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处理镜头发霉

 吟风听涛 2013-12-14
要获得一第线条锐利、色调丰富、颜色鲜艳的作品,镜头是决定性的一环。一个精良的镜头,往往被视之如宝。可是镜头的保存往往使人大伤脑筋,现在笔者综合以往所学得之知识,加上自己工作所得的经验,对镜头所发生的通病、起因、观察方法、保存等等问题,提出来跟大家研讨。
      
      首先介绍观察镜头毛病的方法:(一)把镜头对着一个逆射的光源,让光线由斜侧的角度射入,背景要黑(或用黑纸衬托背景),观察者由镜头正面观察。(二)光源从上方45度角或较小的角度射入,观察者从入射光源之反射角处观看,背景也要黑。(三)把镜头对向强光,让光线直接射入镜头,观察者从侧角观察镜头,周围环境要暗,光源可采用电筒或幻灯机。
    镜头最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一)镜头发霉-----这种毛病主要原因,是一种细菌附在镜片上生长。助长细菌的滋生原因很多,如空气潮湿,镜头金属筒内的沙孔所含的水份蒸发,对焦旋环内之润滑油的挥发,留在相机和镜头外壳的手汗和油污的挥发,镜头被海水或雨水湿了不清理,和镜头长时期与吸湿的皮套绒布、木柜等一起存放等等。发霉的形状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A)像枯树枝的形状----丝丝很清楚,主枝分长短枝,颜色是白色。这种细菌很易抹去。(B)像棵花的形状-----主枝很清楚,分枝较长,枝边沿化开,颜色呈蓝色。主枝反射光线时呈银色,多附在蓝色的加膜和光圈叶前之镜片上,初期很易抹掉。(C)像水母的形状,分枝由主体向四面八方伸展,中心密布,初发呈白色之时也很易抹去。(D)状如地图的山脉,主枝成不等形生长,枝旁边化开,颜色较浅,呈白色。见此情形应立即抹掉,因其生长得很快,如时间太久即侵入膜层内,不易清除。(E)像皮层上的斑点。成之字形,很细密的分布在镜片上,边化开,色淡,颜色是白。此菌发得相当快,应立即抹复查。让其继续至二、三个月便生入膜层内,便不能除去。任何形状之发霉,一经发觉尽早清理,若时日太久。就会留下痕迹或根本不能清除。严重的发霉,使影像最后通牒差降低,镜头的透明度减少,但还不致影响线条的清晰程度。 
  (二)假如镜头有条状伤痕,主要的成因是硬质细沙附于镜面,未经吹掉就抹镜头,造成硬沙尘与镜磨擦,或抹镜用之物件太硬,擦抹时过份用力。有些镜头加膜又软又薄,很容易抹出花痕来。这些花痕是有损镜头之透明度,并能引起反射散射,对反差有影响。如果镜片中间有严重的伤痕,使用细光圈拍摄时就会产生模糊的现像。
  (三)镜头如有气泡,观察气泡的方法最好用上述的第(三)种观察法,看到园形的小黑点便是小气泡,黑园圈中间有白园发光点是较大之气泡,其形成是玻璃在凝固前所排出之气体未能及时升至溶液表面。幸亏近代的透镜很少会气泡,在理论上它是可以引起光线之反射和折射的,但在实用上它的害处并不比同样大小的尘埃更为严重,但在购买时当以无气泡为佳。 
  (四)镜头内有锈粉或黑色的小碎片----锈粉是因光圈系统生锈而脱落之氧化物,黑色小片是镜筒内边沿的黑漆自己腐蚀而掉下来的,这些东西多数落在光圈前后的镜片上,必须清除,特别是靠近镜片中心位置。因为它们会阻碍光线进入相机之底片上,如镜头中心聚了很多,收细光圈拍摄时引致曝光不足,影像不清楚等毛病。
    (五)镜头有朦雾的话,观察此毛病要用第(三)种方法观察,才易于发现,多数发生在光圈叶前后之镜片上,像烟雾般附于镜片,有些则由在两片镜片粘合之间,起因多为油脂的蒸发气,酸性气体,长期被强光照射,空气潮湿等,同时含硅酸盐及硼酸的光学玻璃有吸湿的特性,而且加膜层并不是没有孔隙的紧密层。如孔隙凝结水气也会形成朦雾。此毛病应尽早清理,时间长是不能清除的,对影像的影响是使反差大为降低而超于平淡,此毛病多数是发生在放大用的镜头上。 
    (六)镜头脱胶。以往多数镜头的粘合,是用加拿大树脂和镜头加热后粘合,现代多用阿拉第特的人造树的脂剂,不需加热,能在冷态粘合玻璃,硬化状态强度很高,与水、汽油、丙酮及甲醇不起溶解作用,视察脱胶则用上述第二种方法,脱胶的形状如一,多呈现出晕色(反射出的光线如银色如C,或开裂痕)。脱胶的原因,有冷缩热涨时的张力所引起。一般热带多为溶胶,寒带或亚热带多为脱胶,治理脱胶要将镜头加热一直至胶质深化时,才把镜头分开,但这很容易会因气温变化太大,而使裂,非常危险。而且,粘合时又要使用折射率和那二片玻璃的折射率相同的粘镜胶,否则对镜头的素质便会有影响,镜头折射不良,如毛病在镜边,可收细光圈来减低其不良的效果。
    (七)有时,把镜头轻轻摇动,如听到有玻璃碰撞的声,就是镜片松了,原因是夹持镜片之圈环不紧合,或镜头经过碰撞,螺丝松脱等,此毛病应立即修理,因镜头片松了同,便不是片片彼此平行垂直,主轴也因此不能在一直线上,以致引起不集心像差,影像的清晰锐利程度遭到破坏,不能获得清晰的底片。 
  (八)镜头有抹不掉的指模或油污--是因为有油质的东西或手指接触到镜头表面,长时间不理会,会引致油脂的酸性腐蚀到加膜深处而不能再清除,那么对镜头之透光度便有影响。 
    (九)镜片突然出现了很细密的小孔,俗称“豆皮孔”。镜片当长时间被化学气体、油脂、水气等挥发所侵蚀,多数发生在有严重的朦雾的镜上。又如被化学液体所沾湿,如镪水会发生此种情形。观察时需用放大镜帮助才易于观察,此毛病会影响摄影线条的清晰,收小光圈时亦会使影像散射。 
    (十)镜头如发现有一小片蓝色,是油脂蒸发气凝结在镜片上所致,此蒸发气呈蓝色状,很易抹去,抹时很明显见到是油污的物质。 
    (十一)镜头之加膜脱落----此毛前不见古人要用第二种观察法,有脱落的地方,反光特别强,多数是镜头本身之加膜又软又薄,抹镜时,稍为用力,就会脱落,此毛病会损坏加膜,使反射光增加,影像反差减弱。 
    (十二)最后,镜头有水蒸气这水点凝结,是因为清晰度一冷一热,玻璃受冷,空气中的水份凝结在玻璃上。只要把镜头放在通风的地方吹一会便会消失,但切勿在水气未消失时把相机存放起来,这会导致镜头发霉,而且在水气存在时拍摄照片,影像会模糊不清及光位发生散射光。 
    保护镜头应注意防止碰撞,避免放置在高温地方,避免接近化学液体和气味,避免长时间被强光照射,不可在光圈叶片系统中加油,避免被海水或水沾污,避免尝试自己拆卸镜头,镜头不用时应加上镜头盖防止灰尘,用后应把镜头及相机之油污手汁抹净,镜头已发生毛病时应早日修理。

另转:
用一个擦镜纸沾上3%的双氧水,要比较多点,在镜头表面轻轻带过,只要使双氧水沾在镜头上就行。如果镜头发霉太厉害的话,干脆把它整个泡在双氧水中。过一小会儿(30秒就足够了) 再用擦镜纸沾上无水酒精轻轻擦拭,目的使用无水酒精把镜头上的水分吸收掉,并洗掉镜头上的脂溶性污物。经过以上处理,只要霉菌还没有把玻璃吃掉太多,你的镜头就像新的一样了。在下3年前处理过的镜头至今还光洁如新。以上的方法,对60年代以后的镜头镀膜没有影响,再以前的镜头在下没有试过。您要是在 30年代的古董上动手,搞坏了在下可不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