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齐家文化玉器(下一)

 玉宝斋 2013-12-17

五、齐家文化玉器的物理特征

“物理特征”可能是一个不准确的用词。这里所谓物理性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即1玉料;2制作工艺与技术;3受沁。这是研究和认识齐家文化玉器十分重要的方面,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最为突出的是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研究所钱宽和先生的研究成果——《齐家文化风格的玉器的玉质、次生变化与工艺制作技术》一文,此外,北京、成都、兰州等地的专家、学者和收藏家的研究,也有重要成果。

先生在对“齐家文化风格的玉器的玉质”分析、研究之后,归结为如下两方面:一是齐家文化玉器所用玉材种类极多,有质地极为细腻均匀的微晶质玉材,有组织均匀的粉晶质玉材,组织均匀的细晶、中晶、及粗晶玉材;二是齐家文化玉器的玉质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与其他地区的玉质有不很相同,不论是微晶、粗晶,齐家文化玉器有一同性是质地均匀,颜色常为青玉、青白玉和墨玉。青玉常呈青绿色或青灰色;细腻微晶质地的玉器玉质带有乳质感或瓷质感。

先生根据对故宫旧藏和新收齐家文化玉器得出的这两方面特征,在考古发现的齐家文化玉器和民间收藏的齐家文化玉器中,一方面得到了充分证明;另一方面是比之更为丰富多彩。我所见到甘肃兰州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青海民和博物馆收藏的青玉璧、墨玉璧等,稍微注意一下它的玉质,即可发现玉质都是比较均匀细腻的,在其表面往往还有明显的多种沉积和构造。在近年青海喇家遗址发掘出土的玉器,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形。至于民间收藏的齐家文化玉器,由于它数量更大。来源更广,地域更宽,品类繁多,更充分体现了玉材种类极多的特点,表面看来除了青玉、青白玉和墨玉之外,还有黄玉、翠玉、石英石等。在民间收藏的牙璋、玉刀中,往往见到尺幅很大、切割很薄的器形,且十分平静、光润,这应当是同玉质的组织均匀的特殊有关。因为只有组织均匀,才会使在作薄片状切割时不会破裂。

至于玉材的来源,鉴于玉石材料天生沉重的特性和原始交通的局限,我赞成齐家文化玉器有明显的地域性的观点,更确切地说我们齐家先民制作玉器时,基本是都是就地取材或就近取材的。昆仑山、祁连山产玉,这是古人就知道的。今天,我们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马寒山、积石山都发现大小不等的玉矿,而且也正是在这一带地方出土了不少的齐家文化玉器。还要说到的是,在齐家文化玉器中,有为数不少的玉质精美的玉器,过去有学者将它视为和田玉,并认为是先民最早使用和田玉的见证。恐怕实际却不然。因为甘肃、青海的玉料的检测表明,硬度也在6.2度以上。所以,我们不能将玉料组织均匀细腻、触摸时有细腻感,看起来有乳质感或瓷质感的齐家文化玉器,就断定为和田玉,只能说它近乎于和田玉而已。要知道我们的祖国,西土多美玉!

齐家文化玉器工艺与技术,是一个值得特别研究的问题之一。我们今天在齐家文化玉器中,能看到长直平整、槽宽一致的玉刀、玉璋,能看到直径达三四时厘米、四五十厘米浑圆平整的大璧玉,也能看到孔璧平整、微痕粗细相同的高达二三十厘米的大玉琮,以及阴刻、减地雕和圆雕作品。这其间可以看到齐家人高超的薄片切割技术、钻孔和管钻技术,以及高超的琢玉工艺。

本人多次为齐家文化玉器作鉴赏,多次看到并触摸齐家文化玉器中长达六七十厘米,宽约10厘米左右,厚仅0.7厘米左右的大璋玉之类的器物。当将这样的玉璋从匣盒中取出来放置在桌面或平台上,看到玉璋与台面百分之百的吻合的时候,总要产生一种由衷赞美之心,感叹之情。其实像这样长直平整、光滑均匀的远不止玉璋,还有玉刀、玉钺、玉璧等玉器,它们都能叫人看到距今四千年前后的齐家文化玉器切割加工技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只有二里头玉器、三星堆玉器可以与之相比。

齐家文化玉器的钻孔,分单面钻孔和双面钻孔两种。一般地说,包括玉璧在内的块状或片状玉器,施单面钻、多呈现单面斜孔,玉琮之类器物用双面钻孔方法。对于齐家文化玉器的钻孔和官钻技术,钱宪和先生作过较细的研究。他在作钻孔剖面、切割槽沟剖面的分析后认为,玉器制作很多是用带有琢玉砂的工具上所嵚带的琢玉砂软硬都有,玉琮中孔的管辖平直,微痕粗细相同,应该是由带软硬的琢玉砂的管钻所钻成。这无疑是正确的。

齐家文化玉器的装饰纹饰很具特点。我们今天能见到的齐家玉除大量是素面无纹之外,也有不少调琢或镶嵚纹饰的,其装饰手法主要有阴线雕琢、浅浮雕、浮雕和圆雕以及嵚绿松石等。常见的是细线平行线阴刻装饰。这是齐家文化玉器装饰纹饰的一个突出特征。不少玉璋的阴刻细线,细如发丝,线条极其规整娴熟。部分浮雕装饰,可看到琢磨十分均匀的远弧线,而圆雕的人物、鸟兽或不可名状的变体鸟兽形玉器,琢磨工艺很精细,造型栩栩如生。一种是嵚后的绿松石要经磨光,保持一种浮雕装饰。各种装饰手法的并用,把齐家文化玉器打扮得很是多姿多彩。

齐家文化玉器受沁情况也有自己的明显特点。目前,我们所见齐家文化玉器受沁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受沁明显,受沁后的玉器表面颜色主要呈现黑色、褐色或黄白色;另一种受沁不明显,表面看去是在玉质本身颜色上有一层薄薄的褐黄色。出现这两种情形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玉质不同,玉质较粗者表层颜色改变明显,玉质致密者表层颜色改变不大;二是埋藏环境的不同,环境条件不同表层受沁也不一样,那些埋藏于土坑里、黄土下的玉器,尽管沁色有单色、复色之分和轻重之别,但都是自然柔和,十分漂亮。

六、齐家文化玉器的社会特征

对于齐家文化玉器,我上面罗列了大部分考古发掘品,简介了部分清宫收藏和现在收藏家的收藏。从实物说,我还看过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青海民和县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齐家文化玉器陈列品或收藏品,更看过民间收藏家的大宗收藏。综观这些齐家文化玉器,博物馆的藏品、图书的著录和一些重要的民间收藏,今天再来讲对齐家文化玉器,当刮目相看,并其可说是不可不探讨,不可不重视的一远古文化现象。

齐家人创造的齐家文化玉器,是由它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人们的崇玉观念所决定的。      

在黄河上游地区这块土地上,在齐家文化之前,有着丰富多彩、极富特色而且经历过一千多年发展的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厂期和半山期)。马家窑文化的原始手工艺不仅有制陶、木作、纺织和玉石器制造,而且还生产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同时,还创造了陶祖(寓意男性生殖器)、人形、动物形陶塑、陶制房屋模型和成组的人物舞蹈绘画以及用墨笔写出来的上百种符号等等。在马家窑文化丰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齐家文化,怎么不会比马家窑文化“更高、更强”呢!还因为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齐家文化分布的范围内外有着十分丰富的玉矿,这在《山海经》早就有明显确记载。在出土齐家文化玉比较集中的地方马寒山等地至今还在开采玉矿。

礼神和祭祀活动的需要以及齐家人爱玉崇玉的观念,恐亦是齐家文化玉器繁荣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喇家遗址的发掘清理中看到,在填土中的玉器、玉料被有规则地陈放的例子,似都可视为齐家人爱玉崇玉的表现。因为在当时的工具、工艺技术条件下,琢磨出每一件玉器都要付出很大代价,花费很长时间。喜爱玉器又没有那么多玉器怎么办?所以,在随葬品中玉器半成品、玉蕊以及玉料都用上了,如此等等。齐家文化的这样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齐家文化玉器,便是很自然的了。

对于齐家文化玉器的使用功能,杨伯达先生曾有一个概括。他说:“概而言之,甘肃齐家文化玉器功能盖有仪卫(瑞)、佩饰、祭祀(器)以及生产等四大功能,况且从所见玉器的数量、质地、工艺来看,用于仪卫、佩饰、祭祀等玉器已等上历史舞台,成为玉器中的主要部分,而生产用的斧、铲、锛、凿比甘肃仰韵文化玉工具有所发展,但在玉器舞台上都不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见地的。但这方面的等多认识,还要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更多的资料。要特别指出的的是齐家文化玉器在品种上的多样性和使用上的普遍性等方面,是任何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所不及的,因而也就不可低估它在我国远古众多玉文化中的地位。

、齐家文化玉器源流的初步探讨

从齐家文化玉器的工艺制作技术的诸多方面,我们看到了较其原始文化玉器来,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和自身的发展轨迹。虽然在齐家玉上的兽面纹似可看到良渚玉的痕迹,但却较良渚玉的兽面纹粗犷;某些齐家玉的器型上,可以看到红山文化玉器的影子,但却比红山文化体形更大,器型更丰富;还可以看到齐家玉受龙山文化玉器的影响,如齐家玉中的一部分铲、锛、璧、璋、钺,甚至与龙山文化玉器形神俱似,但它们却比龙山文化玉形体大、妻类多、器型富于变化。而总的来说,创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玉器较东北红山文化、东南良渚文化玉器碗,而与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玉器大抵同时,受到它们的影响,吸收了它们的一些元素,是完全可能符合实际的。也正是如此,齐家玉才更丰富,更大气。仅从比较完善的齐家文化玉礼器中,已呈现出了“三代”玉礼器规制的皱形。而齐家玉中的大型璧、璋、刀、特别是大型琮、兽首琮和琮形器以及纵目人面琮、骨节纹琮、弦纹琮等都是齐家文化玉特有的东西,而将“纵目人面琮”上的早期形制也未不可。究其根源,马家窑文化蛙纹彩陶罐,蛙的嘴就是用罐口来替代的,或许纵目人面琮和各种兽首琮、兽首琮形器的造型,可从马家窑文化找到根源。所以,我们说如同齐家文化一样,齐家玉有自己独立发展的轨迹,因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与个性。

不解的是,齐家文化似在距今三千七百年前后突然消失了。原因何在?各路学者众说纷纭。水涛先生的意见是:“到齐家文化中晚期阶段,出现了青铜制品,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大约距今4000年开始,由于中国西部气候环境条件逐步恶化,新冰期气候的长期作用,使这一地区在气候适宜期中发展起来的农业经济遭到彻底破坏。农业经济的解体迫使定居在河谷地区的大量人口开始分散迁徙到更广阔的空间范围之中,从事简单的畜牧生产活动。这种经济生活的重大转变,使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分化的趋势,主流文化消失后,在甘青地区形成了小而分散的文化分布格局。”按此观点,作为主流文化消失后,它的一些东西在另一些地方“形成了小而散的文化分布格局”,得以继续和发展。

或许,事实正是如此。齐家玉文化的确得到了延续。它的造型(如玉璋等)、纹饰(如齿状扉牙、兽面纹等)在商代还不断地延续着。中原多战乱,但偏僻的西北却相对安定,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性,使齐家文化在一些小而分散的格局下分别形成以后的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四坝文化、沙井文化等等。同时不排除一些齐家人到更远的地方找寻到了更适合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到广汉三星堆文化玉器看,似乎它更多地吸收了齐家玉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齐家文化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可能是齐家人的一支在距今四千年到三千八百年前后,从甘青沿岷江河谷而下,来到了成都平原,并得以生存和发展,同原当地居民一道,创造出更高、更新的文化。当然所有这些都有待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的进一步深入,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我们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