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軟度–彈舒伯特的即興曲Op.90, No.4

 Sunny嘟嘟 2013-12-19

「What happened to you?! Wa!」韓裔年輕老師聽完我的舒伯特即興曲後,喊道,「我聽得出來,你把層次表現出來了!」

空氣中飄著雀躍的驚喜。這是我最喜歡的學琴時刻之一—突破自己,把僵滯許久的技巧和詮釋呈現出來。

歐巴桑也有熱情奔放的時候,本想跟老師開玩笑;但我微笑,挺直背脊,擺好手指,從頭開始,修正老師所指出、還可以加強的地方。

什麼樣的人彈出什麼樣的音樂。指尖下的聲音,如此清楚地反射著一個人的經驗和性格,彷如一面鏡子,是當初學琴時萬萬沒想到。

也許因為我的琴技有限,也許因為沒看過我吼小孩的犀利狀,前後幾位老師總推薦抒情曲,「This is your type of music.」目前的老師聽了我幾首德布西、舒曼和葛利格,幾次這麼說。

為了練習不同的技巧和曲風,多年來當然也彈不少其他古典作曲家的鋼琴曲,中等程度的蕭邦、貝多芬、布拉姆斯或拉赫曼尼諾夫,片段掌握或許可以,當碰到激烈繁複的和弦或澎湃的情感,全曲彈來,掏心掏肺,如打了一場仗。

也彈巴哈的序曲與賦格,莫札特的奏鳴曲、變奏曲、幻想曲等等,平均律之必要又之難,神童的作品看似單純其實精巧萬分,一路漏洞百出,總得經過上百遍練習之後,才稍具準確的速度與潔淨。但都無妨,學琴的樂趣就在這裡—-只要肯練肯用心,越練一定越有味,練個千遍也不厭倦啊

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裡,「歌曲之王」舒伯特留下了豐富巨量的作品。他在去世前一年(1827)寫下兩組即興曲Op.90(D899)和Op.142(D935),共八首,去世前幾個月,又寫了三首,這十一首曲子因為豐富的技巧和音樂性,成為浪漫派器樂典範,為後世許許多多習琴人所鍾愛。這次練的這首Op.90第四首,老實說內涵和技巧都不是最深的,但因為耳熟能祥,根據以前的經驗,這些即興曲旋律優美、規律而不失活潑,極討人喜歡,所以就來練練吧。結果一彈下來,才知這曲子其實同樣有綿密的感受和想像,各種轉調變化靈活,絕非美妙或浪漫等字眼就可一語蓋之。依慣例,先照著琴譜把每個音、每個速度、每個表情呈現出來,再聽聽Brendel、Zimerman、Rubinstein等等名家。

是個學琴極慢的人,總眼間,這首曲子已經在家重複播放了幾個月,不免開始問自己:想彈出什麼樣的音色?表現出什麼樣的個人風格呢?

如迴弦曲般,這首即興曲以一連串快速滑動的音符揭開序幕,速度之外,每個音的平均與輕巧度是練習的重點。或以一組組和弦的方式,或如譜上所寫的打散和弦,試著不全靠指尖,而以手臂去帶動手指,避免一個音一個音生硬地,而是一句一句完整地飛舞吟唱;最重要的,出手之前,盡量先想好下一個音,「意先行,指隨之」讓意念有安全感,每個音更穩定。

中段的轉折處是全曲的高潮,可以明顯感受舒伯特對生命和感情的豐沛感受,從一開始擾人難以形容的焦慮感,轉換成狂放中帶著內斂寓意,練得辛苦,但也很過癮。

小雨紛飛時,尤其是彈舒伯特的日子。帶了一杯熱咖啡,坐在琴前,一遍遍,一段段地練習,嘗試不同的表現方式,並傾聽流瀉而出的聲音:飛馳是否平順不匆促?吟唱是否如和風中閒步,足以感動自己?即使是極弱極微處,是否仍有一定的能量,是否忠於作為一個音符的用意,而非可有可無?極強處,是否飽滿充滿自信,但仍帶著謙遜?

學琴如修身,緩慢而重複地,也練習著自己的彈性與柔軟度,琢磨著一份溫煦的目光,一抹真摯的微笑—想像中舒伯特的樣子。

Tagged as: music音樂, piano鋼琴, soul search心靈探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