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安全套实验”玄机原来竟是这个?

 木立 2013-12-14

央视“安全套实验”玄机原来竟是这个?

 

昨晚,央视一套重播了综艺节目《是真的吗》。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探讨“安全套能不能装下4升水”,对此,网友表示尺度很大。

某网友称,“央视是真的吗这期有一个话题有点重口啊……一只安全套能装四升水吗?还现场做实验,这是我认识的央视吗?”“女主持人揉来揉去,‘看,根本没破!’我以为拨错频道。”

还有女网友看节目遇到尴尬,网友“我是懵萌猛梦”表示:“刚在家里看《是真的吗》,主持人正在验证安全套能不能装下4升水。然后老爸特淡定地问我,你用过吗?然后我特淡定地说,那不男性用的吗!然后一家人就陷入沉默。”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是科普节目,可以理解。(2013,12,13“央视”《央视做实验一个安全套能装4升水 网友惊呼尺度大》)

 

为写这篇文章,我连着看了三遍央视综艺节目《是真的吗》视频。于我看来,如果只看央视主持人蓓蓓在生物化学博士黄西的配合下、装进4升水的过程,如果只听她讲安全套的种种特定用途,人们完全有理由说,这是一个科普节目。因为不管主持人说安全套是“野外生存个人应急救生用品”也好,还是细数安全套种种用途也罢,安全套真的可以成为装水的器皿,可以做成“救生圈”,可以成为“止血带”等,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于我看来,虽然看起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我的心里却有疑问,为啥央视的这个节目偏偏拿“安全套”说事,而不是用气球来做实验?难不成气球就不能成为“野外生存个人应急救生用品”?不能成为主持人所说的可以作为装水的器皿?不能成为“止血带”?不能成为防水用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正是这个否定,让我发现了玄机。

 

央视“安全套实验”的玄机究竟在哪里?我以为应该是在央视主持人出场前的那一段。因为黄西在这里的一段“独白”,与主持人后面所说的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且别有“风情”:“我是到了20岁才知道安全套是干什么用的(笑声),我把这个事跟我的美国朋友讲了,这个美国朋友挺吃惊,他说(噢哟)黄西,你是不是在20岁之前,是一个挺不负责的男人?(观众惊叫、大笑,两位女嘉宾面露羞色,有一位用手捂了一下鼻子,电视效果声)我说你这话说得不对,我20岁之前是一个根本没有机会不负责任的男人(观众大笑,女嘉宾之一吐舌,另一位女嘉宾插话:“不知道为什么你挺遗憾啊刚才……”,然后大笑)20岁之前……”。

我注意到,只是到了此后,在一位现场观众的即兴发言,并在提问完两位女嘉宾和她们身后的方阵意见后,央视主持人才出场,并在黄西的配合下,完成了那个能装4升水的“安全套实验”。

 

我不知道人们有没有注意到,美国朋友问黄西的那句“是不是在20岁之前,是一个挺不负责的男人”,其意是不是在说黄西在20岁之前与女性有那门子事,是不戴安全套的?虽然黄西接着用了略带诙谐的话,将这事“一笔带过”,但话语中的“暧昧”之味已然溢于言表。而如此这般的开场,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开宗明义”?可以看成央视不用气球而用安全套的玄机所在?拿着央视主持人蓓蓓自认的安全套这个“非常私密的成人用品”,在那里“揉来揉去”的讲解,所追求的不就是“出格”所能带来的效果?不就是在“出格”中用无聊吸引眼球,以求提升栏目的“收视率”,这是不是真正的玄机所在?

 

行笔至此时我想问,堂堂中央媒体,用如此的“重口味”、“大尺度”玩无聊,真的是为了科普而不是为了其它?不然同样可以说明问题,为什么偏偏不用气球?正因为如此,人们是不是可以这么问,央视的提升“收视率”,竟到了如此“黔驴技穷”的程度?如果是以央视这样的“玩法”,是不是想告诉人们,只要是离家外出,那么人人都得带上一只或几只安全套?只有这样,在万一遇上“野外生存”之时,才能万无一失?如果思维发散一下,是不是想重复某一位教授的观点,万一女性遇上“野外色狼”,还可以从从容容“递上安全套”?如果思维再发散一下,当色狼被抓并被搜出随身所带的安全套时,他们能不能说这是央视教的?这是为了“野外生存”所需?

请问央视的同志们,你们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吗?请回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