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庞永沂庞式中医网资料3

 学中医书馆 2013-12-20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
时间:2009-1-21 17:33:12 点击:458
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常以脾肾阳虚、血瘀寒疑论治,方选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少腹逐瘀汤,以其服药时间较长,一般需经1~3个月方能治愈,故多用散剂。个别患者见效较快,而多数患者服药一月后才见症状减轻,一般服药三个月者,痊愈后不易再发。治疗期间不宜负重、远行。病愈后方可从事体力劳动。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3:44

第六节 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的临床运用
时间:2009-1-21 17:34:41 点击:490

    1、急性或慢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淋病、精囊炎、附睾炎、肾输尿管结石积液。
    2、慢性肠炎、痔疮出血(加槐角15克、地榆15克)急慢性阑尾炎、疝气。
    3、痛风、急性腰扭伤、坏疽、髋关节滑膜炎。
    4、痛经、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加红参15克)、卵巢囊肿、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宫颈炎、宫内膜炎、阴道炎。
    5、妇女不孕症。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4:20

第四章 疑难杂症的认识与治疗探讨
时间:2009-1-21 17:36:28 点击:582
    什么是疑难杂症?这的确难以下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或规定出一个明确统一的界限。但一般而言,是指某些疾病在认识、诊断或治疗上大多数医者普遍感到比较困难,一时尚无明确定论的疾病。“疑”指疑问,“难”指困难,“杂”指杂乱无章,或一时尚不清楚的新疾病。疑难杂症是相对而言,一种疾病对于明瞭熟悉它的医生而言,它不是疑难杂症,而对于不熟悉它的医生来说,就是疑难杂症,这是另一层意思,疑难杂症的相对性。
    笔者曾治过一例颈部红汗的中年男性患者,颈部出汗为红色,白衣领常在1~2小时后即红如鲜血,身体其它部位则无此现象,余无它苦,时达2年。曾多次到大、小医院就诊,都因未曾听说过而被推之。笔者也是第一次见到,根据中医理论中有“血汗同源”之说,可以认为颈部红汗、血汗,实际上还是汗症。笔者平素治疗自汗常用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收效很好。遂即将此方药作成散剂服用。一周后复诊,病人向笔者欣然道喜,称服药后第一天血汗即明显减少,第三天即全无,服完此方后,今又来求巩固。笔者即再予原方散剂一付,后未再发。以后经常带其他病人来就诊时,每都感谢笔者。
    有同行见笔者中药治疗胃炎的成绩在病人中影响极大,就问:你当初是怎样发现半夏泻心汤能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又怎么把补中益气汤合上去的呢?其实,仲景《伤寒论》中,即有半夏泻心汤证之论述:心下痞,按之濡,半夏泻心汤为主之。这心下痞,按之濡,就是慢性胃炎的表现,所以可用,笔者加合补中益气汤,完全是出于西医对胃炎、胃溃疡认识上的两大成果而来,补中益气汤可以调节胃肠道之动力失调,理气而不伤气耗气,以疏肝行气药如香附、青皮、枳实、佛手等之类,每多破气耗气而使病人有疲乏无力或小腹下坠之感,故不用。即便是与生气发怒直接关系者,笔   者仍以补中益气汤原方即见疗效,且病人服药后矢气频频,却无疲乏无力之感,反而精神体力增加。这又是何原因呢?从西医来看,人在生气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已耗去一定的儿茶酚胺。这耗去一定的儿茶酚胺,就是中医虚证,中气虚证,若耗去大量的儿茶酚胺,即是中医所说之脾肾阳虚或脾肾阳衰证,所以宜补气而不宜理气行气破气。上述二方之合用,在临床上就把中药治疗胃炎的难关突破。
    笔者之岳母,患胸闷憋气,心率45~50次/分,常在夜间发作,或久坐休息时发作,经住院检查诊为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劝其安装起搏器,但医者并未问其发作情况——慢跑时胸闷憋气之感觉即消失这一重要特点,不支持冠心病之诊断,属迷走神经兴奋过度而致心动过缓,跑步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故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被抑制而心跳加速,胸闷憋气之症状随之消失。笔者认为是中气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以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加干姜、红参、生山楂而愈。说明一个中医应有西医基础,以西医这个巨人为梯,才能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排斥西医、否定西医,都不是明智之举。
    另一类型之疑难杂症:
    一抑郁症患者,青年女性,自述失眠头昏已达4年,   多方医治无效,情绪低落,常有寻短之念头。笔者投以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作成散剂口服,处方完毕,按照以往惯例,即告之要常念“阿弥陀佛”佛号,她立即拒绝,说:“我不念,一念佛我就要流泪。”笔者因思佛经上讲,念佛泪出者多有善根福德,因而告之:“你的病可以完全好了。”她很震惊:“医生都说这种病不好医治,你怎么说可以完全好呢?”她可能感到新奇,当即坐到一旁听念佛机念阿弥陀佛,笔者继续诊治其他患者。她一直在流泪,想到:“观世音菩萨,我过去做了不少错事坏事,做生意为赚钱总是爱欺骗顾客,今日知道自己错了,我一定要改正。”当场即精神清爽,表情自然。一周后复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与前判若两人,自言心情早已舒畅,失眠头昏已愈,精神良好,笑容满面。嘱其继念阿弥陀佛。服药2剂,至今未发。此患者之病愈,并非药物之功,一般而言,抑郁症患者服用中药的方法收效多不明显,属难治之症,但该病人接受了这一成功的心理引导,念佛忏悔,而疾病康复了。对于这类久治不愈的特殊病人,笔者多劝其念佛忏悔,戒杀放生,以佛法的智慧和方法来帮助病人,愈病者众多。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见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病人病状,他们被疾病所折磨得疲惫不堪,生不如死,苦不堪言,同道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经历,因为这种病人随处可见,难倒了不少的大专家、大学者。病人在四处求治的过程中耗去了大量的精神和金钱,病情依旧如此,多少亲人在为他流泪,多少亲人在为他而承受痛苦和折磨;这究竟是何原因,是医学不发达?还是医学的范围太狭窄?还是医生的知识面不广,思维面不广?或是医学上的局限?
    佛法将疾病分作三大类:第一类属生理病,即外感、   饮食不调、外伤、环境污染、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所致。大多数病都属这一类,用医学的方法可以治疗解决。第二类属冤业病,即病人自身与众生结仇结怨而产生的疾病。医学很难凑效,而诚心忏悔、戒杀放生、念佛行善、利益众生,可治愈。第三类属业报病。即累生累世的恶业恶习沉积下  来的病,很难治疗,医药与调解不易见效,如老年痴呆症,某些恶性肿瘤、某些遗传病。
    医生是科学工作者,应该忠于科学,忠于医学科学,忠于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更应该以病人的利益为重;开阔眼界,开阔胸怀。目前的医学方法尚不能治疗的疾病,应该告诉病人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治疗。免得病人既花费了大量资金而又不见疗效。笔者经常见到一些身患绝症的病人,生活过得反而更加充实快乐,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懂得佛法,用佛法的智慧在指导自己的人生生活。笔者既反对不负责任地推卸病人,又反对对医学科学的绝对迷信,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帮助那些久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挣扎的病人以及这些不幸的家庭,告知他们还有佛法、还有宗教的智慧。如果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些病人得到希望,得到快乐,甚至得到康复,也是医者的光荣,医学的进步,科学的荣耀!
    以上从两个方面讨论了疑难杂症:一是从医学本身讨论;一是医学之外,其它方法可以治疗的疑难杂症。前者医生自当努力去认识和治疗,象上例“血汗同源”的中医理论就很精辟。临床疗效不高,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理解、深刻领悟这些理论,因而不会运用。后者医生应从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出发,告知病人尚有医学之外的其它方法可治,这也是坚持科学原则的真实体现。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4:59

第五章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的新概念
时间:2009-1-21 17:38:45 点击:435
    中西医结合,应包括三个层次的结合:一是中药、西药的简单相加,这在现前许多病人或中医医生是这样做的。二是从治疗同一疾病的角度上,中医、西医的方法各自取长补短,共同治愈疾病。如治慢性胃炎、胃粘膜充血、水肿,在使用西药时,加上中药三七等或中药方剂中加入三七以活血消肿,促使受损胃粘膜的快速修复。三是从疾病病理生理的本质上的中西医结合。如西医认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因  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而出现的免疫损伤。治疗上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结合中医特点,本书认为是脾肾阳虚、风寒挟湿,而致肺失宣发与肃降功能,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之湿浊不降,清阳不升;肾受损后其主水功能失调致水液代谢失调。用温补脾肺肾阳气之中药修复其功能,祛风散寒宣肺除湿之中药以除其因,选用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治疗急性肾炎。对于慢性肾炎,则选用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或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少腹逐瘀汤治疗。
    在抗感染上,抗生素多优于中药;在修复肾功能、调节免疫变态反应上中药也有优势。因此,二者的结合是从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更能抓住疾病本质治愈疾病;同时,从深入研究疾病本质、研制新的药物上也会大有益处。
    笔者在临床所开之处方,虽然表面上看来全是中药,像是纯中医,实际上其间包含着西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西医的思想,它已不是单纯简单的中药处方了。因此,读者诸君在分析书中处方时,不宜简单地从中医方剂、药物配伍与功效上加以分析了,更应深入去看西医对相应疾病本质的认识,综合加以分析。本书中每一处方都包含着相应的西医思想,但并不拘泥于西医中医,因此,本书方虽不多,药亦不多,但却包含着广泛的病种,可以以不变应多变,灵活运用,自在随意。《庞式中医》是带有浓厚西医思想的中医,但又不局限于西医中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笔者更趋向于将中医西医对疾病本质认识上的结合。
    例如: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这一复方合方,初看起来似乎是发散药中又有温补之剂,只适合于阳虚风寒挟湿之感冒,都有处方笼统不简洁,下大包围之感,又何以能治数十种不同的疾病而且又都大有疗效呢?真是难于理解,故而倍受质疑。这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此组方之深层含义,那就是西医思想在其方中,临床观察的经验在其方中。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有抗病毒、细菌、真菌感染,抗过敏,同时有镇静止痛等作用。其镇静作用,是从一狂躁型精神病患者身上观察得到,此患者为青年女性,农民,因狂躁乱跑伤人而被其家人捆之于家中树下,不敢放之,其家人来笔者处索方求治。因思感冒头痛患者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都有镇静镇痛作用,对此病人也可一试。服第二次汤药后,病人精神情绪即安静下来,家人给予松绑,已不再乱跑伤人,言语已不错乱,3天服完一剂后,与其家人同来笔者处就诊,继服一剂。之后随访,未再发作。证明此方有镇静安神之作用,多数感冒病人服此方后,都有神清气爽之感。而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又有脾肾双补作用,促进蛋白合成,修复受损之组织细胞,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脂代谢、糖代谢等作用(这也是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得到),四方合为一方,则效力更大更强更广泛,且扩大了临床应用的范围,同时又经反复多次临床实践的检验验证证实。所以不能简单地以为是四方合一之方,而应看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活性”之方,故而用它治疗阳虚感冒可也,用它治感冒咳嗽发热可以,用它治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可以,用它治疗湿疹等皮肤病也可以,用治病毒性脑炎也可以,等等。在非典期间,笔者试想携此处方而赴前沿,惜未能如愿。若无此合方治疗急性感染、传染疾病的临床经验,也无此勇气和胆量。
    急性泌尿系感染,一般都不会使用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治疗,也不敢用,认为与下焦湿热、膀胱湿热蕴结的病机不相符合。但此合方的确有抗感染、止血止痛等作用,用于泌尿生殖系或肠道的急性、慢性感染很有疗效,这是从多次反复的临床观察中得到的,有时干脆把此合方作“抗生素”使用,单以处方药物组成上是看不出它有抗感染作用的。这是从临床效果上,用西医思想分析出此方有抗感染作用,又因其合方之抗感染作用而广泛用于临床内妇儿科,甚至某些外科疾病,超越了原补中益气汤、少腹逐瘀汤各自的治疗范围,也并非各方范围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这是笔者对中西医结合新概念的个人认识与理解。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5:54

第二节 如何中西医结合
时间:2009-1-21 17:40:49 点击:417

    一、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来指导:
    思想方法是研究一切事物的前提。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应该是有着优秀的、先进的和科学的思想的医者才能完成,才能进行。否则会出现简单的粗暴的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看法作法,要么用中医的方法去排斥西医,要么用西医的方法来干预中医,这些都是不协调的思想方法。
    试举一个医学之外的、大家曾经见到的、与思想方法相关的例子,来从侧面说明。
    曾经有过赶乞丐回家的事情,有人认为乞丐们影响城市之市容市貌,任乞丐们在街上行乞,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观点,因而将其收容起来或遣返回家。这一做法表面上看是“以人为本”,事实上事与愿违。很少有人思考:乞丐作为一个社会实际上存在的行业,社会最低的行业,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世界上最先进、最富有的国家和城市,都同样存在乞丐这一行业,就是在未来,这一行业也会仍然存在。乞丐行业有其自身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一、现身说法的教育作用。他们身无分文,衣食无着落,天作被盖地作床,被人白眼,无有地位,但仍然活着,不会去寻短自杀,也不会去偷拿抢骗,而有人一遇困难就跳河上吊,自践生命;他们过着随遇而安的潇洒生活,不去为钱财名利劳累终生。二、人们带小孩子上街,看见乞丐,让小孩去作点施舍,培养小孩的慈悲心,关心他人的心,总有好处,教育小孩若不好好学习,好吃懒做,就会像他这样,等等。这    是乞丐的社会贡献。没有乞丐行业的社会贡献,这个社会并不是完整健全和谐美好的社会,是病态社会。因此,应该全面看待乞丐行业,特别是应该看到他们的社会贡献,社会作用。社会可以既不提倡去作乞丐,也不排斥乞丐行业,应该关爱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
    因此,思想方法的优秀先进与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解决问题的正确与否、准确与否,关系到是否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问题,过去有医学专家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以预防传染病病从口入,结果是森林的严重破坏,就是缺乏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结果。中西医结合不能走没有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作指导的道路。这优秀先进科学的思想方法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佛道文化,是重要的来源,能让人具有真正圆满地解决问题的真智慧,具备这个真智慧,就能实现中西医结合。
    二、笔者在临证时,先从西医角度分析诊断患者所患何病,其病理生理特点是什么?继而又从中医角度加以分析,选用相应的中医中药治疗,即用两种医学不同的思维而后综合确定。如既已诊断为湿疹,可知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结合中医肺合皮毛之理论,故而选用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治之。    笔者并不主张以西医思想来指挥中医,或中医思想指挥西医,而应互相启发,各自提高,共同发展。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真智慧。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6:11

第三节 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
时间:2009-1-21 17:44:01 点击:375

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笔者以为有以下几层含义:
1、检查、诊断手段简洁高效快速,无需依赖大量的仪器设备。
2、花钱少,成本低,安全性强,药材天然,无需化学合成。
3、扎根在优秀先进的传统文化中,强调与社会、自然、个人机体整体的和谐中道,客观整体、具有人情味,没有破坏性与唯我独尊。
4、中医学的理论是科学的、精辟的、放之四海而皆真理。
5、不是指中医取代西医,也不是西医发展转变为中医的作法。
6、预防为主的上工治未病思想。
中医有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和睦相处的中道思想,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中医并没有把蚊子视为害虫而加以消灭,人之一生,有谁没被蚊子叮过?地球上连蚊子苍蝇都无法生存了,不复存在了,人类还存在吗?蚊子苍蝇对人类的贡献,我们人类对之还知之甚少,如果因为发现它们会传播疾病而加以彻底消灭,那么医学本身也就是残酷不仁之邪术了,这样的医学又有何用?有何意义?
现在,有医者大量使用虫类药以抗癌、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等作法,是以杀死虫类而入药,与“医者,仁术也”相悖逆,不宜提倡。因为还有另外的非虫类动物药如植物药,某些不以伤害杀死动物的动物药等可用。
医学现有的发展趋势,大有完全依赖各种高精尖的检测手段的倾向,医生离开这些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就无法看病,不能看病,不能治病的倾向。这不是医学的进步,而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值得深思!
再有,检测越来越昂贵,医学越来越昂贵,越来越复杂繁琐。这不会限制医学的发展吗?因此,需要有高智慧的方法来指导医学,而中医这一强调高智慧、真智慧的科学,是不是大有前景。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6:52

第六章
第一节 坚实的西医基础是宏扬中医不可缺少的基石
时间:2009-1-21 17:45:25 点击:543

    西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其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特别是检测手段上的进步,又给西医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往往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明瞭,对疾病治疗手段就有不断发展与更新。中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连,要求医生有很好的传统文化基础,这样病人在医者面前就成了“玻璃人”,医者对病人基本情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已了然明白于胸中,这是中医的先进性。可惜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医者已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封建迷信或落后的文化而加以抛弃了,并盲目崇西。以致目前中医检测手段上还相对落后,对中医理论模糊不清的人还比较多,因而学习中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可把西医学得很好,但   不一定能把中医学得很好。但如果学好了西医基础,必定会给学好中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作为临床中医,如果能首先从西医的角度认清患者所患何种疾病,目前病情状况及今后的病情发展趋势的内在规律,就会心中了然,自然会有针对性地应对措施。再从中医角度上看,又当如何认识与治疗。这样,一则避免盲目;二则给病人以安全,给医生自己以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三则提高疗效;四则有望在中医学术上有所发展,有所贡献。
    张仲景能制出名方“半夏泻心汤”,李东垣能制出名方“补中益气汤”,王清任能制出“少腹逐瘀汤”,医家们用心良苦,功不可没。限于时代的制约,适应范围等就受到一定的局限。而现代,西医的发展为中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了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等原于传统中医,又高于传统中医的治疗范围、理法方药,若无西医基础则难于做到的。
    学习西医而又不局限于西医,这是宏扬中医以坚实的西医基础为基石的另一层含义,本书即作了这样一个探索。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7:08

第二节 实事求是是宏扬中医的前提
时间:2009-1-21 17:46:50 点击:477
    实事求是,是科学的基本原则,也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实际上,一个科学工作者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也还是有相当的困难,暂且不说受金钱名利的诱惑和影响,而自身思维  的局限也是一大障碍。曾有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没有弄清儒家思想“格物致知”的真实含义时,就盲目加以批判,这一篇文章居然被编入初中语文课本中。在科学家也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可想而知,要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是多么的不易!
    毛泽东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为核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是实事求是原则的光辉典范,如“党指挥枪”的思想就是真理。
    不少人认为宗教是迷信的,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是落后的文化,把佛法也当作迷信落后而不愿一学。需知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离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医将会不复存在。很多人并没有深入学习佛法,学习宗教,没有进行实践活动,就横加以封建迷信落后的帽子,这一作法本身就是反科学的,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很多人在学术上医术上不能更进一步者,就是没能实事求是地从儒佛道文化中吸取营养,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所以被自己自身的弱点所局限,所制约,所阻碍,而对临床医疗,能实事求是地从事医疗服务也是大问题。所谓一脉不和,周身不遂。本节之所以讨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佛道文化的认识,是因为振兴中医之所需要,很多医者未能走过这一误区而难以开启真智慧,整天大喊振兴中医,也只是良好愿望而已。
    把争论化为实事求是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佛道文化中,这里才有解决争论的真智慧,如果人云亦云地认为传统文化落后、迷信,那才是伪科学的标志。
    实事求是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认真念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三月五月,三年五年,你再看自己的知识是不是成了活知识,真智慧,亲自去认真实践,才有发言权。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7:26

第二节 实事求是是宏扬中医的前提
时间:2009-1-21 17:46:50 点击:478
    实事求是,是科学的基本原则,也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实际上,一个科学工作者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也还是有相当的困难,暂且不说受金钱名利的诱惑和影响,而自身思维  的局限也是一大障碍。曾有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没有弄清儒家思想“格物致知”的真实含义时,就盲目加以批判,这一篇文章居然被编入初中语文课本中。在科学家也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可想而知,要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是多么的不易!
    毛泽东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为核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是实事求是原则的光辉典范,如“党指挥枪”的思想就是真理。
    不少人认为宗教是迷信的,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是落后的文化,把佛法也当作迷信落后而不愿一学。需知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离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医将会不复存在。很多人并没有深入学习佛法,学习宗教,没有进行实践活动,就横加以封建迷信落后的帽子,这一作法本身就是反科学的,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很多人在学术上医术上不能更进一步者,就是没能实事求是地从儒佛道文化中吸取营养,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所以被自己自身的弱点所局限,所制约,所阻碍,而对临床医疗,能实事求是地从事医疗服务也是大问题。所谓一脉不和,周身不遂。本节之所以讨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佛道文化的认识,是因为振兴中医之所需要,很多医者未能走过这一误区而难以开启真智慧,整天大喊振兴中医,也只是良好愿望而已。
    把争论化为实事求是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佛道文化中,这里才有解决争论的真智慧,如果人云亦云地认为传统文化落后、迷信,那才是伪科学的标志。
    实事求是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认真念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三月五月,三年五年,你再看自己的知识是不是成了活知识,真智慧,亲自去认真实践,才有发言权。

董兴辉 发表于 2011-10-17 23:37:44

第三节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方向不能变
时间:2009-1-21 17:48:19 点击:513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医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从古至今,都是“大医精诚”,以病人的利益为中心。一是可将医学的方法在病人身上得以实践运用,救治病人,战胜疾病;二是从救治病人的实践中发现探索总结出更好的医学方法,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只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得以实现。为防止“钱指挥听诊器”即医者用求高经济效益的思想指挥医者自身的医疗实践工作,救治病人的工作,笔者仍然赞同病人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指挥听诊器,党是病人利益、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所以即是党指挥听诊器。
    如果病人看中医所花钱越来越多,越来越繁琐,那么即使是再优秀、再高明的医生越来越多,中医的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更谈不上宏扬中医了。中医药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者,就是因为简便验廉。
    笔者在诊疗实践中,把汤剂改制成散剂,既经济方便,又仍然有疗效,花钱不多,又能解决问题,易被病人所接受。即使有病人不愿服用散剂而要服用汤剂,所选方药也不用价值昂贵者,以尽量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得到了病人最广泛的支持和信任,才使本书得以问世。
    有真实智慧的中医医生会通过神奇的望闻问切四诊这一简单的方法,为病人节省检查化验之大笔经费。事实证明,只有把病人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医生,也才会具有真实圆满的智慧。真智慧从何而来,从利人利他中来,不会从损人利己中来。不少医者都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但在临床实践中却被“金钱”所迷惑,成了个人经济利益的奴隶,金钱的俘虏,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么?能够振兴中医么?再者,不知手中听诊器是为谁服务的医生,不是有智慧的医生,其之人生也必将是可悲可叹的。
    一个有智慧的医生,是会自觉地树立“党指挥听诊器”的思想,这也是医者对个人自身的保护、爱护,良医名医是病人把他培养出来的。医术再高明,也会虚怀若谷,视病人如亲人。易经中八八六十四卦,唯谦受益。如果诚心实意地对待病人,病人就会把自己服药接受治疗的真实情况如实告诉医生,这为你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修正自己的治疗方案等都是大有益处的。笔者从中受益匪浅,许多优秀的方案,就是从病人真实的信息反馈中得到启发而产生的。
    曾几何时,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许多医者心灵深处的座佑铭,是克服一切困难,战胜自我弱点的强大精神动力,不少医者为此而奋斗终生,其之人生无怨无悔、怡然快乐、充实辉煌。那就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所过的真实生活,自在无碍的真实生活。笔者甚为仰慕,中医学界具有这种高瞻远瞩的大智慧者越多,中医学的前景就越远大,越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