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六郄穴歌

 wyfx100 2013-12-15
《十六郄穴歌》
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心郄阴郄小养老,胆郄外丘肝中都,
心包郄门焦会宗,膀胱金门肾水泉,阳维阳交阴筑宾,阳跷附阳阴交信
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阴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又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可作协助诊断之用。
郄穴”的记载始见于《甲乙经》。“郄”者本意为间隙之间。《康熙字典》释为“骨肉之效”,也可看作郄者气血深集之处”或“骨与肉之间隙,气血深聚之所”。也是脏腑经络变动之处。《十六郄穴歌》云:“郄犹孔郄义,本是气血集,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胃经是梁丘,脾应地机彻,小肠名养老,心须取阴郄,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心主郄门寻,三焦会宗列,胆郄在外丘,肝兮中都立,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穴”。临床用郄穴治疗急性病配合刺络拔罐常获奇效。

    1 病案介绍

    1.1 治腹痛 案例1:患者,男,35岁,2002年12月某日上午,患者突然感到上腹阵发性疼痛,来我院就诊。患者无呕吐、腹泻。检查无明显放射性疼痛。腹软,剑突下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患者呈急性疼痛面容,脉搏70次/min。内科给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口服颠茄合剂10ml,进行处理。下午患者感觉腹痛未减,反应逐渐加重,再次来诊。检查:剑突下压痛未减,白细胞6200/mm3,多核60,淋巴36,单核2。诊断为急性胃炎。即转我科就诊。根据诊断,当即选取双侧梁丘、地机两穴针刺,各5min行针1次。留针15min后,疼痛缓解,在胃俞穴用三棱针点刺5~10下后,立即拔火罐8min起罐。25min后腹痛消失。起针后,检查无压痛。2周后在医院遇见,患者高兴地说:“自从针后到现在,腹部未痛。”

    1.2 偏头痛 案例2:患者,女,35岁。初诊:患者左侧偏头痛,绵延数载,久治不愈,且呈周期性发作,1周或数月发作1次。近期因外感风寒,偏头痛复发。前额部疼痛如裂。曾到西医内科诊治。口服麦角咖啡因等药物。头痛依然如故。经人介绍,前来我科治疗。患者双手蒙额,苦不堪言,神疲乏力。脉浮细紧,苔薄白腻。患者素体虚,根据经络辨证,侧头部是少阳经之部,属少阳头痛。治拟祛风镇痛。调摄少阳。取穴:率谷、颌厌、合谷、风池、列缺、足临泣行针15min,疼痛仍不止后加少阳郄穴、外丘穴。手法先泻后补,在大椎穴用三棱针点刺5~10下立即拔罐8min起罐后当即笑逐颜开,说:“疼痛已基本消失”。30min取针。为巩固疗效,又针2次。1年后随访,偏头痛从未复发。体质也较以前强健。

    1.3 腰腿痛 案例3:患者,男,45岁。初诊:昨起骤然发作腰部以下及右侧臀部、股后、膝内外侧均痛如刀割,夜不能寐,由家人送来就诊。患者2天前到南方出差,坐卧湿地,汗出当风,故风寒湿之气入侵足太阳、足少阳二经,经气受阻,运行不畅。《经》云“不通则痛”。脉紧,舌白腻。CT示:腰椎无异常。证属坐骨神经痛。治则:通经镇痛。取穴:大肠俞、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昆仑。针行15min后疼痛不减,后加胆郄、外丘和奇脉阳跷郄穴跗阳二穴,行针5min,疼痛已减轻。在阿是穴用三棱针快速点刺5~10下后,立即拔罐8min起罐,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后,患者已行动自如,自己行走回家。为巩固疗效又针3次。患者痊愈。

     2 体会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郄穴为各经经气所深的部位。多用于本经脏腑、经络之气突然阻滞时所发生的急性病证、痛证。从临床实践中,笔者体会到郄穴配合刺络拔罐在临床治疗脏腑以及经脉疾患,疼痛证候确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但临床一般针灸医生只注意常规配穴,而且忽略了特定穴应用,影响了疗效的提高。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可以起到泄血,调卫之作用。拔罐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二者配合开豁毛窍,镇痛消炎功效。其优点在以轻泻其邪气,不伤正气。事实上,古人早已告诫后人,如郄穴之类特定要穴,在临床上有特殊作用。

    作者单位: 050051 河北石家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针灸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