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洪涛、顾工:铁笔见高情

 聽雨軒sjh 2013-12-12

《书法报》专版报道

  2007年5月,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在这次当代规格最高、名家荟萃的篆刻展览上,扬州祝竹先生的作品引起了许多参观者的关注。祝竹是展览组委会特邀的全国25位成就卓著的篆刻家之一。但许多书法篆刻界的专业人士对于他却并不熟悉,可见祝竹先生是艺术界的一位“隐者”。近期我们寻访了这位“山中高士”。

铁笔见高情
——记篆刻家祝竹
《书法报》记者尚洪涛    通讯员顾工  

  祝竹先生长期优游于篆刻、学术之间,虽然其作品早已得到同辈篆刻家的推崇,但极少投稿参加篆刻展览,使得全国许多篆刻作者对他了解甚少。“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不仅展出印蜕、边款,还有原石陈列,这为篆刻作者欣赏祝竹作品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一些年轻的篆刻作者多未听说过祝竹其人,他们在祝竹印章展柜前仔细端详,对这位名气不显的“特邀”篆刻家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从记者到印人


  祝竹先生原名庭顺,号竹斋,1942年出生于扬州。早年就读于江苏新闻专科学校,1961年起课馀从丁吉甫、罗叔子先生学习刻印。
  当时丁吉甫住在南京傅厚岗8号的一座小楼里,他住在一楼,二楼住的是陈之佛,邻楼住的是傅抱石。几乎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或星期天,祝竹就到丁先生家去请教。丁先生正在编辑《现代印章选》,全国各地的印人都将自己的印稿寄来。祝竹参与整理这些印作,从而对全国印人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丁先生发现他的习性与喜好更近于黄牧甫一路,就介绍他去向罗叔子先生求教。在这段时间里,罗叔子将手头所存及近期所刻印章拓了一册印谱赠给祝竹,并且用极为精彩的小行书写了弁言。罗叔子印章意趣得之于汉代金文,与黄牧甫印风略近而神采不同。这本印谱对祝竹影响很大,可惜后来在“事件”中灭失了。
  祝竹篆刻作品从1961年起,连续参加了参加江苏省第一、二、三届书法印章展览。1963年,南京著名画店“十竹斋”为他挂出润格。
  回扬州工作后,祝竹任职于《扬州日报》社,在新闻岗位多年,是扬州名记者。后来调入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在采访、编辑、读书的同时,他仍旧对篆刻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扬州印坛前辈蔡易庵、孙龙父先生的指导下,祝竹对篆刻传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曾临摹秦汉印数百方,对明清流派印作也多有涉猎。
  上世纪80年代,祝竹作品已经在全国篆刻界有所流传,并得到高度评价。1985年9月,正在编辑《印参》的陕西傅嘉仪写信给祝竹,称“兄之印技可谓鹤立鸡群”。石开评价祝竹的印“味道醇、气息好”。黄惇与祝竹结交数十年,相知相得,对其推崇备至,云“印得耐看不易,得久看更不易。先生之印,可谓耐看之作,所谓隽永是也。”


光景清新绝尘俗


  祝竹先生是个外柔内刚的人,不趋时亦不乖时,与人相处,温而有礼。先生自称徘徊于学术与艺术之间,读书、作画皆从个人兴趣出发,不注重功利。在先生看来,把篆刻作为业余玩好是最理想的状态,也合乎明清以来文人治印的传统。与其说先生是一位印人,还不如称其为古代所说的士人。
  他认为,所谓风格,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个人气质、学养、习惯、技巧的综合体,重在精神,次及形貌。当下许多印人以形式为风格,追求“有特征的形式”,是舍本而逐末。祝先生把“静气”作为自己的艺术理想,他不止一次地说,静气应是印章最高贵、最美好的气质。从其作品中,我们可领略到萧然散淡的隐逸心境,以及平和温厚下的智慧和才华。先生之作植根汉印,结字大方自然,取甲骨文、金文及秦汉金石文字入印,皆能融以己意,法度谨严而跌宕多姿,显悠长清峻之美;用刀迅疾,刚健中含婀娜之态,外表古雅平和,不炫奇斗狠,而有所馀于心手之外。
  南京常国武教授评论祝竹篆刻时说:“贵在不求与古人同而不得不同,不求与古人异而不得不异。”祝竹对这段话深以为然。对于古人,祝竹认为一定要心存敬畏。每个从事于文艺创作的人,总是在想着要超越前人。与其说这是一种时代责任感,不如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这个时代优越就在于让人们充分认识了这种本能,并且上升为一种理性的自觉,从而产生了超越古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潮流。我们这个时代的弱点,则在于人们让这种本能过分地膨胀了,由自负而迷恋,以至乱了分寸,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祝竹说,简单意义上的创新,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大多数有好奇心的青年人,都会有强烈的创新冲动和大胆的创新尝试。但他的创新最终有没有意义,则取决于他为这种创新所作的铺垫是否有足够的支撑力。注重这种支撑力的积蓄,应该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最终能不能成功地超越前贤,开创新面,还要取决于各人的天赋,这又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

偶然一曲惊四座


  祝竹先生长期潜心读书和艺术创作,把它作为生活的内容。在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扬州,他的名气并不显赫,也不担任书协的任何头衔,很多学习书法篆刻的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他。他在一则印跋中说:“火壮烟微,火不壮则漫天尘烟矣。”显然,他不希望自己“漫天尘烟”,而是致力于如何生好这一堆“火”。
  祝竹曾参与点校《嘉定钱大昕全集》,但直到2006年年届65岁时,才首次出版个人著作。让大家吃惊的是,祝竹这一年同时出版了三本书:《中国篆刻史》(与赵昌智合著)、《汉印技法解析》、《祝竹印谱》。它们分别从篆刻史研究、篆刻技法研究、篆刻创作三个角度阐释了他对篆刻艺术几十年的心血所得,受到史学界、篆刻界专家的高度赞扬。
2007年1月12日,《中国篆刻史》首发式在扬州举行,86岁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祁龙威教授称此书解决了篆刻史上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当为“不朽之作”。1月18日,《祝竹印谱》首发式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举行,著名书画篆刻家王孟奇、徐正濂、沈培方、陆家衡、周斌对祝竹篆刻推重有加。1月22日,“金石缘——祝竹、顾工、朱天曙师生作品展”在扬州开幕。书法篆刻名家马士达、苏金海、李啸、管峻等从南京赶来,表达他们对这位低调而认真的篆刻家的敬意。
  10天之内连续3项个人重大活动,昭示了祝竹先生在学术、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也使其突然走到了聚光灯下。祝竹身边的许多人这才发现,平日里普普通通的“老祝”原来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面对这些,祝竹还是那样温和与平淡。正如上海沈培方所说,祝竹先生好比一条沉在水底的大鱼,偶尔的露面即会引起世人的惊叹;但更多时候,他依旧静静地潜在水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