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这一辈子

 智軒的小屋 2013-12-18

 

狗这一辈子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狗这一辈子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狗这一辈子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狗这一辈子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狗这一辈子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了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狗本是看家护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

 活到一把子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经验。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肯定会让一个走遍天下的人吃惊。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敢问津他多病的肉体,这时的狗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已经拿他没有办法,只好撒手交给时间和命运。

 一条熬出来的狗,熬到拴它的铁链朽了,不挣而断。养它的主人也入暮年,明知这条狗再也走不到那里,就随它去吧。狗摇摇晃晃走出院门,四下里望望,是不是以前的村庄已看不清楚。狗在早年捡到过一根干骨头的沙沟梁转转;在早年恋过一条母狗的乱草滩转转;遇到早年咬到的人,远远避开一副内疚的样子。其实人早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有头脑的人大都不跟狗计较,有句俗话狗咬你你还能去咬狗吗?与狗相咬除了你能啃一嘴毛你又能得到什么?被狗咬过的人,大都把仇记到狗的主人身上,而狗的主人又把责任一股脑的推给狗。一条狗必须随时准备去承受一切。

 以前乡下,家家门口栓一条狗,目的很明确:把门。人的门被狗把持,仿佛狗的家。来人并非找狗,但得跟狗较量一阵,等到终于见到狗的主人,来时的心境已落了一大半,想好的话也忘了大半。狗的影子始终在眼前,答问间时闻狗吠,令来人惊魂不定。主人则可从容不迫,坐查其来意。这叫未与人来先与狗往。

 有经验的主人听到狗叫,先不忙着出来,开个门缝往外瞧瞧。若是不想见之人,比如来借钱的,讨债的,寻仇的……便装个听不见。狗自然咬得起劲。来人朝院子里喊两声,自愧不如狗的嗓门大,也就缄默。狠狠的踢一脚院门,骂声“狗日的”,走了。

 若是非见不可的贵人,主人一趟子跑出来,打开院门,骂一句“瞎了狗眼了”,狗便会没趣的躲开。稍慢一步便会挨棒子。狗挨打挨骂是常事,一条狗若因主人错怪赌气不咬人,睁一眼闭一眼,那它的狗命便不长了。

 一条称职的好狗,不得与其他任何一个外人混熟。在它的狗眼里,除了主人之外任何面孔都是危险的陌生的。更不得与邻家的狗想来往。需要交配时,两家的狗主人便会商量好了,公母牵到一起,主人在一旁监督着。事情完了就完了。万不可藕断丝连,弄出感情,那样狗主人会嫉妒。人养了狗,狗便应把一切爱和忠诚奉献给主人,而不应給另一条狗。

 狗这一辈子像梦一样,没有人知道狗是带着什么使命来到人世。 

 人一睡着,村庄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嚣一天的人再无话可说,土地和人都乏了。此时狗语大作,狗的声音在夜空飘来飘去,将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远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们熟睡的身体是听者,土墙和土墙的影子是听者,路是听者。年代久远的狗吠融入空气中,已经成了寂静的一部分。

 在这众狗狂吠的夜晚,肯定有一条老狗,默不作声。它是黑夜的一部分,它在一个村庄转悠到老,是村庄的一部分,它再无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这条终于可以冥然入睡的老狗,在人们久不再去的僻远路途,废弃的荒宅旧院,这条狗来回的走动,眼中满是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

狗这一辈子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狗这一辈子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狗这一辈子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