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切入法

 农家乐爱爱小屋 2013-12-16

 

我们用毛笔写字,笔尖刚接触纸的那一刻,是线条的开始,习惯上称之为“起笔”;提笔离纸,线条结束,习惯上称之为“提笔”。我们最简单、最自然、不讲究笔法的毛笔线条,大概就是下面这种“原始笔画”:

 

[转载]切入法

如果我们写的字都是用这样的线条组成,那就不成为其书法了。

书法的起笔一般有“逆入法”和“切入法” 两种(另有一种“横笔直入、直笔横入”的起笔方法,可视为切入角度为90度的一种特例)。有的老师称为逆锋起笔”和“露锋起笔”,意思应该是一样的。逆入法是藏锋之法,起笔形成圆笔,切入法的本质是露锋的,起笔形成方笔。如有老师现场示范,应该是很简洁明了的。我看到有的书法启蒙教材,把起笔之法描述得很复杂,使初学者望而生畏。说得不客气些,其实这些书法教材的作者自己并不懂得笔法,他们乐于把笔法写得高深莫测。写字的人不去写书,写书的人不去写字,这种情况就容易产生。

我的老师宋之宇先生故世多年,他是学颜的,在晚年带过不少学生,声名远播。我请教过他:颜字如何起笔?宋先生说,颜字逆锋起笔。譬如写横,则“欲右先左”。在横画的中间部位下笔,逆锋向左,到横画的起点处,迅速回头一顿,开始向右运笔。如果写竖,则“欲下先上”。在竖画的中间下笔,逆锋向上,到竖画的起点处,迅速回头一顿,开始向下运笔。宋先生边说边用毛笔示范,把颜字的基本笔画写得中规中矩。他的就是“逆入法”。

在颜柳之前的字,除部分篆隶外,如欧字、二王、魏碑等都是切入起笔的,颜柳才强调起笔的藏锋。这或许与毛笔的弹性越来越差有关。宋之宇先生说:因为软笔少弹性,易倒锋。颜柳字书写时,每一次运笔都有一次逆锋动作使既倒之锋不断被扶直。他的说法加上他的示范使我折服。这里就不展开了。

他的学生中有学欧体的,他不熟悉欧体。他问我:“欧字是如何起笔的?”我说,欧字应该是“切入”起笔。我用毛笔示范给他看,他点头认可。

古人写字,没有那么多花拳绣腿,越是简洁明了的笔法,越接近实用。即使有人创造了一些有效而复杂的笔法,在不断的书法实践中也会被日益简化。田蕴章先生说,“欧字起笔时要有切割之势”,这个“切”字,最为关要。就是说,写欧字的笔,弹性要好,持笔如刀,铺纸如皮,起笔时干净利落,一刀切入,然后移笔向右,果断运笔,进入中锋,万不可拖泥带水。整个过程是在瞬间完成。以前王羲之有“入木三分”的说法,毛笔岂能入木三分?其实从书写者的理念来说,是很有道理的。至于切入的角度,有说45度,有说60度,无非方笔那条线角度有所不同,大可勿必拘泥。

[转载]切入法

我们以欧体“百”字一横为例,很明显,它的起笔是不露锋的方笔。要害在于:切入时毛笔向下按,但笔尖是不动的。完全切入后,移笔向右,笔尖之锋掩入横画之中。如果在切入时笔尖沿切入方向一移动,就会使笔画左上角产生尖角。这种现象,就不露锋的方笔而言,应该避免。

[转载]切入法
   

[转载]切入法

欧体大师田英章先生说到横画的起笔是:“露锋入笔,但笔锋不可太锐,然后向右行笔。”“露锋入笔”就是切入,“笔锋不可太锐”就是笔尖要尽量少移位。移位一多,就会锋芒毕露。

但我们仔细地看一下欧帖,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也有很多起笔是露锋的。所以,切入法起笔,可露锋可不露锋。切入时笔尖移位则露,笔尖不移位则藏,露与不露,这要看书写笔画的需要。譬如下面“栋”字木旁的一竖,“於”字右边的撇,就有笔尖移位的明显痕迹:

[转载]切入法

    [转载]切入法

我们再看下面的“州”字,三竖的起笔露锋程度在不断的递进:

[转载]切入法

下面的“物”字,它的不同起笔露锋情况变化多端:

[转载]切入法

有些笔画,如“也”字中的竖撇和“泉”字的第一、二笔,显然是边切入边移动写成的:

[转载]切入法

[转载]切入法

我们可以说,欧体的起笔用的是“切入法”,在果断切入的同时,配合笔尖不同程度的移动,使笔画的起笔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注意到这一点,是临习的一大关键。

二王起笔,用的也是切入法,但它的笔法远比欧体复杂。在我看来,有些特殊的用笔方法,显示的是王羲之的个性。欧书作为经典的唐楷,应该是王羲之用笔的规范与发展。所以本文仅以欧字为例。

在同一个字里,不同的笔画有着不同的地位,你千万别把它们一视同仁了。越是主要的笔画越讲究起笔和提笔,而那些次要的笔画,也许需要的正是本文一开始就提到的“原始笔画”。有次要笔画,才能衬映出主要笔画。初学者常常把每一笔划都写成主笔。另外,敝意以为,对同一学员来说,不同起笔法的书体,不宜同时学习,因为书写习惯会有冲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