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若無痕

 老沔城人 2013-12-13

【淡若無痕】


  看到一張叫做“淡雅”的圖片。淡淡的天,淡淡的雲,淡淡的水波,淡淡的樹影,淡然背景下,一個清秀的女子背水而坐,衣着也是淡淡的,看不分明,隻有一襲長發,飄逸而醒目。心因爲這淡而狂跳,說不清的喜歡,隻想走進那景緻裏去,做那個淡然的女子。其實,心裏這樣想着的時候,自己便也就是那個女子了。
  不知什麽時候開始,不再喜歡過于濃酽的感覺,喜歡淡,清淡,淡泊,淡雅,都好,隻要是淡的,就覺得有滋味,可回味,餘味無窮,可以蹙秀眉,費思量,雲淡山橫日欲斜,夕陽西下,一盞淡茶,一首淡詩,淡淡地握着,淡淡地守着,和三兩知己,淡淡地談着什麽,海闊天空,飄渺而恍惚,就好,就好。
  有些花是聰明的,從不渲染特别濃烈的香氣。她知道過于濃烈會讓人遠。濃了,再好聞的香氣也會讓人覺得窒息,想躲,想逃,想遠離。她隻是氤氲着淡淡的香,似有若無,會引得人近一些,再近一些,就是日日守着,也不會煩,隻覺得好,隻覺得還有沒品到的滋味,要探究,要品味。
  張火丁在《白蛇傳》裏唱:“情相牽病相扶寂寞相陪……才知道人世間有這一般滋味,也不枉到江南走這一回。”這是白娘子和許仙正值濃情時候的心境剖白。可是後來,法海一番言語,便讓許仙丢了卿情侬愛,丢了海誓山盟,隻顧着逃命去了。可見再濃的情,也不過是瞬間煙火,燃燒過,燦爛過,刹那間卻就灰冷光殘,像是美麗的穿腸毒,穿腸穿心,徒遺傷痛。
  情,也是到了淡處才是真了。
  兩個人曆經了火的熱,焰的烈,降下雲頭,回到凡間,一茶一飯,一床一室,像所有凡塵夫妻一樣,不再驚天動地,不再死去活來,淡然相守,淡然相親,淡然中卻有一種執着和堅定在裏面。認定了對方是自己前世注定的另一半,任這俗世之上還有多少錦簇花團,都與自己無幹。早晨的一聲問候,夜晚的一場傾訴,說的不過是凡塵俗事,可是,那淡淡的情就在無聲中開出淡雅的花兒來,淡香襲人,可以一生相守。
  有人說這個社會的規則是爾虞我詐、弱肉強食。我倒不信。但有人信。常遇到深陷凡塵之中的人,懵懵懂懂追求着空蕪的權力和地位,你争我奪。甚至連一個細節上的誰說了算與不算,都要挖空心思去争,去奪,去計較。我看得清楚,心下淡淡笑着。即使就是和我在争,卻也不惱,真的不惱。我隻是讓,讓,便是淡了。那時候,我是在雲端,俯瞰着可憐的芸芸衆生。
  一位一直生活在鄉下的長輩,一輩子住草房,粗衣淡飯。幾年前我回鄉下去,看了不忍,提出拿些錢出來給他翻蓋一座瓦房。他卻執意不依,說:住這草房慣了,讓我住進一個新房子,會睡不好覺,會損壽的。他既這樣說,我們晚輩也不好堅持。車漸行漸遠,回過頭去,看到老人站在草房的屋檐下,粗布衣衫随風飄起,院前高高低低的籬笆,不知名的花紛紛攘攘,大朵大朵地開着,竟似一幅淡然的國畫。那畫面刻在記憶裏,揮之不去。
  格外欣賞繁華落盡後,平靜的淡。一位忘年朋友,少年得志,三十幾歲就有了很高的官位。可就在四十多歲,急流勇退,尋了一個接近賦閑的職位,書法,飲茶,交友,四處遊走,浪迹于山水之間,樂此不疲。其實繁華不是一種錯誤,繁華是一種機緣,繁華是對自身的一種證明,這毋庸置疑。但繁華總會凋零,總會煙雲而逝,能不能淡然對待繁華之後的冷清,就是一種境界了。
  百轉千回之後,慢慢知道,淡,其實是人生的一種境。生命,不過是一葉驚鴻,翩然而過,人隻是在感受這樣的一個過程,卻難以在天空上留下一抹痕迹。
  人生其實,就是如此,淡若無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