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年骑车从北京到西安,摄于嵩山
青山依旧在
前中国惠普的高管高建华写过一本书《笑着离开惠普》,看到这书名时心里很是好奇与疑惑。今天我不想东施效颦地写一篇叫做《笑着离开万科》的文章,但的确可以说即将怀着感恩、满足与快乐之心离开我服务了六年的万科。
万科是一所优秀的高级培训学校。我在清华花了七年的时间完成本科和硕士的学业,收获到的是具体的专业技能,比如设计一个建筑,计算结构荷载或采暖负荷,一句话,学的是如何做具体事。大学期间没有学到或学得很少的是判断与处理事与事、人与事、人与人的关系的技巧,而这些,在万科全部学到了。我虽然已年过不惑,却仍然如同一个新毕业的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梦想,即将离开会令他魂牵梦萦的母校。
在万科的六年经历了很多事,选择记忆深刻的聊记如下:
03年7月,刚刚来到北京万科,就投入西山庭院的示范区工作,带着从集团学来的产品标准化的工作方法,改造景观设计和小品,研究材料做法及成本,开辟试验田和实验楼。记忆中有舒文、张涌、刘剑华、任英、朱德辉、薛健、于健、刘英等同事的身影。材料研究,细节把控、成本意识、文人气质的园林等后来我们一再坚持的专业做法在西山庭院形成雏形。西山庭院给我留下的是两个字:方法。
03年11月,城花业主因维修基金管理和小区管理等问题集体冲击公司办公区与卖场,酿成公关危机事件。其间,在上海中心只身游说三十多名围攻办公区的业主,在寒冷的冬日赴派出所营救因非法示威被拘留的业主,在城花逐个业主入户访问与谈判…,记忆中并肩作战的同事有谢炜、肖争光,杨嘉,唐景炬…,城花客户关系危机的最终平息说明,契约精神与张弛有度的技巧是解决问题的胜负手。我们今天在万科城依然是这样做的。城市花园给我留下的也是两个字:原则。

09年春节慰问紫台物业员工
05年4月青青三期终于获准上市,产品线的同事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三期两个样板间从设计施工到开放的全部工作,效果也获得客户肯定,创造了空前的纪录。记忆中的同事有陈波,曹莉,王晟,宗卫国,贾增耀,赵卉…。这是北京公司头一次用典型客户描摹的方法进行样板间的定位与设计,同事们以前所未有的工作状态,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青家园给我留下了两个字:激情。
06年,北京公司拍到了紫台地块,几年来产品线第一次有机会完整地进行产品创新。日后令我们引以为傲的精装修全面家居解决方案,精致宜人的户型设计,皇家气度与文人气息交织的园林,以及由此带来的同行赞誉和极高的客户满意度,无不是归功于在整个营造过程中各专业部门鼎力合作以及优秀合作伙伴的出色表现。记忆中的伙伴有:林瞳、逯薇、孔祥民、牛清德、安莉、李昊、高亚涛、朱伟…。无论从产品和销售的角度,紫台都是北京万科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她也给我留下了两个字:协同。

05年参加惠普-万科MBA学习
07年,受命主持丰台片区和中粮万科假日风景项目,与中粮和片区的同事摸爬滚打,其间经历了工程进度和质量的严重挑战,红狮二十几万吨污染土处理以及假日项目上千户客户集中入住的空前压力,在客户满意度上拖了公司的后腿,但也连续两年在销售额和利润贡献上占到大北京公司的半壁江山。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的完成,归功于团队的凝聚力和每位同事的无私付出。很多同事令我感动:薛健、叶丰、常寅、邢桂清、高广汉、隋强、客立宏、王昊亮、程瑞奇…,片区工作的经历给我最深的体会也是两个字:用心。
但为什么要离开?六年的时光,无数的挑战、失落和欣慰。万科的行业领跑地位、品牌及社会责任等因素,注定是一个结果导向,追求绩效的企业。高度的工作标准势必要求员工高度地投入(包括时间与注意力)。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却忘记了出路
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我们都在梦中解脱清醒的苦
流浪在灯火阑珊处
去不到终点,便回到原点
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我们的角色除了职业经理人之外,还应该有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包括关爱家庭,保持健康,个人爱好与情趣,乃至关注社会、扶弱济困,等等。
而除了对利润的追逐,我们还能追求什么?
我们完成了对工作的承诺,如何完成对家庭和健康的责任?
我们可以像螺丝钉一样工作到五十岁,那之后如何寻求挑战?
个人情趣的实现,服务社会的理想,是否一定要等到退休那一天?
苏格兰谚语说:如果你还没有开始,你就没有机会到达。每到下午,清华的校园喇叭总是重复一句口号:“让我们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屈指算来,好像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哦。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寻求事业挑战,追求身心平衡。
依我的年龄,即使到了五十岁甚至六十岁,从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上,依然可以保持很好的状态。我希望能够构筑一个平台,可以持续地体现自身价值,力所能及为他人做点事。基于这一考虑,继续在公司服务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万科是一个平均司龄三十岁出头的企业,未来属于成长起来的新动力们。我宁愿重新做起,在新的挑战中证明自己,同时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享受生活。
离开必定是有代价的,万科给员工带来的安全感和光环般的社会尊重将不复存在。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仿佛从航空母舰下到了小艇,它很难抵抗大的风浪,相对于航母的平稳和速度也是望尘莫及。但我可以很自由,只要不离岸太远就能够随时靠岸停泊,在风平浪静时随意地在海面上漂流,悠闲地晒着太阳,钓着海鱼,欣赏着风景,这些也是航母很难享受到的哦…

06年底在加德满都Nagakot遥望喜马拉雅山脉
今后,我和各位作为同事的经历就画上句号了。能和大家共事许久,我深以为荣。告别不应该悲伤,因为这不是真正的离别,我们将永远是真心的朋友。但眼泪还是忍不住的,毕竟我花费了黄金岁月中的六年在此奋斗。华彩人生,还能有几个六年?
是什么让我们分离的?
是什么让我们重聚?
为何有那么多的来来去去,跳着永不休止的圆舞曲。
且让你我随时间前行,顺着风儿的意。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
同一个故事里…
王欣 2009年2月23日写于北京万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