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理财玩饥渴营销造噱头 大多产品收益不确定

 和谐最美图 2013-12-12

互联网理财玩饥渴营销造噱头 大多产品收益不确定

时间:2013年12月12日 08:36:00 中财网
  苹果、小米等热推的饥渴营销如今正在被互联网理财所借鉴,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近期各大保险和基金公司纷纷在互联网上打起限时限量抢购的招牌,营造出一股生意红火的氛围。不过这种饥渴营销的方式却受到了不少业界人士的质疑,投资者需仔细甄别勿盲目抢购。
  记者了解到,昨日,汇添富官网最新推出的货币基金“全额宝”便打出超短募集期30小时限时抢购的招牌,并在其广告左上角制作了抢购倒计时提示,似乎在暗示投资者此处有宝先到先得。同样,上周东方财富网推出一款短期理财债基也实行了限量预购,加上高收益的宣传,短短10分钟便宣告达到募集资金规模上限1.5亿元。此外,今年10月百度百发大卖的华夏现金增利货币基金也采用了限时限购的方式。
  事实上,除了基金产品外,网销保险产品近日也流行起一股限时抢购潮,记者打开淘宝网保险频道发现,平安人寿、信泰人寿、阳光人寿三家公司的保险理财产品均在参与“双12”抢购活动,同样也实行了限时限量的方式。
  展恒理财研究员李兆贺表示,限时限购已经成为基金网销一种流行的造噱头促销手法,很明显是在和投资者玩心理战产生轰动效应,利用这种饥渴营销引起投资者的购买欲望。
  不过,李兆贺也指出,某些基金推限量抢购也有其他原因,如主打6%-8%高收益的货基,作为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实际很难做到如此高的收益水平,所以只能采取控制规模限量购买的方式来摊高收益。此外,还有一些采用自己垫资做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如果不限量就会让商家亏本。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庹国柱对记者表示,他并不太赞成保险产品在互联网上搞抢购的营销方式,因为保险产品毕竟是一种保障型的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有一定的严谨性,采用限时抢购等促销手段很容易让消费者忽略保障和长期收益,而只是奔着产品的廉价性去购买。
  济安金信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认为,一些网销的理财产品如果能给予投资者较高收益是可以成为限时抢购卖点,但大多数产品显然没有太多的特点,收益也并不确定,因此大搞限时抢购、饥渴营销只能在短时期制造的噱头,并不能得到投资者长期持续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