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念宗书法展

 老樟xy67896789 2013-12-14

《谭念宗书艺》序

韦守德

      看了念宗书法作品清样,我很为念宗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高兴。昔人论作书曰:“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用功勤。”可谓度人之金针。

      念宗从小酷爱书法。孩童时代临写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书就颇有悟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来末,一次偶然机会,他结识了回乡探亲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老书法家黄吴怀。黄吴怀先生对他说:“广泛习贴,博揽众长,方可成功。”简言一句,却激发了他走上临习书贴的茫茫之路……

     汉魏碑刻,二王阁贴,张旭、怀素、山谷、王铎的草书,无一不临。

     1986年,已工作十年的他,不甘停滞,背着书包到县中找他当年的数学、语文老师为他辅导,并以全县文科高分的成绩考取了广西大学经济系。1995年,又考读中南财经大学投资专业。他硬是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建筑工程专业技术。1992年,凭着他的建筑技术特长,被任命为柳州地区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一任建筑工程预算科科长。1997年,柳州地区公开选拔建设局副局长职位,他在众多竟聘者当中脱颖而出,最终折冠。他每天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做,外人看来应当很难得能坐下平心静气地临帖、创作。可想而知,念宗进行艺术创作、探索的时间,都要靠超人的毅力和勤奋,每天一点一滴挤出来。我觉得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但是,念宗早期的书法作品还是没有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作品仍属于“自由体”之列,缺少内涵。正如一些前辈书法家说的,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毛笔写字,但并不是每个人写出来的字都是书法,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书法家。书法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浅雅于形,深雅于意,体现的是视觉和神韵,难怪,有人一生挥毫泼墨,也还是徘徊于书法艺术之门外。他也曾迷茫,甚至想放弃,但他最终还是执着地追求下去。

     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念宗选定了自己喜爱的,与自己性情、风格相近的明代书画家八大山人的书法作为主攻方向。为此,他搜罗有关八大山人的资料,还远赴江西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探访八大山人书画真迹,感悟八大山人的艺术人生。与此同时,他尝试用理性思考与创新理念结合,临贴与创作结合,很快就尝到了甜头。2003年,全区第一届中青年书法展上,他以八大山人笔意创作的作品获得了三等奖;2004年,全区“路文化”书法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同年,又入选了全国首届大字展……2008年获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2009年入选中国书协当代名家500人书法精品展;2009年入选全国第六届楹联展;2010年获全国“康有为”书法大赛优秀奖;2011年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百人精品展;来宾市唯一一名连续四届获市政府文艺创作最高奖—“麒麟奖”并以书法成果和特殊贡献被评选为来宾市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在广西来宾艺术界,念宗是第一个以书法入选国展的人,现在又是第一个出版个人书法集的作者。念宗的书法立足传统,碑贴、楷、行、草、隶各种书体功底扎实。这次念宗出版的书艺作品,有两幅是临王铎的草书,其线条、形式、质感皆十分接近,颇显古人用笔之趣,说明他临贴用功之深,一丝不苟。不同之处,是念宗在临贴过程中引入了创作的理念,使整幅作品更具有灵动和创意。他创作的作品,线条雄厚,结体和谐,通篇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细观他出自“二王”一路的作品,或严谨规整,或率意畅达,或行草相间,或行人流水,流畅飘逸,自然天真。以八大山人笔意创作的作品,笔画圆润浑厚,字形收敛夸张,方笔圆笔并用,更注重用笔的虚实顿挫和墨色的枯润变化,尤其注重作品的气息和整体效果,笔沉墨实,线条圆劲有力度,章法有变化。当然这种探索是初步的,然而在艺术上是值得肯定的。

      应该说,念宗近年来书法艺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得益于立足八大山人一家开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谷老人此诗,旨意宏远,意味深长,令人豁然开朗。八大山人以篆书的笔法去写行草书,用笔简洁,气息高古、淡雅,字形结构奇特巧妙,中锋圆润,又婉约多姿且厚重浑成,富有晋人气度。八大山人书法的成就,在书法史上是一座高峰,近人得其精髓者只弘一法师一人。八大山人的心态特征和审美追求甚为冷清,甚为超凡脱俗,简直到了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与世无争的寂净之境,这正是高僧书法难学之因。知人知面要知心!我希望念宗在书法道路上,不为时风所诱,坚定自己的追求。

        念宗这次将近年来创作的书法作品精选部分付梓出版,这是他对自己砚耘笔耕的总结,对自己书法艺术的检阅。

      我和念宗是同乡,对他的工作和艺术多有了解,想说的话很多,但限于篇幅仅谈了一些点滴看法。希望观者和书法同仁能从念宗的作品中比我想得更深、更多、更远。

我相信,念宗的书法,明天更精彩。是为序。

     (韦守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1.jpg

3.jpg

5_.jpg

7_.jpg

9_.jpg

10_.jpg

11_.jpg

13_.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