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行知某酱 虽然在下面的文字中会出现一些诸如“绝对”、“肯定”等用于修饰的字眼,但本文一切以我个人的经验为准,本人绝无代表日本人说话的资格和意愿,如与事实有所出入,纯属经验不足。并且本文仅讨论日本国民的内部矛盾,关于日本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和行为不在本题讨论范围之内。 日本虽然搓起来只有中国一两个省那么大,从东北到西南的文化差异(不包括冲绳)与中国的情况一比也根本不算个事,但以地域为基干的偏见是存在的——只不过谈不上歧视,多出现在没有恶意的吐槽场合。 首先,日本不存在大都市对外来人口的歧视。日本没有户口制度,政策上不会有给外来人口的门槛,从乡下到城里来用不着办暂住证,要搬家了直接办手续成为该市市民即可。大城市的居民和中国一样,很多其实都是外来人口或其后代,但这些人绝不会被称为王德彪或者硬盘,一个东京人也不会在择偶时在乎对方是出生于东京土豪云集的港区还是北海道一年下一场雪,一下就是6个月的稚内,又或者是纪伊半岛山区方圆30公里连个便利店都没有的十津川村。 相反,外来人口倒总是会表现出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在被问及出身地时大家都会很大方地回答出来并且顺带介绍一下家乡的亮点。朋友出生在新泻县的佐渡岛,虽然她从小就在东京长大,但她总是乐此不疲地对外人宣扬佐渡岛的海味。 如果一定要说地域偏见,那么其实顶多可以举出两个方面。 1. 高大上的神奈川县民 VS“滚他马企吧垃圾”(Gun-tama-chi-ba-ra-gi) “滚他马企吧垃圾”指的是群马(Gunma)、埼玉(Saitama)、千叶(Chiba)、茨城(Ibaraki)和枥木(Tochigi)这五个县,它们环绕在东京的北部和东部一圈,而神奈川县在东京西南与之接壤。这几个县和东京都一并属于“首都圈”,虽然也各自有各自的中心,但是很大一部分机能是作为在东京工作的人的住所——首都圈发达的交通使“白天在东京上班、晚上回邻县的家”非常普遍。 正如我调侃用的音译,“滚他马企吧垃圾”是神奈川县人对其他5个县的蔑称。为什么有一些神奈川县人会看不惯其他首都圈的县的人呢?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县都太土鳖了….其实作为首都圈周边的县,这几个县其实已经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里都能排到最发达或者中上等发达,除了枥木和群马因为离得较远而缺少大都市风采之外,其他几个都有颇为都市范的城市。 只可惜和神奈川比它们确实还有一些距离。 神奈川有着日本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横滨,它同时也是少有的几个发达的都市之一,经济水平非常高。横滨离东京也就30来公里,所以和东京基本上是捆绑在一起发展,再加上东横之间有着多摩田园都市二字玉川等一系列高级住宅区,可以说首都圈的有钱人都倾向于集中在这个方向。东京和横滨之间还有川崎市,这也是一个很发达的城市,和横滨一样是20个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东京横滨和川崎其实已经看不出明显的边界,沿着东京湾一路西南下去都是一水的都市范儿,与其鲜明对比的有埼玉的首府Saitama市,如果要从去那里,路上你还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使得神奈川人自信爆棚。 神奈川县不仅在经济水平领先首都圈其他各县,在观光旅游上也很有优越感:历史之都镰仓、海景代表江之岛、温泉胜地箱根,统统都在神奈川,还能沾点富士山的光——这就不是枥木用一个日光鬼怒川就能战胜的了。 由于上述原因,部分神奈川县民喜欢讽刺和吐槽其他几个县及其县民,“滚他马企吧垃圾”的称呼由此而来。 此外,埼玉县、千叶县还会被单独提出来作为嘲笑的对象,尤其是埼玉,已经不仅仅是被神奈川人黑,而可以说是日本全民皆黑的对象之一..这点倒有点像很多中国人眼中的河南。尽管埼玉的经济水平名列前10,也有1个政令指定都市,但是就连岛根鸟取这种名符其实的鸟不拉屎的过疏地的人有时也会插上一脚黑它一番,甚至这些人自己都没去过埼玉… 埼玉(Saitama)的别称是Dasaitama,Dasai是日语里“土掉渣”的意思的形容词。埼玉Dasai在什么地方呢?刚才提到的从东京到其首府短短20来分钟路上会看到田野,这是一个。事实上埼玉县有40个市,是日本市级行政区最多的县,然而这40个市的绝大多数与其说是城市,不如说是城乡结合部。放眼望去几乎没有超过5层的房子,街道狭窄拥挤,到处都是骑自行车的人窜来窜去(埼玉自行车保有量日本第一),开车也总是免不了被堵得动弹不得,连接东京和埼玉的两条电车线(东武东上线和JR埼京线)又都破破烂烂拥挤不堪——你看,我随便一举就能举出好多个黑埼玉的理由,也难怪它会被全国人黑——一个地方给人的印象不好绝不会是优点太少,只可能是缺点太多。 埼玉人也确实有些不修边幅,虽然和下文里我们要黑的另外一个地方的人比起来还是会打扮一点,但黑他们的人还会举例说埼玉开进东京电车一过池袋车上的人瞬间风格就变了。顺便提一句,尽管埼玉有大城市,但其余人民普遍选择到东京的池袋购物(因为两条主要电车都开往那里),因此有人讽刺“彩之国(埼玉给自己取的别称)的首都名义上在大宫,实际上是在国外的池袋”。 “滚他妈企吧垃圾”的地域偏见中对群马的偏见则像国人对东三省、内蒙古的偏见。就像很多南方人会固执的认为东北人都抗冻、东北人不高兴了就砍人(虽然我觉得这些段子里部分是东北人自娱自乐编出来的),而内蒙古人会被问到是不是都会骑马,一些日本人也会腹黑地向群马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的主食是不是魔芋豆腐啊?蔬菜是不是只吃大葱和大白菜呀?(群马三大特产)”,以及“你们上班上学是不是都只能爬山走路啊?你每天要翻几座山呀”之类。不过群马至少有一个多山多自然的印象,不像埼玉要山没山要水没水要城市没城市要农村也找不到什么纯粹的农村——和茨城一样,不过茨城至少靠海。。 2.大阪人 VS 东京人(关东首都圈人) 有答案说日本存在关东 VS 关西的矛盾,我觉得其实不是。狭义的关西包括兵库县、大阪府、京都府、奈良县、滋贺县,其实除了大阪其他这些地方都没必要扯进来。关西腔?算唯一一个共同点吧,不过大阪人也喜欢强调大阪关西腔和其他地区关西腔的区别,所以嘛。 左和右的区分? 这个左和右,指的是车站、百货商店等地的自动扶梯是左立右行还是左行右立的问题。有答案说关东站左边,关西站右边,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真相是:全国人都站左边,只有大阪站右边。 不相信的可以自己Google(用日语),也可以眼见为实。京都、奈良、滋贺甚至大阪最近的神户(兵库县)全和关东一样,站左边,右边走人(当然剩下的全国各地从北海道到冲绳也都是这样)。你甚至可以跑到大阪和神户之间的尼崎之类的地方,在那里你会看到既有站左边的也有站右边的还有左边右边都在走的——这是因为离大阪太近了,两种习惯的人都有,大家就搞不清楚了。 行人闯不闯红灯的区别? 部分人的刻板印象和道听途说认为关西和关东的不同在于关西的行人和中国人一样只要没车不管什么灯都会过马路,而关东则遵纪守法半夜三点也不闯红灯。真相是:全国人都基本按信号过马路,只有大阪人闯红灯,而且满街随地过马路 如果你在关西的大阪以外的地方看到有人乱闯,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个大阪人,呃,或者是在日本的中国人。。话说本人有一次在东京新宿看到对面有俩人红灯就过来了,结果它们过来后我听到的是关西腔… バカ(baka)和アホ(aho) 这可能是唯一一个真正属于东京和大阪的矛盾。 Baka和aho字面上的意思都是“蠢货”,二者也都会被两边的人使用,只不过这两个词分别对应开玩笑的“傻瓜”和真骂人的“傻B”。问题就在于,对于东京人来说,baka是傻瓜而aho是傻逼,对于大阪人来说,aho是傻瓜而baka是傻逼。。 这就像猫和狗,示好和示威的方式完全相反! 以上只是大阪和其他区域人民的最最明显的两个特征。其他的不同大概有:笑点不同、幽默感不同、待人接物的细节不同、热情程度不同、谈话对私人话题的容忍度不同、街上脏乱差、大阪人相对不修边幅不会打扮(一个有意思的特征是同样作为大城市,在东京的妹子90%以上都穿裙子,而在大阪的妹子过半都会穿裤子,这简直就是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区别。) 等等等等。。 但是,由于大阪和东京是日本代表性的两个城市,这些不同就往往成为了东京为首的首都圈(关东)与大阪的矛盾的源头,甚至确实有人会把大阪和关西混为一谈表示反感,进而,这些不同就从实质上的大阪VS全国变成了大阪VS东京。 那么谁赢了呢?这个胜负是分不出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东京的不一定会厌恶大阪的,顶多会提一提不同的地方,而大阪对于关东的生活方式、一切一切都会表示出反感。我在大阪待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诸如“东京有什么好的”“我一辈子都不会想住到东京去”“真是无法理解关东的人的生活”。不过,能这么大大咧咧说话、且能直接向其问出这种问题的也只有大阪人了,如果你问东京人“你是不是会讨厌大阪呀,告诉我他们哪里讨厌”,他多半会不好意思表态,即使真讨厌也会遮遮掩掩,而且还会觉得你问这个很失礼。 但是大阪人的性格:“哈哈哈哈哈!就是讨厌啊!来来来我要把他们黑个够!耶黑喂狗” 东京人里讨厌大阪的,顶多是:“大阪?呵呵。” 除此之外,基本上日本就没有根据地域的偏见和相互看不惯了。上面的也根本算不上是歧视——即使大阪人都不想去东京过日子,但也不会认为东京人就是下等人,就低贱,所以这和北京人对王德彪的歧视是有区别的,顶多算是讨厌。 事实上划分人群的行为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日本的贫富悬殊虽然不能说没有,但已经算世界最均富的水平,以前对冲绳北海道原住民以及社会底层“部落民”的歧视在今天也已经不复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