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
遂宁,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号称“东蜀之都会”,名人辈出,是清代大诗人张问陶故里,是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先后获得过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全球绿色城市”称号、中国城市公益慈善七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绿色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曲艺之乡、诗酒之乡、书法之乡。基本概括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西宽 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人口384万。市城区建成区面积 40平方公里,人口43万。
人口民族:遂宁为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6人,人口密度远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沿涪江两岸的冲积平坝、沿河两岸的 河谷地带和丘间小平坝区。从射洪县的金华镇到船山区的南强镇,沿涪江两岸属人口的特稠密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13人。市情概况
历史上,遂宁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灵性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遂宁现有17张城市名片----国际花园城市[2]、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城市公益慈善七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绿色经济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曲艺之乡、诗酒之乡、书法之乡。[2]
荣誉第16届国际花园城市全球总决赛中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竞赛金奖特别奖和E类城市金奖(2012)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中国观音文化之乡(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2008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2005-2008年度)、中国金融生态城市(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2010年)、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0年)、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0年)、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2009、2011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最佳城市管理奖(2011年,是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省级森林城市(2008年,四川省第一个省级森林城市)、首批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2007年,四川省第一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地级市)、首批省级园林城市(2008年)、全球绿色城市(2012年6月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专题会议全球电动绿色出行 论坛暨可持续人居发展”会议上,遂宁市获评“全球绿色城市”)、第二批省级文明城市(2011年) 在我省首次城市公共文明指数中排名第二,并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2011年)、四川第一个绿化达标市(森林覆盖率35.1%)、中国光电产业基地(2012年)、全省唯一一个全域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城市。
2012年,遂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10位,比上年上升4位,在全省排位中创2009年以来最好成绩。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0.4亿元,增长1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9.2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172.8亿元,增长21.2%。[7]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0.95亿元,增长3.3%,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9.43亿元,增长22.2%,,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2.98亿元,增长11.4%,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1:51.4:26.5调整为23.4:51.3:25.4。
广安
本词条介绍的是广安(四川省下辖地级市),更多含义,请参阅广安(多义词)。 广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东部,为四川省所辖十八个地级市之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1998年7月31日,广安市正式设立,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以及邻水县,代管华蓥市,2013年2月22日增设前锋区。简介
广安市位于四川东部,面积6344平方公里。1998年7月国务院撤销广安地区设立的地级市,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枣山物流园区及代管华蓥市。市人民政府驻广安区广福镇。总
![]() 广安市行政区划与交通图 发展规划实施新型城镇化“12355”战略,即:到2012年建成1座城区人口40万以上的中心城市(广安主城区),建成2座城区人
![]() 广安城市规划 坚持“东扩西进、跨江发展、沿江开发”的思路,向东扩展东南和白塔片区、向西开发枣山片区、跨渠江发展奎阁片区、沿渠江和西溪河打造滨江特色景观,建成成渝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广安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实现产业规模、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强化辐射带动功能。到2012年,广安城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构筑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雏形。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广安建区设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突出发展主题,坚持改革开放,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目前广安经济开发区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24亿元增长到656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增长24.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6%,是2007年的2.5倍。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主导地位突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是2007年的4.7倍,园区成为工业发展主阵地,广安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工业化率由28.6%提高到40.2%,我市正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加速迈进。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达到28个,广安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市,发展规划
多点战略格局“6+3+1”多点战略发展格局的具体含义: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把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我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6+3+1”多点战略发展格局。
“6”就是6个区市县竞相跨越,承担科学发展的重任,形成支撑广安发展的6个巨大的增长点;“3”就是市上通过调整,形成了国家级经开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经过3到5年的努力,将分别培育成千亿产业园、500亿物流园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并形成3个巨大的增长点;“1”是组建广安发展建设集团,将原先城投、国投公司整合成总资产达到60亿元的集团发展公司,同时加快设立邓小平发展基金,争取获得100亿元的资金支持。与过去5个区市县的发展格局相比,调整后广安有了更多的增长点,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