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四绝”的记忆碎片:输不起的是机会
据该人士透露,敦和资管最近主要在做证券投资,期货上有团队在操作,但投入的资金量并不大,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期市波动率不大,回报率不高,但风险却高于股市。 “据我了解,敦和的研究是非常深入而且细致的,光是大豆产量一项研究,他们就有独立的团队在做。如果说叶大户早期的成功很大程度缘于他个人的洞见和判断,那么他后期成功的关键则是不遗余力地挖掘顶级人才。” 永安期货是叶大户的大本营,同时也是早期“敦和”的人才输送大本营,尤其是农产品研究团队,市场传言其麾下有五虎将,其中“张将”、“俞将”均来自永安期货。而随着投资范围的扩大,人才的挖掘范围也不再拘泥于期货、股票,债券人才也被纳入其中,如原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组带头人徐小庆被敦和资管聘请,担任公司宏观策略总监一职。 “目前叶总的身份主要是集团董事长,投资具体事宜主要由团队打理。他本人有事没事打打太极、蒸蒸桑拿,很少再直接涉及交易层面的细节。”上述人士称。 西狂——林广茂 绰号:浓汤野人 职位:天津易孚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 经历:1981年生。2002年,北京物资学院期货专业毕业,担任中纺操盘手职业投资人。早期也有爆仓输光经历,直至2008年才稳定盈利。 2010年棉花大牛市中,投入600万元做多棉花期货,持仓3万手,从浮亏60%到顶部平仓,资金翻220倍至13亿元。 2011年,反手做空棉花期货,费时9个半月,2万吨空单赚7亿元,一战成名。年底,成立天津淡水静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布“淡水静湍1号”私募基金产品,备战A股。 2012年,做多棉花期货,遭遇资金围剿,认亏出局,亏损约7亿元。是年为其“期转股”投资元年。 2013年,A股成为投资重心,前三季度连续登上冠豪高新前十大流通股东榜,截至三季报,持股4554万股。 相较“林广茂”这个名字,“浓汤野人”的网名似乎更为投资者所熟知。他本人如此解释:“浓汤”是希望我和所有有缘的朋友分享和交流的思想、体验都能既美味又有营养,最主要的是不费牙,力求简易;“野人”源自“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对君子要求之高,(我)不想也做不到君子,但是最少要求自己做个质朴的野人。 和年逾不惑之年的叶庆均等人相比,作为80后新生代期货大佬,林广茂多了些年轻人的狂放和张扬,“西狂”之名由此而来。他的操作手法大胆、激进,曾在公开场合坦言,“账户浮亏60%对我而言是一种常态,我的风格是满仓加仓交易,所以我做好归零的心理准备。就好比一个人第一次坐过山车会吓得大喊大叫,但如果天天坐,坐十年,还会害怕吗?那时坐在过山车上都能睡着了,我就是这样。” “抄底逃顶”是市场投资者最为渴求却不可及的,但林广茂却成功吃到了全段行情,捕捉到了棉花期货价格2010年从16600元/吨涨至33690元/吨,2011年又从34000元/吨跌到19880元/吨的牛熊过程,“吃到全段”也成为他最为自豪的经历。他本人也意气风发地在博客上公开了操作思路,甚至公开了其持仓和成本,并以“完美收官”定性自己的这场成名之战。 经此一役后,市场对其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人性中自负的弊端也悄悄在他心中滋生。2012年,他做多棉花,并公然“晒单”,且在与反手做空的“东邪”葛卫东的口水战中放言“棉花以后会上涨,但赚钱的仍旧是我”,是时的年少轻狂可见一斑。但对手看清了其底牌,使他在操作上十分被动,因而导致了2012年上半年其在棉花期货上的失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