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生最难得的,是晓得自己是谁。 早上看到好多美好的句子,小津安二郎《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其中有他的战争笔记,在写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避过鲜红的彼岸花,拉野屎……” 当时他在南京。 还有一篇叫《怀念跳骚》,写得好有感觉。 在咬紧牙关忍受困苦和匮乏的行军中,他的目光里依然有大片的油菜花田,湛蓝的天空,美丽的人流。 并从一只跳骚里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能理解和体会小津的,需要一定的年龄阅历。 他真实、宁静,不设评判,有悲悯的情怀。 而且很谦卑。 字里行间显示出强大的内在修行。 这可能源于他是一个有热爱的人。 一个有热爱的人,能够在某个领域专注的人,往往活得好像与这个世界无关。 所以反倒能接受当下的一切发生。 并且有出离的心境处处去发现美好。 而且从他的战争日记中看,我们平日里接受的日本战争的教育显然是过于片面的。 其实战争里肯定有丑恶和暴力、凶残,一切不好的事。 但是每个士兵的个体体验,不管在哪个阵营中,并无太大不同。 同样,作为一个军队体制来说,也肯定有好和不好的一面。 日本兵也未必毫无军纪,到处烧杀淫掠,他们也并非一切都来自掠夺,他们也跟中国老百姓买东西。 笔记里记录两个桥段,一个是某日本队长受伤了,被抬着继续指挥作战; 一个是炸桥的中国兵被日本兵追赶,其中一个老中国兵跑不动了,坐在那里等死,日本兵队长用枪指着他,却让他快跑,并没有杀他。 如果去掉阵营的偏见,我们会只看到勇敢、责任和仁慈。 他还有一段写得很有意思,说战败了,很多军人嚷着切腹,他想切腹太为难了,还是吃安眠药就酒比较符合他的风格。 结果真战败时,那些叫嚣着切腹的军人认输的姿态实在太鲜明。 他说,他心想,日本人一定有战败的传统,虽说历史上不曾输过,但我们血液里一定流传着战败的经验。 “虽说历史上不曾输过……”,笑。 这像不像所有政府的战争历史啊?当权者写历史总是回避自己的失败的。 窃以为,他的不设评判的写实,才是最大的反战。 真实会在错综复杂的利益中自然呈现本相被扭曲的样子,无关阵营。 会还原悲剧的真相,启发被黑暗湮灭的人的良知。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其实人生最难得的,是晓得自己是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