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种兵野外生存(一)

 gutuchanyu 2013-12-16

特种兵野外生存(一)  

 
特种兵野外生存(一) - 砺剑雄风 - 砺☆剑☆雄☆风
 
 
第一章  概   述

野战生存,是指在孤立无援、断水绝粮的危难时刻,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有生力量生存的方法。主要包括防护和求生两个方面。防护,即运用有效的就便手段,防止战斗毁伤和意外伤患;求生,即运用多种就便的手段和技能,维持生命和救治生命,摆脱敌人的追击和搜捕。野战生存,困难较大,要求有足够的耐心、坚强的意志和自理能力,尽可能地保存自己,减少损伤,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为适应战时恶劣的生存环境,平时应选择相应条件、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特种兵通常在与主力隔绝的敌占区进行小组或单兵活动,行动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所涉足的空间及环境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了,也决定了获得给养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应付各种人为或自然造成的各种意外情况。为了生存,为了安全,为了在任一地点完成各种异常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掌握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的各种技能。

 
第一节  野战生存的意义

万事万物处在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之中,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本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利用与抗争,力求生存与发展。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出的“适者生存”,就是指不适应自然的变化就会灭绝,适应大自然就会逐渐兴旺起来。

对于经常深入敌后和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特种兵来讲,威胁生存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自然界的威胁;二是来自敌方的威胁。因此,特种兵能否掌握足够的野战生存知识,具备野战条件下很强的生存能力,战胜来自大自然的侵袭和来自敌方的种种威胁,将是完成任务、保存自己的关健。生存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完成任务需要有在各种恶劣条件下生存的能力。某种意义上说,生存能力就是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是战斗力,它的强弱将决定特种作战行动的成败。特别是在现代条件下的作战中,特种兵在敌后无固定后方,无固定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掌握必备的野战生存知识和本领,对完成特种作战任务更具有重要意义。

我军在这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敌强我弱,我军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之下,粮食补给困难,甚至断绝补给。我广大指战员经常不得不依靠采食野果、野菜充饥。长征过草地时,红军战士曾用缝衣针制成鱼钩钓鱼,他们吃皮带,吃草根;敬爱的朱德总司令不顾生命危险,亲自尝试野菜是否有毒。

外军也不乏这样的战例,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由于英海军陆战队战前每年均到挪威北部海岸进行三个月严寒条件下的适应性训练,使部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寒区的作战心理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很强的适应力。因此,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部队虽经万里输送,战区天寒地冻,部队上岛后仍能冒着呼啸的寒风,负重达50千克,在泥泞的马岛上跋涉几十千米,以旺盛的斗志保证了行动的胜利。而阿军则相反,由于他们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尽管是家门口作战,还是有大多数人难以适应恶劣的气候,加之其他因素,战斗力大减,最终导致了失败。

1973年,菲律宾警察部队得到当地农民的报告,在卢邦岛发现了两个旧日本军人在山岗上烧稻草,菲律宾警察部队索特上士等三人连忙赶到现场,山岗上的两个日本军人立即举枪射击。在对射中,一名日本军人被击毙,另一名逃入密林中。后经查明,被警察击毙的是一等兵小冢金七,跑掉的是少尉小野田宽郎。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奉命潜伏,竟在异国的山林荒野中秘密生活了28年。小野田宽郎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是因为他曾在日本陆军中的侦察学校接受过严格的生存训练。

1995年6月2日,美军飞行员斯科特·奥格雷迪上尉,在波黑执行巡逻任务中,被塞族导弹击落。在孤立、缺水断粮的情况下,在敌战区生存6天后被营救。除其他因素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曾在生存学校接受过严格的野外求生和逃生技能训练,使其具备了一定的生存技能。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真实的例子。1980年,我国科学考察队在新疆罗布泊沙漠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科考队中有的同志掌握了一定的生存知识,能够分辨出生物是否具有可食性,因而他们在食物、饮水缺乏的艰苦环境中,通过捕捉蜥蜴、蛇类,饮用野骆驼奶,还利用梭梭的根茎和芦苇根来充饥,表现了顽强的生存能力。

1981年9月,1架为委内瑞拉的小型飞机,因故障降落在亚马逊河地区丛林深处的三四十米高的树上。其中有一位幸存的26岁的女医生赖莎,她以水和野果在丛林中生活了6天,衣服被树枝挂破,遍体被昆虫咬伤,他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种种困难,终于在第6天遇到了一位印第安人而被救。

这些范例告诉我们,无论是从战争的角度去看,还是从平常生活的角度去看,人的求生本领都是不可忽视的,掌握必备的生存知识是极其重要的。随着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战争出现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也给现代条件下的特种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战争中特种侦察作战范围更加广阔,任务更加艰巨,侦察反侦察斗争也更为尖锐,各种先进的侦察手段与侦察器材使广阔的作战地域更加暴露和透明。特种兵远离主力,活动于敌人中间,在敌方及严酷自然条件下的威胁下,掌握必备的野战生存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第二节  野战生存的基本原则

 

生存原则是进行生存的行动准则。它是根据生存的特点、生存的环境以及生存的手段等情况提出来的。是在作战和训练中总结的经验,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准则。我们应以此来指导我们的野战生存活动,在同敌人和大自然的斗争中,保存自己,完成任务。


一、保存自己,完成任务

现代战争中,特种兵为了完成某项艰巨的任务,常常会置身于某些险恶的环境中。此时,要完成上级赋予的重要任务,首要条件就是要生存下来。

特种兵的野战生存,不同于那些因迷失方向、飞机失事、轮船遇难等置身险境的人,这些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想方设法,迅速摆脱险境而求生,而且主要是受到大自然的威胁。而特种兵的野战生存就不相同。首先,特种兵是为完成作战任务,主动将自己置身于敌后或险恶的自然环境中,通过各种生存手段,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第二,特种兵的野战生存不仅要受到来自大自然的侵袭,而且还要受到来自敌方的各种威胁。也就是说,特种兵生存的条件、环境更加险恶,生存更加不易。

特种兵的求生目的不单单是活下来,保存自己,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特种作战任务。特种兵的生存是一种手段,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其根本目的是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任务前尽可能地设想可能出现的困难,对此做出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思想、物质、器材、训练等方面多手准备,以应付随时而来的各种威胁。战场情况千变万化,只要有了准备,训练有素,我们仍然可以应付自如。但不管这样或那样地处置意外情况,必须要力求保存自己,才能完成任务,要以完成任务为前提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二、藏打结合,以藏为主

特种兵深入虎穴,活动于敌人中间,要想提高野战生存能力,必须审时度势,机动灵活地处置各种情况。正确处理好“打”与“藏”的关系,贯彻以巧取胜,以奇制胜,方能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

特种兵通常以班、组为单位,甚至有时单独遂行作战任务,因此通常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处境艰难。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遇到敌情时应尽量避免发生战斗,要本着“以打求藏,以打求摆脱,以打求生存”的原则,切勿恋战,快打快撤,迅速摆脱敌人的纠缠。藏打结合,就是要求在敌后生存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打,也不能过分地追求藏,二者应有机地结合起来。打是为了更好地藏,藏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只有生存下去才能顺利完成特种作战任务。二者都是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都服务于一个目的。弄清了二者的关系,才能在敌后生存的过程中,视情况该打则打,该藏则藏。

“藏”对特种兵来说是最好最有效地自我保护方法,这是为了求生存的需要,是为了完成任务的需要,是提高生存力,保证特种作战任务完成的有效措施。“藏”,不仅是隐匿形体,秘密展开侦察作战,也包括隐真示假、伪装身份,还包括声东击西,以打求藏。“藏”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在洞穴或丛林中隐而不动,而是要求特种兵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完成任务的需要,灵活地采取各种手段,隐藏自己的行动企图,达到生存的目的。


三、行之有术,省力为主

行之有术,实际上是要求特种兵在敌后生存的过程中,要学会走路。会走是特种兵野战生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特种兵提高野战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完成特种作战任务,特种兵很可能要经常涉足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要想在地形险峻,敌情威胁大的地区获取活动空间和行动自由,就必须掌握各种地形和各种情况下行走的方法,以求保持体力,提高战斗力。

行之有术,也要求特种兵要具备一定的识图、用图知识,掌握各种地形上行走的技能,能够在复杂、陌生的地形上,准确地判定方位,正确地选择行进路线,避免走错路和迷失方向。会走是特种兵完成任务和求生存的又一重要措施,尤其是在粮食耗尽,体力消耗较大的情况下,在路线选择,行进时间计算,运动方式的确定上,一定要统筹安排,科学计划,寻求最省力的方法,以确保特种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省力为主,是建立在行之有术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会走,才能做到省力。特种兵在生存时要根据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充分考虑节省体力这个因素。野战生存环境险恶、条件艰苦、食宿无着、饥寒交加,无法得到上级的补给和支援,在这种条件和环境中,体力消耗过多,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恢复的,不注意保存体力,对完成任务是很不利的。

在这一原则中,一是应把行之有术和省力有机的结合起来,熟练掌握在各种地形上的运动方法;二是行之有术和省力为主既是野战生存中的一种方法,又是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手段服务于目的,保持旺盛的体力,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三是不要把省力视为一种消极、单纯的休息,而应以完成任务为前提,注意节省和保存体力。


四、食之储采,以采为主

特种兵野战生存,完成特种作战任务,“吃”是基础。只有及时得到食物的补充和能量的摄入,才能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才能顺利地完成作战任务。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因此,特种兵在执行任务的准备过程中,通常在“吃”的问题上要做认真准备,一般都要携带一定数量的食品。但是,战场情况千变万化,有很多情况是始料不及的,如任务时间的延长,携带的食品因战斗丢失等。因此,缺粮断水,无米之炊是常有之事。那么,特种兵在执行任务时,如何在长时间内以数量有限的食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就成了关键的问题。

食之储采,实际上是指食物的储存与采取。食物的储存应以采集为主,携带的食物应保留一定的数量,以备急用。平时应以采集为主,边采边食,边采边储。即使在携带食品的情况下也要以采为先,只要有吃的东西就少吃携带的食品,不可随意地消耗所携带的干粮,要留到最困难或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备食用。


五、择地设营,安全为主

根据特种兵执行任务的性质和特点,为了隐蔽行动企图,宿营基本在野外,既可能是在寒风呼啸的冰天雪地,也可能是在酷热潮湿的山岳丛林,既可能是在坦荡无际的平原,或者是在海上孤岛,也可能是在风沙迷漫的沙漠。但不管在任何地形上,宿营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安全为主,舒适为辅”。

安全为主,是指特种兵在选择宿营区域时,必须先考虑宿营区域的安全。一是在地形选择上要选择敌情顾虑较小的地点。通常选择便于隐藏行动企图,便于消除痕迹,便于观察、警戒和迅速转移的地点宿营。二是还应考虑来自自然界的危害。自然界的危害因季节的不同,危害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在冬季应考虑防雪崩、避风口和防冻伤,宿营地点应选择在避风雪的坡坎、岩洞等地方。夏季露营,要防山洪、雷击,应选通风、干燥处,尤其要注意防蛇和蚊虫叮咬。在海岛或边防应注意防风和海潮袭击。

在确保宿营区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选择条件较好、较平坦的地形进行宿营。利于特种兵休息和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感,尽快地恢复战斗力。

 


第三节  野战生存的基本要求

现代战争,由于杀伤力、破坏力极强的核化武器、远程投掷武器、精密制导武器运用于战场,敌反侦察措施的不断增强,致使特种兵的生存受到的威胁日益增大,对特种兵野战生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具有敏捷的应变能力

特种兵在生存时,会受到来自各种情况和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复杂的敌情、地形、气象、环境等因素。面对险恶的环境和复杂的、难以预料的情况,特种兵应能迅速做出反应,利用灵活的生存技巧使自己摆脱面临的困境。即特种兵要具备敏捷的应变能力。灵敏的应变能力能使特种兵提前对面临的威胁做出调整和部署,能迅速做出判断,快速反应,以摆脱困境,争取生存,完成任务。


二、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特种兵所处的生存环境,是根据所要执行和完成的特种作战任务而定的。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就要求特种兵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求生存。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生存方法。因此,特种兵必须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作战对象,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迅速地形成战斗力,安全地完成特种作战任务。


三、具有可靠的防护能力

特种兵执行任务时,通常远离主力,独立作战,无法及时得到各种有效的保障。生存环境险恶,四面受敌,情况复杂,随时可能面临来自生存环境和作战对象的威胁。可靠的防护能力能有效地帮助特种兵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两个方面的威胁。因此,一般情况下特种兵在选择生存方式时,应充分考虑生存环境的安全性。在特种兵进入生存地域后,应仔细观察、搜索生存的环境,采取各种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自身的安全,保存自己完成任务。


四、具有积极的求生能力

野战生存除了要求特种兵具备生存者的基本素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存技能等,更重要的是要求生存者具有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求生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胜困难,是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一环。所以,特种兵应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细致地掌握特种兵生存的各种技能,千方百计地获取有利于特种兵生存的各种“信息”,才能当威胁特种兵生存的情况突然出现时,及时判明,利用生存技能迅速合理地做出处置。

从一定意义上讲,战争就是生存之争,就是敌对双方生死存亡的角逐。因此,也可以说,野战生存能力,既是特种兵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自卫能力的基础,更是促使敌我力量转化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未来战争初期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情况下,野战生存能力强了,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弱敌人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消除敌人的各种威胁,保存实力;就可以获得恶劣自然环境中行动的自由,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扬长避短,顺利完成特种作战任务。

 


第四节  影响野战生存的主要因素

提高野战生存能力,就必须先弄清影响野战生存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克服困难,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有效手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影响野战生存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主观因素;二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就是“人”,是指生存者本身;客观因素就是环境,主要指作战对象和作战环境对生存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指生存者,具体指生存者的基本素质,如身体素质、训练素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生存者的主观能动性。

特种兵是否具有强健体魄,是否训练有素,是否掌握丰富的知识,都对特种兵的生存能力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来讲,特种兵的身体越强健,掌握的知识越丰富,那么生存的机会就会越多。同时,心理素质也尤为重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冷静地去对待,要有一种乐观的战斗精神,并使其感染其他队友,强化生存意识,树立必胜的信念,使特战小组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现代战场,特种兵单有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身体还不足以在任何一点完成各种异常艰巨的任务,关键要看特种兵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辨识的能力和聪明的才智。孙子在《月战》中指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这句话就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战国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天时”、“地利”是客观的,“人和”是主观的;在强调“天时”、“地利”的同时,最终归功于“人和”。这里“人和”就是指人的一切积极因素、能动性和主动性。特种兵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在生存时灵活变通,能迅速作出决定,能保持冷静和镇定,能很快适应环境,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使自己独立生存。


二、客观因素
(一)来自敌方的威胁

特种兵通常是以班、组为单位活动于敌后沿,远离主力,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因此,作战能力有限。一旦被敌发现,很可能陷入团团包围的艰难境地,暴露了行动企图,就无法完成作战任务,尤其是是现代条件下,随着高技术装备不断地运用于战场,敌方的防卫措施也更加严密,致使隐蔽行动更加困难复杂。即使是夜间活动,也并非安全可靠。归纳起来,来自敌方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侦察卫星的侦察和监测;

2.侦听设备的布控;

3.夜视器材的运用,传感器的侦察搜索;

4.在重点目标附近布雷;

5.在我必经之路上布洒毒剂、设置障碍或进行火力封锁。

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威胁生存者的生命安全,如果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完成特种作战任务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影响特种兵野战生存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是来自于敌方的威胁。

因此,在考虑这个因素时,应超越以往那种“藏-发现-跑-藏”的老规律。积极研究、探索高技术条件下野战生存时防敌侦察和打击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高技术兵器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和影响,扬长避短,更好地完成特种作战任务。


(二)来自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孙子在《地形》中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这里强调了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对战争的影响。在战争史上,由于不适应自然环境,造成大量减员乃至战争失败的例子很多。比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军因不适应水性和水战而大败,几乎是全军覆没,曹操也险些丧生。1942年夏天,国民党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由于不适应当地的酷热潮湿气候,加之事先准备上不足和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致使疾病在部队流行。几个月后,10万远征军,所剩能参加作战的不足4万。1941年月10月2日,希特勒下令向莫斯科地区发起代号为“台风”的进攻战役,然而,正当德军准备发起进攻时,莫斯科地区下起了大雪,气温降至零下40~500C,德军不适应这种冰天雪地的气候条件,冻死冻伤近11万人,数以千计的坦克开不动,大炮拖不走,都被遗弃在雪原上,连步枪的枪栓也被冰冻卡住拉不开。而正当德军在冰天雪地里挣扎时,适应寒区作战的苏军西伯利亚军团则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反攻,德军此战损兵折将100多万。可见,恶劣的自然条件对部队的生存及作战影响之大。

当然,也有能够在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例子。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四渡赤水,在云南与四川一带遇到了山峦障气、饥渴炎热以及伤病的困扰,但最终诸葛亮以他卓绝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克服了困难,七擒孟获,平定了南方,为以后的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解除了后顾之忧。

对于独立作战,无后方供应保障的特种兵来讲,能够掌握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技能,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平时要全面掌握各种地形的不同特点,研究各种地形对我生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存技能训练。

只有充分了解野战生存的主、客观因素,并掌握这些因素对生存的影响,才能为特种兵提高生存能力提供有利地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