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海原名裴文德,河东人,生而胎素,颖异不群,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裴休不希望儿子少年得志,裴休笃信佛教,于是亲自送他入佛门出家,取名法海。法海尊重父意,立志向往佛学,先在江西庐山学道修禅,后从庐山顺江东下,来到镇江金山,那时的金山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江中的一块玉石,山上寺宇荒废,荆棘丛生, 法海在此苦修,开山种田、忽一日获金数镒(每镒合古代二十两),报于地方官员李琦转呈皇上,敕将黄金送法海禅师重兴殿宇,建成后命名金山寺,后莫知去向。法海是开山祖师,为创建金山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供奉其法像于洞中。 然而,在《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的神话故事中,却把法海说成是阻碍破坏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美满婚姻的罪魁祸首,深遭世人谴责。当然,千秋功罪,历史自有评论。正如宋朝张商英诗云: “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 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 寺僧将这首诗做成楹联,悬挂在洞门两边,以表寸心。 同时在洞中挂着《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言箴》,全文如下: 汝既出家须立志,求师学道非容易, 烧香挨水要殷勤,佛殿僧堂要扫拭, 莫闲游,莫嬉戏,出入分明出处去, 三朝五日不归家,妙法何曾闻一句, 敬师兄,训师弟,莫在空门争闲气, 上恭下敬要谦和,莫轻他人自逞势, 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 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 荣华止在紫罗袍,有道何须黄金贵,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礼观音,持势至,别人睡时你休睡, 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 别明灯,换净水,礼拜如来求智慧, 报答爹娘养育恩,天龙八部生欢喜。 偈曰: 含悲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 身眼莫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 看经念佛依师教,苦志明心报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独称尊。 |
|
来自: 昵称13899613 > 《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