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理论看肺与脾胃的关系

 温暖beauty 2013-12-15
 


在中医理论看来,脾胃和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水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为水液升降出人的枢纽,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肺共同作用,维持着水液代谢的平衡。水液经过脾胃的吸收运化,再由脾上输于肺,肺再通过宣发将津液输布于全身,多余的水液再通过肺的肃降和脾的传输,向下到达肾和膀胧排出体外,有升必有降,有人必有出,这样有序的周而复始,人体才能维持动态平衡,保持健康。

第二,气生成的方面脾主运化,可以运化饮食,产生水谷精微之气,是产生气的基础;肺主气,司呼吸,可以吸入清气。所以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如水谷精微之气与清气可以生成宗气并积于胸中,宗气走息道助肺呼吸,贯心脉助心行血。五行中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所以脾与肺之间是母子的关系。《薛生白医案》中有:“脾为元气之本,赖谷气以生.肺为气化之源,而寄养于脾也。”的论述。

脾肺的关系在治疗肺癌的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在上边已经提到了痰湿疲滞是肺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痰由肺出只是外在表现,痰作为水液的一种存在形式,在脾与肺的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关系中可以发现痰是由脾而生的,上传到肺,故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由于脾气虚衰,水湿不运,湿浊内生,化痰成饮,而痰饮就会上传至肺,并聚集于肺,这样痰湿淤滞就产生了。

脾气虚衰,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化源不足,导致肺气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土不能生金。痰湿淤滞这是邪盛,肺气虚衰这是正虚,邪盛正虚疾病乃至。由此可见肺癌的发生中肺不是病源,又由于“肺为娇脏”不容异物,不容易直接用药,所以我主张治肺癌当先治脾,正所谓釜底抽薪,在临床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