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就是观察己心

 超越梦想之上 2013-12-19

修行就是观察己心  

2008-12-13 12:28:57|  分类: 不退大乘 |字号 订阅

 

佛法在人间,要能普遍、要活用。佛法不只是深山闭关,佛法不只是念佛往生,不只是放在藏经楼,是要能深植人心,要能活用在日常生活,要能用佛陀的慈悲、智慧加入群众团体中,付之行动,表现在行为上,才是「佛法不离世间法」。

每个佛弟子所要做的,不只是个人的念佛、拜忏、消灾,更应四众弟子同心 协力,走入人群,结合智慧与力量,传播佛法,甚且更具体的了解众生的疾苦与 需要,而给予不同的帮助,行菩萨道。

    执教佛教艺术、史学的陈清香老师谈到,她自己很幸运地在大学时代接触佛 教,这对她的信仰、人格及知识上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助益,对佛教徒在日常生 活中的实践她提出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丰富的学识,不仅是佛学上的,各宗教间的,及一般世俗常识,应有一定程 度的学养,佛弟子不仅该拥有出世的胸襟,更该兼具世间的学识,学佛的三阶段: 闻、思、修,其第一即重多闻,以高深的理论、学术为基础,才易令人信服,正 如名和利,地位和头衔,是渡化的工具、手段,使之达成弘法、利众的目的。

二、对佛法的体认:包括义理上、修行上。义理上包括名相、哲学思考,佛学与 其他宗教不同,对佛教典故应有基本认识,才有机会跟有缘众生谈道。在修行上, 不论是修禅、净、密、律,佛弟子每天应把握一段时间,如早上起来,或临睡前, 作一段功课,或诵经,或持咒,或打坐,或礼佛,使心灵净化、安详,才能有智 慧去面临日常的各种困境、考验。

三、戒律清楚:佛法浩瀚,莫不以戒律为纲领。持戒而后禅定而后智慧。日常生 活中,不论说话、行为,心念皆能以戒为师,则不难随地自在,随时清凉!把佛 法如法的在行、住、坐、卧间实践出来!

一位连居士表示,他本身从事公车驾驶员工作,大多时间在公车上,于是他 心持佛号,每一乘客上下车时,他皆念佛回向与之结法缘,他觉得每一乘客都是 佛,他多有福报可载送他们到各处啊!

    一位陈记者也提到,因工作采访的因缘,他得以认识各道场、师父,把这些 事迹、人物,以笔写下,来与各众生结缘!

    而东吴大学净智社毕同学,多年来默默把每个月的打工钱,捐到寺庙,或儿 童。佛七时,买些礼物送给小朋友。前日,又捐两万元辅助儿童夏令营的创办经费。

    另外一位文化法律系雷同学表示:佛法是在工作中、学习中实践出来,多做 少说,做了十件事,再讲半句,能做人所不能做,忍人所不能忍。欲成佛教龙象, 先为人民牛马!

    又有一位吕同学表示,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心态是最重要的,要能对人 付出关怀,对众人慢慢沟通,接引到道场,才能对佛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慈济一会员提及「战胜心魔」最为重要。人,常常对无谓的人与事起烦恼, 要能找出烦恼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心结要靠自己来解开,否则佛陀在世也无 法转众生的业。

    过去,有一位忠厚老实的农夫,家徒四壁,仅有一把锄头赖以维生,他对这 把锄头,总是心存感激,也十分爱惜它。

    有一天,这农夫忽然领悟到,自己生命一天天的老化,锄头也会随著时日消 逝而逐渐磨损,所以自己应看开一切,赶紧修行。于是把锄头收藏好,决心剃度 出家,并发愿:「此生此世如果烦恼不断,决不罢休。」说也奇怪,当他听经闻 法,心定下来的时候,忽然想起那和他相依为命的锄头,便不顾一切还俗;回到 家中,拿起锄头左瞧右看,爱不释手。又一段时日后,又回到师父面前虔求忏悔, 然后再出家,又经一段时日,又再还俗。如此来来复复已是六次了。

    对锄头爱恋不断,道业何能成就?这一次他抱定决心,拿起锄头跑到恒河边, 对锄头说:「我这一生的生命是你养活我,慧命却断在你手中。今天我要丢弃你, 永远不要和你见面。」闭上眼睛,毅然将锄头抛进河内。

    当锄头脱离手中,此修行者忽然感到无比轻安和满足,不禁手舞足蹈,大声 喊叫胜利!

    平常我们也和这农夫一样,为世间的人、事、物,爱得那么执著,以致荒废 道业,徒增痛苦。要迈向成佛之道,当于时时刻刻,每一当下提起毅力和勇气, 战胜自己的心魔。

陈清香老师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尤其于她本身研究历史、 佛法史迹,常有「求不得苦」,资料不足,或有困惑百思不解时,她会暂时停止 钻研,让头脑轻松,以冷静态度安定一下,有时,反更容易得到解答,真是「踏 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印度、曰本、韩国、泰国、中国大陆,凡有关佛教史迹,陈老师大都参访过。 身历其境常常使陈老师感动,感受到各高僧大德的愿力及悲心,他们悲智双修, 以智慧来了解众生的苦,众生的需要,以悲愿来渡化,本著无量的愿力,全心全 意地贡献给每一众生!

    每一佛弟子,日常生活中应常常「观心」。遇困难烦恼时,观察了解其因缘, 并从中解放出来。勿失出发心,随时省思,调整心态、作法、行为,再出发,而 怎么走就看自己了!

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成佛的道 场就在人世间,世法的圆满,就是佛法的实践。人成即佛成,即要以无所得的安 详心态做一个无为、无执、无心的修道人,让每一个当下,皆能活在责任义务、 般若法喜中,散发生命的光与热。

修行,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现在我们这些人学佛修行就像到了超市似的,挑这个,选那个。今天觉得这个好,学一学,过几天又不行了,又扔了,又选一个。学佛修行哪有这样挑挑选选的?
  
  以前我们讲过藏地一个成就者,他是怎么成就的?他每时每刻都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调整自己的心态。相续中生起一个恶念,他就放一个黑豆。相续中生起一个善念,他就放一个白豆。就这样观察、调整,观察、调整。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黑豆,没有几个白豆。慢慢通过调整,通过改正,一样多了。直到最后,全是白豆,没有黑豆的时候,他已经圆满了,成就了。  所有的成就者都是这样不断地观察、调整自己的心态,最后才成就的。不是我们现在修法这样,今天选这个,明天挑那个的,凭自己的感觉。感觉不太好,一下就甩了。你们已经甩过多少个法门,甩过多少个上师三宝,还能有救吗?真的,这不是随随便便的,这不是儿戏啊,这都是有因果的。你做这些恶业的时候,对境是什么呀?对境是功德圆满、福慧圆满,三界所有众生的祜主!你还什么事都没有似的。因果就像个秤似的,不会有一点点的差错。他给你秤得一清二楚,到时候一定都会报应。不要再这样了。
  依止上师善知识,然后去学修,这都是一种缘分。自己能遇到的、得到的,这就是缘分。凭缘分找上师善知识,凭根基去找法门。所有的具德上师都是佛菩萨的化现,都是一体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你只要能坚定不移的学修下去,都能让你解脱,甚至让你成佛。别分别、别执着、别排斥。你分别、执着,甚至排斥,你失去了三宝,失去了佛法,你还能学吗,还能修吗?你当时在上师三宝面前皈依的时候,皈依了所有的佛,所有的法,所有的僧。不是一两个佛,也不是一两个法,也不是一两个僧人。所以没有必要分别。
  你既然皈依了,修法了,就坚定不移地学修,别再怀疑,别再找再找其他的路。今天依止这个上师,明天依止那个上师;今天修这个法,明天修那个法。按道理来说,都不是如法的。你遇到这个路了,没有好好地走,又回头,又找到一个路,又走又回头……这是缘起不好。你总是这样,永远达不到目的。这可不是好事啊!这个特别可怕。如果你们以前有这样的情况,多念点缘起咒,能恢复恢复。缘起也特别重要。

    转自:佛友空间http://852661159.qzone.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