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市的保护建筑之二:徐汇篇

 xuminglibrary 2013-12-17
1.上海近代第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别墅:丁香花园(市老干部局)

漫步在上海西区幽静的华山路上,两边著名的建筑一幢接一幢,从华山医院内四檐飞翘的中式大楼、上海戏剧学院点状分布的小洋楼到文化名流荟萃的枕流公寓,以及复兴西路口的郭棣活住宅等等,都是名闻遐迩的经典建筑。但是,华山路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则是中西合璧、庭院深深的花园别墅——丁香花园,这是上海滩第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别墅,也是上海百年来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花园洋房之一。1994215日公布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丁香花园位于华山路(旧称海格路)849号,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即1862年,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西?罗杰斯设计,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34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主楼和副楼两幢,砖木结构,假3层。主楼为英国乡村式别墅,副楼为现代式花园洋房。总体布置为:主楼,即丁香楼,位于东部;副楼在西,坐北朝南,横向置于基地的西北;附屋、门房及花房分别置于主楼的西北角。

主楼南面为绿绒如茵的宽阔草坪及大花园,是湖石草木争胜的中式园林。园中筑有一条"蛟龙卧半园"之称的琉璃瓦龙墙,长达百余米,曲折环绕,有18个起伏。龙头伸向园中未名湖,与湖上八角亭顶端的凤凰遥遥相视,形成龙凤戏水之景。龙尾甩在园中一个旮旯角落。进龙门便是清澈平静的未名湖,湖上建九曲桥,中心为八角攒尖顶湖心亭,上塑一金凤凰,遂名凤凰亭。湖畔有船舫,环湖为山石,呈虫、鱼、鸟、兽状。园中有大小石狮多尊,有蹲有立,有俯有仰,大小拥抱,左右相望,千姿百态。花园东南隅地形起伏,曲径环绕,古树参天,山石嶙峋,有水帘洞、瀑布、小洞、小径、小桥,风格别致。园中散植丁香、茶花、月桂、牡丹、紫藤、玉兰、海棠、腊梅、雪松、红枫、铁树、香樟等花木数百种,是上海罕见的庭院珍品。

丁香花园是典型的上海早期花园住宅。

主楼(现为一号楼)南立面,建筑外观中凸出呈梯形,用细方木支撑上下两层的木柱敞廊,以及局部山墙面的深色露木垂直构架,均带有英国殖民建筑风格,而底层遮阳板的图案则是中国传统的金钱图案。较大的双坡屋面,中部为双坡山墙露木结构,设老虎窗。南廊的三坡顶与建筑主体的双坡顶在南墙面处交接,中部突出的廊道上部覆盖攒尖屋顶,使整个南立面凹凸有致,生动流畅。东立面形体较复杂,入口门廊为有柱身出挑的牛腿形支承的半圆拱劵,劵拱上部墙面有连续圆拱劵洞口,底层窗户下有半露木制雕花构架。主楼南入口由双向石阶而上,柱式门廊,A形地坪,三开间,底层前部3间为客厅、餐厅,后部是书房、扶梯间和浴厕间。二楼为起居室、卧室,有木栅栏外挑阳台。室内布局典雅,餐厅与会客室均用玻璃装饰,门窗、扶梯、护壁板均用柚木装饰。煤气、冷暖设备齐全。

副楼(现为三号楼)建于1918年。建筑南立面正中凸出部分呈半圆形,假3层,较大的四坡屋顶,有较多的烟囱。墙面及烟囱外立面均为水刷卵石。室内有小巧精致的壁炉。现该建筑外立面经过整修,部分墙面改为水泥拉毛,已没有原来的墙面精致。此楼为华丽的现代式建筑,原作藏书楼用。

丁香花园别墅体现了19世纪后期美国建筑师仿英国乡村建筑花园别墅的基调,融进了我国传统南方园林建筑的特色,是上海少见的建筑珍品。

丁香花园的主人是晚清赫赫有名的李鸿章,李家在华山路还有其他住宅,如813号西班牙风格的花园住宅等,是李鸿章后辈的寓所,还有枕流公寓等也是李家产业,当时人称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李家的显赫可见一斑。据说19世纪60年代初,李鸿章时任江苏巡抚,其宠妾丁香埋怨沪埠官宅喧嚣,李遂斥巨资,特聘美国建筑师来沪设计营造此园,又在园内遍植丁香,并以"丁香"命名此园。但近年来对此说质疑颇多,范书义在《李鸿章传》中附录了李氏去世后三位子孙分遗产时立下的合同,合同中却未提到丁香花园,由此丁香花园的来历成为一个谜。不过有一点现在已经确凿无疑,就是李鸿章从未在丁香花园住过,此园的真正主人是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

李经迈是李鸿章姨太太莫氏所生,小时候长得又瘦又小,很招人疼爱。李鸿章曾为之买下一批房产,对人说:"这孩子长得这么小,将来恐难自立,这些房产归其食用吧。我的孩子再笨,收房租总还是会收的吧!"据说这些房产,就在现在枕流公寓一带。其实李鸿章当年并没有看明白,这个李经迈虽是最小的孩子,后来却成了兄弟中最大的老板。他机警无比,因是姨太太所生,长兄们看不起他,常常欺负他,因而就更学得乖巧。当他们父亲去世,3个继承人,大房的李经方、二房的李国杰(孙)、三房的李经迈在分家产时,就把最不值钱的股票和最差地段的房子分给他。说来也怪,这些不值钱的股票到了李经迈的手里,三捣鼓两捣鼓,一个个都变得值钱起来。办房地产方面他也像个内行似的,学习外国人的样子向西部发展,买下了丁香花园及其周围的海格路、长乐路一带大片房地产,后来随着租界的扩大,城市边沿的延伸,这些地皮亦逐年增值,李经迈遂成巨富。

1940年李经迈去世,前来吊唁的人在海格路上排成了长队。李经迈毕竟是李鸿章之子,不少社会贤达、知名人士看在李鸿章的面子上,也来此鞠躬,丁香花园的草坪上就摆满了纸扎的祭品和挽幛。最惹人注目的是一架纸糊的雪白的飞机,令来宾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显示了李氏家族不同流俗的气魄。

李经迈之子李国超在其父去世后,无意在沪久留,去北京买了一处偌大的旧王府宅院,装修成中西合璧的风格。临行前把上海的房产全部卖掉,把李经迈"望云草堂"的藏书捐入震旦大学图书馆。该图书馆接到藏书后,清点为18000册,特意为之开辟了"李氏文库"以贮之,并定制了许多雕花的书橱。该馆馆长还亲自撰文,在该校学报上刊载,介绍了李经迈这批藏书的特点。李国超是独子,把上海的家产清理完毕后,包括卖掉了丁香花园和枕流公寓,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就率全家出国了,最后在美国去世。他的后代现在联合国国际救助中心担任要职,很少回到上海来。

上海解放初,丁香花园是中共华东局机关所在地,陈毅、潘汉年、刘亚楼、陈赓等先后在此办公和居住。1952年,由政府投资兴建轮船状的2层楼房1幢(现为二号楼),90年代后期改建成了申粤轩酒家。花园中建了喷水池,将园林向西南外伸5580平方米,后成为兴国宾馆分部,现为上海市老干部活动室,对外开放。一向幽静神秘、常人不得出入的丁香花园,变得越来越贴近市民,尤其在周六和周日,浓荫下一字排开的白色餐桌,成了远近市民们饮茶聊天的最佳去处。
       1.鸟瞰图
        2.一号楼
 
         3.  三号楼 
 
         4.二号楼(1952年新建)
         5.
    
         6.龙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