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励志故事:永不满足的科学宗师周培源

 wangyg360 2013-12-17

湍流四巨头,右一为周培源。 资料图

  “七七事变”后,周培源受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之托,安排学校南迁,并先后担任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在昆明,他住的地方离学校有近40里路。他又要上课,又要照顾女儿上学,而代步工具只有一匹马,到后期更是只有人力脚踏车,但他风雨无阻,从未误课迟到,在艰苦的环境中还坚持着科学研究。

  出于“抗战必胜,终有一日将驱除仇寇”的信念,一心想以科学救国的周培源,放下了研究了十几年的相对论,毅然转向了应用价值较大的湍流理论。多年以后当别人询问其中缘故时,他说:“当时我认为相对论不能直接为反战服务。作为一个科学家,大敌当前,必须以科学挽救祖国,所以我选择了流体力学。”

  作为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多次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期间多次被高薪聘请,国内外亲友也常常劝阻挽留,但他从不为之所动,每次完成任务就及时回国。1945年,二战结束,周培源所在的美国国防委员会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中的大部分科研人员都留在了美国海军部队,周培源也应邀留下,在新成立的海军军工试验站工作。但该站后来提出,应聘者必须是美国公民。听到这个消息的周培源态度十分明确:不入美国国籍,不做美国公民,只能临时在此服务,第二年7月必须要代表中国学术团体去欧洲参加国际会议。

  为了留住周培源,美方只得接受了上述条件。

  1947年,周培源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携同夫人王蒂澂及三个女儿回到祖国。那时,国民党已全面发动内战,在国内外的不少朋友得知周培源全家要回国时,都劝他不要这么做。周培源当时的想法是:“我虽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但共产党人也是中国人,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就有很高的声誉,而且我是由清华大学派送去美国进行科学研究的,所以我一定要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回国后,他将爱女周如雁送入人民解放军,周如雁后来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斗。

爱因斯坦相对论研讨班学员(三排右四为周培源)。资料图

  解放后,周培源作为科学界的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当选为常务理事。不久,他前往华沙出席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从此开始了争取世界和平之旅,并为此奔波40余年。周培源曾多次说过:“10亿中国人民是世界和平的坚决捍卫者。”“中国人民要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去参加国际和平活动,让世人听到中国人民的和平声音。”作为中国人民的和平使者,周培源在争取裁军、反对制造原子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一辈子不是我所追求的”

  1992年,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一天,90大寿的周培源看到济济一堂的弟子门生,看到他们成长为科技界翘楚,看到祖国科学后继有人时,身着西装的他“从始至终眼眶都是湿润的”。他有在讲台上演绎几十度春秋的母语汉语,他英语娴熟,他有读取博士学位时的第二外语法语,但此时,好像哪一种语言都令他难以表达内心感受。唯有满头华发在灯光和鲜花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有人说他像一座大山,“离得越远,对大山的雄伟气势感受得越深刻”。有人说他像一条大河,“奔突着向前”。而他自己却说:“这一辈子不是我所追求的”。周培源拥有科研育人两相高的人生,他却依旧对自己不满意,也许,“春蚕到死丝方尽”远远不足以描写他对自己所要求的人生。(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敏慧编写

  更多内容,请上中国青年网浏览:

  《青春励志故事:周培源》(http://qclz.youth.cn/zhpy/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