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禹会诸侯”不是传说

 畅行东方 2013-12-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和“禹墟”的缘分犹如天意指引。2005年,在“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研讨会”上,蚌埠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偶然提到了“禹会村遗址”,王吉怀立刻眼前一亮——正在进行的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正是要揭开大禹时代的文明面貌,禹会村会不会是揭开谜底的一把钥匙?

  2006年5月,王吉怀就带着数名探工,在蚌埠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在禹墟开始了十余天的勘探工作。

  当年10月,王吉怀等再次来蚌,对禹墟进行试掘。这一次,王吉怀和队友们惊呆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出现了。在禹墟文化层中,他们居然发现大量的陶片,其中鬼脸式鼎足、侧三角陶足等都具有龙山文化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考古钻探手段,测出这里的遗址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其中北部的夯土面就有2000平方米,中南部文化层陶片非常丰富,而且地下遗址保存完整。初步勘探结果显示这处遗址规模相当大,约50万平方米,而且在年代上都是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时期,如此大的龙山文化遗址不仅在淮河流域第一次发现,就全国范围而言也不多见。王吉怀说,这是近年来我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而且实物的发现也解决了史学界多年来关于涂山在哪的争论。

  2007年5月1日,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禹墟遗址发掘项目正式启动,此次考古发掘选择了两个发掘点:在禹会村遗址保护碑南侧布置了16个5×5米的探方,开挖了一条探沟,在相距第一发掘点约200米的前郢村南布置了4个同样面积的探方,计划揭露面积400平方米。前者发掘目的是廓清地下夯土层的年代,后者则是了解该处文化层的堆积情况,并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分析,验证、支持夯土层的断代和定性。

  揭露、解剖夯土层是禹墟首次发掘的关键目标之一。约1500平方米的夯土层北大南小,呈一个巨大的甲字形。从夯土层发掘的探沟剖面看,夯土在凹槽内。

  根据发掘情况,专家分析,禹墟遗址位于古荆山湖中的台地上,土质较松软,古人在该处先挖出一个凹坑,然后填土夯实,夯土之上又垫了数层颗粒细密的青膏土和白膏土,形成一个高台。在夯土面上发现了红烧土层,这片红烧土层接近夯土面中心位置,与尉迟寺广场常年燔烧的痕迹不同,表现为原地火烧形成但使用时间较短的迹象;同时已揭露的夯土面上没有发现柱洞柱窝,排除了夯台上曾建大型建筑的可能,专家推测该夯台应为古代的祭祀台,并且进行过短期祭祀活动。

  2007年5月19日,禹墟考古队在第一发掘点清理夯土层表面时,意外发现一处清代墓葬。在对该墓葬做进一步清理时,发现该墓葬的墓坑深入夯土层下约0.7米,出土了墓主遗骸和数枚清代乾隆年号的铜钱。禹墟发掘以来,陆续发现过几座清代墓葬,但都在夯土层之上,只有这一处墓深埋进入了夯土层内部,从墓坑四壁可以看到夯土层的部分结构,从最上面一层的红烧土到炭灰土以下约有五六层,层次非常清晰,对于了解禹墟夯土层的整体结构有很大帮助。

  此后考古人员陆续在3个发掘区约2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汉代及汉以前古墓葬十余座,出土玉器、青铜器和数量较多的陶器,如此密集的墓葬群颇令人意外,也丰富了禹墟考古内容。

  2007年6月17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王巍等专家来到禹墟考古发掘现场调研。王巍说,从已出土的文物特征和碳14年代测定报告(距今4350年至4100年)看,该遗址属龙山时代晚期,即夏代初年前后,这与典籍记载的“大禹治水”、“禹娶涂山氏”的年代吻合。禹墟遗址出土的陶器带有明显的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特征,从陶器的联系上使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下游的龙山文化形成关联,从而证明淮河流域是古代文明传播的一个重要路径。王巍说,禹墟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目的已达到,遗迹特征表明该地曾举行过大型集会祭祀活动,“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 (蚌埠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