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双腿发冷疼痛 警惕下肢动脉硬化

 刘燕燕 2013-12-17

冬天双腿发冷疼痛 警惕下肢动脉硬化

核心提示:冬天腿脚发凉、走路疼痛,许多中老年人都觉得是关节炎发作。其实,也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专家建议,一旦出现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应尽早到医院血管外科就诊,一般通过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就可确诊。

  据媒体报道,一年多前,72岁的李大伯发现自己双腿发凉,每次走50来米腿就会疼,需要休息一会后才能缓解。一开始他认为自己是关节炎,到卫生院开点膏药就算了,可是症状反而慢慢加重,后来只能走20来米,晚上躺床上都感觉疼痛。

  一个月前,李大伯右脚的脚趾部位剧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发现,竟患了双下肢动脉硬化,而且右脚的大脚趾和二脚趾已因缺血发黑坏死,不得不接受了截趾手术。手术后,为了进一步治疗,李大伯接受了血管外科的血管搭桥手术。

  下肢出现动脉硬化 一运动就酸痛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一般是全身性疾患,但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如果下肢开始动脉硬化,症状按病程发展有所不同。

  第1期的患者大部分仅感觉到患肢发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脚趾若感染足癣难以治愈;第2期称为间歇性跛行期,由于缺血和缺氧,患者行走受到影响,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停走走,才能继续活动,这是下肢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

  当病变进一步发展,第3期的腿部处于相当严重的缺血状态,患者即使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第4期是组织坏死期,就是李大伯脚趾出现剧痛的时期,这是病变已经发展至闭塞期,先是皮肤温度降低,颜色变暗紫,然后出现早期坏疽和溃疡,多发生在足趾部,慢慢感染、坏疽可逐渐向上发展至足部、踝部、或者小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如何区分关节炎和下肢动脉硬化?

  一般的退行性关节炎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疼痛点多在关节,比如膝盖、踝关节等。而下肢动脉硬化与关节炎不同,发病时不是关节痛,而是肌肉痛。患者的大腿肌肉、小腿肌肉、臀部肌肉都可能出现无力疼痛,但没有压痛点,不活动的时候会痛,活动时则加剧。

  除了疼痛不同,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还会出现下肢发冷、怕凉等症状。如果是单肢发病,或者双肢病情不同,患者会感觉到两条腿的温度不一样,有的甚至出现单条腿麻木,感觉迟钝的情况。

  所以,中老年人平时要积极治疗高血压等基础病,一旦出现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应尽早到医院血管外科就诊,一般通过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就可确诊。早期发现,通过抗凝、祛聚或扩血管药物就可以治疗,若拖到第3、4期,则需要“介入”或“搭桥”等手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