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为花开。
风篁类长笛;
流水当鸣琴。
虎阜寻游踪,乘兴而来,尽饶看十里烟花,三秋风月;
狮峰观对面,会心不远,任领取云中林树,画里亭台。
一翻开苏州楹联,第一感觉是美不胜收。楹联既是一幅美好的图画,图画里有短艇,有小轩,更有朦胧的月色,十里的烟花,三秋的风月。楹联还是一首乐曲,乐器的种类也很繁多,有长笛,也有鸣琴,光有乐器还不够,大自然的流水、清风更是充当了伴奏。难怪会让人乘兴而来,而又会心不远。
共知心似水;
安见我非鱼。
小子听之,濯足濯缨皆自取;
先生醉矣,一丘一壑亦陶然。
再读之,只觉禅意扑面,清风徐来。我非鱼,焉知鱼之乐。第二联融孔子语录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于一体,展示了楹联作者豁达的境界,功名利禄原本身外之物,一丘一壑亦能常慰己心。
千朵红莲三尺水,
一弯新月半亭风。
闲观异石觅真趣,
醉写墨竹留雅韵。
细读之,则觉胸中清气萦绕,让人有耳清目明之感,楹联营造了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一种文人雅趣,无论是红莲还是墨竹,其间都充满了真趣,想来那人生最快意的事情莫过于临水观莲,醉写墨竹了!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塔影在波,山光接屋;
画船人语,晓市花声。
对联里展示了当地的风俗画卷,寥寥数语犹如清明上河图,里面有寒山寺的钟声,有七里山塘的春夏秋冬,有塔影,有山光,更有画船上清丽佳人窃窃私语,有花市里吴侬软语的叫卖声。
沧浪亭中,吴郡名贤占一席;
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
香草怜美人,千古艳名苏小小;
茅亭宿花影,一泓清味问憨憨。
楹联里还有着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第一联描述了明代苏州才子唐寅在后人心目中的印象和地位;而第二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唐代苏州著名艺妓真娘的怀念和敬佩之情,并把她和南唐钱塘著名艺妓苏小小相提并论。
如此烟波,只应名士美人,消受溪山清福;
无边风月,好借琼楼玉宇,勾留诗画因缘。
聆棹歌声,辨云树影,掬月波香,水绿山青,此地有出尘遐想;
具著作才,兼书画癖,结泉石缘,酒狂花隐,其人真绝世风流。
一堤风月,往来几个古人,且共我浅斟低唱;
七里莺花,供养历朝词客,犹容侬觅句裁笺。
读如此楹联,仿佛再次走在江南水乡,耳中是浅斟低唱,鼻中是掬月波香,眼里是水绿山青,口里是觅句裁笺,梦里是烟波雾霭,琼楼玉宇,怎不让人慕名士风流,生出尘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