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厕,蹲着好还是坐着好?

 東泰山人 2013-12-17

如厕,蹲着还是坐着?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11-27

  流言:如今普及的马桶虽然奢华便捷,但带来了种种现代化之病——痔疮、便秘、大肠炎、阑尾炎和结肠癌。实际上罪魁祸首却是——如厕姿势不对,如厕时抬高腿可模仿蹲姿,起到一定的作用。

  真相:蹲姿排便确实可以使大便更顺畅,但没有预防便秘的作用。而坐姿排便也不会增加患上痔疮、便秘、大肠炎、阑尾炎和结肠癌等疾病的风险。另外,蹲姿能减少腹部用力,对预防排便时心脑血管意外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但有的人采取抬高腿的坐姿模仿蹲姿则完全没用。

  认为蹲姿排便比坐姿好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一块被称为“耻骨直肠肌”的肌肉。这块肌肉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面绕一圈,再回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称为“肛肠角”。一般坐姿的肛肠角大约是80~90°,而蹲姿时肛肠角可以达到100°左右。理论上来说,肛肠角越大,排便时所费的力气较小。 

  更大的肛肠角虽然可以使排便时用力更少,减少排便时间,但是便秘发病的决定性因素却不是肛肠角。便秘是一种病理状态,是先有疾病再有排便不畅的感觉。蹲姿可能有部分缓解排便困难症状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蹲姿排便就不会便秘,或坐姿排便就会便秘。

  对于流言里提到的其他肛肠疾病——痔疮、大肠炎、阑尾炎和结肠癌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蹲姿和坐姿的肛肠角不同并不是这些疾病发生的原因。

  而用脚踩一个小板凳来减少大腿与躯干的夹角角度,模拟和蹲姿排便一样的效果,则是无效的。有科学家研究了正常坐姿(大腿和躯干呈90°)、抬高腿的坐姿(大腿和躯干呈60°)和蹲姿三种体位的肛肠角,发现蹲姿的肛肠角明显大于坐姿,而两种坐姿之间没有差异。另一些研究提示蹲姿排便的排空时间和腹部用力都小于坐姿,但普通坐姿和抬高腿的坐姿之间却没有区别。所以,虽然脚踩小板凳可以缩小大腿和躯干的夹角,但是对拉直肛肠角却没有任何帮助,对帮助减少排便压力自然也没有用了。(果 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