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苏金柱)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吴正宪9月30日来到地处北京顺义东北边远山区的龙湾屯中心小学,把脉山区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她建议教师们必须以即将颁行的新课标为“纲”,认真理解、深入学习新课标,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轻松学习”,“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龙湾屯中心小学近年来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专业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素。从今年新学期开始,该校在中高年级数学课试验“学案导学”,以“互助共进”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以打造高效课堂。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方式试验一月后,由本报牵线,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一行送教下乡,为该校教师“把脉”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 吴正宪全程听了该校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乘法分配率”和五年级的一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后对两位教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与来自顺义区的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点评中,吴正宪首先对该校在中高年级开展的《“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在课改实施十年后的今天,龙湾屯中心小学的这种尝试值得肯定,也符合课改的精神。 “农村老师有理念,也都知道要以学生为本,但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该怎么做呢?”吴正宪认为,好的数学课必须是有后劲的,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注入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独立尝试,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允许学生出错,并利用错误作为学习的资源。若只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虽然一节课很顺畅地下来了,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不大。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这是数学新课标的重大变化,不管你有千变万变,这法那法,国家只有一个‘法’,这个‘法’就是课标,它是‘纲’。老师必须认真理解、深入学习新课标。”吴正宪认为,凡是好的改革,必然是越改越轻松,程序越改越简单,也必然是效率的提升。“因而,任何教学方式变革、试验都应使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有助于学生快速提升学习效率’。” 以特级教师吴正宪名字命名的“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自2008年6月成立以来,已为首都上万名城乡基层小学教师提供了教学服务,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研修实践活动和优秀数学教师支教送课下乡系列活动,目前已在大兴、燕山、昌平、通州和延庆设立了五个分站。(记者 苏金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