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感悟

 越秀区桂花岗 2013-12-17

我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感悟

喜爱读书应该不是三两天了。本人目前高达800度的近视基本是拜好读书所赐,自然,其中也有不良的读书习惯的因素:或是一次性看书时间过长,或是姿势的不正确,尤其以前喜欢躺在被窝里看书,这更让我的近视度数剧增。

小学时,年幼无知的我因为还不懂得上学的意义,逢有刮风下雨,便找借口赖学,可就是这样一个连正常的上学都不能全心投入的我却开始对那些不纳入考试范围的课外闲书产生了兴趣。因为年龄的关系,那时看的书大都是故事类的图书,《小小故事会》是我最为喜欢的一本杂志。

上初中时,开始看小说,古典名著《红楼梦》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大部头小说。之所以爱上这本书,是因为看了电影《红楼梦》。越剧那委婉动人的曲调吸引了我,而宝黛凄婉的爱情故事则赚取了我不少同情之泪。开始是问别人借着看,后来感觉不过瘾,干脆自己买了本平装版的,至今仍保存完好。去年为给孩子准备几套书,我又买了整套的我国四大名著,这样我就拥有了两本红楼,闲暇时仍喜欢站在书架前翻阅。

初三时尽管学习紧张,仍忙里偷闲的看了不少闲书,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本厚厚的《青春之歌》。读这本书大都是在晚上做完作业后进行,有时熬不住,作业没做完便偷偷的看,少不了挨妈妈几句责骂。看《青春之歌》时,我得知它的姐妹篇《芳菲之歌》和《英华之歌》已问世,于是便想方设法弄来看,可终究未能如意。记忆中只读到了《芳菲之歌》,但感觉已不如《青春之歌》那么精彩吸引人了。

高中时,我喜欢上了外国名著,《飘》是我完整阅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后来还相继阅读了《呼啸山庄》、《包法利夫人》等名篇。由于嫌外国作品人名复杂罗嗦,总也记不住,有时便半途而废了,因此在我的书柜里尚有好几本未曾读完的外国名篇。

印象中短短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并不曾认真读过几本好书,不过那时的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还是很用心的,有关政法类的专业书倒是看了不少,有的是老师要求我们去读的,有些算是自己要求上进的表现。专业书之外,我喜欢看看杂志,诸如《青年文摘》、《知音》、《现代家庭》等等,而《读者文摘》则是我众多杂志中的最爱,现在她已改名为《读者》了。因为借阅的不过瘾,我干脆自己花钱订阅,这也是我自费订阅的第一本杂志,并基本保持到现在。

工作以来,特别是成家以后,除了《读者》始终是我不悔的选择,《知音》、《现代家庭》等杂志已在我心里淡出,原因是随着年岁的增大,感觉自己的心脏已经承受不了那些大悲大喜、曲折离奇的故事,而《读者》仍保持着清新自然的文风。因为我是一名政治教师,我也曾订阅过几年《资料卡片》,那纯粹是出于教书的需要,而并非是内心的意愿所致。

如今的我已人到中年,读书依旧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起,我选择散文作为我主要的阅读书目,连着看了好几本散文名家的书,台湾名作家张晓风的作品是我最喜欢的,我读过她的散文精品《再生缘》和《秋千上的女子》。《晓风自选集》里有少量篇幅的小说和戏剧,但绝大多数仍是散文,我感觉最能体现她的创作水准的仍是散文。除此之外,我还阅读了其他散文名家的作品,有大陆女作家毕淑敏的作品《忍受快乐》,台湾女作家简媜的作品《烟波蓝》,这些女作家的散文大都呈现或清新自然或绮丽婉约的风格,而钱钟书先生的散文则富于学术色彩。

现在我的书柜里还有许多散文名家名篇等待我去阅读,如余秋雨的《南冥秋水》,刘心武的《在柳树的臂弯里》,王鼎钧的《风雨阴晴》,另有刘庸、柏杨、张爱玲、席慕蓉等人的散文作品。这些书均是我从当当网与卓越网上购得,嫌逛书店麻烦,我喜欢上了货到付款的网络购买方式。

除了上述散文外,我还买了好多其他书籍,而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则是我近段时间重点阅读的书目。这套书共收录了当代名家25篇长篇小说,我已经从网上购得了其中的八本,阅读过的有王安忆的《长恨歌》,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陈忠实的《白鹿原》,海岩的《玉观音》,阎真的《沧浪之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大学时候读过,前一阵又重读了,这两天正在看迟子建的《伪满洲国》。我的计划是购齐这套丛书,并一一读完。

买衣服时,我不会选择那些做工粗糙的地摊货,而买书看书我也同样讲究质量和品位。我喜欢选择名家名篇,这些书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广阔的历史与现实背景。看书时,我不仅注重作家遣词造句的功夫,更注重书的内涵,我期待通过阅读一本书,能给自己带来思想的启迪和智慧的提升。我的观点是:消遣,不应成为看书的主要目的。

活了近半辈子了,身边的朋友来的来,去的去,很少能有终身相依相随的,在这个充满了浮躁与喧嚣的世界里,世风日下,人情亦是或冷或暖。常常困惑,到底什么是我能牢牢抓在手里的?思来想去,感觉只有书才是能始终陪伴我左右的最忠实、最知心的伙伴。无论忧伤与快乐,我都喜欢与书作伴。书,不仅能赋予人才识与智慧,给人以信念与力量,她更如一泓林阴下的清泉,能洗去人心灵的尘埃,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纯洁与高尚。

书,是智慧的沙;书,是快乐的根;书,是心灵的窗。

书,我一辈子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