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温和灸降血脂

 wmokan 2013-12-15

艾条温和灸对于防治原发性高血脂症有较好的疗效。艾条降血脂主要选取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和神阙穴(即肚脐)。其中足三里穴为阳明胃经上的合穴,可以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促消化,泄痰浊(血脂属中医学痰浊范畴);神阙穴为任脉上要穴,有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两穴配合,可以有效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

温和灸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找一个杯子装约1/3的水放在身边备用;

二、在选好的穴位处用红笔做上标记;

三、点燃艾条,燃烧至红火状态;

四、将艾条垂直悬于穴位上方约1.5厘米处开始治疗;

五、每2分钟需要把艾条燃烧端的灰烬吹入装水的杯子里(如果弹的话容易将艾条弹松,燃烧的灰烬容易脱落烫伤,在此我将其稍作改动),保证艾条经常处于红火燃烧的状态,然后继续垂直对准穴位。两个穴位各灸治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一疗程。

实行温和灸时,要求周围环境安静,患者情绪平静,认真体会穴位及经络上温热感的传导。为了使红火对准穴位,施灸时不用旋转艾条。当施灸局部皮肤灼痛难忍时,可稍微抬高艾条,使患者局部皮肤感觉保持在“温”和“烫”之间即为适度。                                    

注:    产于山阳,采以端午。

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明*李时珍

孟子曾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慢性顽固性疾病,选用三年的艾就可治好。古代长程艾草为医草,据史料记载,用艾叶治病的第一人为晋代著名炼丹术家葛洪的妻子——鲍姑。至今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宫里,还设有鲍姑殿和塑像,并留有楹联两幅:

一、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

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

二、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

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流芳

经验证明艾灸确实可以医治许多疾病,本人曾经用灸法医治过在腿部已经四年的皮肤病,经五次灸治至今没犯,曾经治愈过颞合关节炎三例,其中一例还是孕妇。灸治冻疮效果也非常好,只要没有破皮就可用灸法来治疗,脚气、淋巴结发炎也可用此法。

再此告诉大家一些常用的保健穴位,可经经常做养生灸疗

1、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外膝眼下三寸,此穴为古今养生保健强壮要穴之一 。本穴主阳明经气血,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是以谓“三里”,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作用。每次灸10-15分钟。

2、气海穴,又名下盲、丹田,属任脉,位于脐下1.5寸,常灸气海具有温补元气、益肾纳气的养生保健作用,而男子又以元气为根本。尤其是对中年以上的男子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每次10-15分钟。

3、关元穴,又名丹田、下丹田。属任脉,位于脐下三寸处,此穴是气功养生聚气凝神之所,又为全身强壮养生之要穴。常灸此穴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是身体衰弱、少气乏力,畏寒肢冷、警示不少腹虚寒之人以及元气衰惫的中老年的养生保健佳法。

4、膏肓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灸此穴对素虚之人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常灸可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肺结核和感冒,虚劳赢瘦及阳虚之人,每月灸10次,长期施灸,至身体康健为止。每次灸10-15分钟。

5、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脐上4寸,常灸中脘可健运脾胃,增进饮食,为培补后天之本的保健灸要穴。每次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至脾胃强壮为止。

6、风门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本穴主一切风症,具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的功能,对于预防感冒和高血压中风、痈疽疮疥有较好的效果。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一次。

7、身柱穴  属于督脉,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此穴具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强健筋骨、清新凝神、降逆止咳的作用,小儿常灸可强身健体,促进发育,故为小儿保健灸要穴。每次5-10分钟,隔日一次,每月不超过10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