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网文摘手

 老龚同志图书馆 2013-12-16

送别诗

(2010-11-25 07:57:0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歌鉴赏

送别的景物

    多以“杨柳”入诗,如“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等等。唐代“折柳”赠别成为风俗,“柳”谐音“留”,离别在即,多想留住对方,但又怎能留住呢?柳条细小而轻柔,多撩人缠绵啊!以柳入诗的确生动传神,极富形象感。送别要饯行,饯行要饮酒,酒能浇离情别绪之愁苦,所以又多以“酒”入诗,如“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唐贾至《送李待郎赴常州》),“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

送别的心情

    有情人强颜欢笑的送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有恋人缠绵悱恻的送别:“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柳永《雨霖铃》)有兄弟骨肉黯然神伤的送别:“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有军人激情奔放气贯长虹的送别:“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有友人胸襟开阔气慨豪迈的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唐陆龟蒙《别离》)有知己愉悦轻快富于诗情的送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的地点

    俗话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既便如此但仍要送,送到哪儿呢?送到路口,如“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歧路”即路口。也可送到驿站,古代大道上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以供人歇息,也是“送别”所在。如“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唐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其一),“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若走水路,就送到水边码头,如“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唐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宋郑思肖《送友人归》),“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等等。

送别的季节

    “送别”多在秋季,一年四季中,秋季万物凋零,一派萧条凄凉景象,这正好烘托送别时心境的悲苦,如“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唐孟郊《古怨别》),“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唐温庭筠《送人东归》),“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唐薛涛《送友人》)等等。当代诗中也有类似情形,如:“送你的时候/正是深秋/我的心像那秋树/无奈飘洒一地/只把寂寞挂在枝头/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汪国真《送别》)也有“送别”在春季,借美好的春景反衬送别的离愁,如“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朝梁江淹《别赋》),“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唐韦庄《古离别》)等。“送别”的时间多在清晨,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好赶路,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平明”就是天亮之时。又多在傍晚,傍晚本应归家却要离别,可见心境之凄苦,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等。有少数“送别”在冬季,如“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