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3-12-12 | 阅:  转:  |  分享 
  
课外文言文阅读真题体验真题体验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课外文言文阅读所选用的文本都很浅显,相当于七、八年级所学过的文言文,其知识内容与课内学过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其命题规律从主题内容上看主要有惜时好学、聪颖才智、传统美德、处世为人、山水游记、勤政为民、反腐倡廉、事理探究等。命题遵循的原则是从课内走向课外,做到课内外知识的有机勾连,课外命题,课内答案。题量在4~5题左右,考点、题型与课内基本一致。分值在10~15分之间。从2013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来看,课外浅易文言文阅读命题呈现以下几大趋势:一是对文言文词语的音、义及句义的考查,是永久性内容;二是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已成热点;三是理解性阅读仍为重头戏;四是开放拓展题逐渐介入。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1、[2013·台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①于廊庑②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③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④,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②廊庑:走廊、廊屋。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真题例析真题例析方法总结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解析本题考查要准确断句,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看哪些词语可以连读。句子的意思是:“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这样我们就知道该怎样断句了。解析本题考查要结合句意解释加点的词,如第(3)小题中“止”,结合后面的文字,可知是副词“只”的意思,“止取两匹”即“只拿了两匹绢帛”;如果解释为“止步”就错了。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库藏溢()(2)太后赐百官绢()(3)侍中崔光取两匹()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满,充满背只真题例析方法总结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翻译的时候,有几个词不要译错:“即”是“就”的意思;“与”是“给”的意思;句末的“焉”,代词,代“他们”;“时人”译成“当时的人们”或“在场的人”均可。4.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侍中崔光止取两匹”等句子分别描述了三种不同的表现,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止取两匹”。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于太和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以后,国家富裕,府库充盈,以致连国库的走廊、廊屋里也堆满了不加覆盖的钱币和绢帛,清点也困难。太后于是将多余的绢帛赏赐百官,让他们自取,量力而行,官员们大都凭自己的力气扛回绢帛。只有章武侯王融和陈留侯李崇,因扛得太多,跌倒伤及踝骨。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绢帛。太后问道:“侍中你怎么只拿这么点?”(崔光)回答说:“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朝廷中人都佩服他的清正廉洁。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2、[2013·台州][2013·南京]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久而俱化[宋]洪迈真题例析方法总结解析本题是四选一型的选择题,采用平时断句的方法,用排除法完成此题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块/独无俦B.两下不相/宾接C.宛如同巢/而生者D.今人/呼鹅为舒雁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D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第(1)小题中的“念”是“想到”的意思;第(2)小题中的“怡然”是带“然”字的形容词,即“快乐的样子”;第(3)小题中的“为”作判断动词“是”;第(4)小题中的“遂”是副词,相当于“就”。想到安适愉快的样子是就真题例析方法总结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如是五日,渐复相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互相接近。解析翻译的时候,有几个词不要译错:“是”是代词“这样”;“相”是“互相”的意思;“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解析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熟悉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文的意思,再在白话文的基础上作分析。通过读文章可知,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主要原因是:世间万物久而久之都会发生变化。雁和鹅是不同的鸟,但属于同类,因为生活在一起久了,所以能彼此融合。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世间万物,久而久之都要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无论是有情感的还是无情感的,有知觉的还是无知觉的,都没什么区别。我曾经从衢州人郑伯膺那里得到过一对大雁,纯白色,非常温顺可爱,把(它们)放到云气遮覆的山谷内,也不远飞。没过多久,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孤独无依。(我)想白鹅和(它的)颜色相同,二者性情也相似,于是就找来一只(白鹅)来与它做伴。开始的时候,它们两个根本不相理睬,一遇见就各奔东西,相背而立,虽然同用一个盆子饲喂谷物,(但二者)也不在一起进食。(它们)像这样过了五天,渐渐相互接近。十天过后,(它们)就像与自己的同类在一起一样,安适愉快。虽然(它们的)体形一个大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一个小,但其他如羽毛的颜色、飞翔的姿态、鸣叫时的叫声都是一样的。时间长了,大雁不知道自己是雁,鹅也不知道自己是鹅了,就好像是在一个巢里出生的那样亲密,(世间万物)久而久之都会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得到验证。现在的人叫鹅为舒雁,或叫家雁,其中褐色的叫雁鹅,雁中最大的叫天鹅。唐太宗时,吐蕃酋长禄东赞上书,说圣上的功劳波及很远,即使大雁飞在天上也没有这样的速度,鹅就是雁,于是就用黄金铸造鹅敬献(给太宗)。原来雁与鹅是同类啊。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总结一、断句六大绝招准确朗读,就要把握“两个原则六大绝招”。“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2)意义原则。“六大绝招”如下:(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与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故/君子有不战。③若夫/淫雨霏霏。(3)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①其一/犬坐于前。②山行/六七里。①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②中的“山”修饰“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二、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步骤在考场解答文言文分析综合类试题时,其解答步骤可概括为“三步阅读法”:①粗读全文,不求甚解;②排除死字,分析关系;③扫清障碍,筛选概括。三、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要领①“读”要有“序”;②“想”要有“据”;③“析”要讲“理”;④“答”要扣“问”。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四、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技巧1.“筛选文中信息”的技巧:①审清题干,排除干扰;②回归原文,揣摩用意;③比较遴选,去伪存真;④巧用方法,排除为先。2.“归纳主要内容”的技巧:①去粗取精,抓住要害;②去伪存真,综合归纳;③由此及彼,紧扣主旨;④区别文体,体现特色;⑤紧扣题目,纵横联系;⑥依文索义,正确分析;⑦审准题干,抓住关键;⑧了解规律,借以排查;⑨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第15课时┃课外文言文阅读3.“感知情感态度”的技巧:①文中筛选法;②概括评价法;③删繁就简法;④感悟深意法。4.“揣摩评价探究”的技巧:①审清题意,把握要点;②扣住文本,有的放矢;③观点明确,体现探究;④结构完整,表达充分。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盈



献花(0)
+1
(本文系流千星豪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