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名城之 遂宁,广安,凉山,资阳,巴中,雅安,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3-12-15
遂宁
遂宁,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号称“东蜀之都会”,名人辈出,是清代大诗人张问陶故里,是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先后获得过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全球绿色城市”称号、中国城市公益慈善七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绿色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曲艺之乡、诗酒之乡、书法之乡。基本概括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西宽 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人口384万。市城区建成区面积 40平方公里,人口43万。
人口民族:遂宁为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6人,人口密度远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涪江两岸的冲积平坝、沿河两岸的 河谷地带和丘间小平坝区。从射洪县的金华镇到船山区的南强镇,沿涪江两岸属人口的特稠密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13人。市情概况
历史上,遂宁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灵性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山水和发达的农工商贸而成为川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尤以纺织食品工业闻名,素有“小成都”、“东川巨邑”、“川中重镇”、“西部水都”之称。
遂宁现有17张城市名片----国际花园城市[2]、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城市公益慈善七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绿色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曲艺之乡、诗酒之乡、书法之乡。[2]

荣誉

第16届国际花园城市全球总决赛中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竞赛金奖特别奖和E类城市金奖(2012)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中国观音文化之乡(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2008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2005-2008年度)、中国金融生态城市(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2010年)、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0年)、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0年)、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2009、2011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最佳城市管理奖(2011年,是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省级森林城市(2008年,四川省第一个省级森林城市)、首批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2007年,四川省第一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地级市)、首批省级园林城市(2008年)、全球绿色城市(2012年6月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专题会议全球电动绿色出行 论坛暨可持续人居发展”会议上,遂宁市获评“全球绿色城市”)、第二批省级文明城市(2011年) 在我省首次城市公共文明指数中排名第二,并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2011年)、四川第一个绿化达标市(森林覆盖率35.1%)、中国光电产业基地(2012年)、全省唯一一个全域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城市。
2012年,遂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10位,比上年上升4位,在全省排位中创2009年以来最好成绩。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4亿元,增长1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9.2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172.8亿元,增长21.2%。[7]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0.95亿元,增长3.3%,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9.43亿元,增长22.2%,,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2.98亿元,增长11.4%,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1:51.4:26.5调整为23.4:51.3:25.4。
 
广安
 

本词条介绍的是广安(四川省下辖地级市),更多含义,请参阅广安(多义词)。

广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东部,为四川省所辖十八个地级市之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1998年7月31日,广安市正式设立,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以及邻水县,代管华蓥市,2013年2月22日增设前锋区。简介
广安市位于四川东部,面积6344平方公里。1998年7月国务院撤销广安地区设立的地级市,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枣山物流园区及代管华蓥市。市人民政府驻广安区广福镇。总
广安市行政区划与交通图

  广安市行政区划与交通图

人口470万。北宋开宝二年(969)取“广土安辑”之意设广安军,为历代建制之始。广安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养育了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自然风景和人文胜迹独具特色。

发展规划

实施新型城镇化“12355”战略,即:到2012年建成1座城区人口40万以上的中心城市(广安主城区),建成2座城区人
广安城市规划

  广安城市规划

口10万以上的中心辅助城市(华蓥市区、前锋—代市工业集中区),建成3座城区人口15万以上的组团城市(岳池、武胜、邻水县城),建成5座城镇人口5万以上的小城镇(花桥镇、烈面镇、石垭镇、丰禾镇、罗渡镇),打造全国生态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最佳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5大“名片”。全市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5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以上,乡镇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面貌一年有新变化,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全市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集聚能力、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城镇空间和功能布局明显优化,城镇体系明显健全,与全省及全国城镇化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打造广安中心城区。
坚持“东扩西进、跨江发展、沿江开发”的思路,向东扩展东南和白塔片区、向西开发枣山片区、跨渠江发展奎阁片区、沿渠江和西溪河打造滨江特色景观,建成成渝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广安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实现产业规模、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强化辐射带动功能。到2012年,广安城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构筑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雏形。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广安建区设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突出发展主题,坚持改革开放,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目前广安经济开发区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24亿元增长到656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增长24.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6%,是2007年的2.5倍。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主导地位突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是2007年的4.7倍,园区成为工业发展主阵地,广安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工业化率由28.6%提高到40.2%,我市正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加速迈进。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达到28个,广安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市,发展规划

多点战略格局

“6+3+1”多点战略发展格局的具体含义: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把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我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6+3+1”多点战略发展格局。
  “6”就是6个区市县竞相跨越,承担科学发展的重任,形成支撑广安发展的6个巨大的增长点;“3”就是市上通过调整,形成了国家级经开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经过3到5年的努力,将分别培育成千亿产业园、500亿物流园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并形成3个巨大的增长点;“1”是组建广安发展建设集团,将原先城投、国投公司整合成总资产达到60亿元的集团发展公司,同时加快设立邓小平发展基金,争取获得100亿元的资金支持。与过去5个区市县的发展格局相比,调整后广安有了更多的增长点,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格局。

 

凉山彝族自治州
编辑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全州辖1市16县,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首府西昌市位于成昆铁路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气温l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气温14℃)媲美,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辖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616个乡镇。2009年全州总人口473.04万,其中彝族231.07万,占总人口48.85%;汉族225.55,占总人口47.68%;藏、回、蒙古等民族占3.47%。凉山州平均海拔264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经年常青之树,四时不败之花。州府西昌市地处安宁河流域,因海拔较高,天空洁净清朗,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之雅称,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
首府月城一隅

  首府月城一隅

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进行管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西汉司马迁、蜀汉诸葛亮、元世祖忽必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马可.波罗等都曾有凉山游历、活动的记载。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时,在会理举行了永垂青史的会理会议,并在冕宁与当地彝族首领歃血为盟。

凉山风光

凉山风光(34张)
凉山是一个资源十分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对这一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视,小平同志曾盛赞“这里得天独厚”。1991年以来,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乔石、李瑞环、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凉山视察,四川省委、省政府也先后四次在西昌专门召开资源综合开发会议,对凉山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加快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凉山富集的资源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 凉山境内江河纵横,水能资源极其丰富,理论蕴藏量达7100多万千瓦,可开发量4952万千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流经凉山的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流量大、落差大,具有广阔的水电开发前景,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骨干电源点。
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 。凉山地处著名的攀西裂谷成矿带,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聚宝盆”,被誉为“中国乌拉尔”。境内矿产资源十分富集,具有品位高,埋藏浅,采取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现已探明矿种84种,有相当储量的达60种,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30处,中型矿床63处。主要矿种中,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13.73亿吨;富铁矿4985.8万吨,居全省第二位;轻稀土氧化物总量103.06万吨,居全省第 一位,全国第二位;铜、铅、锌、锡(金属量)485.07万吨,居四川省第一位,在大西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贵金属、盐、磷、白云石、硅石等金属、非金属矿种也有相当储量。经济社会
迈进了实力跃升的新阶段。地区生产总值相继突破400亿、500亿、600亿、700亿和1000亿大关,达到1000.1亿元,年均增长15.7%,实现了五年五大步、总量跨千亿的重大历史性突破。2011年人均GDP达22044元,年均增长14.5%。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115.6亿元,年均增长26.6%,占GDP比重由9.8%提高到11.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30.3%。县域经济强势崛起,西昌、会理跻身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之列,7个县市先后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迈进了结构趋优的新阶段。三次产业比重由27.3:34.4:38.3调整为19.5:52.3:28.2。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1]

工业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11.9亿元,年均增长2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94.4亿元,年均增长31.6%。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深溪沟、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发电,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会理昆鹏10万吨阳极铜、西昌烟厂整体技改等项目竣工投产,冕宁稀土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和溪洛渡、锦屏一二级、官地水电站等项目加速推进。
 
 
资阳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相距87公里)、德阳,南连内江,东接重庆、遂宁,西邻眉山,是四川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资阳历史文化悠久,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置县,后设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35000年前,古老的“资阳人”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古代文豪苌弘、 董钧 、王褒并称“资阳三贤”,乐至亦是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的家乡。
资阳于1998年设立地区,2000年建市,辖雁江区、安岳县和乐至县,代管简阳市。幅员面积7962平方公里,总人口509.9万,常住人口366.01万。
资阳的城市名片是:“中国西部车城”、“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中国节能之都”、“绿色资阳”、“三贤故里”。人口
截止2010年10月31日23时59分,全市常住人口为366506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563424人相比,10年共减少898360人,减少 19.7 %。年平均减少2.2%。全市户籍人口为5027849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308626户,家庭户人口为 358891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0人减少0.56人。[5]经济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GDP)9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73.8%、19.7%,拉动GDP分别增长0.9、10.6、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1:55.0:22.9调整优化为21.9:55.7:22.4,继续保持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6]
 
 
巴中
 

巴中市即巴中。

巴中是四川省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素有“红军之乡”“川东北氧吧”。巴中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银花、川明参、木耳、蕨菜等绿色食品天然佳成。

巴中优秀文化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误传,实际上在汉中留坝)。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在巴中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还孕育出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吴瑞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授衔共计28位将军,“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等名人;西晋成王李雄、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唐太子李贤、诗人李白、杜甫等名人学士先后游历巴中,留下不朽名篇佳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巴中是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经陕南转战巴山,巴中终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极盛时期发展到纵横500里,拥有23个县市、500万人口、4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中共中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等首脑机关先后驻通江和巴州,现建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和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济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增速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3个、6.1个百分点,与自贡、遂宁一致,位列全省第10。
2011年全年实现GDP343.39亿元,增长15.2%,增速继2010年增长14.7%后再创新高。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6.31亿元、138.99亿元和118.09亿元,分别增长4%、31.4%和9.2%。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9.1:33.8:37.1变化为25.1:40.5:34.4,工业占比由上年的21.8%提升到25.6%,首次超过农业占比。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达10433元。
 
雅安
 

雅安市即雅安。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仅115公里,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山地占94%。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差异大,年均气温在14.1℃~17.9℃间,降雨多,多数县年降雨1000~1800毫米以上,有"雨城"、"天漏"之称。湿度大,日照少。雅安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原为西康省省会,1953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雅安市[1]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1]

方位

雅安距成都120公里,国道108和318线穿城而过,雅泸高速、成雅高速与之相连,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全市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辖二区六县,总人口153万。经济
成都至雅安120公里,国道108、318线,G5京昆高速均经过雅安。成都新南门旅游集散中心、石羊场汽车站每日有客运班车到达雅安。经成雅高速到雅安仅一个半小时车程。雅安至景区每日有数十班客车往返,有出租车运行。
2012[3]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98.05亿元,增长1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全省1.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2亿元,增长39.56%,增速位列全省第3位。项目投资逆势增长。新筑通工、九晶单晶棒、剑南春铬铁深加工等重大产业项目基本建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7.2亿元,其中,民生和社会事业投资82.9亿元、制造业投资7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54.7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3.8亿元、房地产投资30亿元。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3%,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1%,增速位列全省第3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