当时是从尧山县城(郭园村西南2华里)直奔郭园村的话,那么他所说的“道左”不正是指村道之北吗?恰恰在郭园村主街道之北一侧,村民祝顺山、祝金奎在上个世纪挖粪坑和红薯窑时,先后在地下深处挖到了两尊石狮。村民把石狮视为镇村之宝,又原地埋入土中,至今谁也不愿道出它的具体位置。这绝不是什么无中生有,现在郭园村年长之人,大都亲眼所见第一个出土的石狮;至于发现的第二个石狮,我亲自走访了挖到该石狮的族人。由此看来,陈登云诗中的“丰碑”就应是郭威祖茔的“御碑”了,而且该碑年代已久,否则刘应科不会在他的诗中云:“残碑姓字存。”可惜这通残碑已不知所向了。
狮子作为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常被置于皇陵、宫殿或庙宇之前,而现在郭园村的地下两个石狮均先后被村民发现,碑又被明朝两位官员的诗所证实。因此,郭园村这个尚未被触及的沙丘之下,才应是郭威祖茔的真正所在,碑和石狮就应是郭威祖茔的标志。根据2001年在本村出土的明朝崇祯元年所建的奶奶庙前的石影壁来推算,郭威祖茔应埋在地下5米左右的地方。我们坚信,以上之推测终将被后人所证实。

郭园村为何几易其名

祝治平  

据《唐山县志》载:“后周太祖姓郭氏名威,邢州尧山人。……按:今城东北二里许郭园村即其梓里也。”又据《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太祖纪第一》曰:“唐天祐元年甲子岁七月二十八日,生帝於尧山之旧宅。”这里所说的“旧宅”,并非现今的郭园村,而是位于郭园村西头丁字路口之北约300米处的“汪家庄”。对此,《隆尧县志》也有明确地记载:“汪家庄系后周太祖郭威之故里。后汪家庄废于水,居民移此,谓之郭园。”如今,“汪家庄”早已名存实亡,但其遗址在郭园村老幼皆知。千百年来“郭园,郭园,郭威的花园”这句话在尧山一带广为流传。但是1995年元月的一次重要的发现,却使我们对郭园村的历史变迁有了新的认识。

是月,位于村南的尧北关砖厂在用推土机推去覆盖在粘土之上的沙丘时,一处鲜为人知的元代祝氏墓地被推土。其中二、三号墓前的石供桌上十分清晰地刻着:

唐山县果元公          唐山县果元村

祝元立石孙祝山        祝公之墓

泰定三年二月          至政十二年闰三月

                                   男祝仲文立石

              (2号墓)                (3号墓)

这就充分证明,在元代郭园村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村名不是“郭园”而是“果元”二字,是写错?不可能,因为两个石供桌上都刻着“果元”,不过“元”字倒可能是“园”字的错写,正如我们常把今日的“郭园”写成“郭元”一样。在这里,我们不由想起明朝顺德府知府刘应科曾来郭园悼念郭威,并留诗一首:“感慨前朝事,驱车欲断魂。昔闻周太祖,今见郭园村。野水豪华逝,残碑姓字存。遥怜柴氏里,烟雨隔黄昏。”这就足以说明,到了明代“果元”二字已被“郭园”所取代。如果说,“汪家庄”迁此,始名“果元”的话,那么为什么到了明朝又要改名更姓呢?看来另有原因。

现在的郭园村原本是“汪家庄”郭姓的茔地,在这片高地上至少埋葬着郭威祖父、曾祖、高祖等三代先人。据《旧五代史》所载,广顺初,郭威分别追封其父简、祖蕴、曾祖谌、高祖璟及其妣氏等为皇帝和太后。村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和七十年代先后在郭园村主街道路之北的地下深处发现了两尊石狮(现仍埋在原地),如果结合刘应科“郭园村”一诗中的“残碑姓字存”一句,我们认为,石狮和石碑当为郭威祖陵的证据。据传,在石狮之西侧曾有房舍,曰“郭家巷”,并有护陵之人。如果确有此事,那些护陵之民就应是“郭威祖陵”最早的居民。这里既然是“皇家陵园”,护陵之人在陵园种花植树当然也是必尽的职责。因此,人们把这里说成是花园也好,果园也好,陵园也罢,总之“郭园”二字均将其包含在之中了。这就是后来郭园村名的起因。
在此我们对《隆尧县志》中的“汪家庄废于水”的说法提出质疑?从《隆尧县志》中得知,在唐、宋、金、元的750年中,所记载的水灾仅有4次,其中唐代二次,宋代二次,金、元未见记录。显然这是不全面的,但是大的水灾在县志中还是有记录的,如:“唐天宝元年(742年)柏仁城遇水东迁于今尧城镇”和“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黄河决口,水泛隆平,隆平县治(今旧城村)西迁于今隆尧城,仍为隆平县。”事实上在宋、金、元时期,太行山的植被并未遭到大的破坏,发源于太行山东麓临城县境的泜河并不是像传说的和小说中所写的是从汪家庄之北而东的。而是“过唐山,经县南魏家庄入漕河。”这在《隆平县志》中已有记载。那时的泜河不仅四季长流,而且还很少成灾。如果那时的泜河经常泛滥成灾,那么柏仁城还会迁到尧城吗?而位于泜河老河湾之东四里的汪家庄,那时只不过是泜河水满横溢时的淤灌区,更不会有什么惊涛巨浪。如果在宋、金时期确实有过特大洪水而未被史籍记录下来,那么首当其冲的尧城为什么没有留下痕迹呢?相反《唐山县志》却有这样的记载:“城围三里许,池称是。前无考,唯金围八里。元至正间,县令齐光祖以红巾乱,民寡难守,就东南隅城焉,既今城也。”如果在宋、金时期曾发生过能“废汪家庄”的大水,那么金人还会把唐山县城向西扩展到泜河的东岸吗?同时又把县城北城墙向北推移至郭园村正西的位置吗?而现在位于郭园村北的泜河在《唐山县志》中已有明确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泜水大溢,田禾湮没。水冲沙压地八十五顷,河不由故道,又自城北五里许而东至白家桥入宁晋泊。”这就是说清康熙七年之前,郭园村北根本就没有河流通过,那么,汪家庄又怎么能废于水呢?就以1963年特大洪水为例,那时尧城镇、郭园、潘庄一片汪洋,洪水大有吞没郭园之势,而当时的“汪家庄”遗址仍高露水面,岿然不动。泜河中上游20000亩良田被沙压,其中郭园大部分土地被沙压达1米左右。难道宋、金时期远离泜河河道的汪家庄能有如此之大的洪水吗?所以,我们认为“汪家庄废于水”的提法难以令人置信,这一说法,很可能源于明、清以来,水患日益频繁,灾情不断加重的实际情况而推测的。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其间曾有一次特大洪水致使泜水横溢,分流而东,波及到
了汪家庄,人们为避水患而迁到“郭家陵园”安家落户。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认为汪家庄毁于战火的可能性更大。尧山县城北倚尧山、宣务山,南临泜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74年前后,村民在汪家庄遗址取土时发现多处密集的灶坑,灶旁的泥土已烧成红色,灶内草木灰清楚可认,显然这不是分散而居的户民做饭的场所,而似乎是驻军所用。据《隆尧县志》载:“金天会七年(1129年),金禁止隆平、尧山人民穿汉服,强迫汉民按女真风俗留发,违者处死。”又载:“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蒙古元帅史天倪南侵,大败金兵,攻取赵州诸县,当时史天倪滥杀无辜,经洗劫后的赵州七县仅存5000人。”又据《元朝秘史》记载:“鞑靼残破河东、河北、山东、山西,覆十七府,九十余州镇、县二十余处。数千里杀戮皆尽,城郭丘墟,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宇悉皆烧毁。”可见破坏之惨。不过蒙军所杀的只是被认为是“无补于国”的人,凡是工匠均可幸免。由此可见,元代郭园村幸存的几户祝姓之民,很可能是能工巧匠,或有一技之长的人。不难想像与辽、金、元积怨太深的后周和大宋王朝,其国土一旦被异族占领,汉民沦为三等臣民,郭威故里的村民能不担心受怕吗?他们为了求生存,又不忘故国,把村名由“郭园”改为同音的“果元”也就不足为怪了。
到了1368年,朱元璋将蒙军驱逐到漠北,统一了中国,建立明朝。待永乐二年(1404年)祝姓迁尧始祖希能率子来到这里时,村名早已恢复原名郭园村了。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郭威故里的历史变迁为:汪家庄——郭园——果元——郭园。
 
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
祝治平    柴存才
 
柴荣(921-959年),五代后周世宗皇帝,后世又称柴世宗,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父名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有名的富豪。据说,他的姑母本唐庄宗之嫔御,庄宗没,明宗遣其归家,行至河上遇大风雨,止于逆旅数日,偶遇郭威,看他体貌非凡,一见倾心。而郭威亦闻柴氏贤惠,父母知志不可夺,遂成婚于逆旅中。
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前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他性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经商,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又读了大量史书和黄老著作。及长,弃商随郭威从戎。
后汉建立,郭威以佐命功授为枢密副使,柴荣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郭威任邺都(大名)留守、枢密使、天雄节度使,柴荣被任为天雄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乾祐三年(950年)郭威和柴荣留居京都开封的亲属全被隐帝诛杀,郭威起兵,以清君侧为名杀向开封,柴荣受命留守邺都,主持邺都事务。后周建立,柴荣旋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濮阳)刺史、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荣在澶州任内,“为政清肃,盗不犯境……吏民赖之。”其后加封晋王并出任开封尹,判内外兵马事。
显德元年(954年),周太祖驾崩,晋王荣按遗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
年富力强的周世宗柴荣,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他曾向左谏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精究术数的王朴答曰:“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柴荣在他五年多的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柴荣即位伊始,北汉刘崇趁后周新老君主交替之际,勾结契丹大举南犯。这关系到后周的存亡,柴荣立即召集大臣议欲亲征,宰相冯道极力谏止,柴荣因言:“唐初,天下草寇蜂起,并是太宗亲平之。”冯道后唇相讥地问:“陛下得如太宗否?”柴荣又说:“以我兵之强,破刘崇山压卵耳!”冯道接着反问:“不知陛下
做得成山否?”柴荣怒曰:“冯相何少也!”乃罢其相位。他率军兼程速进,两军在山西高平相遇,爆发了著名的高平之战。
两军对垒,敌军兵强马壮,来势汹汹,周军人少力单,“未几,右军樊爱能、何徽望敌而遁,东厢骑兵乱,步兵解甲投降。”形势万分危机,柴荣临危不惧,自率轻骑50余人杀入敌阵,张永德、赵匡胤、马仁瑀诸将冒死力战,终于转危为安,北汉骁将张元徽被杀,刘崇军败北,契丹军退逃。
战斗结束,樊爱能、何徽等70多名将士因临阵脱逃悉数被斩,立功之士,以次行赏,李重进、向训、张永德、史彦超、马仁瑀、马全义诸将都予以重赏,赵匡胤也因功勋卓著,被提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兼严州刺史。通过此次赏罚,“骄将堕兵,无不知惧,军声始振。”此战充分显示了这位年轻新皇帝的英勇和胆识,他的威望大大提高,地位得到巩固。
政治改革
高平之战也暴露了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诸多问题,立志“削平天下”的柴荣决心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政治改革首先从军队开始并把整顿军队的重任交给了赵匡胤。他说:“侍卫士兵,老少相半,强弱不分”,“况百户农夫,未能瞻养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众,宜一一选点。精锐者为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庶期不用,又不虚费。”他还下令藩镇将最有战斗力的兵士选送中央,又命赵匡胤广募天下壮士,对士卒一概简阅,淘汰老弱,从而组建了一支无比强大的由他直接控制的军队,改变了骄兵悍将难以驾驭的局面,初步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为之后的诸项改革和开拓天下打下了基础。为了广开言路,集思广议,选拔人才,显德二年(959年)初,柴荣命朝廷文学之士20多人,各写一篇《为君难为臣不易》和《平边篇》,“时群臣多守常偷安,所对少有可取者。”但比部郎中王朴的献策,却远见卓识,非常具体:“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唐与我接境凡二千里,其势易扰也……先取其江北诸州……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易取也。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走。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河东必死之寇,力竭气诅,必未能为边患,宜且以为后图,俟之下既平,然后思间,一举可擒也。”王朴的献策,正中柴荣心意,他欣然采纳,并据此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攻取战略。
五代时,主要以科举取士。为选拔人才,针对当时考试制度不严,滥选普遍存在的情况,世宗于显德二年三月下诏:“国家设贡举之司,求英俊之士,务询
文行方中科名。比闻近年以来,多有滥进,或因年老而及第,或因媒势以出身。今岁所放举人,试令看验,果见妣缪,须至去留。”他还亲自阅览16位新举进士的诗赋,论文与策文,放4人及第,其他12人令下次再试。
知贡举、右谏议大夫刘涛选士不当,有失用心,责授右善赞大夫,俾令省过,以戒当官。显德五年,又令李昉对被贡举者进行复试。显德六年正月又诏:“礼部贡院今后及第举人,依逐科等第定人数姓名,并所试文学奏文,候敕下发榜。”柴荣在位五年有余,为科举选士三次下诏,可见其对选拔人才的重视。据统计,后周共举行课考选拔九届,共录取进士六百四十名,明经六名,其他一千五百三十名。
柴荣采纳兵部尚书张昭的建议,开设制科,广选人才。显德四年,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谓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从品德、学问、办事能力方面考选人才,恢复和发展了科学制度。他强调说,不论出身资历,或官或民,都可考召。
柴荣下令朝官举荐人才,对举官不当者,要追究责任。显德二年正月诏:“在朝文班,各举为令录者一人。虽因族近亲,亦无妨嫌。授官之日,各署举主姓名,若在贪官浊不任,懦弱不理并量事轻重,连坐举主。”太仆卿剧可久为举官所累而停任,右补阙王德成也因举官不当,左迁右赞善大夫,就是其例。
柴荣还曾打破常规,破格提拔一些文武官员。显德元年,不由科进第的魏仁浦聘为枢密使、检校太保,面对朝臣的非议,柴荣曰:“顾才何如耳!”后来,魏仁浦又拜为宰相,官员议论纷纷,他又言:“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举耶?”群官都无言以对。由于他坚持了不限资历,不论科第,任人唯贤的吏治改革,使他迅速得到了如王溥、范质、李谷、魏仁浦和王朴等文臣和张永德、赵匡胤、李重进、韩通、曹英、向训等武臣,这些文武大臣组成了强有力的统治中心,推进和加速了改革进程。
柴荣在纳谏求贤的同时,对于失职误事,破坏纲纪和贪官污吏,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严加惩处。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以“监纳厚取耗余”之罪,令其自尽。在叶县巡检日,“挟私断杀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弃市处决。楚州防御史张顺因贪污榷税钱五十万,官丝二千两赐死。刺令光广造军士袍襦,不即办集,命斩之。坐检齐州临邑县民田失实的刑部员外郎陈渥亦令自尽。
相反,柴荣对廉洁奉公的官吏却给予褒奖。故襄邑县令刘居方在任廉洁,死后赠右补阙,子刘士衡赐学究出身。
自唐以来,地方官员的俸禄,主要由俸户供给,地方官员可任意向俸户征收钱财,为防止地方官员随意搜刮民财,杜绝官吏趁机肥私,显德五年,柴荣下诏:
“重定诸道州府幕职令录佐官料钱,其州县官俸户宜停”,统由国家财政支付,从制度上有利于官吏的廉政建设。
唐末以来,军阀武夫草菅人命、贪官污吏舞弊害政,刑法越来越乱,且文意古奥,条目太繁,使人难以理解,各种条文重叠复杂,无法适从。周太祖对前朝的刑法曾有过修改,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用刑过重太滥且不辨事非的弊病。柴荣命御史张湜等十一人对前朝律令中的费解部分,加以训释;格律中的繁杂者甄别删除;轻重不当、相互矛盾、不合时宜的,给予纠正。修成后的《大周刑统》条文合理简约,明了易懂,遂颁行天下。
经济改革
柴荣在周太祖罢营田务,赐佃户为永业的基础上,将经济改革继续引向纵深发展。主要有请射佃荒田法,均定田赋,停废限额以外的佛寺、铸币兴商,兴修水利等。
显德二年柴荣颁布诏令:“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桑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其近北地诸州,应有陷蕃人户,自蕃界来归者:五周年内来者,三分交还二分;十周年内来者,交还一半;十五周年来者,三分交还一分;十五周年外来者,不在交还之限。”这项法令的颁行,对于吸收游民和流落契丹等境外民户回返耕种开垦荒芜的土地,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当时地主官僚多占土地,或享有免税特权,或隐瞒田亩,不交或少交租税的情况,柴荣于显德五年,以唐代同州刺史元稹的《均田表》为据,写其辞以为图,称《均田图》,诏令地方政府实行,诏曰:“言念地征,罕臻艺极,须并行均定,所冀永适轻重”让地方官吏均定田赋。并派左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十四人作为苗使前往河中、宋州、许州、随州、沧州等地检查田亩,均定田租。这项看似均田,实则按田均赋的法令,完全取消了官僚地主免交赋税的特权,就连曲阜孔子后裔历代享受的免税特权也被取消,照法纳税。此项改革,不仅多少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大大增加了国家的税收。
五代时,尤其在中原,战争频繁,黄河多次泛滥成灾,严重地影响了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和水上运输。显德元年,黄河在郓州决口,“数州之地,洪流为患。”柴荣令宰相李谷在澶、郓、齐等州主持维修河堤,共用民夫六万,历时三十天,完成了工程。此后,黄河在郑州原武决堤,柴荣派东京留守吴延祚发附近县丁夫
二万人修复河堤。显德六年,柴荣下令征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发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东流于定陶,入济,以通青、郓水运之路。又疏蔡河,以通陈、颖水运之路。从而形成了以开封为总站,连接黄河、淮河和长江的水运,变水害为水利,不仅便利漕运也可用于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柴荣的南征北战提供了方便。
铸币兴商是柴荣采取的另一项改革。五代时期,金融各国各制,很不统一,铅、锡、铁等恶钱被大量制造出来,流通于整个商业领域。富商大贾用恶钱换取铜制好钱,藏于私室,妨碍好钱的正常流通。商人高价收购铜器,自制钱币,牟取厚利。再加上寺院大量购铜制作佛像,致使铜钱严重短缺,于是柴荣在显德二年,诏禁天下铜器,始议立监铸钱,规定除“县官法物、军器次寺观钟磬钹铎之类所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宦,给其值。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处死,不及者论刑有差。”初步克服了金融短缺问题,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文化改革
柴荣对文化领域的改革也卓有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显德元年,柴荣下诏:国子监的监生人数,以广顺三年(953年)为限,由礼部贡院验查;今年新收补的监生,全部不得参加科举。从而改变了过去有些地方举人临时投入国子监,充当监生参加科举的情况。
显德二年,柴荣令精通历法的端明殿学士重新修定历法。王朴革除旧历错误,制成《大周钦天历》,于次年颁布实行。
停废无敕寺院是柴荣采取的另一举措。唐末五代,战乱不断,人民苦难深重,信佛者大增,到处创建寺院,私度僧尼。佛寺成为逃兵和各种罪犯的庇护之所。寺院又占有大量土地,严重影响国家税收和社会的稳定。为革除其弊,柴荣于显德二年下诏:“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还规定,其僧尼及法物移交可留存者,殿堂屋宇由官府封锁收管;除留者外,无论城郭村坊、山林胜迹都不得创建寺庙,违反者并徒三年、配役、还俗,当地官员除名流放;王公贵戚、节度使、刺史等不得奏请创建寺庙及开戒坛,违反者,当由御使弹劾。同时,还严格规定了出家条件:男子、女子如有志愿出家者,须取得父母、祖父母同意,父母或祖父母健在,又无别人侍养者,不准出家;罪犯和逃亡奴隶不得出家;申请出家者必须能诵读部分经文,经过府里申报,由录事参军本制官考试经文合格,方得落发为僧尼。严禁私自剃头受戒,不符合出
家条件的僧尼则应还俗。经过这次限佛运动,共废除寺庙三万余所,保留二千六百余所,约占原寺院总数的十分之一。僧尼人数减少到六万一千余人,大大低于还俗人数。这样,既增加了农业劳动人口,也增加了国家的赋役,并且大大提高了僧尼的素质,对佛教的健康发展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项改革是乐舞。五代均有庙堂乐舞,是为祭列祖列宗、天地神祗所用。显德五年,柴荣命中书舍人窦俨考太常雅乐。并准窦俨所奏:“用精通雅乐之士,对从五帝至后周的乐史沿革,进行全面的编录,附于历代乐章之后,永为定式,可定名《大周正乐》,由太常寺掌管。”并令窦俨主持,枢密使王朴考证雅乐,重定十二律,以为旋宫之法,另对乐器也作了改进。经过王朴的音乐改革,被战乱破坏的雅乐得到了振兴。
南征北战

高平之战后,北汉不敢犯境,但契丹骑兵常来骚扰。为解除后顾之忧,柴荣遣许州节度使王彦超、曹州节度使韩通领兵疏通冀州至深州之间的胡卢河,并在其间的李晏口修筑城垒,以兵戍守,从而形成百里坚固防线。从此,契丹骑兵不敢过河掠抢,边民稍得耕牧。
与后周西部边陲相接的秦、凤、成、阶四州,本属中原王朝,后晋时并入后蜀。四州之民不满后蜀苛政,多次派人来京要求后周收复。民心所向,再加上柴荣又想考验一下整顿之后的周军实力,便派大将王景、向训率军西征。初取小胜之后,因军需供应不继,劳师无功,两军相持不下,众将请求罢兵。柴荣犹豫不决,遂派赵匡胤到前线视察,及回,匡胤以实相奏,极言四州可取,柴荣甚喜,再定攻取之策。他知人善任,不但没有中途换将,反而给予王景、向训更高的军职,周军大振,所向披靡,大败蜀军于黄花谷,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不久凤州也被攻克。从此,后周西部边境得以稳固,蜀军撤回西川再不敢犯。
随着秦、凤、成、阶四州的收复和不断增强的国力,雄心勃勃的柴荣,开始实施攻占南唐的战略。显德二年十一月,柴荣首先派李谷、王彦超、韩令坤等将伐唐,首攻目标是南唐门户、淮南军事重镇寿州(今安徽寿县)。显德三年(956年)正月,柴荣又亲临前线。两军在寿州城下相持,李谷面对唐军水师的优势,表现怯懦,退守寿州西南的正阳。柴荣速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星夜兼程,带兵绕到唐军背后,突然攻击,唐军猝不及防,大败,主帅刘彦真战死。周军首战告捷,柴荣当即立断,以李重进取代李谷统领周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之后,柴荣发兵围困寿州,赵匡胤在滁州(今安徽滁县)重创唐军皇甫晖部,又大
败南唐齐王李景达于六合。周军在攻取滁、扬、秦、光、舒、蕲六州后,因雨季来临,留李重进军继续围攻寿州,柴荣班师回京。并立即征集工匠“于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以图再战。赵匡胤也因功绩卓著,被晋升为殿前都指挥使兼匡国军节度使。
后周大军撤退后,南唐倾全国兵力乘机反攻,六州之地大部分又被唐军收回,但始终难解寿州之围。
显德四年(957年)二月,柴荣接受宰相李谷的建议再次亲征淮南。攻破南唐援军扎营在寿州城边的紫金山寨,又水陆两路夹击,全歼南唐援军,克寿州,消灭唐军四万余人,获船舰数百艘,钱帛器械无数。
十月,柴荣第三次亲征南唐。十一月到达淮水,攻濠州,夺城关,破水寨,大败唐军。又率水陆大军齐进,循淮而下,败唐军于涡口。然后鼓行而东,势如破竹,沿淮城栅所至皆下。
十二月又降泗州,濠州、亳州。
显德五年正月,柴荣亲攻楚州。死伤甚大,城陷,大怒,尽屠城中居民,焚其室庐。三月,饮马长江。是月,南唐主李璟被迫遣人献庐、舒、蕲、黄四州之地,画江为界,岁输贡物十万,以求息兵。柴荣悉平江北,得十四州,县六十。南唐去帝号,只称“江南国主”。
柴荣在取得南唐江北十四州之后,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战略布署,把目标描准了对后周构成威胁的北方契丹,改防御为进攻,决心收复被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柴荣亲率李重进、赵匡胤、韩通诸将北伐。周军锐不可挡,四月至宁州,契丹守将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开城请降;莫州刺史刘建仅望风主动来降;五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也以本城归顺。柴荣北伐42天,“王师数万,不亡一矢,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关南之地全部平定。不料他正与诸将议攻幽州之时,突然发病,北伐乃止,从而痛失了收复燕云的历史机遇。当时的辽主述律,本沉湎酒色,无志南侵,当关南各州失守时,他尝语左右道:“燕南本中国地,今仍还中国,有甚可惜呢?”以致这一历史问题直到明初朱元璋时才得以解决。
六月,因病回到汴京的柴荣,解除了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以皇长子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拜范质、王溥参知枢密院事,魏仁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匆匆安排后事后于十九日崩于滋德殿,年三十九岁。子宗训柩前即位,7岁。范质、王溥、
魏仁浦并相,执掌朝政。
次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受命率兵前往镇、定两州御边,乘机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帝位,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后周王朝历经三帝,国运十年,柴荣万万没有想到,他与养父郭威征战一生创造的大周王朝,在他尸骨未寒之际,便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赵匡胤取而代之,改朝换代了。
柴荣在位虽不及六年,但他却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为结束残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和为那个时代的中国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他不愧为五代时期的第一明君。他杰出的历史贡献向来被人们所尊崇,就连北宋皇帝真宗越恒面对宋初几次北伐,均劳而无功的情况不得不发出“非疾班师(柴世宗),则克服幽蓟矣”的感叹。熙宁年间力主变法的王安石在回答宋神宗赵顼“世宗何以能驾驭群臣,驾驭四方”的发问时说:“乘天下利势,岂有不可驾驭之人臣,不可制服之强敌;世宗斩樊爱能等,则兵不得不强;选于众,举李谷、王朴、则国不得不治。”修史学者也对柴荣的功绩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司马光认为,柴荣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推诚尽言,为之远虑”。薛居正亦云:“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故帝驾驭豪杰,失则明言之,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莫不服其明怀其恩也。”欧阳修则认为:“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虑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也。”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认为,高平战后,“主乃成乎其主,臣乃成乎其臣,契丹不战而弃,中国乃成乎其中国。周主之成为天子,非部氏授之,自以死生为民请命而得焉者也。”
再看看“积贫积弱”的北宋,对契丹是征战必败,从而造成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占据燕云威胁中原的恶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笔者以为号称泱泱大国的赵宋王朝始终没有完成完全统一中国的大业,它只能算是与辽国、西夏并存的占据中国主要国土的正统大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盼望完全、真正统一的国人,怎能不对“明达英果,论议伟然”的周世宗柴荣倍加尊崇呢!于是乎,自明清以来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以至知府、县令纷纷在周世宗陵前树立祭文碑、祝文碑。就是到了民国,郑州知府还受命重修了“周世宗陵”。前不久,新郑市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位一代英主,在他的陵冢之前新树立了一通巨型的“周世宗陵”碑。古往今来,谁也说不清庆陵之前到底有多少通古碑。千百年来,更不知有多少政府官员、文人墨客来到他的陵前凭吊。“一代杰雄仓促死,两朝弱宋苟偷生。老天再给十年寿,廿四史重写成。”这就是一位隆尧籍诗人于2004年10月拜谒庆陵时发自内心的感叹!更令人敬佩的是陵上村村民逢年过节都要到他的陵前祭祀。这种场面,在中国其他皇陵实属少见。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柴荣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也有许多错误的做法。宋代历史学家薛居正就指出,柴荣“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严。”柴荣曾多次下诏,免除灾民的赋役,但对酷吏陶文举征残租于宋州,“宋民被其刑者凡数千,冤号之声闻于道路,有悼髦之辈,不胜其刑而死数人”,却不加深究。他曾将擅杀降卒的楚州兵监武怀恩弃市,而他亲征南唐,破楚州城后却下令屠城。他对“群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于极刑”,而他对以光禄卿致仕洛阳的亲生父亲柴守礼“尝以小事杀人”,“而知之不问”。但瑕不掩瑜,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苛求前人,而只想将这个伟大人物的功过客观地介绍给世人。我们坚信,周世宗柴荣的这些过失无法与他的丰功伟绩相提并论,也无损于他作为一代英主的光辉形象。
周世宗柴荣年谱
祝治平  柴存才
921年  唐天祐十八年  1岁
九月二十四日,柴荣出生于邢州之别墅,籍贯邢州尧山县柴家庄。祖父柴翁,父柴守礼,姑柴氏(郭威做皇帝后封为皇后,谥号圣穆),世家豪右。
926年  后唐天成元年  6岁
郭威在洛阳娶尧山同里柴翁女为妻。据说,柴氏原唐庄宗嫔御。是年四月,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作乱,庄宗被乱兵所杀。李嗣源(明宗)进宫后,柴氏被放回家,行至汴水,天雨不止,住于旅舍。偶遇郭威,看他体貌非凡,一见倾心。而郭威亦闻柴氏贤淑,遂成婚配。
927――946年  唐天成2年――后晋天福11年  7-26岁
柴荣年未童冠,因侍姑母在郭威左右。时郭威无子,家道沦落,然以柴荣谨厚,故以庶事委之。柴荣悉心经度,资用获济,郭威甚怜之,乃养为己子,故名郭荣。期间曾去江陵贩运茶叶,一边做生意,一边习文练武,从而精通了骑射等武艺,读了大量史书及黄老著作。及长,弃商随郭威从戎。
936年  后晋天福2年  16岁
    时郭威在刘知远部下,威妻柴氏卒。    947年  后晋天福12年  27岁
二月,郭威等劝刘知远在太原即皇帝位,仍用“天福”年号。

闫七月,郭威以佐命功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太保。柴荣授左监门卫将军。

    949年  乾祐2年  29岁


郭威镇邺,柴荣任天雄军牙内部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950年  乾祐3年  30岁


三月,授郭威邺都留守,枢密使、天雄节度使。柴荣随郭威在邺,协助郭威政尚清简,治绩有声。

十一月,汉隐帝刘承祐以议事为名杀害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位顾命大臣,并诛杀了出镇邺都的郭威和柴荣在京的家属。郭威的夫人张氏与诸子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和柴荣的妻子刘氏及长子宜哥与其二次子皆为汉诛。郭威闻讯,留柴荣在邺,以清君侧举兵至京郊之北,隐帝出城观战,官军败绩,隐帝被乱军所杀。郭威入开封,由太后临朝听政。
是月,契丹南犯,郭威奉命北上抗辽。军到澶州(濮阳),将士撕裂黄旗,披于威身,拥呼万岁,返回京都。
951年  后周广顺元年  31岁
正月,郭威即皇帝位,改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
是月,授柴荣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荣在镇,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澶之里弄湫隘,公署毁圮,柴荣即广其街肆,增廨宇,吏民赖之。每旬决囚,赞引律令,辨析中理。
八月,郭威故夫人柴氏追立为皇后。
十二月,柴荣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953年  广顺3年  33岁
   三月,郭威将重臣、枢密使王峻黜往外地,柴荣从澶州节度使任上出任开封尹兼功德使,封晋王。
八月,柴荣第四子宗训生于澶州府第。
十月,封柴荣为顿递使。
十二月,柴荣陪郭威郊庙行事。
    954年  显德元年  34岁
正月,郭威大赦天下,改广顺四年为显德元年。加晋王荣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宰臣冯道加守太师,范质加上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李谷加左仆射、集贤殿大学士。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郭威寝病,召外甥重进受顾,令拜柴荣,以定君臣之分。临终前,屡戒柴荣,死后用纸衣瓦棺,不修地宫,不要守陵宫人,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若违此言,阴灵不相助。”不久,郭威病逝,年五十一。晋王荣在柩前即位。
三月,大赦天下,免诸道州府所欠去年夏秋租税。
四月,郭威葬于新郑郭店,陵曰嵩陵,庙号太祖,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北汉勾结契丹南犯,柴荣召大臣议欲亲征,宰相冯道极力止,柴荣因言:“唐初,天下草寇蜂起,并是太宗亲平之。”道奏曰:“陛下得如太宗否?”柴荣怒曰:“冯相何少也!”乃罢其相位。曰:“以我兵力之强,破刘崇山压卵耳!”他率军兼程速进,在高平之南与北汉军遭遇时,右军樊爱能,何徽部不战遁溃。在危险时刻,柴荣不畏矢石冒死督战,北汉骁将张元徽被杀,刘崇军败北,契丹军退逃。此战巩固了柴荣的地位,他趁胜整饬军纪。樊爱能、何徽等70多名将士因临阵脱逃悉数斩杀,同时对作战有功的李重进、赵匡胤等将士给予重赏。册封卫国夫人符氏为皇后。
五月,柴荣又乘胜追击,将北汉都城太原包围,但由于粮饷不继,未能拿下太原。
六月,下诏班师,车驾发离太原。过新郑亲拜嵩陵,祭奠而退。
七月,拜范质为司守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李谷为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王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不由科进第的魏仁浦聘为枢密使、检校太保,面对议者曰:“顾才何如耳!”百官上表请以九月二十四日诞圣日为“天清节”,从之。
九月,右屯卫将军薛训,因“监雍兵仓,纵吏卒陪敛”被除名,流放沙门岛。宋州巡检供奉官、副都知竹奉璘于宁陵县,因“盗经商船不捕获”被斩。
十月,柴荣吸收高平之战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教训,下令整顿军队,他说:“侍卫士兵,老少相半,强弱不分。”“况百户农夫,未能瞻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众,宜一一点选。精锐者为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庶期不用,又不虚费。”柴荣遂命赵匡胤负责,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通过整顿,禁卫军成为一支威震邻国无比强大的军队。赵匡胤升为殿前都虞侯,张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挥使。
在叶县巡检日,“挟私断杀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弃市”处决。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以“监纳厚取耗余”之罪,令其自尽。
十一月,黄河郓州界决口,“数州之地,洪流为患。”柴荣派宰相李谷监筑河堤,征发丁6万人,30日而罢。
    955年  显德2年  35岁
正月,柴荣诏:“在朝文班,各举堪为令录者一人。虽因族近亲,亦无妨嫌。授官之日,各署举主姓名,若在贪官浊不任,懦弱不理并量事轻重,连坐举主。”
三月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委派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与彰信节度使韩通带领士兵,征发民夫疏通深州和冀州之间的胡卢河。并在李晏口夹胡卢河修建城垒,派重兵戍守。又派德州刺史张藏英召募边境骁勇之民组成一支精悍的边军,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边民得以安居乐业。
为选拔人才,诏曰:“国家设贡举之司,求英俊之士,务询文行方中科名。比闻近年以来,多有滥进,或以年劳而得第,或因媒势以出身。今岁所放举人,试令看验,果见紕缪,须至去留。”柴荣还亲自阅览16位新举进士的诗赋,论文与策文,放4人及第,其他12人令下次再试。
四月,诏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期以来春兴役。令近臣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首,柴荣亲览之。并采纳比部郎中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
五月,废童子、经明二科及条贯考试次第。柴荣派向训、王景率军西征后蜀,欲收复秦、风、成、阶四州。
是月,下诏:“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今后不得创造寺院兰若”,并“禁私变僧尼”。当年废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还俗僧尼多达六万一千二百人。
七月,因西征之师,军需供应不继,战事陷于僵局,周将执意请求罢兵。柴荣派赵匡胤作为特使前往秦州前线视察战局,及回,具以事实上奏,极言秦、凤诸州可取。柴荣提拔王景兼西南面行营都招讨使,向训兼西南面行营都监。
九月,诏禁天下铜器,始议立监铸钱。规定除“县官法物,军器次寺观钟磬钹铎之类所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值。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处死,不及者论刑有差。”
闰九月,大破西川军,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
十一月,周军最后攻克凤州,收复四州之地。

十二月,命起居郎陶文举征残租于宋州。文举本酷吏也,宋民被其刑者凡数千,冤号之声闻于道路,有悼髦之辈,不胜其刑而死者数人,物议以为不允。

    956年  显德3年  36岁
正月,发丁夫十万城京师罗城。柴荣下诏亲征南唐,派李谷、李重进、赵匡胤等战将出征。后来发现李谷怯懦,李重进战无不克,遂将李谷调开,任命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指挥使,从而大败唐军,取滁、扬、秦、光、舒、蕲六州。后因雨季来临,留李重进军围攻寿州,五月班师回京。
五月,柴荣征集工匠“于大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绝唐兵。”
七月,皇后符氏薨于滋德殿,时年二十有六。

八月,端明殿学士王朴撰成新历上之,命曰《显德钦天历》,并开始行用。王朴于九月升任尚书户部侍郎,枢密副使。

十月,葬宣懿皇后于懿陵。诏:“漳河以北都县,并许盐货通商,逐处有咸卤之地,一任户煎炼。”赵匡胤晋升为匡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跻身于后周大将行列。

十一月,放华山隐者陈抟归山。柴荣说:“帝素闻抟有道术,征之赴阙,月余放还归隐。”

十二月,故襄邑县令刘居方在任廉洁,死后赠右补阙,子刘士衡赐学究出身,以奖廉吏。
    957年  显德4年  37岁
正月,诏天下见禁罪人,除大辟处,一律释放。准兵部上书张昭上言:“编修太祖实录及梁、唐二末帝实录。”
二月,柴荣再次亲征南唐,攻破南唐援军紫金山寨,克寿州。消灭唐军四万人,获船舰数百艘,钱帛器械无数,车驾发下蔡还京。

四月,故彭城郡夫人刘氏册封为皇后。故皇弟、皇子均赠封,故皇妹册封。

五月,李重进、向训、张永德、赵匡胤等因功晋升官职。宰臣范质、李谷、王溥并爵邑,改功臣。枢密使魏仁浦加检校太傅进封开国公。伤夷残废,别赐救接。淮南诸州及徐、宿、宋、亳、陈、颖、许蔡等州,所欠去年秋夏税物,并于除放。”

六月,命窦俨参定雅乐。有司奏御膳料,柴荣批曰:“朕之常膳今后减半,余人依旧。”兵部尚书张昭等撰《周太祖实录》三十卷成。

七月,颁行《大周刑统》。赐诸道节度使、刺史《均田图》。
八月,升王朴为枢密使,检校太保。前濮州刺史胡立自蜀回。

十月,先期刺令光广造军士袍襦,不即办集,命斩之。至是以小过见诛,人皆冤之。

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谓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不限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召。

十一月,柴荣亲率诸军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败唐军于涡。遂鼓行而东,沿淮城栅,所至皆下。

十二月泗州守将以城降,柴荣亲率水陆大军东下,得敌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俱奔,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

    958年  显德五年  38岁
正月,柴荣亲攻楚州,遇到楚军防御使张彦卿的誓死奋击,周兵死伤甚重。“拔之,斩伪守将张彦卿等,六军大掠,城内军民死者万余人,庐舍焚之殆尽。”

二月,车驾发楚州南巡,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

三月,幸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敌军。南唐主李璟迁陈觉奉表陈情,献贡品,被迫谴人献四州之地,画江为界,岁输贡物十万,以求息兵。柴荣悉平江北,得州十四,县六十。南唐去帝称号,只称“江南国主”。

令翰林学士李昉对被贡者进行复试。诏曰:“比者以近年贡举,颇事有循,频诏有司精加试练,所冀去留无滥,优秀昭然。昨据贡院奏,今年新及第士等,所试文字或有否臧,奚命辞臣再今考覆,庶泾、渭之不杂,免玉石之相参。”

四月,车驾发扬州还京。新太庙城,迁五庙神主入于其室。

五月,下诏:“侍卫诸军及诸道将士各赐等第优给。应行营将士殉于王事者,各与赠官;亲的子孙,并量才录用;


十月,诏淮南诸州乡军,并放归农。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颁行《均田图》。诏曰:“言念地征,罕臻艺极,须并行均定,所冀永适轻重……”让地方官吏均
定田赋。并派官吏巡行诸州,丈量土地,以据田亩,定税赋。

十一月,诏翰林学士窦俨,集文学之士,撰集《大周通礼》、《大周正乐》。

十二月,楚州兵马都监武怀恩,因擅杀降卒弃市。楚州防御使张顺因贪污榷税钱五十万,官丝二千两赐死。诏重定诸道州府幕职令录佐官料钱,其州县官俸户宜停。

    959年  显德6年  39岁
正月,诏:“每年新及第进士及诸闻喜宴,宜令宣徽院指挥排比。”“礼部贡院今后及第举人,依逐科等第定人数姓名,并所试文学奏文,候敕下发榜。”

二月,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发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东流于定陶,入济,以通青、郓水运之路。又疏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左补阙王德成因举官不当,左迁右赞善大夫。

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至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降。

五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

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遇疾而返。

六月,柴荣因病班师回到汴京,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俭点。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以皇长子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

十九日柴荣驾崩,年39岁,子宗训柩前即位,7岁。范质、王溥、魏仁浦并相,执掌朝政。

十一月,葬柴荣于新郑陵上村,谥曰睿武孝文皇帝,陵曰庆陵,庙号世宗。以贞惠皇后刘氏附焉。

后记  960年正月,赵匡胤受命率兵前往镇、定两州御边,乘机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帝位,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反封恭帝为郑王,奉皇太后为周太后。建隆三年(962年),周郑王出居房州,开宝六年(973年)春崩于房陵,年21岁。同年十月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谥曰恭皇帝,陵曰顺陵。

后周王朝历经三帝,国运十年,柴荣万万不会想到在他尸骨未寒之时,便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赵匡胤取而代之,改朝换代了。

拜谒周世宗柴荣皇陵追思
柴本林
柴荣(公元921-959年)邢州尧山人,周太祖郭威养子,太祖柴皇后之侄、后周第二代皇帝,庙号世宗,后人称他为周世宗或柴世宗。

在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以后出现了一段小分裂时代——五代,其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周的第二代皇帝柴荣是五代唯一的英明君主,是结束五代分裂,统一汉室天下的奠基人。他于公元九五三年即位后,即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大业,一举征服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土地。公元九五九年他又御驾亲征,向北攻击其外侵之强敌辽国,打算一举收回燕云十六州。在进攻十六州中最重要的幽州时,他病倒军帐之中,于公元九五九年六月回到大梁后,不久驾崩,后安葬在都城大梁西南郊——今河南新郑县。周世宗柴荣皇陵已存世千余年。
后周立国虽然只有短短十年,柴荣在位也只有五年多时间,但是柴荣是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立志再造盛唐时代,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他南征北战,威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初现了统一的中国。他统一华夏的强烈愿望,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为后来宋王朝争取统一中国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匡胤于公元九六O年农历正月初一日陈桥阴谋兵变,赵氏兄弟夺取了帝位,但赵匡胤受世宗厚恩,并顾忌周臣的政治力量,并没有对七岁的幼主柴宗训和符太后采取血腥的手段,而且柴姓后族势单力薄,无力反抗,只有接受事实。赵匡胤改称柴宗训称郑王,符太后称周太后,凡是与周朝皇族有干系的人马都从大梁迁出,并给予特殊照顾。

周世宗陵坐落在今郑州市南三十公里的新郑市郭店乡陵上村。皇陵占地十余亩,现今高十余米,陵前有御碑二十五块,其碑文主要是明清两代朝廷祭奠皇陵的祝文。明代从宣德年间开始,后有成化、嘉靖、隆庆、万历;清代从顺治开始,后有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等,撰写祝文的官员上至内阁大学士欧阳谨,钦差大臣刘万良,下至河南开封府、郑州知府等。

今天面对这些残缺的御碑,默读这些御制祝文,缅怀先人的伟绩,遥想分裂的五代十国,柴荣皇帝披肝沥胆置生死于渡外,立志统一全国,光照千秋。而宋王朝的靖康之耻,空前绝后。所以从明清两个王朝中数代的皇帝,都没有忘记五
代唯一的英明君主柴荣,就是到了民国,郑州知府还受命重修了周世宗陵,以示纪念他结束五代统一全国的伟大帝业。

陵上村民皆为乔姓,当初乔姓兄弟二人受命看护皇陵,然后一代代繁衍子孙,形成陵上,陵后两个村庄,现今已有千余人。据陵上村一位七十六岁的老人回忆,柴世宗皇陵一九五八年前,还有院墙,正门朝南,牌坊有几丈高,整个皇陵占地大约五六十亩。皇陵里有五十棵三人合抱的龙柏,石人石马,石碑多得数不过来。民国的时候,官府来祭皇陵,一百多个兵,一个兵抱一块石碑,连数三遍也没有数清楚到底有多少块碑,大约有好几百块。皇陵的石碑后来被日本人拉走一些,大部分石碑和龙柏在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给毁了。建国后,一九六三年柴皇陵,被河南人民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周世宗陵是一个历史时代的见证,她赋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已经存世千余年——虽然历经战乱,但在中华民族面临下一个千年开始的今天,她仍将激励华夏子孙,特别是柴氏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做出应有的奉献。

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
                  柴存才
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先封晋王,兼兵马大元帅。治兵有方,人皆服之。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先帝(周太祖)驾崩,晋王柴荣即皇帝位,都城汴京。立皇后符氏,立皇子柴宗训为梁王,兼领左卫上将军,立皇子柴宗让为燕王,兼领左骁卫上将军。
柴荣,从小聪明能干,练得一身武艺,为人处世豪放大度,广交天下英雄。
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受其民;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周世宗英武贤明,以信念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江南未服,则亲犯矢石,期于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其宏规大度,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
周世宗柴荣皇帝经常和大臣探讨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他认为:“进用贤人斥退坏人,是收罗人材的办法;布施恩泽讲究信用,是团结人心的办法;奖赏功劳惩罚罪过,是鼓励大家贡献力量的办法;革除奢侈节约费用,是增加财富的办法;按时使用民力,减少赋税,是使百姓富足的办法。等到群贤毕集,政事理顺,财用充足,士民归附,然后起兵而使用他们,千秋功业没有不成功的了!对方的人民看到我方有必定取胜的形势,知道内部情况的就愿意当间谍,熟悉山川地理的就愿意当向导,民心归附,那么天意也必然会顺从了。大凡进攻的方法,必定先从容易的地方下手。”等等。
周世宗柴荣皇帝,在藩镇时,很注重韬晦,即皇帝之位后,在高平大破北汉入侵之敌,人们开始佩服他的英勇神武。他统率军队,纪律严明,没有人敢违反,攻打城市面对敌冠,飞石流矢落在身边,别人都惊慌失色而世宗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应付机变决定策略,出人意料之外。又勤勉治国,各个部门的薄籍,过目不忘,发现奸人粉碎隐患,洞察秋毫,犹如神明,闲暇之时便召见儒生文人诵读前代史书,商榷其中主旨大义。生性不喜好乐器、珍宝一类东西。百官群臣有过失就当面对质斥责,服罪改过就赦免他,有功就重赏他。文武人材一齐任用,各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大家无不畏服他的严明而又怀念他的恩惠,所以能攻破敌国拓广领土,所向披靡,一往无前。仙世云日,四方远近就哀悼仰慕他。
公元959年,宣布遗诏,诏令梁王柴宗训即皇帝之位,柴宗训出生至此七岁了。葬睿武孝文皇帝于庆陵,庙号世宗,皇陵在今新郑市境内。
周世宗柴荣皇帝贤明英武的伟大风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等等,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永远是我们为人处世,做好工作,建功立业的光辉典范。
周世宗柴荣与佛教
祝治平    柴存才
残唐五代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社会混乱到了极点,迷信武力和盛产“皇帝”成了这个时代的一大特点,宗教的地位远不能与盛唐时期相比。契丹入汴,曾任后晋宰相的冯道跑到开封,在回答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天下百姓如何可救”时说:“此时百姓,佛再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这不单单是对辽国皇帝的奉承,也确是道出了当时的佛教界已无力参与或干预政治。佛教寺院的日益繁多和私度僧尼,寺院与民争地,甚至成了逃避兵役、税收和各种犯罪分子的庇护之所,严重影响了国家赋税的收入和社会的稳定,对封建政权也构成潜在的危险。因此,对佛教寺院加以限制,裁汰僧尼人数也就势在必然。在五代后梁时期,佛教就已处在自流的状态;到了唐明宗时,皇帝曾两次下令限佛;后晋天福四年又诏令:“各地不准加建寺庙。”后周建立,周太祖郭威于广顺三年(953年)闰正月,下诏废除开封无名额僧尼寺院58所,从而揭开了后周限佛的序幕。时隔二年,周世宗柴荣便于显德二年(955年)五月,颁发诏书,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地限佛行动。
诏曰:释氏贞宗,圣人妙道,助世劝善,其利甚优。前代以来,累有条贯,近年已降,颇紊规绳。近览诸州奏闻,继有缁徒犯法,盖无科禁,遂至尤违,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乡村之中其弊转甚。漏网背军之辈,苟剃削以逃刑;行奸为盗之徒,托住持而隐恶。将隆教法,须辨否臧,宜举旧章,用革前弊。
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赦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并腾并于合留寺院内安置。天下诸县城郭内,若无敕额寺院,只于合停废寺院内,选功德屋宇最多者,或寺院僧尼各留一所,若无尼往,只留僧寺院一所。诸军镇坊郭及二百户已上者,亦依诸县例指挥。如边远州郡无敕额寺院处,于停废寺院内僧尼各留两所。今后并不得创造寺院兰所。王公戚里诸道节刺已下,今后不得奏请创造寺院及请开置戒坛。男子女子如有志愿出家者,并取父母、祖父母处分,已孤者取同居伯叔兄处分,候听许方得出家。男年十五已上,念得经文一百纸,或读得五百纸,女方十三已上,念得经文七十纸,或读得经文三百纸。经本府陈状乞剃头,委录事参军本判官试验经文。其末剃头间,须留发髻,如有私剃头者,却勒还俗,其本师主决重杖勒还俗,仍废役三年。两京、
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各处置戒坛,后受戒时,两京委祠部差官引试,其大名府等三处,只委本判官录事参军引试。如有私受戒者,其本人、师主、三纲、知事僧尼,并同私剃头例科罪。应合剃头受戒人等,逐处奏闻,候敕下,委祠部给付凭由,方得剃头受戒。应男女有父母、祖父母在,别无儿息侍养,不得出嫁。曾有罪犯,遭官司刑责之人,及弃背父母、逃亡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徒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人等,并不得出家剃头。如有寺院辄容受者,其本人及师主、临坛三纲、知事僧尼、邻房同居僧,并仰收捉禁勘,申奏取栽。
僧尼俗士,自前多有舍身、烧臂、炼指、钉载手足、带铃挂灯、诸般毁坏身体、戏弄道具、符禁左道、妄称变现还魂坐化、圣水圣灯妖幻之类,皆是聚众眩感流俗,今后一切止绝。如有此色人,仰所在严断,递配边远,仍勒归俗,其所犯罪重者,准格律处分。每年造僧帐两本,其一本奏闻,一本申祠部,逐年四月十五日后,勒诸县取索管界寺院僧尼数目申州,州司攒帐,至五月终已前文帐到京,僧尼籍帐无名者,并勒还俗。其巡礼行脚,出入往来,一切取便。
这份诏书,理由充分,目的明确,方法具体,措施有力,便于操作,实在看不出含有过激的成份。各府州据此诏令的规定,对寺院和僧尼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清理整顿。后周显德六年立于河南浚县大伾山寺的“黎阳准敕不停废记碑”就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的经过和当时政府颁发给保留寺院的敕额。其结果是全国废寺院30336所,允许存在的2694所,约占原寺院数总的十分之一。僧尼系籍者61200余人,还俗者估计大大超过此数。周世宗也因此而招至万世咒骂,佛家称此次“限佛”为“浩劫”、“法难”。
是年九月,周世宗柴荣根据铅、锡、铁制恶钱大量流通于市,富商大贾用恶钱换取铜制好钱,藏于私室,妨碍好钱正常流通及商人高价收购铜器,自制钱币,牟取厚利以及寺院大量购铜制作佛像的情况,遂“诏禁天下铜器,始议立监铸钱”,规定:“县官法物、军器次寺观钟磬钹铎之类所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值。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处死,不及者论刑有差。”对于这项毁佛的新法令,几乎所有的人都持反对态度,世宗答疑解惑道:“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拾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众臣哑然。
为了打破人们对佛教的迷信和普遍存在的敬畏心理,他又亲往镇州执斧捣毁一家寺院的大悲(观音)佛像,从而促进了熔佛铸币的顺利开展。
历史上毁佛的“三武一宗”在佛教史上早已是定论,所谓“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与后周世宗柴荣。
魏太武帝统治时期,由于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知得闻,或闻而未信。颇好黄老的他,于太平真君元年(440年)正月诏曰:“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谶记、阴阳、图纬、方伎之书;又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自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明相宣告,咸使闻知。”可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佛之人魏太武帝,由于不了解外部世界,将西文之佛教视为邪教而严加取谛禁止。
北周武帝宇文邕更是什么教也不信,他于建元三年三月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典礼所不载者尽除之。”
公元577年正月,周武帝攻克北齐国都邺城,召集北齐境内高僧,对他们说:“佛教费财,悖逆不孝,并宜罢之。”高僧慧远以地狱威胁武帝警告说:“你现在凭借世俗的权力破灭三宝(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但阿鼻地狱不论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周武帝听后大怒,眼睛直瞪着慧远说:“只要百姓得乐,朕不惧入地狱!”随后,他下令“毁坏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毁烧经典。”严厉的废佛活动全面开展起来,宏大的寺庙做了王公、将军的宅第,一切佛教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薄录入官,寺院奴婢,全部释放。近300万僧尼全部被勒令还俗,“归田编户”。
唐武宗的《废佛诏》曰:朕闻三代以前未尝言佛。汉魏之后佛教浸兴。是由季时,传异俗,因然染习,蔓衍滋多。以至于蠹耗国风而渐不觉。诱惑人意,而众益迷。泊于九州山原,两京关,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水木之功,夺人力于金宝之饰,遗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晋、宋、齐、梁,物力凋瘵,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致也。况我高祖、太宗,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执此二柄,足以经帮,岂可以区区西方之教,与我抗衡哉!贞元、开元,亦尝厘革,铲除不尽,流衍转滋。朕博览前言,旁求舆议,弊之可革,断在不疑。而中外诚臣,协予至意,条疏至当,宜在必行。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利众,予何让焉。其天下所折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折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唐武宗的《废佛诏》虽有一定的极积意义,收良田,还僧尼,增税收,但他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拒绝外来文化,把佛教比作千古蠹源,说得一无是处,故而要彻底铲除。事实证明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是行不通的。
有比较才能鉴别。上述“三武”的“毁佛”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目标却是一个,那就是利用他们手中至高无尚的权力,一定要把外来的佛教从中国大地上彻底铲除。然魏太武帝尚有情可原,他在平中山,过燕赵,所经郡国佛寺,见诸沙门、道士皆至精敬,禁军族无有所犯。于是,他便改变态度,既好黄老,又颇览佛经。但因天下初定,戎车屡动,庶事草创,未建图宇,招延僧众,他可谓是知错就改之君。而周武帝和唐武宗却是铁了心的坚定的毁佛者,并把“法难”演化为“国难”。周世宗所谓的“毁佛”之举,正如诏书所言:“将隆教法,须辨否臧,宜举旧章,用革前弊。”周世宗虽也是道教的积极支持者,但在他颁发的诏书中,没有一点扬道毁佛之意。他不仅将周室的东京旧宅改为皇家禅院,而且还于显德三年,在京都陈州门里繁台上,创建了以他诞生之日“天清节”命名的天清寺(寺内建有繁塔),后来天清寺成为后周国寺。周世宗允许佛、道二教并存,对佛教的迅速膨胀不是无情打击,而是限制、整顿和改革。他令停废的只是敕额以外的和无名的寺院,从而收回大量土地,数万僧尼还俗,自谋生计,但并不干涉政府批准留存寺院的一切正常的佛事活动;他制定了严厉的惩罚制度以制止私度僧尼,又规定了严格的出家条件,特别是对僧尼的考核,大大提高了僧尼的素质;他清除了混入寺院内的残渣余孽,从而纯洁了佛教队伍;他废止了佛教寺院存在已久的恶习和不良做法,加强了对佛教寺院的管理以及对违犯诏书规定犯法官员和师主的处罚力度,使佛教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他的“毁佛”行动仅仅是熔铜佛以铸币,并未触及其他材料制作的佛像,如果不是当时严重的“钱荒”,相信周世宗不会采取“诏禁天下铜器”铸钱的断然措施。但是从国家的大局出发,“毁佛铸币”解决了亟待解决的金融危机,促进了商贸活动的发展,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实力,有利于社会的政治稳定,也未对佛教构成重大的打击,于国于民有利,为结束国家分裂走向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意义是积极而深远的。因此,与其说周世宗是“毁佛”之宗,倒不如说他是佛教的改革者。周世宗也不应与“毁佛的三武”相提并论。正如史学家司马光在评述周世宗“毁佛”时所言:“不爱己身而爱民,不以无益废有益,周世宗算得是仁爱明理之人。”我们相信,历史终将会给予周世宗柴荣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周世宗柴荣与道教
祝治平    柴存才
周世宗柴荣祖籍邢州尧山县柴家庄。父名守礼,祖父柴翁,世家豪富。并在邢州龙岗县建有一幢别墅,唐天祐十八年(921年)九月二十四日,柴荣就诞生在这所别墅里。
家道沦落,年轻的柴荣前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他相貌堂堂,为人谨厚,少言寡语,办事认真,深得郭威喜爱,时姑父无子,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宽裕,为资家用,柴荣便与邺中大商颉跌氏往返江陵贩卖茶货。他一边做生意,一边习文练武,精通骑射,读了大量的史书和黄老著作。
一次他在江陵,见一卜者王处士,其术如神,便与颉跌氏同往问之。才布卦,忽有一蓍草跃地而出,卓然而立,卜者大惊说:“我家用筮占卦已有十余世了,常记曾祖遗言,凡卜筮而蓍跌出者,其人贵不可言,况又卓立不倒,莫非天下之主乎!”急起再拜。柴荣虽装作不信,但内心却非常高兴,于是忙中夜置酒,与颉跌氏酣饮过半,便开玩笑地说:“王处士说我当为天子,若一旦到此,足下要何官,请言之。”颉跌氏说:“三十年来,凡到京洛,每见税官坐而获利,一日所入,可以相当商贾数月,私心羡之。若大官为天子,我愿作京洛税院也就满足了。”柴荣笑曰:“为何要求如此之低呀!”此后,柴荣便弃商随养父郭威从军,公元951年,郭威代汉而立,建立大周,史称后周,建都开封。显德元年(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柴荣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时颉跌氏犹在,召见,竟如初言授以官职。
柴荣立志“削平天下”,广选人才,便想到了华山隐士陈抟。陈抟乃陕西人士(一说亳州真源人),字图南,号扶摇子。能为诗,数举不第,慨然有尘外之兴,隐居华山,以醉酒为乐,以游山为趣。他是《化书》作者谭峭的朋友,谭峭成书后,请南唐大臣宋齐丘作序。宋齐丘借机把书窃为己有,流传至外遂成《齐丘子》。后经道士陈抟披露,后世方将此书名为《谭子化书》或简称《化书》,因此,陈抟名声大振。世宗在位,以四方为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遣吏驰召,抟因主命难违,无奈随吏入都。世宗宣令入见,温颜咨询道:“先生通飞升黄白之术,可否指教一二。”抟答道:“陛下贵为天子,应当专心励精图治,造福于民,何用这种黄白之术呢?”世宗道:“先生期朕致治,用意可嘉,朕愿与先生共治天下,还请先生留侍朕躬!”抟又道:“臣山野鄙人,未识治道,且上有尧舜,下有巢由,盛世未尝无畸士,今臣得寄迹华山,长享承平,未始非出自圣恩呢!”世宗尚欲挽留,命为左拾遗,抟再三谢绝,乃许令还山。陈抟在京一月有余,临行时,顺口吟诗一首: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阁峥嵘怎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诗中表达了他一心一意要隐居深山老林,与野花啼鸟相伴,读书、入梦,回味青山绿水的美好时光。
不久,周世宗令华州刺史每事都要前去华山玉泉院慰问陈抟,并尊称陈抟为白云先生,赐书曰:“朕以卿高谢入寰,栖心物外,养太浩自然之气,应少微处士之星。既不屈于王侯,遂甘隐于岩壑,乐我中和之化,庆乎下武之期。而能远涉山涂,暂来城阙,浃旬延遇,宏益居多。白云暂驻于帝乡,好爵难縻于达士。昔唐尧之至圣,有巢、许为外臣,朕虽寡德,庶遵前鉴。乍返故山,履兹春序,缅怀高尚,当适所宜。故兹抚问,想宜知悉。”陈抟奉诏后,又尝作诗一首:
草泽吾皇诏,图南抟姓陈。

三峰十年客,四海一闲人。

世态从来薄,诗情自得真。

超然居物外,何必使为臣。
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归山的决心和对仕官毫无依恋的情怀。
陈抟还作一首《对御歌》,送给周世宗,他写道:“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这首《对御歌》生动地描写了一个潇洒而身怀绝世睡功的“睡仙”形象。

显德五年(958年),成州刺史朱宪离京赴任时,周世宗柴荣还特令朱宪带上绢帛五十匹,茶叶三十斤,顺便送给华山的陈抟。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周世宗率大军北伐,欲收燕云之地。周军所向披靡,锐不可挡,仅用42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关南之地全部平定。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料周世宗正与诸将议攻幽州之时,
突然得病,北伐乃止,六月起驾还京。
先是世宗在民间时,曾梦神人给一大伞,色如郁金,加《道经》一卷,其后遂有天下。及征辽归国,常患不豫,有时勉强视朝,数刻即退,御医逐日诊治,终乏效验。一日卧床休养,恍惚间复见神人,来索大伞及道经。世宗当即归还,又欲向神人探问后事,神人不答,拂袖而去。世宗追曳神衣,突闻一声朗语,竟致惊醒。谓近臣曰:“吾梦不祥,岂非天命将去耶!”遂召大臣,戒以后事。不久,世宗竟病崩于万岁殿,享年三十九岁。
记得世宗即位之初,他担心以太快的速度统一天下会导致功败垂成,一天他向精通术数的左谏大夫王朴询问:“朕当得几年?”王朴答道:“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世宗大喜,曰:“若如卿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然周世宗晏驾,计在位止及五年零六个月,似与朴言不符,或谓五六乃三十成数,也许朴不便直说,婉而言之。
周世宗在位时,道教得到了扶持与宏扬。正因为如此,柴荣在道教界留下了千古美名。据传说,柴荣与道教中的著名八仙之一张果老和神仙碧霞元君也有密切的交往。在河北赵州桥的典故中,就有张果老倒骑毛驴驮着太阳和月亮与柴王爷推着五岳山过桥留下的驴蹄印和车轮轧下的一道深沟。可见,周世宗柴荣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受到历代道教界的尊崇。
再谈周世宗柴荣的祖籍问题
祝治平    柴存才
五代后周历经三帝,国运十年。后周的创建者周太祖郭威,邢州尧山人,史志记载一致,毋庸置疑。但是他的义子周世宗柴荣的祖籍,由于史志记载相互矛盾而存在争议。尽管《辞海》及历史书籍均称柴荣是邢州龙冈人,但他的祖籍问题,在河北省邢台市却存在着龙冈(今邢台县)与尧山(今隆尧县)之争。
据有关史志记载,柴荣祖籍有四种说法:邢州尧山说;邢州龙冈说;邢州南和说和魏成安说。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第一》载:“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唐天祐元年申子岁七月二十八日,生帝于尧山之旧宅。”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第一》又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礼,太子少保致仕。帝以唐天祐十八年,岁在辛巳,九月二十四日丙午,生于邢州之别墅。”

《旧五代史?周书?后妃列传第一》继载:“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冈人,世家豪右。太祖微时,在洛阳闻后贤淑,遂聘之。”

在五代,龙冈、尧山(唐山)两县均为邢州所辖。当时邢州治所在龙冈(现邢台市南百泉),故可认为,柴氏“邢州之别墅”就在龙冈。而“别墅”并非“旧宅”。所以,邢州龙冈应是柴荣的出生之地,而不是其祖籍之所在。
在之后欧阳修撰写的《新五代史》中,对柴荣的祖籍问题又有新说。
《新五代史?周本纪》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龙冈人也。”
《新五代史?周家人传第七》载:“太祖一后三妃。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也。与太祖同里,遂以归焉。”
在这里,欧阳史将薛史中的“柴荣生于邢州之别墅”改写成“邢州龙冈人”;将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冈人”句改为“邢州尧山人”。这就明确了柴荣祖籍在邢州尧山,即如今的邢台市隆尧县。
郭威和柴荣的祖籍在地方志中亦得到了详细地记载。《唐山县志?卷十?人物列传》:“后周太祖郭氏,名威,邢州尧山人……今城东北二里许郭园村,即其梓里也”。
《唐山县志》又载:“世宗,名荣,柴氏,周太祖后兄守礼之子。太祖无后,养荣为子,封晋王,太祖崩,遂承大统……今城北山南村,即旧柴家庄,世宗故里。”
《唐山县志》继载:“后周圣穆皇后柴氏,后与太祖同里,遂归焉。”
再阅《唐山县志》古迹:“柴家庄在城北五里,后周世宗诞生之地。按:现在山南村,即古柴家庄也。”
巨鹿城东北有一处古迹,名曰“柴王城”,在《顺德府志》中也有记载:“柴城,在城东北三十里,周世宗为世子时所筑,遗址尚存。”据《周太祖郭威传》的编者薛庚环先生说:“柴王城在《巨鹿县地名志》上记载的更为详细,一个是柴王城,另一个是柴王城旁边的自然村,名为柴城。”他引《县地名志》所载“柴王城位于阎疃乡柴城村西南,建于后周951-954年间,此城乃后周柴荣为世子时所筑。柴荣从小被郭威收为义子,在接位世宗之前,在此修筑皇城,方形,四面为土墙。垣内面积约十三顷,柴荣继位后,建皇城于河南开封。”“柴城(自然村),位于阎疃西北部,在乡人民政府驻地阎疃北偏西3.7公里处,为柴城村民委员会驻地。块状部落,村分两处,呈不规则矩形……后周时,周世宗曾在此修筑皇城,建起东、西、南、北围墙,城内面积十三顷。后因此地年景无常,居民贫困,移修皇城于开封。此村傍于皇城东北处,故取村名为柴王城,后简称柴城。《畿辅通志》曰:'柴城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五代后周显德中筑。世宗父柴守礼当自尧山徙居于此。故名’。”这是柴荣祖籍尧山的又一佐证。薛先生认为,柴王城并非是修的皇城,应是柴荣为其父母修的住地。因为柴荣已改郭姓,并是后周皇位的唯一继承人。所以,他不能让其父跟他同住,选在离尧山不远的巨鹿为其父修建住处是合情理的。也许因这里过于贫困不便,城也未修好,柴荣即皇帝位,柴守礼便到了洛阳,以光禄卿太子少保致仕,死于洛阳。由此可以理解《畿辅通志》所言是合乎实际的。柴荣祖籍在尧山亦出现在古人的诗赋之中。明代邢州知府刘应科曾到唐山县郭园村拜谒郭威祖陵,并作诗《郭园村》一首:“感慨前朝事,驱车欲断魂。昔闻周太祖,今见郭园村。野水豪华逝,残碑姓字存。遥怜柴氏里,烟雨隔黄昏。”与此同时,在明嘉靖年间,会稽人凌云曾寓游唐山,作有《唐山县赋》,并分别载入《唐山县志》和《顺德府志》之中。赋中曰:“周太祖负震主之威,挟不尝之功,荡涤群鼠,正位飞龙(崇威对太祖言)。柴世宗以异姓之亲,承大统之隆,武备既举,文教亦崇。盖五代之令主,亦一世之英雄,故郭园村伊之故迹,而柴氏里乃其旧居。”在此应当指出,作为邢州知府的刘应科,他怎不知薛史所载:“柴荣生于邢州之别墅”和欧阳史中“柴荣是邢州龙冈人”之说呢?他不在身边的邢州而偏偏来到百里之遥的唐山县(尧山县)郭园村遥望西北五里的柴荣故里呢?这充分说明,在明代,地方官员早已把唐山县山南村视为周世宗柴荣的老家了。不仅如此,在民间,“山南的柴王,郭园的威”这句谚语,在隆尧一带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这里有许多关于郭威和柴王的传说,其中包括今山南村的“柴王井”。由宋孟寅和冯平印编著的《父子马上皇帝――郭威与柴荣的传说》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隆尧县城有以柴荣名字命名的“柴荣大街”,在他的故里还有远近闻名的柴王水泥集团。相比之下《邢台县志》有关柴荣的记载却非常简单,虽有两处提到柴荣,一处提到柴荣之父柴守礼,一处提到柴荣之子恭帝柴宗训,但其籍贯均言之“龙冈”(故城在今邢台市南百泉村),除此,再无其他记述。这里至今虽亦有柴家庄,但并没有与柴荣相联系的记载。
更值得深思的是,即辖龙冈县又辖尧山县的邢州(顺德府),为何不把《邢台县志》有关柴荣是龙冈人的记载,载入《顺德府志》,而偏偏将“柴家庄在城(唐山县)北五里,周世宗诞生之地”和“柴氏圣穆皇后,后与周太祖同里,遂旧焉。太祖微时,喜饮博,后尝谏止。及太祖即位后,先卒,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之句,先后载入《顺德府志?卷六?古迹?唐山县》和《卷十三?列女?唐山县》之中呢?
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周世宗柴荣祖籍尧山,生于龙冈。
至于柴荣祖籍“邢州南和”之说,仅见于《顺德府志》和《唐山县志?卷末?归余》之中,所载内容基本相同:“柴守礼南和人,与周太祖同里,妹归太祖为后。后无子,以守礼之子为子,是为世宗。守礼从居洛阳终。世宗之世,未尝到京第,以元舅礼之。”这一说,显然有矛盾之处,南和县与尧山县相距百里之远,怎能言是同里?除非南和亦有柴翁的住所。这样就如同把“邢州之别墅”当成是圣穆皇后的籍贯那样,也可将柴守礼说成是南和人了。柴翁在南和修建别墅是可能的,据《南和县志》记载:“晋永嘉初封柴诞为冀州刺史,开国任城侯,因家焉。”现“柴诞墓”也称“柴王墓”,就位于南和县城东25华里处的西任城村西。据本人最近的研究,晋代这里曾一度是柴氏文化的中心,柴荣可能是柴诞的后裔,这已得到中华柴氏文化研究会的认可,故在其先祖故地建造宅第也在情理之中。
另《旧五代史考异》引《龙川别志》曰:圣穆柴氏“魏成安人”,《宋史?张永德传》也有“初,魏人柴翁,以经义都里中,有女后唐庄宗时备掖庭,明宗入洛,遗出宫。柴翁夫妇往迎之……”的记载。可见此时柴氏一家已离开邢州到了成安又去了洛阳。柴荣祖籍的四种说法,可能反映了五代柴氏迁徙的足迹:尧山--龙冈――南和――成安――洛阳――开封或者尧山――南和――龙冈――成安――洛阳――开封。
周世宗柴荣后裔今何在?
祝治平  卢苗安
公元950年五代后汉隐帝刘承祐以议事为名诱杀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个元老重臣,并诛杀了出镇邺都的郭威在京(开封)所有亲属。据《旧五代史一百二十二·周书十三·宗室列传第二》所载:“据欧阳史家人传云:初,帝举兵于魏,汉以兵围帝第,时张贵妃与诸子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皆被诛。”又载:“世宗子七人,长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皆不知其母为谁氏。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2001年7月2日,我们在新疆克拉玛依相遇,一个是家居柴荣故里河北隆尧郭园村,一个是柴荣第七子柴熙诲(卢璇)的后代,现居浙江东阳寀卢村。他乡遇故知,柴荣成了我们共同议论的话题,从而向世人解开了这千年之谜。
蕲王柴熙诲  据浙江省东阳市《寀卢村志》记载,后周显德七年庚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以宋代周,反封柴荣之子恭帝宗训为郑王,奉皇太后为周太后,公卿大臣俱承旧职。太祖与诸将同入内,六官迎拜。太祖见后周纪王熙谨与蕲王熙诲二皇子尚在宫内,则顾谓诸将曰:“此复何待?”左右侍卫遂将尚在褓褓之中的两皇子提押而出,意欲杀之。后周工部尚书、荣禄大夫、开国上将军卢琰目睹惨状,冒死谏阻道:“尧舜授受不废朱、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时大将潘美以手揑殿柱,垂头不语。宋太祖问他:“汝也以为不可也?”潘美说:“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太祖听后,乃命追还。柴世宗两皇子因有二位先朝元老的谏阻,幸免一死。太祖为全其禅让之美名,把刀暂寄于廷。事后潘美抱养纪王熙谨;卢琰抱养七皇子蕲王熙诲(柴炯)。
卢琰留京期间,宋太祖恩赐虽隆,封卢琰为越国公。但卢琰自以柴周重臣,义不臣宋。为避人耳目,卢琰把柴炯作为己子,改柴炯为卢璇。后来,赵匡胤处理了恭帝和纪王后,又追问蕲王下落,卢琰就与柴世宗的驸马孙惟温(浙江永康人)密谋,向宋太祖提出归农致仕的要求,获准后遂与孙惟温等扶蕲王连夜驰出京城,初寓于吴越国都临安(今浙江省)。因当时宋朝尚未统一,吴越之地尚为独立之国,所以卢琰有“此地食者非宋粟”之说。不久,风声紧急,又因卢琰之父清曾任越州(今绍兴)令,家学渊源之故,卢琰对浙东地形有相当了解,又从临安退隐于永康孝义乡躲山下之灵山(又名翠峰山,在今磐安县新渥镇辖区)。
卢琰妻系行军部大元帅赵光之女赵芸(封越国夫人),生有八子一女,加上卢璇共有十个子女,多为博学多艺,文略武功超群。遂后卢琰将女儿卢锦与蕲王熙诲(卢璇)成亲,并让卢璇从公女次,正式排为三子,与其他八子并列,此则
“九支卢”之由来。又因,卢琰女儿之后代,又是隐柴入卢的柴熙诲的后代,所以,又称这支卢为“柴氏卢”,故卢璇即为“女支派”之始祖。因此,在宋史中,对恭帝和纪王的下落均有交待,而蕲王一直沓无下落,宋太祖屡次追究,均无结果。
卢琰九子各因其才,并陟显荣,皆要职。三子卢璇,七三,字伯玑,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征为殿前防御使,咸平六年(1003年)任清源(今山西清徐)节度使,未几召回京都,任同知枢密院事。天圣元年(1023年)被封为武烈候,谥德。诰封其妻卢锦为吴国夫人。
卢璇始住灵山下庄(或称下卢,今属磐安),后析居仙居、东阳、永康、武义、缙云、浦江、龙游等县(市)。九支卢中,以第三支(女支)蕃衍最为繁盛。
定安溪卢氏始迁祖为卢璇十世孙卢份,自宋绍定5年(1232年)由永康石马迁于东阳定安溪,是为中宅,隶孝德乡。至十三世孙特立公(行百七·字敬中),博学优行,寿逾九旬,由郡痒生荐登上舍,赴郡邑大宾,授迪功郎,生四子:
长子宏,千行一,字深夫、有能。元顺帝元统时进士,广东肇庆郡守,官至通直郎,因朝政日非,辞官不仕,居金陵,后迁永康五指山,遂为永康中山乡中山村始祖。
次子实,行千四,字贞夫、有诚。迁一都雅溪(今卢宅),但与雅溪卢氏宗谱记载不一。据《东阳县志》记载,东阳卢宅卢姓的开基者叫卢实。他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8年)由浙江天台县迁入东阳县巧溪,其孙由巧溪再迁徙到雅溪(即卢宅)。如此算来,卢姓子孙在雅溪(卢宅)聚族而居大约有900年的历史。属“九支卢”宗族中的第三支支脉的分裔。现有居民1000多户,有卢姓大宗祠、方伯第、柱史第、进士第、五台堂和龙尾厅等建筑群,使这里成为明代与清代古建筑的小型博览馆,同时折射出卢姓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光辉。经国务院批准并于1988年1月公布,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子寀,行千五,字宗夫、有文。世居八都定安溪长堤(今寀卢),现有68户,2200多人。
四子宣,行千二十二,字和夫、有初,号西山居士。迁东阳锦溪(今上卢、下卢),目前有3000多人。
现东阳一带“柴氏卢”人口约两万三千人。
附:
磐安《灵山卢氏宗谱》序一
始祖琰公,字文炳,世居汴。夫人赵氏,生八男;一女配婿柴宗炯,继为嗣,共九支。虽各分迁,而实共本焉。溯公仕后周,累官至工部尚书、加银青荣禄大
夫。际宋太祖受禅改元,进封开国上将军越国公。因知宋主欲图柴氏之后,公每谏曰:“舜、禹授受之际,不灭朱、均。今帝应天顺人,以受周禅,固当取法古圣,岂可效尤近世耶?”遂奉命招炯为婿,太后亦恤恭帝如子,卒赖保全。后迁房州时,公年既老矣,乃就第,偕子及,同迁婺永存孝乡之翠屏山下居焉。
世祖炯为周主世宗次子,虽经仕宋,荣授防御使,进封武烈侯。然以帝裔臣宋,心不自安,遂更名璇,易姓从卢,继为琰公三子。尤羡同气九人,相继登显仕,其心均不忘柴氏,故派别枝分,共商以木为号,用榛、栗、 <formulas>、松、竹、梅、桐、梓、杞九字为序。后各分迁,历今五世。榛、栗、 三派,即今灵山上、中、下三窃意始祖从汴来婺,数千余里;世祖易姓从卢,系各殊宗,岂自异而自远也?不得已耳。盖一以周臣,一以帝胄,避嫌远祸,而自甘心者欤?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二公之谓也。噫,芮去二祖未远,言犹在耳,忠岂忘心!至世远日遥,子孙莫知所自。故上自始祖琰公,下联弟侄等辈,合绘九派之渊源,详纂世系之宗牒。然世祖既易柴为卢矣,又继竹派行,呈公为嗣,以承柴祀。似虽易姓,仍不忘本宗,柴从卢,卢继柴。故今人以“柴卢”名吾宗焉。祈后世子孙,当知祖宗之忠义,有以作之于前,而思有以继述其志于后。今满门朱紫,奕世簪缨,均沐大宋殊恩,必思有以报效。吾愿贤子孙辈,出则以致君泽民为心,退则以敦宗睦族为本。庶不负二祖贻谋之至意也。故特志简端,冀世世相传于勿替云尔。谨序。
            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岁次甲辰上元之吉

                            世孙湖广行中书省平章事芮谨述
《水浒传》中的柴皇城可能是柴熙让的裔孙
柴存才  祝治平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播出,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各种版本的《水浒传》空前畅销,于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的小旋风柴进便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自称是前朝周世宗的嫡系子孙,家中有赵匡胤敕赐的“誓书铁卷(免死牌)”。于是人们见了我们便快语相告:“你们不是找柴荣皇帝的后代吗?《水浒传》里的小旋风柴进便是。”殊不知,小说中的人和事可以由作者随心所欲地虚构,而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三大支柱的正史、方志和宗谱所记载的内容,包括人物和事迹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即使《水浒传》中的一些人物,如宋江、方腊等在《宋史》中可以找到,但他们早已经过作者之笔脱胎换骨了。倘若《水浒传》中的柴进和他的叔叔柴皇城真有其人,但他们手中的“誓书铁卷”和事迹也未必真实。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见一家《柴氏宗谱》把《水浒传》中的柴进和柴皇城收入其中。换言之,如果要把柴进或者柴皇城认定是周世宗柴荣谱系的成员,那么至少要有史、志、谱三者之中的一项为据,才可被人们所信服。
所幸我们最近在《山东聊城网站》上得知:“据《高唐县志》记载,柴府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为后周世宗柴荣之五世孙柴皇城私宅,后毁于兵灾匪患。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驿丞张延威重建,为高唐的驿馆,称'鱼邱驿馆’。时有正厅和后厅各五间,东厢房七间,东西马房各十间,仪厅三间,鼓楼一座,东有马神庙三间,驿馆有递马六十匹,马夫三十名,抄牌二名,可见当时驿馆之规模。后嘉庆五年(1800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驻跸于此。今之柴府是1999年在原址重建的,四面湖水环抱,花园式建筑,前门、中厅、后寝、回廊均为宋代建筑风格。整个建筑面积为938.4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西辟花园,东为柴府。柴府为二进院,步入津池即为主厅,主厅面阔五间,歇山式,灰瓦顶,吻兽相配,宋式彩绘相宜,飞檐排角,古色古香。院东西建有回廊、亭、轩、水池。后院为后寝殿,面阔五间,歇山式,东西厢房各三间。西为单体院落,有角门与东院相通。步入朱红大门,迎面为仿古戏楼,西阔三间,宋代歇山式建筑,两侧耳室各一间。此院是戏剧爱好者活动的场所。”据此,我们认为柴皇城作为周世宗之裔孙,有证而可信。那么,柴皇城到底是柴荣哪个几子的裔孙呢?这还得从《五代史》的记载中去找答案。
据《新五代史第二十卷》所载:“世宗子七人:长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早熙诲……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所终。”由此可知,柴皇城只能是恭帝宗训、熙让和熙诲三者之中的某一个的后代。我们从《宋史》中已经知道恭帝之后已被封为宣义郎;经考证熙诲在宋初乾德六年被宋越国公卢琰收养,易柴从卢,改名卢璇,隐居浙江永康灵山。那么只有“不知所终”的五皇子熙让还下落不明,其裔孙不知所向?《宋史》曾有“三次录周世宗后”的记载,高唐州柴皇城的出现正好化解了这千古之谜。我们认为,在没有取得可靠证据之前,特别是小说中的自称是柴荣之子孙的人物,当然也包括小旋风柴进的传说,都不应纳入后周柴氏谱系之中。
柴守礼生子有五
祝治平    柴存才
周世宗柴荣兄弟几人,众说不一,现根据史、志、谱的有关记载,叙述如下:
《旧五代史》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礼,太子少保致仕。”在这里,没有载明柴荣兄弟几人。
《唐山县志》引《郡志》所载:“后周柴守礼……与周太祖同里,妹归太祖为后,后无子,以守礼三子为子,是为世宗。”可知,柴荣之前还有二位不知名的兄长。
《续资治通鉴》载:“周虢州防御使柴贵,世宗弟也,其孙肃自陈求官。帝问王曾曰:'肃果柴氏之后乎?’曾对曰:'得贵告身验之,信然。’帝曰:'世宗开拓宇土,为吾国家也,后裔其可忘哉!’命为三班奉职。”
浙江《富春屠山柴氏宗谱源流序》记载:“守礼生二子,曰荣、曰华。”
近见浙江慈溪《掌起镇人民政府网站》载,裘易伟先生发表的《柴家村的来历》的文章云:“根据柴家村老年人说,柴氏的始祖是周世宗的堂弟柴华。原籍山西平阳。远祖柴姓在北宋末年金人南侵时(1126年)向南迁移,跟着康王赵构渡江到浙江钱塘(现在的杭州)。元末顺帝(1333年)杀十二大姓,柴氏也在内。当时柴姓的祖先叫柴仁,逃到方家河头,在东蔡和西蔡中间建立柴家村……明初,柴姓族人从兑糖小贩处购得柴荣真迹画像一幅,盖有皇印,今犹存。”
裘先生提供的有关柴华的资料,非常重要,进一步佐证了柴华确有其人。但我们更倾向于《富春屠山柴氏宗谱》的记载,即柴华应是柴荣的胞弟,而不应是慈溪柴家村老人说的:“柴华是周世宗的堂弟。”一般说来,宗谱的记载要比传说更令人信服。至于柴荣的祖籍问题,史、志均有详细记载,即周世宗祖籍邢州尧山,生于邢州之别墅。在此,不再引证。据此,我们的结论是:后周柴守礼生五子,长子与第二子未名,三子荣,四子华,五子贵。籍贯,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山南村(古柴家庄)。相信上述结论会得到裘先生和浙江慈溪柴家村柴氏族人的认同。
初探周世宗柴荣谱系
祝治平   柴存才
据《新五代史》载:“世宗子七人:长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皆不知其母为谁氏。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太祖即位,诏赐皇孙名谊赠左骁卫大将军;诚,左武卫大将军;讠咸 左屯卫大将军。”显德三年,世宗诏:“谊可赠太尉,追封越王;诚太傅,吴王;讠咸 太保韩王。”“显德六年,北复三关,遇疾,还京师。六月癸未皇子宗训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而宗让亦拜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后十日而世宗崩,梁王即位,是为恭皇帝。其年八月宗让更名熙让,封曹王。熙谨、熙诲皆未封爵,遂拜右武卫大将军,封纪王;熙诲左领军卫大将军,蕲王。皇乾德二年(961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曹王熙让和蕲王熙诲下落何方?遂成了千古之谜。幸运的是,我们从《五代史》、《宋史》、《顺德府志》、《唐山县志》的片断记载中和卢苗安博士提供的浙江东阳《寀卢村志》以及柴荣华先生提供的浙江《富春屠山柴氏宗谱》的记载里,找到了非常重要的信息,经过分析对比,合理取舍,初步理出了周世宗柴荣谱系的脉络,千古之谜,终于化解。
 
一、后周柴氏渊源
《富春柴氏谱序》记载:“柴氏本仲尼弟子,高柴之孙举以王父名为氏,所谓以名为氏者也。高柴齐人,其十世祖傒为齐文公子高之孙,故以王父名为高氏……柴氏得姓自举始,举裔孙武,汉高祖时为将军,至唐有谯国襄公绍,为唐勋臣,尚高祖平阳公主,居晋州临汾……绍生二子:哲威、令武。哲威六世孙孟端居太原,开成初,官翰林学士,生三子:玘、玭、玼。玭咸通间屡举茂才不就,生守礼、守义,一女适后周太祖,为圣穆皇后,后无子,养兄守礼之子荣以为子。守礼生三子:曰荣、曰华、曰贵(摘者加入)。荣承周统为世宗,生七子:曰谊、曰诚、曰讠咸 皆先被汉诛、曰熙让、曰熙谨、曰宗训(应在熙让之前——摘者注)、曰宗诲。世宗崩,宗训七岁嗣立为恭帝,陈桥之变,禅於宋。如果考虑《五代史·周书》曾言柴翁“世家豪右”,我们推测玭于唐末。便东徙来到山水秀美的邢州尧山脚下,建舍置田,生儿育女,再加上其父的资助,很快便成了当地的富豪。民间故事中说他善施舍,济贫民,人们尊称他为柴翁。这就解决了将后周柴氏宗族渊源上溯到唐初柴绍的问题。根据我们掌握的新资料,柴绍还可继续追溯到西晋冀州刺史、开国任城侯(任城在今邢台市南和县)柴诞的名下。
二、周世宗柴荣祖籍之争
迄今为止,关于柴荣祖籍之说有五:一曰邢州尧山;二曰邢州龙冈;三曰邢州南和;四曰魏州大名;五曰山西太原。应该说,上述五地都是柴荣或其先人曾经住过的地方。作者曾在《再谈周世宗柴荣籍贯问题》一文中作了详细地论述(不含太原一说),其结论是:“周世宗籍贯邢州尧山,生于邢州龙冈。”而尧山――南和――龙冈――大名,实际上反映了柴荣家族在那个时代迁徙的情况。在此仅就邢州尧山和太原之说进行讨论,其他不再赘述。因为《五代史》和地方志中在谈到圣穆皇后柴氏时,常言与周太祖同里,所以在此有必要引史志中有关郭威祖籍之记载。《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云:“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后唐天祐元年(904年)甲子岁七月二十八日生帝于尧山之旧宅。”《唐山县志》记载的更为具体“后周太祖郭氏,名威,邢州尧山人……今城东北二里许郭园村,即其梓里也。”郭威祖籍在邢州尧山,史志记载一致,毋庸置疑。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礼,太子少保致仕。帝以唐天祐十八年(921年),岁在辛巳,九月二十四日丙午,生于邢州之别墅。”《新五代史·周家人传七》载:“太祖一后三妃。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也,与太祖同里。遂以归焉。”
《顺德府志》记载:“柴氏圣穆皇后,后与周太祖同里。”又载:“柴家庄在城(指唐山县)北五里,周世宗诞生之地。”
《唐山县志》载:“世宗,名荣,柴氏,周太祖后兄守礼之子。太祖无后,养荣为子,封晋王,太祖崩,遂承大统……今城北山南村,即旧柴家庄,世宗故里。”
今郭威故里隆尧县郭园村,即周太祖祖陵之地,有石碑(已失)和石狮为证,由此西北隔河五里之柴荣故里山南村(古柴家庄)据传有一古井,谓柴王井(已埋地下)。
当然,后晋天福12年,柴荣和其养父郭威曾在太原刘知远部下任职,郭威劝刘知远在太原即皇帝位,以佐命功拜枢密副使,柴荣授左监门卫将军。“西蜀孟昶,其先邢州龙冈人。昶母李氏,本庄宗嫔御,以赐知祥。天祐十六年己卯十一月,生昶于太原。”“周世宗克秦、凤,昶始惧,放还先所获濮阳刺史胡立,致书世宗,称大蜀皇帝,且言世家邢台,愿敦乡里之分。”

《宋史》和《五代史》的上述记述,再次证明了柴荣非太原人的说法。
三、谱系划分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我们将后周柴氏划分为守礼系和守义系。守礼系又分守礼-柴咏支系、守礼-世宗-恭帝支系、守礼-世宗-宗让支系、守礼-世宗-熙诲支系、守礼-柴华支系和守礼柴贵支系;守义系亦即守义-禹锡系。

(一)守礼系
经考证,柴守礼与夫人王氏生五子,长未名,次曰茂、次曰荣、次曰华、次曰贵。

1、守礼——柴咏支系
据《宋史第一百一十九卷》记载:“宋仁宗天圣七年,录故太子少傅柴守礼孙咏为三班奉职……又录守礼曾孙若纳皆为三班奉职。”这就明确了柴咏和若纳不属于柴荣直系子孙。
《宋史第一百一十九卷》记载:“嘉祐四年著作郎何鬲言:昔舜受尧、禹受舜之天下,而封丹朱、商均为国宾。周、汉以降,以及于唐,莫不崇奉先代,延及苗裔。本朝受周天下,而近代之盛莫如唐,自梁以下,皆不足以崇袭。臣愿考求唐、周之裔,以备二王之后,授以爵命,封县立庙,世世承袭,示为国宾。’事下太常议曰:'古者立二王之后,不惟继绝,兼取其名德可法。五代草创,载祀不永。文章制度,一无可考。上取唐室,世数已远,于经不合。惟周则我受禅之所自,义不可废。宜访求子孙,如孔子后衍圣公,授一京官,爵以公号,使声专奉庙飨,岁时存问,赐之粟帛、性器、祭服。每遇时祀,并从官给,其庙宇亦加严饰。如此,则上不失继绝之义,度之于今,亦简而易。’从之。四月,诏曰:'先王推绍天之序,尚尊贤之义,褒其后袭,宾以殊礼,岂非圣人稽古报功夫大典哉?国家受命之元,继周而王,虽民灵欣戴,历数充集,而虞宾将逊,德美丕显。顷者推命本始,褒及支庶,每遇南郊,许奏白身一名充班行,恩则厚矣,而义未称。将上采姚、姒之旧,略循周、汉之典,详其世嫡,优以公爵,异其仕进之路,申以土田之锡,俾庙寝有奉,飨祀不辍,庶几乎《春秋》通三统、厚先代之制矣。宜令有司取柴氏谱系,于诸房中推最长一人,令岁时亲奉周室祀事。如白身,即与京主薄,如为班行者,即此类换文资,仍封崇义公,与河南府、郑州合入差遣,给公田四十顷,专管陵庙。应缘祭飨礼料所须,皆从官给。如至知州资序,即别与差遣,却取以次近亲,令袭爵授官,永为定式。”“八月,太常礼院定到内殿崇班、相州兵马都监柴咏于柴氏诸族最长,诏换殿中丞,封崇义公,签书奉宁军节度判官事,以奉周祀。又以六庙在西京。而岁时祭飨无器服之数,令有司以三品服一、四品服二及所当用祭器给之。”由“柴咏于柴氏诸族最长”一句,便可推定柴咏应是世宗兄长之子,但不知是其两位兄长之中的谁人之子。
宋史第一百一十九卷》继载:“熙宁四年,京西留司御史台司马光言:'崇义公柴咏祭祀不以仪式。周本郭姓,世宗后侄,为郭氏后。今存周后,则宜封郭氏子孙以奉周祀。’帝阅奏,问王安石,安石曰:'宋受天下于世宗,柴氏也。’帝曰:'为人后者为之子。’安石曰:'为人后于异姓,非礼也。虽受天下郭氏,岂可以天下之故而易其姓氏所出?’帝然之。五年正月,柴咏致仕。咏长子早亡,嫡孙夷简当袭。太常礼院言夷简有过,合以次子西头供奉官若纳承袭。招以若纳为卫尉寺承,袭封崇义公,签书河南府判、官厅公事。”
2、守礼——世宗——恭帝支系
《宋史第一百一十九卷》记载:“录世宗曾孙揆 、柔为三班奉职。”“政和八年,徽宗诏曰:'昔我艺祖受禅于周,嘉祐中择柴氏旁支一名封崇义公(指柴咏-摘者注)。议者谓不当封周。然禅国者周,而三恪之封不及,礼盖未尽。除崇义依旧外,择柴氏最长见在者以其祖父为周恭帝后,以其孙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绍兴五年,“诏周世宗玄孙柴叔夏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奉周后。二十六年,叔夏升知州资序,别与差遣。以子国器袭封,令居衢州。进行有大礼,则入侍祠如故事。其柴大有,柴安宅亦各补官。”淳祐九年,“又以世宗八世孙柴彦颖特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

另据衢州市文化局主办,衢州市图书馆承办的《衢州文化信息网站》称:“崇义柴氏,始祖柴叔夏,封崇义公。宋统一后,叔夏收掌周世宗、周恭帝帝位版权于衢州(浙江)景福院奉安,遂家于城区柴家巷,后分支大洲、全旺、廿里等地。”现民间有《柴氏宗谱》三部,分别由岭头乡柴家村柴汝海、华墅乡柴家村柴德善、航埠镇镇长泽街村委会收藏。
3、守礼——世宗——宗让支系
最近得知,河北省高唐县城鱼邱湖东北湖畔有一处古建筑群名柴府,据《高唐县志》记载,柴府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为后周世宗柴荣之五世孙柴皇城私宅,后毁于兵灾匪患。明弘治十四年, 驿丞张延威重建,为高唐驿馆,亦称“鱼邱驿馆”。后嘉庆五年和道光十五年再次重修。清代康熙帝下江南时曾驻跸于此。今之柴府是1999年在原址重建。
这里的柴皇城就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的叔叔,看来《水浒传》中的柴皇城并非虚构,那么他到底是周世宗哪个皇子之后?我们推测柴皇城应是“不知所终”的五皇子熙让的裔孙。因为在柴荣的七皇子中,长子宜与其次二皆为汉诛,宋乾隆二年六皇子熙谨卒,不知所终的七皇子熙诲已“隐柴入卢”(以下详述),前已所述的四皇子宗训的裔孙中并无柴皇城之记载,因此,将柴皇城归位于熙让之后,也就顺理成章了。
4、守礼——世宗——熙诲支系
据浙江省东阳市《寀卢村志》记载,后周显德七年庚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以宋代周,反封柴荣之子恭帝宗训为郑王,奉皇太后为周太后,公卿大臣俱承旧职。太祖与诸将同入内,六官迎拜。太祖见后周纪王熙谨与蕲王熙诲二皇子尚在宫内,则顾谓诸将曰:“此复何待?”左右侍卫遂将尚在褓褓之中的两皇子提押而出,意欲杀之。后周工部尚书、荣禄大夫、开国上将军卢琰目睹惨状,冒死谏阻道:“尧舜授受不废朱、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时大将潘美以手揑殿柱,垂头不语。宋太祖问他:“汝也以为不可也?”潘美说:“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太祖听后,乃命追还。柴世宗两皇子因有二位先朝元老的谏阻,幸免一死。太祖为全其禅让之美名,把刀暂寄于廷。事后潘美抱养纪王熙谨;卢琰抱养七皇子蕲王熙诲(柴炯)。
卢琰留京期间,宋太祖恩赐虽隆,封卢琰为越国公。但卢琰自以柴周重臣,义不臣宋。为避人耳目,卢琰把柴炯作为己子,改柴炯为卢璇。后来,赵匡胤处理了恭帝和纪王后,又追问蕲王下落,卢琰就与柴世宗的驸马 孙惟温(浙江永康人)密谋,向宋太祖提出归农致仕的要求,获准后遂与孙惟温等扶蕲王连夜驰出京城,初寓于吴越国都临安(今浙江省)。因当时宋朝尚未统一,吴越之地尚为独立之国,所以卢琰有“此地食者非宋粟”之说。不久,风声紧急,又因卢琰之父清曾任越州(今绍兴)令,家学渊源之故,卢琰对浙东地形有相当了解,又从临安退隐于永康孝义乡躲山下之灵山(又名翠峰山,在今磐安县新渥镇辖区)。
卢琰妻系行军部大元帅赵光之女赵芸(封越国夫人),生有八子一女,加上卢璇共有十个子女,多为博学多艺,文略武功超群。遂后卢琰将女儿卢锦与蕲王熙诲(卢璇)成亲,并让卢璇从公女次,正式排为三子,与其他八子并列,此则“九支卢”之由来。又因,卢琰女儿之后代,又是隐柴入卢的柴熙诲的后代,所以,又称这支卢为“柴氏卢”,故卢璇即为“女支派”之始祖。

卢琰九子各因其才,并陟显荣,皆要职。三子卢璇,七三,字伯玑。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征为殿前防御使,咸平六年(1003年)任清源(今山西清徐)节度使,未几召回京都,任同知枢密院事。天圣元年(1023年)被封为武烈候,谥德。诰封其妻卢锦为吴国夫人。

卢璇始住灵山下庄(或称下卢,今属磐安),后析居仙居、东阳、永康、武义、缙云、浦江、龙游等县(市)。九支卢中,以第三支(女支)蕃衍最为繁盛。

定安溪卢氏始迁祖为卢璇十世孙卢份,自宋绍定5年(1232年)由永康石马迁于东阳定安溪,是为中宅,隶孝德乡。至十三世孙特立公(行百七·字敬中),博学优行,寿逾九旬,由郡痒生荐登上舍,赴郡邑大宾,授迪功郎,生四子:

长子宏,千行一,字深夫、有能。元顺帝元统时进士,广东肇庆郡守,官至通直郎,因朝政日非,辞官不仕,居金陵,后迁永康五指山,遂为永康中山乡中山村始祖。

次子实,行千四,字贞夫、有诚。迁一都雅溪(今卢宅),但与雅溪卢氏宗谱记载不一。据《东阳县志》记载,东阳卢宅卢姓的开基者叫卢实。他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8年)由浙江天台县迁入东阳县巧溪,其孙由巧溪再迁徙到雅溪(即卢宅)。如此算来,卢姓子孙在雅溪(卢宅)聚族而居大约有900年的历史。属“九支卢”宗族中的第三支支脉的分裔。现有居民1000多户,有卢姓大宗祠、方伯第、柱史第、进士第、五台堂和龙尾厅等建筑群,使这里成为明代与清代古建筑的小型博览馆,同时折射出卢姓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光辉。经国务院批准并于1988年1月公布,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子寀,行千五,字宗夫、有文。世居八都定安溪长堤(今寀卢),现有68户,2200多人。

四子宣,行千二十二,字和夫、有初,号西山居士。迁东阳锦溪(今上卢、下卢),目前有3000多人。
卢是也;丁坑、青山、西山三派,号松、竹、梅;至于温、处、仙居等派,号桐、梓、杞焉。
八月,升王朴为枢密使,检校太保。前濮州刺史胡立自蜀回。

十月,先期刺令光广造军士袍襦,不即办集,命斩之。至是以小过见诛,人皆冤之。

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谓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不限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召。

十一月,柴荣亲率诸军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败唐军于涡。遂鼓行而东,沿淮城栅,所至皆下。

十二月泗州守将以城降,柴荣亲率水陆大军东下,得敌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俱奔,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

    958年  显德五年  38岁
正月,柴荣亲攻楚州,遇到楚军防御使张彦卿的誓死奋击,周兵死伤甚重。“拔之,斩伪守将张彦卿等,六军大掠,城内军民死者万余人,庐舍焚之殆尽。”

二月,车驾发楚州南巡,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

三月,幸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敌军。南唐主李璟迁陈觉奉表陈情,献贡品,被迫谴人献四州之地,画江为界,岁输贡物十万,以求息兵。柴荣悉平江北,得州十四,县六十。南唐去帝称号,只称“江南国主”。

令翰林学士李昉对被贡者进行复试。诏曰:“比者以近年贡举,颇事有循,频诏有司精加试练,所冀去留无滥,优秀昭然。昨据贡院奏,今年新及第士等,所试文字或有否臧,奚命辞臣再今考覆,庶泾、渭之不杂,免玉石之相参。”

四月,车驾发扬州还京。新太庙城,迁五庙神主入于其室。

五月,下诏:“侍卫诸军及诸道将士各赐等第优给。应行营将士殉于王事者,各与赠官;亲的子孙,并量才录用;

独旁搜而远绍,不断充实“后周柴氏谱系”的内容,使之曰臻完善。

周世宗柴荣谱系简表
祝治平  柴存才
齐太公吕尚,本为姜姓,出炎帝神农氏之系,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从其封姓,故曰吕尚。武王伐商纣,平定天下,封师尚于齐营丘。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柴氏,此乃柴姓之始。
柴举裔孙武,汉高祖时居河北栾城,封棘蒲侯。西晋冀州刺史柴诞,居河北平乡,封开国任城侯,封地邢州南和,天统间其族朝官者,上至将军,下逮县令,多达四十余人,世有“柴半朝”之称。至唐有谯国公柴绍,尚高祖平阳公主,居晋州临汾。绍祖烈,为周骠骑大将军,遂、梁二州刺史,冠军县公;绍父慎,隋封巨鹿郡公。绍生二子:哲威、令武。哲威历右屯营将军,袭爵谯国公;令武尚巴陵公主,封襄阳郡公。哲威六世孙孟端居太原,开成初,官翰林学士,生三子:玘、玭、玼。玭咸通间屡举茂才不就,于唐末徙居邢州尧山,善施舍,世人尊为柴翁。翁生守礼、守义,一女适后周太祖,为圣穆皇后,后无子,养兄守礼之子荣以为子。守礼生四子:长、次一皆未名,次荣、次华、次贵。家道沦落,荣年未童冠,投奔姑妈,时威无子,纳荣为养子。周太祖崩,荣承大统,是为世宗。世宗子七人,长曰谊,次曰诚,次曰讠咸  , 次  曰宗训,次曰宗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宗炯)。谊、诚、讠咸  ,皆  为  汉  诛  ,世宗崩,梁王宗训七岁即位,是为恭皇帝,陈桥兵变禅於宋,封郑王,开宝六年殂于湖北房陵。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3年)世宗之弟,周虢州防御使柴贵孙肃(一说贵子)命为三班奉职。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又录贵曾孙日宣为三班奉职。同年,录故太子少傅柴守礼孙咏(世宗兄子)为三班奉职,之后又录咏次子若纳为三班奉职。嘉祐五年(1060年)封柴咏为崇义公。熙宁四年(1071年)柴咏致仕,若纳袭封。是年周恭帝孙揆、柔被录为三班奉职。政和八年(1118年)徽宗封恭帝玄孙为宣义郎,未载其名。绍兴五年(1135年)访得周恭帝曾孙柴叔夏诏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叔夏升知州资序。别与差遣,以子国器袭封,令居衢州。淳祐九年(1249年)恭帝七世孙柴彦颖特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
另外,周世宗五世孙柴皇城,与宋神宗年间(1063-1077年)在高唐府建有宅第,疑为世宗五皇子熙让之裔孙。纪王熙谨卒于乾德三年。“不知所终”的七皇子蕲王熙诲,被后周工部尚书、荣禄大夫,宋越国公卢琰抱养,纳为其子,易柴从卢,改名卢璇。后越国公得知宋太祖欲追究蕲王下落,遂于乾德六年致仕归农,挟蕲王熙诲隐居吴越国浙江永康灵山(今磐安新渥镇辖)。及长,娶卢琰女锦为妻,并从公女次,排行为三,与越国公其他八子并列,为“九支卢”之第三支派。太平兴国,璇奉诏擢殿前防御使,封武烈侯。璇生三子:可、保、桓,始居灵山下庄,后析居仙居、东阳、永康、武义、缙云、浦江、龙游等县(市)。东阳定安溪卢氏始迁祖为卢璇十世孙卢份,自宋绍定5年(1232年)由永康石马迁入孝德乡中宅。元延佑元年,卢汝猷主持首辑定安溪卢氏宗谱。卢璇十三世孙特立公,讳德,字敬中,博学优行,寿逾九旬,授迪功郎,生四子:宏、实、寀、宣。长子宏,元顺帝元统时进士,广东肇庆郡守,官至通直郎,曾居金陵,后迁永康五指山,遂为永康中山乡中山村始祖。次子实,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8年)由浙江天台县迁入东阳县巧溪,其孙由巧溪再迁徙到雅溪(即卢宅),是为东阳卢宅之始祖,然与《寀卢村志》记载不一。三子寀,世居八都定安溪长堤(今寀卢)。明洪武十一年,卢寀再创修宗谱,聘著名文学家宋濂作序。四子宣,号西山居士,迁东阳锦溪(今上卢、下卢)。“九支卢”中以第三支派(女支和柴氏卢)蕃衍最为昌盛,现东阳一带“柴氏卢”人口约两万三千人。
经考证,柴禹锡为周世宗柴荣之堂弟,柴守义之子,同祖柴翁之孙。少居大名,尝事宋太宗於晋邸,太平兴国迄咸平中,累官枢密院使。子宗亮、宗愈、宗庆。宗庆本禹锡之孙,宗亮之子,景德初因尚鲁国长公主升其行为禹锡子(《宋史·宗庆传》),历官将相,无子,以兄子为后。宗亮官太子中允,生三子:元亨、无吝、无咎。宋仁宗天圣四年,元亨以周世宗从孙被录为三班奉职。元亨五子:贻度、贻明、贻廓、贻教、贻庆(待落实)。英宗四年九月,贻廓以周世宗从曾孙被录为三班奉职。贻廓生三子:祖遇、祖高、祖周。祖遇一名士谦,生三子:昊、旻、炅。祖高生四子:本大、本仁、本兴、本芝。昊宣和中进士,建炎间官兵部员外郎,扈驾南渡临安,并率其族南迁。昊居绍兴,旻居定海,炅居衢州。本大居建德,本芝居衢州之江山,生三子:中行、中守、中立。中行字与之,绍熙元年进士,官至右文殿修撰,为今富春屠山柴氏第一世祖。初,与之尝居永嘉,有桐庐县至德乡姚珦者为温州提干,与之娶其女,因卜居至德乡,生三子:长宗善,扶父丧归永嘉,再迁桐之常乐乡,是为桐山派;少宗美徙睦州郡城,为睦州派,次宗华从仕姑苏,徙居杭州之钱塘,为钱塘派。
柴入卢的“九支卢”中的卢璇派,和以柴禹锡为代表的周世宗旁支的守义系的后代,几乎遍布浙江全境。宋代以来,后周柴氏子孙昌盛,人才辈出,不仅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 要贡献,而且也保存了众多的《柴氏宗谱》,一些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成为理清后周柴氏谱系的希望所在。
>注:表中柴玼应为柴玭
周世宗公主考
柴存才  祝治平
周世宗柴荣到底有几个女儿,《新五代史?周家人传八》中没有记载。根据《旧五代史》和《东阳宷卢村志》和山西阳泉市盂县《烈女祠》之传说,可知周世宗有三位公主。
一、据《旧五代史?世宗纪六》记载,显德六年(959年)六月,丙子“以皇女薨辍朝三日。”这是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公主。
二、《东阳宷卢村志》记载:“赵匡胤在处理了恭帝和纪王后,又追问蕲王下落,卢琰就与柴世宗的驸马孙惟温密谋,向宋太祖提出归农致仕的要求,获准后遂与孙惟温等扶蕲王连夜驰出京城,初寓于吴越国都临安。这是周世宗的第二位公主。
三、在山西盂县城东北水神山中,有烈女祠亦称“圣母祠”,俗称“奶奶庙”。相传五代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殉节于此。创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记载,至迟于金泰和二年(1202)修筑。元、明、清各代均有补缮修葺。祠庙座西向东,依地势由低到高构筑,形成一组沿中轴线排列的虚实相交参差有致、左右对称的建筑群。全祠共4所殿院,分为上下两面三刀院,占地面积1340平方米。下院名“灵宫殿”,通体面宽3米,进深2米,玲珑别致,上院一次排列有山门、牌楼、马殿、正殿。
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殿内正中有圣母塑像一尊,高1.5米,慈眉善目,端坐于莲台之上;两旁有宫妇、待女塑像10尊,或立或坐,立者高1.85米,坐者高1.25 米,姿态迥异,惟妙惟肖,殿之两壁有彩绘山水人物,云龙飞鸟,约40平方米,均保存完好。主祠院南侧20米处,有“抱泉楼”,为地层木结构建筑,楼下有“捞儿泉”,水深尺余、终年不涸。楼以泉得名。楼之四壁镌满历代文人墨客题写的诗赋。其中清代任临汾教渝、浑源州学政的赵嵩年所写的《登水神山抱泉楼》云:“楼抱青泉松抱楼,泉中交影斗龙虬,草索危石□台滑,云幂飞檐曲径幽,□□ 贞心留五代,岂知山色秀千秋,芳名惆怅埋青史,藻井朱栏任眺游”。此外,在正殿西山腰还有“修真洞”。这是第三处谈到周世宗的公主。
上述周世宗的三位公主,后两位仍需进一步考证。
河北邢台柴氏渊源与历史辉煌
棘蒲侯柴武、开国任城侯柴诞和周世宗柴荣
祝治平   柴存才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有一通宋代“柴孝子墓碑”,碑铭曰:“古今姓纂,柴为姜姓,齐太公之子名高,孙奚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氏。”可见柴举乃柴姓之始,而高柴齐人,在濮阳做过卫国副宰相,后居太康,故太康为柴氏始发之地。
在之后的秦、汉、晋、唐、五代约一千四百年的漫长岁月里,载入史册的柴氏名人集中在河北省的冀南一带。
柴武,河北栾城东柴村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一员大将。“以将军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今山东滕县南),别救东阿,至霸上,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既,功侯(其封地在今赵县城,晋称棘蒲)”,曾与项羽决战垓下。斩与匈奴联合攻汉的韩王信于参合(一说是武子柴奇)。文帝4年率十万军大败并虏反叛的北齐王兴居。死于孝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葬于栾城寺下村西,曰柴武台。因墓台高且旷,古柏笼罩,花草丛生,“柴台晓雾”成为栾城一景。历代文人墨客多到这里游览吟诗。现台上正在建占地390亩的文化公园。
柴诞,河北邢台平乡人。据《平乡县志》记载,柴村是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冀州刺史柴诞的故里。柴诞曾封“开国任城侯,随官爵士国,封广平。”死后葬于他的封地(今南和县)西任城村西。现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柴诞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昌盛不衰。据《柴村寺碑》所载,齐天统时有数十人为官,其中有:章武(今河北黄骅西南)太守、柴惠始曲安令、柴惠元虎喷将军、柴柳舒州(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主簿、柴洪琥渤海(今河北南皮县)太守、柴神奴赵州(今河北省隆尧县旧城)主簿、柴养奴赵郡(时治所在广阿,今隆尧东旧城)太守、柴次州任县(今邢台市任县)令、柴路生易阳(故址在今邯郸)令、柴惠文柏仁(今隆尧县西部)令、柴道回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太守、柴宝香镇远将军、柴句龙广阿(今河北隆尧县旧城)令、柴善兴南和(今邢台市南和县)令、柴军文襄国(今邢台县)令、柴于无极(今河北省中部偏西)令、柴安熹平舒令、柴灵凤襄国(今邢台县)令、柴龙朝邯郸令、柴队生山羊太守、柴宝荣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太守、柴灵和隔县令、柴太和五原(今包头市西北)令、柴军仲上柱国、柴怀振冠军将军中散大夫、柴士和高平(今山东济宁市)令、柴世安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令、柴庆义阳(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柴由灌
弭侵将军、柴令和白马(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令、柴党世上乐太守、柴焦汉南和令、柴韩真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令、柴江郡主溥、柴加禄光州(今河南光山)都督、柴神宝清野将军、柴奴恒广州(今广州市)主薄、柴钟离乡豪都督、柴挥涯平阳和广平(河北省南部)二郡太守、柴世文郡功曹、柴周、柴秋淑、柴太兰、柴僧业、柴龙、柴散和柴赵显等,世称“柴半朝”(主要摘自柴璋骥《任城诸侯国、柴诞国王的历史记载》)。
柴绍,字嗣,晋州临汾人,推测其先祖于西晋时由邢州南和徙此。父慎,隋太子右内率,封巨鹿郡(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公。绍自幼矫悍,有武力,以任侠闻。补隋太子千牛备身,与赵州(时昭庆县今隆尧东部)李氏大族是世交,关系甚密,娶荥阳太守李渊第三女为妻(后被封为太平公主)。唐高祖李渊即位,拜绍左翊卫大将军,累进征讨,屡建奇功,进封霍国公,迁右骁卫大将军,华州刺史,镇军大将军,徙谯国(今安徽亳县)。卒,赠荆州都督,谥曰襄。
柴守礼,后周邢州尧山(今隆尧县西部)山南村人(一说南和人)。与周太祖郭威同里,妹归太祖为后。后无子,以守礼三子为子,是为世宗。守礼从洛阳终。世宗之世,未尝至京第,以元舅礼之。
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一说邢州龙冈人)。与周太祖郭威同里,遂以归焉。太祖微时,喜饮博任侠,不拘细行,后常谏止之。太祖状貌奇伟,后心知其贵人也,事之甚谨。及太祖即位,后已先卒,乃下诏:“故夫人柴氏,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
周世宗柴荣(公元921-959年),周太祖郭威养子,圣穆皇后之侄。改名郭荣,世称柴世宗。邢州尧山人,生于邢州之别墅。封晋王,判内外兵马事。太祖崩,遂承大统。他在位六年,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先后取后蜀的阶、成、秦、凤四州和南唐的江淮地区十四州,又北攻契丹,收复莫、瀛、易三州,这些措施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愧为一代英主。驾崩,葬河南省新郑市郭店乡陵上村西,陵曰庆陵,庙号世宗,谥曰睿武孝文皇帝。现皇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柴宗训,周世宗柴荣第四子,生于澶州之府第,封梁王,显德六年(959年)嗣位,立八月,因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逊位。入宋,封为郑王,开宝六年(973年)崩于湖北房州,同年十月葬于陵上村庆陵之东。陵曰顺陵,谥曰恭皇帝。

从上述柴氏先人的业绩中,表明迁徙到冀南一带的柴氏可谓人才济济、英杰辈出,他们的历史足迹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柴氏家族繁衍发展的主脉络。从载入历史的柴氏第一人西汉的棘蒲侯柴武,到西晋的开国任城侯柴诞直至五代周世宗
柴荣,表明柴氏家族的文化中心已从春秋时的河南太康转移到了汉时的河北栾城,后又向今邢台地区的平乡县转移,并在这里形成望族,延续长达260多年。从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柴村寺碑记》中收录的柴氏仕官名单中知,上至将军,下到县令达40多人,这种“柴半朝”现象确实值得人们深入研究。柴诞及其子孙所处的年代,正是西晋永嘉至东晋十六国时期。西晋末年爆发的由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发动的“永嘉之乱”,致使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大举入据中原,史称“五胡乱华”。正是在永嘉三年(309年)羯人石勒据襄国(今邢台市),并在邢台立都称王,取国号为赵。“五胡乱华”导致了北方汉民族十之六七,纷纷南迁。在这种背景下,居住在邢州地区的柴诞家族,处乱不惊,不但没有消沉和南迁,反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有那么多的精英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做官,最远的北到内蒙包头的五原,南到广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罕见的奇迹。此时的邢州不仅是柴氏家族文化的中心,也是柴氏家族走向华夏大地的新起点。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以上所提到的柴氏所居之地的村庄,栾城有东柴、南柴、寺北柴村;平乡有南柴、北柴和柴口村;尧山有柴家庄;邢台也有柴家庄。又查任县有柴庄;南和有柴垒(里)村;巨鹿有柴王城。这是冀南柴氏聚族而居,安土重迁,落地生根,不忘始祖的重要体现,也是柴氏文化的一大特征。这意味着冀南一带的柴氏一脉相承,同属一支。
至于冀南一带的柴氏渊源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我们不妨作如下的分析。远在春秋时期,邢台、尧山、平乡、南和一带曾一度是卫国的属地,卫灵公墓就在平乡。柴举的祖父高柴也曾随孔子来到尧山脚下,西南端的“孔丘”就是当年孔子的停车处。后卫被晋灭,邢州、栾邑等地均属晋国,战国时又归赵国。而卫都朝歌向北经邯郸、邢州、赵州(晋时为棘蒲)至真定自古就是一条南北交通大道,这都非常有利于国人的迁徙。估计在战国后期或秦初,河南太康柴氏因某种原因北迁到了棘蒲西北的东柴村(今属栾城县),到了东汉末年,栾城(并入平棘县)柴氏又从冀州所辖的诸侯国赵国平棘县南迁到赵国平乡县。大概到了北齐时,平乡柴诞的后人柴韩真和柴挥涯先后任临汾令和临汾太守,从而在临汾留下了一支柴姓族人,到了唐初出了个赫赫有名的霍国公柴绍。唐朝末年,时居太原的柴绍第六代孙翰林学士柴孟端的次子柴玭,屡举不就,便东徙来到山川秀丽的邢州尧山脚下定居,靠其父的家资,置地建舍,很快成为当地豪右。他善施舍,济穷人,人尊称柴翁。他在邢州龙冈(治所在今邢台百泉)和南和等地建有别墅。
历史赋予了邢州柴氏千载难逢的机遇,据《旧五代史》引《隆平集》所载:“柴翁者,尝独居室,人以为司冥事。一日,笑不止,妻问其故,不答。翁嗜饮,
妻醉之酒,乃曰:上帝有命,郭郎为天子。”柴翁慧眼识英雄,把其女嫁给了郭威。《旧五代史》又载:“帝以唐天祐十八年,岁在辛巳,九月二十四日丙午,生于邢州之别墅。年未童冠,因侍圣穆皇后,在太祖左右。时太祖无子,家道沦落,然以帝谨厚,故以庶事委之,帝悉心经度,资用获济,太祖甚怜之,乃养为己子。”这就诠释了史志中有关圣穆皇后和后兄柴守礼及侄柴荣籍贯记述的矛盾。在之后的岁月里,柴荣跟随养父郭威,习文练武,读了大量的诗书和黄老著作。后汉建立,郭威升为枢密使,掌握军权,他拜为左监门卫大将军;郭威在开封家属被汉所杀,他全力支持郭威举兵杀向开封;郭威代汉而立,他拜为澶州刺史;郭威儿子全被汉隐帝所杀,他成了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加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周太祖驾崩,他即皇帝位。他年富力强,胆识过人,神武雄略,继承养父的未竟事业,为实现他的“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目标,不失时机地对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他亲自率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愧为一代英主。
正是有了像柴武、柴诞、柴绍的众多精英,才铸就了柴氏家族的历史辉煌,也正是有了像柴荣这样的英主,柴氏家族才迈向了鼎盛。
古今诗作选编
治平  国印周
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都是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县西部)人。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虽在位仅十年,但这两位异姓之亲的父子马上皇帝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重大改革。他们南征北战,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和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郭威被誉为一代明君,柴荣是公认的一代英主。明朝万历年间,御使陈登云和邢州知府刘应科曾专程到郭威故里郭园村凭吊郭威祖陵并作诗二首。2004年农历7月28日是周太祖郭威诞辰1100周年,本人曾于2000年12月和2004年4月先后两次到河南省新郑市郭店乡拜谒“后周皇陵”。河北省隆尧诗词学会会长国印周先生,副会长张自发先生和秘书长韩霞女士等利用在登封开会之机,专程于2004年4月到“后周皇陵”拜谒,并留下多篇诗作,隆尧县原政协主席曹隆政为纪念郭威诞辰1100周年也赋诗一首。现将上述诗作和《嘉靖郑州志》与《康熙郑州志》之中的三篇古诗汇编如下:
郭   园
明  陈登云(隆尧人御史)

丰碑留道左,烟柳黯消魂。

野鸟空啼树,潜龙已作村。

山河嗟世变,姓字为谁存。

往事堪增慨,回头日渐昏。

                           选自《唐山县志》

郭园村
明  刘应科(洪洞人知府)
感慨前朝事,驱车欲断魂。

昔闻周太祖,今见郭园村。

野水豪华逝,残碑姓字存。

遥怜柴氏里,烟雨隔黄昏。

                            选自《唐山县志》




总咏郑州怀古


郴阳曹  琏(河南佥事)


管城一望思依依,周帝荒陵接古陂。

断石久埋丞相冢,井庐犹建大夫祠。

夕阳楼废阳回早,候月台空月上迟。

欲步浮波追祭伯,细将列子论希夷。

                               选自《嘉靖郑州志》


重过郑州
薛瑄(河津人,谥文清。)
自古中州胜迹多,管城风物喜重过。
西来驿站临京水,东去人烟接汴河。
仆射旧陂今寂寞,世宗遣冢尚嵯峨。
古碑谁似唐裴度,千载勋名耿不磨。
                               选自《康熙郑州志》
周帝陵

(前人)
峨峨晴阜俯长郊,漠漠林烟散未消。

玉匣珠襦成寂寞,寝园萤火竟萧条。

仪旌应阙矼珉纪,仁受惟存史帙标。

香帛屡闻驰驿过,明禋何幸祭昌朝。

                              选自《嘉靖郑州志》
谒周太祖嵩陵
祝治平(隆尧郭园人)

自古帝陵奢侈多,可知太祖倡丧薄。

瓦棺装殓纸衣葬,野旷荒丘一土坡。



征战积劳辞世休,未成一统志仍留。

嗣帝深领父皇意,秣马厉兵强后周。

                                  2000年12月5日


谒柴世宗陵
祝治平(隆尧郭园人)


拜罢嵩陵登庆陵,碑林披读忆柴荣。

英魂丘下可知否?祖籍学人泪清盈。

残唐五代乱纷纷,惟有柴荣高入云。

武略文韬谁可比?空教千载赞明君。

                               2000年12月5日

谒后周太祖郭威墓
国印周(河北隆尧人)


拨开荆棘绕禾穰,黄土一杯掩帝王。

走出尧山成霸业,缔来邦国定洪荒。

谁家天子无陵阙,哪代朝廷惜稼桑?

节俭革新传万古,荒丘衰草也芬芬。




诞辰恰遇艳阳春,千里来寻周祖坟。

稻麦菜花分野色,岚烟紫气聚清芬。

山川有幸乾坤转,荒冢无言丽日熏。

草木犹如功德厚,露凝茎叶泪纷纷。

                 2004年4月


周世宗柴荣墓感怀

国印周(隆尧人)

文韬武略满胸襟,血火刀光出将门。

矢志寰中攘甲胄,拼将躯壳赌乾坤。

频颁诏令除沉痼,广布甘霖济弱贫。

萧瑟陵园松柏翠,墓碑新刻见民心。




英年弃世太堪忧,幼子焉能继后周。

虎列朝堂窥欲啖,豺横边塞战难休。

君臣大义随心负,歃血之盟转眼仇。

赵宋江山传世远,难遮匡胤一生羞!

                  2004年4月

郭威陵墓凭吊


韩霞(隆尧人)


郭威陵上草萋萋,一束鲜花做贺仪。

千里尧山情不断,斯民万古为君祈。

谒柴世宗陵

韩霞(隆尧人)


一代君主首倡廉,于今借鉴乃家传。

优良传统能千古,可笑贪官只认钱。

                                 2004年4月
谒郭威墓
张自发(隆尧人)


黄土一堆花草稀,杜鹃声里夕阳低。

雀儿墓上可凄冷?官宦无颜对纸衣。

谒柴荣墓有感


张自发(隆尧人)

生子当如柴世宗,江山百姓在襟膺。

绝尘飙走三千里,挥手轻驱百万兵。

一代杰雄仓促死,两朝弱宋苟偷生。

老天再给十年寿,廿四史书重写成。

                              甲申二月河南行

纪念郭威

苏春华(隆尧人)

兵变陈桥天骤昏,痛煞泉下二明君。

苟安赵宋贿胡虏,南望遗民泪染衾。

2004年4月
赞一代明君周太祖郭威
林泉(隆尧人)

尧山苍翠泜水长,福地钟灵育帝王。

文治武功彪青史,故里缅怀增荣光。

生逢乱世多磨砺,经纶满腹题皇榜。

弃政从戎成儒将,运筹帷幄势难挡。

弛骋疆场建奇功,开国元勋佐汉邦。

风云叵测讧萧墙,贤臣宿将罹祸殃。

智勇温良齐拥戴,汉亡周兴都汴梁。

至尊出身布衣郎,国情民意胸中装。

休养生息治根本,兴利除弊莫延宕。

轻徭薄赋民乐业,诏令节俭国富强。

简律宽刑孚众望,流民有田家丁昌。

惩处贪官严法纪,清廉之风溢朝堂。

殚精竭虑三载短,瓦棺纸衣丰碑长。

柴荣继位承遗志,九州一统靖边疆。

英年谢世堪惋叹,陈桥兵变篡朝纲。

宋祖廷议兴替事,犹念郭威绩辉煌。
2003年11月8日
五代后周及相关的历史古迹
祝治平   柴存才
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历时五十三年,而后周国运不过十年,留下的文物古迹寥若晨星,且多分布在河北、河南一带。
一、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1、郭威故里郭园村
汪家庄遗址:史志记载,周太祖郭威于唐天祐元年(904年)七月二十八日生于邢州尧山之旧宅(即今郭园村前身汪家庄)。遗址在今郭园村西头丁字路口之北约300米处。过去这里有一个小沙丘叫汪圪垯,其面积有两亩多地,高数米,上面长满了灌木和杂草。后来由于不断在这里取土,现沙丘已不明显。但仍高出地面1米左右,其上有废弃的砖窑。据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这里取土时,瓦片随处可见,但砖块较少,且表面粗糙,凸凹不平。不规则的石块摆放成长条状,好似房屋的地基。还见有三条腿的黑釉陶罐和多处密集的灶坑,似乎是驻军所用,灶旁的泥土已烧成红色,灶内草木灰清楚可认,可见汪家庄毁于兵。一个高约1米,宽约0.5米的石碑上的刻字已无法辩认。在沙丘之东20多米的地方有多座砖砌坟墓,其棺盖瓦大如簸箕。2001年秋,祝树林又在其遗址的附近发现一件唐代灰色陶罐和一个上釉的瓷碗。

郭威祖陵石狮与石碑:石狮埋于郭园北街明崇祯年间石影壁之西北约100米处的南北向巷道口两侧地下。大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村民挖粪坑和地瓜窑时被发现。由于仅挖至石狮头部而随后掩埋,故未得知其全貌和年代。两石狮坐北面南,相距约10米。传说是“郭威花园”门前的石狮,经考证应是“郭威祖陵”之前的石狮。

明万历进士陈登云和邢州知府刘应科为悼念郭威曾来郭园村并各作诗一首,指出了石碑的存在,但已不知去向,估计倒埋于地下或砌于房基之中。

郭   园
  陈登云(隆尧人御史)
丰碑留道左,烟柳黯消魂。

野鸟空啼树,潜龙已作村。

山河嗟世变,姓字为谁存。

往事堪增慨,回头日渐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