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货发展史

 昵称wpL3d 2013-12-14
现货发展史
作者:tsljtz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3-7-29 9:25:54  点击:496
    核心提示: 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目前的国家主管部门是国家商务部。根据的政策法规主要是商务部颁布的《大宗上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市场组织形态主要是规范的交易市

     

        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目前的国家主管部门是国家商务部。根据的政策法规主要是商务部颁布的《大宗上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市场组织形态主要是规范的交易市场。依托运营载体主要是发达的通讯网络,特别是互联网。交易主要采用电子商务技术。资金管理主要是银行第三方托管。

          下面我们从这条线索去看,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是经过了怎样的历史发展,沿革变化成为现在的形态。

    (一)           历史沿革:

          我国的批发市场发展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到现在为止,经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批发市场完全掌握在国营企业的手里,依靠完全的行政手段,通过分配的方式,进行资源的配置。随着改革的深入,1985年在重庆率先提出了建设工业和农产品的贸易中心,拉开了批发领域改革的序幕,把产品的商业批发模式改成自由贸易流通模式,产生了贸易中心,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1989年商业部决定在国内建立批发市场,并开始组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领导小组,从那时开始批发市场进入从展销摆摊的交易方式发展的可以开展中远期合约订货的交易方式,与此同时产生了期货交易所。

          第三阶段:批发市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在1998年,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了要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来推进中国的流通业现代化。国内相继建立了一批“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开始从一个局域性的有形市场转向全国甚至一个国际性的市场。

          第四个阶段:2007年,经过商务部市场整顿和验收,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各种服务设施配套化、资金第三方托管化,成为国家正式承认的一个新兴行业。

    ※ 再看主管部门的变化脉络

         与市场组织形态的前两个阶段相适应,当时的国家主管部门是商业部。到第三个阶段初期,由于实行政府职能改革,设立了国内贸易部取代了原商业部,这个阶段就由国内贸易部来主管。后来国务院机构改革,又撤掉了国内贸易部,足见了商务部,在机构交接过程中曾有一度主管部门不明确的时期,直到后来才由商务部明确为主管部门。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由此步入有明确国家主管部门的时期。

    (一)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

            由于是新生事物,确有一个阶段法律地位不很明确。但从它的诞生起就一直在国家法律法规体系范畴内运行。同市场组织形态的第三个阶段相适应,2003年国家质量检疫总局发布了国家标准《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管理规范》(GB/T18769-2003),从国家标准的高度来规范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与市场组织形态的第四个阶段相适应,2008年国家商务部又颁布了《大宗商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使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第一次有了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行业性管理法规。

    (一)           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所依托的运营载体,也有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过程。早期的市场,由于通讯网络不发达,采用的是在交易场所内打手势,手工报单的方式,后来发展到电话报单交易模式,客户帐单查询也是人工帐单、系统当日出单。随着通讯网络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通讯网络实现了从模拟通讯技术到数字移动技术再到3G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实现了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宽带网的全面普及。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运营载体现在已经是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在互联网上可以完成交易、对帐、结算等全部流程。

    (二)           电子商务技术发展日趋成熟

            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属于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顺名思意,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点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基于EDI(电子数据交换)的电子商务。

            该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在60年代末期产生于美国,美国首先利用电子设备使薄记工作自动化(无纸办公),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最初单项业务的电子化,逐步发展成应用第三方服务或商业增值网,以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多项业务的电子化处理,形成了计算机、局域网和数据标准为框架的商务系统。

            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特网迅速普及,逐步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百姓家庭和企业,功能从信息共享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它们不仅能融合原有的EDI系统,还可协调和集成异构数据、支持不同应用平台,能电子化处理整个商业信息。形成了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Interner的电子商务。

            E概念电子商务,也就是电子交易时代。如我们所应用的B2B交易模式。完整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还会涉用到很多方面,除了买家、卖家外,还要有银行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等机构的加入才行。

            也有将电子商务的发展划分为电子信息、商务电子化、电子交易、电子晌午生态四个阶段的。但无论哪种划分方法,都没有异议的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目前的运营模式是电子商务发展到电子交易市场的产物。

    (一)           银行资金托管手段日益完善

    银行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服务和支持,也是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开始,仅限于本系统划款。然后发展到跨行取款、汇款转帐、银联等的服务。在往后就是个人、企业网络银行服务。直到现在发展成为资金第三方托管服务系统。

    总结本部分内容:综上所述,目前的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及其运营模式依托载体,是市场组织形态,国家主管部门,政策法规体系,运营依托载体,电子商务技术,银行资金管理等不同方面,在某一个发展阶段上重合,整合的结果,这种演变还将继续下去。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看,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电子信息的十年, 为来十年将是电子交易的十年。可以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还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