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棹仙 黄光碌 男 19岁 学生 主诉:患者脐上一埂,历时半年,食前腹部作痛,以手按之则痛减,稍劳则心烦,阅览书报则神倦,经西医检查无特殊.治疗无效。 一诊书案: “脐上一埂,直上直下,有如梁木,历时半载,食前后腹部作痛,按之缓解,劳则心烦,亦不喜饮,面色赤,舌质赤,尿色赤,脉缓,此伏梁疾也,拟枳实栀子豉汤加味” :方药:炒枳实9克(打碎)、豆鼓9克、炒栀子12克、黄连6克、土明参9克(四川土产者为土明参)、茯苓9克、槟榔9克、甘草梢6克。 医嘱:服2剂。 方药;炒枳实9克(打碎)、香鼓6克、炒栀子9克,黄连4.5克;厚朴12克、丹参12克、茯苓9克,麦冬12克、知母9克,甘草6克. 针奇经;公孙。客取:关元、巨虚下廉。 三诊书案; “连服上方2剂,兼用针法,心烦,腹痛稍觉减轻。小便时黄时白,伏梁一埂、两头缩短,仍照前法出入" 方药:百合24克、台乌9克、炒枳实6克(打碎)、炒栀子9克、麦冬12克、厚朴9克、丹参9克、知母9克、车前子9克。 针奇经:内关。客取:下脘、关元。 方药:桔梗9克、陈皮9克、紫菀12克、百部12克,白前12克、杏仁9克、薄荷6克、甘草6克 医嘱;服1剂。 方药:栀子12克、干姜4.5克、炒枳实6克(打碎)、石菖蒲9克、黄连6克、槟榔片9克、厚朴9克、杏仁9克、甘草6克。 针奇经:内关。客取:中脘、关元、巨虚下廉。 方药:丹参18克、砂仁3克、桅子9克、檀香木3克、九节菖蒲9克、炒枳实9克(打碎)、厚朴12克、麦冬12克、黄连9克、槟榔片9克、甘草6克。 针奇经:足临泣。客取:内关、关元。 七诊书案:“连服丹参饮加味2剂,兼用针法,心烦已未再现,食前后腹部偶有胀痛.伏梁缩小.小便正常,仍照前法出入”。 方药:丹参18克、砂仁9克、槟榔9克、檀木香3克,台乌9克、百合18克,黄连6克、知母9克。 针奇经;照海。客取:关元、中腕 方药:炒栀子12克、香豉9克、土明参12克、百合18克、知母9克。 随访:痊愈,已复学。 吴光德 男 19岁 学生 戊子年lo月18日(夏历9月16日),患者盘牙尽处疼痛,腮颊与牙龈红肿已3日,剧痛难忍,语言,咀嚼,吞咽受限,每餐可进糜粥两许(31克),微恶寒发热,神倦,颔下淋巴结微肿大,扪之疼痛。大便干燥,2日未解,尿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诊为牙痛,胃火为患也,拟清热止痛,用补泻法中之纯泻法。 依时开穴计算;9月16日丙子日,午前癸己时,丙7子7=14;癸5己4=9; 14十9=23.23%9=2(阳日除9)余5即得;男左,开照海穴。 辨证用针:患者牙痛,病邪在头部.针穴可在足部,为调燮阴阳平衡,采用男子午前泻针手法,阳日用9奇数,每次休息约3分钟,连续操作9个手法程次,术毕、寒热平,疼痛止,服中药一剂调理痊愈。 毛某,男,62岁,1956年1231日初诊。脉微欲绝,四肢厥冷,昏不知人,遗溺,诊为风中少阴重证。 灸右足涌泉、足三里(补)、合谷、水沟、地仓(泻)。针后当时手足微动,唾出涎痰,发出沉细声音。 1月4日,针流注开穴大陵,针后右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手足寒、昏不知人已有显著好转。 1月5日,灸右足上巨虚(补)、右地仓(泻),诸证已大减。 1月22日针奇经开穴内关,右手不能举重物、右足仍行步无力、语言赛涩。 3月8日针奇经开穴照海,右半身不遂的手足已完全运动自如。 按:中风入少阴,用辨证取穴灸涌泉,补足三里,泻合谷、水沟、地仓,又灸上巨虚、泻地仓,又用子午流注穴,如大陵;再用灵龟八法穴,如内关、照海,前后三法轮流使用,五次即愈。 田某,女,21岁,1957年2月21日初诊。神识不清,时而悲伤欲哭,夜卧不宁,心中烦热欲去衣被.诊为癫证。 针取流注开穴右神门甲己日卯时开,针后神识不清、悲伤欲哭稍减。 2月26日、3月3日针刺同上,神识已清晰。3月8日、3月18日、3月28日针刺同上,神识已完全恢复正常,病已痊愈。 按:癫证,子午流注取神门穴针刺,六次而愈。 |
|
来自: wxhqyfpy > 《针灸.推拿.拔罐与穴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