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见闻录之十:美国的医疗

 喜欢收藏001 2013-12-16

                       美国的医疗

在国内时,我从媒体的报道中得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力推医疗体制改革。为什么要改革?我想,那肯定是美国的医疗体制存在问题,不甚完善完美。到美国探亲之后,通过陪夫人去看次病,我算是对美囯的医疗有了些许知晓。

女儿女婿住的房子是前有坪后有院的独立两层楼房。前坪后院都有绿草覆盖,种有不少花木,还开有菜土,“生态”不错,常有野兔、飞鸟光顾,绿草中蚂蚁甚多,花木中有藤蔓缠绕。前几日夫人与潜入室内厨房觅食的蚂蚁“作战”,手指被蚂蚁钳了几下,到园中花木丛和菜土里拔野草,手臂又被草藤划了几道印痕。夫人的皮肤易过敏,过了几天,手指头和颈下突然大片红肿,起了许多小疹,痛痒难耐。女儿女婿急了,赶忙开车带夫人到中国城华人医师开的诊所去看病。我不放心,也陪去了。听女儿说,在美国如果没有买医疗保险,看病买药可是个很麻烦很费钱的事。有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来美探亲的老爹突发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开刀,入院马上动手术,术后只住了一天半就出院了。住院时间很短,恢复很快,可费用吓人。从医院和药店陆续寄来的许多账单加起来,一天半共花去7000多美元,约合45500多元人民币。这在中国人眼里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所以,一般来美探亲的老爸老妈都怕生病。幸亏我夫人只是意外小恙,到诊所让医生一瞧,很快就诊断为外源接触过敏,当即打了一针,立马见效。尔后又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到定点的超市药店买了一些口服药,服了三天便痊愈了。但这一折腾,虽是小恙,只看了一次医生,也花去100多美元。事后,我通过询问女儿女婿在美的医疗保障和查看资料,进一步了解了一些有关美囯医疗的情况。

         在美国看病,大病、重病、急病与须住院的病去医院,小病、慢病、不需住院的病去诊所。美国诊所多,医院少,它们的差别是规模大小、设备有无或多寡。医院与诊所都不“养”医生。医生和麻醉师、放射师等等,都是个体户。他们只是在医院、诊所挂靠,可以挂几个地方,随叫随到。同时,美国医、药分家,诊所没有自己的药房。病人在诊所看完病 ,拿着医生的处方要到超市的药店去买药。美国对处方药管制非常严格,虽然超市里药店多,但不随便卖处方药。药店卖错处方药而引发医疗事故,要负法律和赔偿责任,故药店卖处方药格外小心,病人须拿着医生的处方才能买到药。病人挂号、看病、检查、买药,分别由不同单位收费结账,账单五花八门,来自多处。由于长期市场机制的发展,医院、诊所、医生一般不会供不应求,看病不难。规范的医生职业教育、严格的医生执业准入制度、激烈的竞争,维持了医生的一流业务水平。到诊所看病服务很好,到医院住院完全是住宾馆的感觉,环境好,护士照料周到专业,每天的菜谱和饭店一样,无须家属插手任何事情。但医院看病检查繁杂,费用畸高。如果不是重病急症,不动手术不住院,看一般的病,美国人大都选择先上诊所。美国有专门推介各类医生的网站,病人在上发评论,给为自己看过病的医生打分。所以医生看病都很认真负责,以博得病人的信任与好评,给自己树立信誉与品牌,让更多病人找自己看病,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许多美囯人长期与自认为信誉好、服务好、医技精的某诊所医生签订协议,定为自己的“家庭医生”,看病先找他。这个诊所为病人建立档案,对病人的健康全程负责。找家庭医生看病不是随去随看,而是需事先预约。诊所的医生一般是全科的,什么病都看。自己有把握能把病人的病治好,就自己治,如果自己拿不准,就把病人推介给与自己联系的专科医生。每个诊所医生手上都有一批他熟悉的认为很好的各类专科医生名单。而专科医生可能挂靠在诊所,也可能在医院,他们也希望别的医生能多为自己推送病人,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家庭医生还负责患者住院的预约,如果不是重症,没有家庭医生的预约,患者是不能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因此,在美国患慢性病住院治疗往往要等很长时间,做个肿瘤手术或CT检查,有时需要等上半年。美国人习惯了,他们认为慢病的产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治疗也不急在一天两天。而重症、急症患者,送医院不需要预约,甚至会派直升飞机前来运送。至于什么样的病是重症、急症,美国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的界定,不由患者自己定性。

    针对美国的医疗状况,健康保险是人们必备的。在美国就医,大病要保险,小病也要保险,凡是去看医生,医生都要询问病人有没有保险。买了保险治疗费用和药费才能够大大降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唯一不提供全民医疗保险福利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这有深层文化心理的原因。美国人有不信任政府的传统心理,对政府的效率始终心存怀疑,不情愿看到政府有太大的权力去干预公民个人的生活。相反,他们很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认为过分福利会养懒汉,一旦国家全包,必定失去监督和利益平衡,造成巨大的医疗浪费,最后导致高税收,让有钱人多交税。美国绝大部分中产阶级和富人都有这样的心理,真正拥护全民医疗福利的,是那些缺乏社会流动机会的穷人,而这部分人在美国并不是社会的主流。
       
普通美国民众的医疗保险可以从政府和私营保险公司两个渠道获得。政府提供的项目有两大类,分别是保险性质的承担65岁以上老人的基本医疗费用;救助性质的承担贫困线以下人群的基本医疗费用。政府医疗覆盖面以外的人群,一般是通过企业为雇员提供团购的集体医疗保险来保障医疗需求。企业把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花销和其他成本花销一样从营业额中减去,然后计算利润,再根据这个利润缴税。也就是说,企业给员工买的医疗保险是可税前减免的成本支出,而员工个人也不需要为收入以外的医疗保险和其他福利缴税。政府以这样的税制鼓励企业少付工资,多提供福利。所以美国的企业主们都热衷于给自己的员工买保险。据一项调查显示,2/365岁以下的美国人都由雇主给他们购买了医疗健康保险。好的企业每年为每个员工交纳的医疗保险较高。这个保险是保整个家庭,不但员工本人看病不花钱,就连家属看病也不用掏钱。效益差的单位,则只能为员工交纳最基本的医疗保险。

  除了老人、穷人以及有雇主提供医疗保险的人之外,还有一大批游离者。他们年纪不到65岁,没有来自企业的福利,或者是个体户,或者是非法移民,或者是没有能力提供医疗保险的小公司的雇员。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不是美国最穷的穷人,而是有工作的穷人。他们大都住在大城市闹市区,有非裔、拉美裔、亚裔等种族背景,其中很多是刚到美国不久的新移民。这些人的收入都刚刚超过政府规定的贫困线,所以没有资格申请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唯一的选择就是自费购买个人医疗保险。而这样的个人医疗保险价格昂贵,是集体保险价格的3倍以上。收入不高的人难以承受。

  美国联邦法律有个规定,任何美国医院的急诊室都不能因为患者没有医疗保险或是非法移民而拒绝提供医药救助。这一规定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但也引发了严重的负面后果,使有些人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即使我没有医疗保险,到时候犯急症送医院,医院也不敢不给我看。他们买不起医疗保险,干脆就不投保。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全美有4600多万人没有买医疗保险。这些人平常生了病,如果是非急症就拿命扛,是急症就让人送医院先看病后赖账。在美国看病,一般都不需当场付钱。帐单一般会在1个多月后寄到病人家中。到时候如果病人自己没有能力付这笔钱,可以给医院和社区医疗救济事务办公室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收入情况,然后填写一份救济办公室的表格。医院经过调查后,如果确认情况属实,会把医疗费用部分或者全部免掉。全美医院接收急诊病人无法收费的数字每年达数百亿美元,这类坏账最后只能由政府出面消化。

    在美国,由于大部分人的医疗费用主要由保险公司承担,对医疗没有尽量少花钱获得最大救治效果的激励机制,所以医生在看病时一般不考虑病人花钱多少,而是尽可能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来赢得患者。另外,国会为了保护病人利益制定了偏向于病人的法律,病人有权利根据这些法律以医疗事故起诉医方,如果胜诉,医方要负法律责任,并附带高额的民事赔偿。医生为了避免这些责任,一方面购买保险,一方面要求病人做过多的冗余的检查测试,以保不出医疗事故。这无形中抬高了医疗保险的成本,迫使保险公司以提高投保价格的办法来对付。这样,美国全社会包括国家、企业、个人对医疗保险费用的投入无可避免地连年攀升,每年全美所有医疗开支占GDP的比例高达20%以上,逼近30%,每年消耗的医疗费用在世界排第一,政府支付的公共医疗费用开支成为仅次于军费开支的联邦政府第二大财政支出。美国已不堪其重负了,所以奥巴马总统要力推医疗体制改革。

 美国见闻录之十:美国的医疗

 

                   美国的医院大楼并不很高,但设备很先进,病房设施很好。


美国见闻录之十:美国的医疗
                                     美国一家医院门前

美国见闻录之十:美国的医疗
                     世界著名的医疗科研和设备技术一流的德州医疗中心

美国见闻录之十:美国的医疗
     美国医生学历很高,经八年以上的学习与见习实践并且通过州以上的医师执业准许考试,拿到行医执照,才能进诊所或医院工作。

美国见闻录之十:美国的医疗
     这是一家连锁药店。经营药店利润较高,所以休斯敦的药店很多,到处可见。有的在大超市设柜,有的独立设店。独立药店实际上也成了小超市,除了卖药,还卖其他许多食品、化妆品与日用品。
美国见闻录之十:美国的医疗
    药店按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标准,严格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药店卖药如果引发医疗事故,要负法律与赔偿责任。药店因此而不敢随便卖药。处方药一定要见医生处方才卖。这是一位消费者拿着医生处方在买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