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_2013第一期学期音乐评课稿

 binglunnongying 2013-12-16

《茉莉花》评课

 

                评课人:冰影

源老师所执教的《茉莉花》这一堂音乐欣赏课,令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心中油然而生:这堂课堪称“唯美”课。

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本课教学围绕乐曲《茉莉花》的赏析展开教学,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教学条理清晰,整节课的设计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互动交流完成,为学生学习、积累音乐作品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将学生带入节日的氛围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总体欣赏感知—分段赏析指导---总体体验提升的指导方法,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激发了学生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比较完整,教学效果比较好。

二、主要教学特色:

1、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教学环节的衔接体现出有效性。

2、分段赏析过程中对旋律的分析指导、引导体验的过程比较细腻,方法比较有效,效果比较明显。

三、听课后的收获体会:

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理念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操作的有机融合,是我们音乐学科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2、音乐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需要关注:音乐特质的理解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有效落实;教学理念和操作行为之间的差距要尽可能缩小。

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资源的运用使课堂变得活泼轻松,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音乐课真正成为一种欣赏性的课程。

4、欣赏课教会学生们从乐曲的作者、情绪、速度、力度乐段等很多方面去思考,让他们自己分析乐曲寻找答案应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山谷静悄悄》评课

评课人:冰影

《山谷静悄悄》,这是一首意境美好,旋律优美中夹带轻快,难点较多的歌曲。今天,我们就听了老师的这节课。

听了这堂课,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1、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备课前反复了解教材是备课之本,反复吟唱,可以让我们找准歌曲的难点,以及学生在学唱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对歌曲情感的处理也会更妙。反复聆听,可以让我们挖掘出欣赏曲中的有效要素。

2、教师问题的设计。可以说教师的提问是串联课堂的主绳,是推动课堂前进的动力,所以在问题设计上我们还要下更大的苦功,争取能够简炼、指向性强,有吸引力。

3、手势辅助教学。在这节课上,王老师运用手势来提示音高,我想,手势真的是一个有效地辅助手段,感情、时值、节奏等都可以涉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

4、扶与放。一般来说,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扶与放,对于低段学生可以多扶些,中段的扶逐渐向放过渡,高段多放些,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总害怕学生会出错,扶得较多,还是要好好告诉自己,放吧,相信学生能行,当然,在事先要培养他们的能力,也不能一放了之,要且扶且放,等学生有这样的能力和自信了,就事半功倍了。  

二、主要教学特色:

1、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教学环节的衔接体现出有效性。

2、分段赏析过程中对旋律的分析指导、引导体验的过程比较细腻,方法比较有效,效果比较明显。

三、听课后的收获体会:

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理念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操作的有机融合,是我们音乐学科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2、音乐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需要关注:音乐特质的理解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有效落实;教学理念和操作行为之间的差距要尽可能缩小。

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资源的运用使课堂变得活泼轻松,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音乐课真正成为一种欣赏性的课程。

4、欣赏课教会学生们从乐曲的作者、情绪、速度、力度乐段等很多方面去思考,让他们自己分析乐曲寻找答案应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是少年阿凡提》评课

 

               评课人:冰影

潇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而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下滑音的升记号的唱法,感受浓郁的新疆音乐的风格,能用圆润的声音、诙谐的情绪表现歌曲,并能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通过创编歌词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神老师在掌握教材、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结合,运用多样的形式把单一枯燥的内容融入到灵活的教学方法中,让学生学唱、体验、实践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特点的歌曲。同时让学生在创编歌词中去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通过学唱歌曲,编创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做自然生态保护者的情怀。听完神老师的这节课,总结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 注重营造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新课的导入部分,他首先用一段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使孩子们一下子对于这节课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的气氛被调动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

二、倡导“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生活的前提。”因此,在这一课中,将始终“兴趣”两字放在首位,由此展开课堂教学。

三、运用多种形式去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表现音乐能力。

在课堂上神老师运用了教学视唱和新疆地区特色音乐的方法。再进一步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亲身体验法、讲唱法、表演创作法等等。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对于学生充满新鲜感和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

当今是创新的时代,因此教育也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课中,设计了让学生编创歌曲中“谁要打鸟儿,谁要捉青蛙,谁要折断花和树,我可对他不客气”这几句的歌词进行创编。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创作出了:谁要浪费水,谁要浪费电,谁要乱扔瓜果皮,我就对他不客气。谁要乱砍树,谁要踩地、、、、、等不同的歌词,这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对他们进行了德育环保的教育,以达到了德育渗透音乐教学的效果。

2、分段赏析过程中对旋律的分析指导、引导体验的过程比较细腻,方法比较有效,效果比较明显。

三、听课后的收获体会:

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理念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操作的有机融合,是我们音乐学科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2、音乐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需要关注:音乐特质的理解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有效落实;教学理念和操作行为之间的差距要尽可能缩小。

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资源的运用使课堂变得活泼轻松,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音乐课真正成为一种欣赏性的课程。

4、欣赏课教会学生们从乐曲的作者、情绪、速度、力度乐段等很多方面去思考,让他们自己分析乐曲寻找答案应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雨花石》评课

 

评课人:冰影

今天听了老师的一节音乐课。虽然她是位新老师,但这节课上很好地展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根底,给我留有深刻的印象。

《雨花石》这节课的难点是在学生能运用正确的方式及情感演唱歌曲;歌曲中倚音的运用。课堂上学生的心被教师预设的情景抓住了,被环环紧扣的环节迷住了,被音乐作品震撼了,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也是音乐自身的魅力和歌声的魅力。但是在指导学生演唱时没有把握住学生轻声唱的原则,在聆听录音范唱时学生都能跟着唱,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聆听习惯。建议老师组织学生安静听、仔细听、认真地听。

在歌曲开始教师的讲述过长,影响了孩子们的高涨情绪,建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他们认真读歌词,理解歌词大意后淡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自然的渗透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浅显的点滴点评。


《捉迷藏》评课

        

                 评课人:姬广香

听了老师的三年级音乐课《捉迷藏》,感觉到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花了很多工夫。下面简单谈谈自己对这堂课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进行了成功的课前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的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节奏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老师在技能练习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有趣的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不同节奏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枯燥的乐理知识。同时我也能感受到教师认真钻研了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在新课改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教学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发挥了音乐自身的魅力,让学生自己自愿的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去,比教师强制学生去接受效果大家可想而知。教师在教学时将难点分解,逐步解决,使学生即容易掌握,又有成就感。

三、课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层次分明,学生在课堂中也有很大的收获。

学生先读歌词,再老师唱歌谱,然后学生一句一句学唱歌词,接下来两句两句唱歌词,最后,整个曲子连起来唱。这样,每一句都能准确无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