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是文学,更是哲学

 月下飘香 2013-12-17

《西游记》是文学,更是哲学。它既写出了人是怎样产生的,又写出了人是怎样发展的。

(一)人是怎样产生的?

《西游记》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作者在作品的一开头,就运用“元会运世”之说,对大自然的发展变化及人的产生进行了讲述,这是意在告诉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是大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

作者认为,人类源于猴一类的动物,书中石猴的产生,指得就是人的祖先的产生。作者对石猴的产生过程是这样描写的:花果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有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并借玉帝之口说,石猴“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这就形象地阐明了,人的祖先的产生是大自然发展变化的结果,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作者对仙石的尺寸是这样描述的:“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十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这里用得全是时间数字,意在告诉人们,时间在人的产生上的作用。

作者对石猴产生初期的生活是这样描写的:“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从这种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时的石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动物。这是作者在告诉人们,人的祖先是一种动物,也就是说,人是由动物发展而来的。

在描写了石猴的初期状态之后,作者又把石猴融入猴群之中。对石猴和猴群,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一朝天气炎热”,石猴“与猴群避暑,都在松阴之下玩耍。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打不出‘虫’‘八’组合字)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打不出‘巾’‘末’组合字);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这时的猴群是一群顽皮的猴子。

接下来,作者所描写的猴群则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他们先是主动寻找水的源流,之后又开始推举首领:“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寻着“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石猴说:“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进去之后,“石猿端坐上面道:‘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从,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显然,这时的猴王及猴群和以前有了根本的区别,其区别就在于,他们有了思维和主动性,并由自然群体转化为组织群体。主观能动性的产生,说明人的祖先由动物进化成了人。这种组织群体,实际上就是人类的最初社会即原始社会。

(二)人是怎样发展的?

有了思维和主动性,人的祖先则由动物变成了人。也就是说,人的产生是从有了“心”开始的。但“心”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心性”是不同的。在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人的“心”也是原始的。但到了后来,人的“心”就逐渐复杂起来,发展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产生欲望。对于这种变化,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人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常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于是,猴王漂洋过海,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到了长生之妙道。作者之所以把猴王的拜师之处,叫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有玄机。“灵台”与“方寸”都是“心”的别称,而“斜月三星”则是“心”字之谜语,“斜月”是“心”字那一勾,“三星”是“心”字之三点,所以“斜月三星”也是指“心”。作者写猴王从“花果山,水帘洞”,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表面上写得是从一地来到另一地,实际上写得是猴王的“心”,从一种“心”变成了另一种“心”。那么变成得是一种什么“心”呢?这要看这种“心”的化身须菩提祖师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书中提到的道教经典《黄庭》以及传授给孙悟空的长生之妙道为道教的“内丹”理论来看,须菩提祖师是一个道教人物。对于须菩提祖师的道教身份,从后面的书中也可以看出来,如第十九回孙悟空在云栈洞对猪八戒说,老孙“弃道从僧,保护一个东土大唐驾下御弟叫做三藏法师,往西天拜佛求经”;第二十六回寿星对孙悟空说:“我闻大圣弃道从释,脱性命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第九十回太乙天尊对孙悟空说:“大圣,这几年不见,前闻得你弃道归佛,保唐僧西天取经”等等,也说明须菩提祖师是一个道教人物。道教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具有追求长生不老的强烈欲望,欲望是“道心”的最大特点,所以说须菩提祖师所代表的“心”,是一种“欲望之心”。就是说,这时期猴王的“心”,由“原始之心”变成了“欲望之心”。也就是说,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人的“原始之心”就变成了“欲望之心”。

人有了“欲望之心”后,人类社会的麻烦也就来了。书中孙悟空从“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回到花果山后,就大闹人间(傲来国)、龙宫、地府、天宫,他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把天上地下全搅乱了。“乱”的根源,就在于他有了“欲望之心”。作者把孙悟空在修炼成仙后到被压在五行山之前这期间一直定为“妖”,就是因为这期间的孙悟空有了“欲望之心”。欲望是万恶之源,人世间的一切丑恶,都是欲望惹得祸;人类的一切不幸和灾难,除了自然原因外,也都是由人的欲望造成的;人的一切忧愁和烦恼,也大都是由欲望带来的。作者把“欲望之心”定为“妖”,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欲望之心”的确是人世间的妖魔。因此,人类要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就要驱除欲望,净化心灵,转变“心性”,使自己的“心”成为“觉悟之心”。所以“修心”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任务。有了“觉悟之心”人类的美好生活就到来了。书中孙悟空西天取经的过程,实际写得就是人类的“修心”过程,人类“心性”转变的过程。取经路上所驱除的妖魔,就是人类自己的“欲望之心”。不过人类要战胜自己是不容易的,所以孙悟空的取经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孙悟空最终驱除了取经路上的所有妖魔,成了“斗战胜佛”,是作者告诉人们,人类必将战胜自己,使自己的“心”转变成为“觉悟之心”。

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心”的发展。人“心”的发展,必然经历“原始之心”、“欲望之心”和“觉悟之心”三个阶段。

一部《西游记》,写出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告诉了读者“人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这样重大的哲学命题,作者竟用文学的形式进行了讲解,《西游记》的作者了不起。《西游记》是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名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