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证论3

 学中医书馆 2013-12-20
3.痰饮瘘
(1)主证:手背痿弱,不能升举,或手足疼痛,不可转移,或一臂麻木不仁,时复转移一臂,并见头昏目眩,时欲呕恶痰涎稀水,苔腻而滑,脉弦滑或弦涩。
(2)治法:涤痰逐饮
(3)代表方:指迷茯苓丸(《全生指迷方》)加味。
(4)药物:姜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生姜。
方中以姜半夏温化痰饮;枳壳调理气机,使“气顺痰自下”;更有茯苓使脾健新痰不能生,渗湿可通其滞;风化硝以去壅塞,逐去痰结则滞行,痰饮自消。若兼脾胃阳虚,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以温化痰饮。
        (三)病案举例
鲁x x,男,3岁,1987年7月20日初诊。患儿发热数日后,渐发右腿跛行,经某医院小儿科诊断为非典型性小儿麻痹症,用针刺口服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转中医治疗。证见患儿低热,轻咳有痰,渴不多饮,胃纳欠佳,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中医诊断为痿躄。证属热伤肺阴,炼津成痰,阴虚挟痰湿为患。治宜滋阴清热,以除痰湿。处方:生地6克、橘络3克、元参6克、麦冬6克、地骨皮10克、花粉6克、石斛6克、黄芩6克、竹茹6克、地龙2克、木瓜6克、牛膝6克、僵虫2克、甘草2克。水煎服。服上方6剂后,热降口干消失,舌苔由黄腻转薄,胃纳日有所增。效不更方,继上方12剂,下肢行走基本恢复正常,余症消失。改服健步虎潜丸以善后。
附:湿痰脚气
湿痰脚气属脚气病的一种,名见于《丹溪心法》。乃因湿盛生痰,湿痰下注而发为此证。
(1)主证:腿足麻木,软弱无力,或肿胀沉重,或头昏神疲,呕恶纳呆,或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2)治法:燥湿化痰。
(3)代表方:二陈汤(《和剂局方》)合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加减。
(4)药物: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槟榔、木瓜、吴茱萸、生姜、紫苏。
方中以二陈汤燥湿化痰为主,辅以鸡呜散宣壅祛湿,并酌加党参、黄芪、山药等益气健脾之品,兼有肝肾亏虚者,选加杜仲、牛膝、川断、补骨脂等。
第二章外科痰证
一、痰毒
痰毒属于痈的范畴,是指气血为痰毒之邪壅塞不通而成。由于发病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生于颌下的称托腮痈,位于耳垂下,下颌角后方的又称耳根毒,病变在两颈侧的名颈痈等等。本病是小儿时期常见外科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淋巴结炎。
        (一)病因病机
痰毒多由外感风热、风湿之邪,内挟痰湿互相蕴结于皮里膜外,凝聚于经络而成。发病初为风痰交阻,化脓期为痰热结聚,热胜肉腐成脓,溃后邪去正复,或邪虽外泄,而气血尚未通畅,若兼脾胃火毒上攻者,多数起于颈之两旁及颌下,若兼肺胃炽热,则多数发于结喉之处。在发生本病前往往有口疳、乳蛾、龋齿、或头面疮疖等病变存在。
        (二)辨证施治
        1.初期:寒热交作,颈颌痛胀,咀嚼不便,或颈项转则不利。局部结块如白果大小,质地稍硬,光滑可活动,按之痛,皮色不变,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舌苔腻而稍黄,脉滑。
(1)内治: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2)代表方: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3)药物: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子、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
为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可合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蒲公英、二花、地丁、天葵子、连翘)。方中荆芥、薄荷疏风;二花、连翘、蒲公英、地丁、天葵子、山栀子、丹皮清热解毒;牛蒡子、夏枯草化痰散结;石斛、玄参养阴清热生津。
(4)外治:外用金黄散(《医宗金鉴》:生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花粉、甘草)或玉露散(《中医外科学》:木芙蓉叶适量,研极细末),用菊花露或金银花露或用冷开水调敷患处,并经常保持敷药的湿润。
        2.化脓期:结块增大,疼痛增剧,皮色变红,肿势高突,按之应指。此时全身高热,口渴,便秘、尿赤,甚则张口困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内治:清热化痰,和营托毒。
(2)代表方:牛蒡解肌汤(药物见本篇)合透脓散(《外科正宗》:黄芪、川芎、炮山甲末、皂角刺)。热盛加黄芩、生石膏,便秘加栝蒌仁、枳实、莱菔子。
(3)外治:外敷千捶膏(《中医外科学》蓖麻子肉、松香粉、东丹、银朱、茶油,制成药膏),以消肿止痛,提脓祛腐。每日换药1次,若脓成则切开排脓。
        3.溃后期:脓出肿痛渐减,身热也退,溃处脓尽而敛,遗有肿块,约需半月左右方能消散。或见溃后舌质光红、口干少津、胃纳不香。
(1)内治:邪去正复,一般不需服药。若僵块不消宜和营养胃,方选四物汤(《和剂局方》: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减,酌加石斛、玄参以养胃生津,兼清余热,加夏枯草、生牡蛎以软坚散结。若溃后舌质红者,宜清养胃阴,方选益胃汤(《温病条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加减治疗。
(2)外治:溃后用九一丹药线,即以九一丹(《医宗金鉴》: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为9:1)制成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即以金黄散方药物制成药膏)。脓尽用生肌散(《中医外科学》:制炉甘石、滴乳石、滑石、血珀、朱砂、冰片)或白玉膏(《中医外科学》:熟石膏、制炉甘石,药用比例为9:1)。
        (三)病案举例
刘x,男性,8岁,1981年10月6日初诊。患儿因发热咽痛2天,体温38.5℃。在单位卫生所按“上感”治疗,服复方感冒灵、穿心莲、复方扑尔敏等药物。体温稍有下降,咽部仍感疼痛,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如蚕豆, 压痛明显, 遂来医院诊治。检查:体温37.6℃,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双侧颈前淋巴结肿大约为2x 3厘米,质地中等,压痛明显,颈软,活动受限,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濡数。西医诊断为急性颈淋巴结炎。中医诊断为痰毒、辨证属外感风热,痰火凝聚。然宜疏风清热,化痰散结,方选牛蒡解肌汤加减。处方:牛蒡子9克、荆芥6克、玄参6克、夏枯草10克、连翘10克、栀予6克、丹皮6克、薄荷3克(后下)、蒲公英10克、天葵子6克、地丁6克、甘草3克、大黄2克(后下)。外用仙人掌捣烂加青黛敷患处。
上方服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咽痛减轻,大便通畅,颈前淋巴结质地变软,舌苔薄白,脉濡稍数。用原方减大黄,加板兰根10克、山茨菇10克、继服6剂,肿大淋巴结完全消失。
二、阴疽
阴疽是由阴痰阻隔气血,郁滞经络所致。病变部位漫肿不红,坚硬如石为其特征。一般起病缓慢,或伴有全身虚寒性症状。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顽痰阻于经络,或为营血虚寒,寒凝痰阻,痹滞于肌肉、筋骨、血脉,以致气血凝滞,痰瘀凝结积聚而发。
        (二)辨证施治
(1)主证:一般初起都呈形如桃李,或状如鸡卵,逐渐增大,漫肿如碗,坚硬如石,成色不变或紫暗,麻木疼痛,并无焮热,难消难溃,既溃难敛。
(2)内治:体质壮实者,治以攻逐顽痰,方选控涎丹(《三因极·病证方论》:甘遂、大戟、白芥子)。若体质虚弱者,治宜养营理气,化痰消坚,方选香贝养营汤(《医宗金鉴》:香附、贝母、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熟地、川芎、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或以温阳散寒,化痰祛瘀之法,方选阳和汤(《外科全生集》: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
(3)外治:外敷散结膏(即以散结汤《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橘核、荔枝核、山茨菇、土贝母、槐花、血余炭、当归、丹参、红花、桃仁、马勃、板兰根、牛蒡子、甘草,制成药膏外敷)。或外敷阳和解凝膏(《外科正宗》:鲜牛蒡子根、叶、梗,鲜白凤仙梗,川芎,川附子,桂枝,大黄,当归,肉桂,草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芨,乳香,没药,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苏合油,麝香,菜油)。
        (三)病案举例
张x x,女性,48岁,1980年5月6日初诊。患者左臀部生一疽,时已年余,麻木疼痛不破溃,曾用抗菌素治疗未取效而前来治疗。刻诊:疽色紫暗,漫肿如碗,质硬,扪之不热。此乃顽痰败血,结聚成疽,当子以攻逐痰瘀。方选控涎丹,每日2丸,服至10日来告,阴疽已基本消尽,局部按之皮色正常,无麻木不适,舌淡脉弱,遂改用香贝养营汤以善后调理。
三、子痰
子痰又名慢性子痈,子疽,是以睾丸肿大形成硬结为主要证候的疾病。本病与观代医学的附睾结核相类似。
        (一)病田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素体阴亏,阴虚舍空,痰居其位,或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耗伤气血,转为虚损,痨虫乘虚而入侵,蔓延附睾,凝结而成。本病多继发于其它脏器的痨病。
现代医学认为,男性生殖系统结核与泌尿系统结核有极密切的关系,肾结核病人中约50~75%并发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在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人中,90%以上有肾结核。男性生殖系结核主要是附睾结核。本病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   
        (二)辨证施治
木病起病缓慢,附睾逐渐肿大,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偶可引起阴囊脓感,或轻微疼痛,附睾上可扪及硬结,输精管出现串珠状结节。如未经治疗,病情继续发展,结核结节可发生坏死和液化,成为寒性脓肿,寒性脓肿溃破后,穿破阴囊,形成难以愈合的瘘管,流出混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常有疲乏消瘦,潮热盗汗,头晕失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气血不足,肾阴亏损的证候。   
        1.非手术治疗:附睾结核小于0.5匣米,而范围不广泛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1)初起:①内治:宜滋阴除湿,化痰通络,方用滋阴除湿汤(《外科正宗》:川芎、当归、白芍、 熟地、柴胡、黄芩、陈皮、知母、泽泻、地骨皮、甘草)加减,并送服守宫、僵蚕粉(各等粉,研末)6克。饭前服,每日2次。②外治: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玉枢丹(《片玉心书》:雄黄、朱砂、麝香、五倍子、红芽大戟、山茨菇、续随子),醋调或冷开水调敷患处,亦有一定的效果。
(2)溃后:①内治:肝肾阴虚者宜滋补肝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加减。气血两虚者当补益气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生姜、大枣)加减。②外治:溃后先用七三丹药线,即以七三丹(《中医外科学》: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7:3)制成药线引流,以提脓祛腐。脓尽后用生肌散(药物见“痰毒”篇)收口。
(3)无论是否溃破,均可加服小金丹(《外科全生集》: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墨炭),每次服4粒,每日2~3次。
        2.手木治疗:可行附睾切除术。
(三)病案举例(摘自《浙江中医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九期)
李x x,男性,11岁。2年前自觉阴囊部轻度疼痛,并有胀坠感。2月后右侧阴囊有硬块,经某医院诊断为附睾结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2月余无效。检查:右侧附睾有l x 2厘米硬结,呈椭园形,坚硬如石,有压痛,同侧输精管有黄豆碎大小串珠样结节,轻度压痛。X线胸部透视:肺部无结核征象,血沉35毫米/小时,诊断为附睾结核。证见口干思饮,面容枯瘦,唇焦咽燥,舌光红少津,脉细数。证属阴虚火旺,痰瘀成核。治当滋阴潜阳,化痰软坚,方用二甲复脉汤加味(生牡蛎60克(先煎),生鳖甲、炙甘草、生地、白芍各15克、麦冬、阿胶(烊冲)各12克、火麻仁10克)。另配合守宫、僵蚕各50克,研末,饭前服6克,日服2次,20天后,面容转丰,咽燥口干减轻,舌红润有津,附睾硬结似有缩小,质地微软。继守前方,酌减其量,守宫、僵蚕粉仍如上吞服。30天后,面如常人,食欲增加,舌质红润,附睾硬结,输精管结节消失。恐硬结再次复发,再给守宫、僵蚕粉剂,服法如前,2个月后追访,健康如常。
四、寒痰疝证
寒痰疝证属于疝证类型之一,是指由于寒痰凝注肝经所致的睾丸硬肿冷痛为特征。现代医学的副睾炎在发病的某些阶段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治。
        (一)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指出,“疝者,睾丸连小腹急痛也”。又说,“夫疝,痛有定处,是有形之积也,非痰食血相聚而何”?《证治汇补》更进一步指出,“疝,本湿热痰瘀,乘虚下沉,变加外寒所束,经脉收引,相搏而痛”。由此可见,寒邪客于肝经,湿痰下注,凝结成乱发为本病。
        (二)辨证施治
(1)主证:睾丸肿胀、坠疼,连及小腹疼痛,得热则舒,睾丸尾部可触及一圆锥状硬结,伴有口淡不渴,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迟。
(2)内治:温阳散寒,化痰软坚。
(3)代表方:橘核丸(《济生方》:橘核、海藻、昆布、海带、川楝子、桃仁、厚朴、木通、枳实、元胡、桂心、木香)。方中橘核、海带、海藻、昆布化痰软坚;川楝子、厚朴、枳实、木香疏肝理气解郁;桂心温经散寒;元胡、桃仁、木通祛瘀通络止痛。寒邪重者,可加附子,乌药以温经散寒止痛,加大贝、白芥子以增强化痰软坚之力。若痰湿转热者,原方去桂心,加知母、黄柏。久病瘀血内停者,合用失笑散(灵脂、蒲黄)以活血消瘀。
(4)外治:外敷散结膏(药物见“阴疽”篇),敷至2小时取出,每日1次。
        (三)病案举例
秦x x,男性,52岁,干部。1984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自觉睾丸肿胀疼痛1年余,得温则舒,阴囊湿冷,曾经泌尿外科检查,发现右侧睾尾部可触及一圆条索壮硬结。诊断为副睾炎,遂前来求治。证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溏泄,尿清量多,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诊断为寒痰疝证。辨证属阳虚寒盛,痰湿凝结肝经。治拟温阳散寒,化痰软坚,疏理肝气。处方:橘核10克、川楝子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白芥子12克、元胡10克、乌药15克、大贝母l5克、枳壳10克、青皮6克、附子10克(先煎)、葫芦巴10克、小茴香l0克、甘草5克。患者服上方6剂而取效,继服18剂告愈。
五、痰湿流注
痰湿流注为流注病的一种,是发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其特征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处,并有此处未愈它处又起的现象。
        (一)病因病机
痰湿流注之成,乃因脾虚气弱,痰湿内阻,复感邪毒,流注于皮里膜外,营卫肌肉之间所致。正如《医宗金鉴》指出,“盖人之气血,每日周身流行,自无停息,或因流痰,或因瘀血,或因风湿,或因伤寒汗后余毒……致令气血下行,故名流注”。《医学入门》指出,“流注,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或结核或浸肿,皆因素有痰火,或外感风寒,邪气流行,至其痰注之处而发,或内伤郁怒,以致痰火骤发……”。说明本病是由正气不足,外邪触动宿痰而发。
        (二)辨证施治
        1.初期:初起患处肌肉疼痛,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扶之如绵,或自行消散,或转注它处,伴有寒热,周身关节疼痛,食欲不振,胸脘痞闷,苔腻,脉滑等症。
(1)内治:宜健脾化痰,解毒祛邪。
(2)代表方:木香流气饮(《和剂局方》:半夏、陈皮、姜厚朴、青皮、甘草、香附、紫苏叶、人参、赤茯苓、草果仁、肉桂、莪术、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藿香、木通、生姜、大枣)加减,若热象明显,去人参、肉桂,加二花、连翘、蒲公英、地丁以清热解毒。若发于夏秋之间,兼感暑湿者,加佩兰、青蒿或合用六一散(《伤寒标本》滑石、甘草)。若挟瘀血停滞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发于髂窝部位者,加苍术、苡仁。
(3)外治: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或配合隔姜灸,以促其消散。
        2.成脓期:脓成后肿块增大,疼痛加剧,约2周左右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兼见壮热,汗出,苔黄腻,脉滑数。
(1)内治:宜化痰祛湿,托毒透邪,方选木香流气饮加天花粉、浙贝、皂角刺、炮山甲以溃脓托毒透邪。热盛者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苓、黄柏、栀子)。
(2)外治:宜切开引流。
        3.溃脓期:溃后流出稀浓液,肿硬疼痛渐消,热退纳增,脓尽疮口愈合。
(1)内治:宜温补外托。
(2)代表方:托里消毒丹(《医宗金鉴》:生黄芪、皂角刺、金银花)。方中生黄芪益气健脾以扶正,皂角刺溃脓以托毒外出,金银花解毒以消余热。若流脓稀薄,日久不敛者,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营汤(《和剂局方》: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心、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大枣、生姜)。
脓尽后的须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炙甘草、木香、砂仁、大枣、生姜),送服小金丹(药物见“子痰”篇)以绝后患。
(3)外治:溃脓期先用八二丹药线,即用八二丹(《中医外科学》:煅石膏、外丹,比例为8:2)制成药线引流。脓尽后用生肌散(药物见“痰毒”篇,生肌散中宜加入少量姜炭灰),均以红油膏(《中医外科学>):凡士林、九一丹、东丹)或太乙膏(《外科正宗》:肉桂、白芷、当归、玄参、赤芍药、生地黄、大黄、土木鳖、阿魏轻粉、槐枝、柳枝、血余、东丹、乳香、没药、麻油,制成膏药)外敷患处。
六、流痰
流痰是骨与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在破坏过程中少有新骨形成,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脓肿形成时可以流窜到身体各部,破溃后可形成痿管,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本病好发于儿童及少年,发病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为下肢、上肢。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骨与关节结核或伴有寒性脓肿。
本病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起病很慢,化脓亦迟,溃后不易收口,病久可出现虚劳现象,故又有骨痨之称。因病在骨与关节,故多损伤筋骨,轻则形成残废,重则危及生命。
在古代文献中,因本病的发病部位不同,其名亦异。如发生在脊背的叫龟背痰,生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生在环跳部位的叫附骨痰,生在膝部的叫“鹤膝痰”,生在足踝的叫“穿拐痰”等。
        (一)病因病机
本病无论生于何处,均与肾脏的亏虚有密切关系。因为“肾主骨”肾强则骨易合而骨质坚强,外邪不易侵犯,反之则生长障碍而骨质疏松,给外邪以可乘之机。因此,若先天不足,骨酪柔嫩或劳倦过度,肾脏虚衰,骨骼空虚,或因跌仆损伤,致使气血失和,风寒乘虚侵袭痰浊凝聚,留于骨骼,发为本病。
总之,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者,乃先天不足,肾亏骼空,标实者,乃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由此使得此发病较缓,病程漫长,后期病情复杂,预后较差。
        (二)辨证施治
        1.主证
        (1)初期:患处隐痛,局部无异常(不红不热不肿胀),或微有寒热,渐至形体消瘦。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疼痛加剧。
        (2)中期(酿脓期):患处(原发或继发部位)皮肤渐浙肿起,皮色不变或稍有改变,若脓已成,则见患处透一红点,按之软而应指,全身发热,朝轻暮重。
        (3)后期(溃脓期):患处溃破,时流稀脓浊水,或夹有败絮样物质,久则疮口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形成漏管,不易收口。如病变在四肢者,则肌肉日渐萎缩,病变在颈椎、胸椎、腰椎者,则四肢强直不遂,或瘫痪不用,甚至二便失禁。若病久元气不支,则身体日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萎黄或?白,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质稍淡,苔薄白或薄腻,脉细滑无力或虚大,此属气血两亏。如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不振,或咳痰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乃属阴虚火旺。到此阶段,则渐成骨痨,预后较差。若脾胃功能尚可,亦有治愈之可能。
总之,从整个病变过程来看,其始为寒痰凝滞,进而郁久化热,痰热酿脓破溃,日久而致气血两亏,阴阳俱虚(以阴虚火旺为多见)。
        2.治法
(1)内治:本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自始至终当以扶正祛邪为治。早期治以益气温肾经,散寒化痰,方用阳和汤(《外科全生集》: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加味。中期当宜扶正托毒,用透脓散(《外科正宗》:生黄芪、穿山甲、川芎、当归、皂角刺)加味。后期属气血两虚者,当气血双补,方用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大枣、生姜),酌加补肾之品,如川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川杜仲、鹿角粉等;属阴虚火旺者,当宜滋补肝肾,退热除蒸,方用清骨散(《证治准绳》: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加减。自汗者,酌加黄芪、浮小麦、牡蛎、龙骨等;盗汗者可合用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咳痰带血者,选加沙参、百合、麦冬、川贝、丹皮、仙鹤草、三七参等。
历代医家在治疗流痰中,常用蜈蚣、僵蚕、全蝎以解毒消坚,化痰通络,搜透经络中之痰浊。现代药理学实验,业已证实了上述虫类药物的解毒作用。蜈蚣由于内含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僵虫、全蝎既长于熄风定痉,而且有化痰散瘀解毒、医治顽疽、恶疮之功。三味昆虫药物合用,使消痰通络作用更为显著,故在辨证处方中每使其间,屡起沉疴。
此外,在各期无明显虚象时,可选用鹿角粉、小金片(成药),同时可酌情配合使用西药抗结核药。由于病程较长,除了积极治疗外,并应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
(2)外治:初期可用阳和解凝膏外敷。中期脓成者可穿刺抽脓。后期溃后先用五五丹(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5:5)药线提脓祛腐、外敷红油膏,如形成窦道,创口过小,脓出不畅,可用生肌散收口。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病灶清除术或关节融合术等。
        (三)病案举例(摘自《奇难·杂症》)
黄x x,女,58岁,1982年6月21日初诊。患者素体羸弱,腰脊酸痛已10年。3年前在某医院摄片,确诊为第1~3腰椎结核及腰椎骨质增生。1980年秋,右腰部出现一个瘘管口,渗液、微痛,长期服用各种抗痨药及中药,未见效。近两月来感腰酸痛无力,夜间尤剧。腰及下肢畏寒,入夜如冰,小便频数而来诊。检查:身体消瘦,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第2腰椎微突,右腰部肌肉板硬,第2腰椎右侧旁开4厘米处有一黄豆大瘘管口,渗液清稀,四周肌肉微凹陷,皮色苍白,按之不痛。X线摄片:腰椎1~3椎体骨质破坏,椎体边缘不整,间隙消失,3~5腰椎骨呈唇形状改变。化验:血液白细胞总数6000/立方毫米(6x109/升),中性72%(0.72),淋巴28%(0.28),红细胞390万/立方毫米(3.9x1012/升),血红蛋白8.5克%(85克/升)。血沉48毫米/小时。小便常规无异常。诊断为流痰(肾腧虚痰)。辨证为命门火衰,痰毒凝结,骨骼损伤。
内治:补肾壮阳,温通经脉,消痰散结。处方以附桂温消汤加减:熟附子18克、肉桂3克(焗服),鹿茸趸60克(先煎1小时)、熟地黄24克、守宫3条、白芥子9克、姜炭9克、黄芪24克、补骨脂12克、菟丝子9克、蜈蚣3条。水煎服,复渣再服,每日1剂。
外治:丹火透热疗法,用五虎丹座。选右肾俞,三焦俞、志室穴。透热至局部温热感为度,时间3~5分钟,后用消毒纱布敷盖,胶布固定3~4小时取下,每日1次。用以上丹火透热法及服中药治疗10天后,腰脊酸痛、溃口渗液消失,腰及下肢畏寒亦渐减轻。再按原方加紫河车18克,治疗1个月后溃口生肌,凝寒消失,腰渐有力,体重增加。共服药100剂后,诸症消失,复查血沉18毫米/小时。X线摄片复查:第1~3腰椎上方骨桥形成,且有骨质融合,骨桥形成,病灶稳定。
七、瘰疠
本病俗称子颈、老鼠疮、鼠瘘等。好发于颈部及耳后,也可延及颌下及腹部。结核累累如贯珠状,小者为瘰,大者为疠,合称瘰疬。起病缓慢,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延之数年,可不增大,不溃破,也可增大,或数枚粘连,或破溃流脓浊水,每夹有败絮样物质,常此愈彼溃,形成窦道。本病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淋巴结核,以儿童发病率高,次为青少年。
瘰疬之名,首见于《灵枢·寒热篇》,以后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且名称较多。如从经络部位命名的,有生于项前属阳明经的名为痰疬,生于颈项两侧属少阳经名为气疬等,如以形态命名的,有累累如贯珠的名为瘰疬,三五堆叠的名为重瘰疬等等。其病名虽多,其病因,症状和冶厅基本是一致的。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成因,先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热内生,或肺肾阴亏,痰火凝结等内在因素,痨虫(结核杆菌)得以乘虚侵入。正如陈无铎指出,“瘰疬之症,多起于痰,而痰块之生,多起于郁,未有不郁而生痰者,未有无痰而成瘰疬者”。
        (二)辨证施治
1.主证
(1)初期:瘰疬大如豆粒或小指头,单个或多个散在,皮色不变,按之坚韧,推之能动,不热不痛。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者具有精神不振,胸闷胁痛,腹胀纳呆等肝脾失调的症状。
(2)中期:瘰疬逐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或数个相邻的瘰疬融合成块,推之不能活动。若已酿化成脓时,则表皮转成暗红色而微热,神疲肢困,厌食纳呆等症。
(3)后期:化脓之瘰疬溃破后,流浊水脓液,夹有败絮样物质,日久形成窦道,空腔疮面灰白色,周围皮肤紫黯。如果脓水转厚,肉芽转成鲜红色,表示即将愈合。此期因日久不愈,以致气血虚弱,肺肾亏损,故见潮热,咳嗽,盗汗,或面色苍白,头晕,气短乏力等症。
本病一般预后较好,但也常因体虚而易复发。
        2.治法
(1)内治;初期宜健脾化痰,疏肝养血之法,方用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煨姜、薄荷)合用消瘰丸(《医学心悟》:玄参、煅牡蛎、贝母),中期仍以健脾化痰,疏肝养血,佐以托毒透脓。方如上加生黄芪、皂角刺、炮山甲,溃后减柴胡。后期宜补益肺肾,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加地骨皮、夏枯草、川贝、玄参、牡蛎。溃后脓水淋漓者,宜补养气血,排脓生肌为主,用八珍汤(《正体类要》: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桔梗、白芷、花粉,或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香附、贝母、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熟地、川芎、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体质不虚弱者,不论初起或溃后,均可服小金丹(《外科全生集》: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墨炭),内消瘰疬丸,或夏枯草膏(均为成药)。如有虚象时,可服八珍丸,或当归补血丸等中成药配合治疗。   
(2)外治:初期、中期可在瘰疬上敷冲和膏(《外科正宗》:炒紫荆皮、炒独活、炒赤芍、石菖蒲、白芷、葱头煎汤或热酒调敷)或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也可加黑退消(《中医外科学》: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生磁石、公丁香、肉桂、制乳香、制没药、制松香、硇砂、冰片、麝香)盖贴。后期已溃者,用七三丹(药物见“子痰”篇)或八二丹(药物见“湿痰流注”篇)掺入药棉纳入渍口,外敷红油膏(药物见“湿痰流注”篇),如肉芽红活,则用生肌散,白玉膏(药物均见“痰毒”篇)。如有空腔或窦道时,可用千金散药线(《中医外科学》:煅白砒、制乳香、制没药、轻粉、飞朱砂、赤石脂、炒五倍子、煅雄黄、醋制蛇含石)以去腐生肌,亦可手术将坏死组织刮除。
        (三)病案举例(摘自《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
张x x,女,19岁。于一九七O年春就诊。罹疾数载,周身淋巴结溃破,左乳房巳烂掉。在北京某医院治疗半年,无效出院。诊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精神疲惫,食欲不振。颈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如串珠,有的溃破,脓水淋漓不断。未溃破者小如杏核,大如桃核。舌质淡红,脉沉细无力。辨证: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加之日久脓水淋漓不断,从而耗伤气血,津化为痰,凝聚为患。治则:补气养血,化痰散结。方药:香贝养荣汤加减,党参10克、茯苓9克、白术10克、甘草5克、当归10克、杭芍15克、熟地15克、香附6克、贝母10克、桔梗3克、陈皮5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水煎服。
外用结核膏药贴敷,溃破处用甘草、银花煎水外洗,后擦九味生肌散。
按上方治疗1月后,病情大有好转,溃破处全部愈合,未溃破者逐渐缩小,部分已经消失。药虽中的,然时延日久,拟宗上方加夏枯草15克、何首乌15克、玄参10克。继服。对未消散的结核采用火针穿刺,效果显著。连续治疗5个月,服药10余剂而痊愈。
八、瘿
瘿如缨络之状,环颈绕喉之病也。发于颈部,漫肿或结块,但多皮色不变,缠绵难消,且不破溃。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单纯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瘤。   
此病古医籍记载有:气瘿、肉瘿、血瘿、筋瘿、石瘿等。临床以气瘿、肉瘿为多见,其次为石瘿。其中气瘿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肉瘿相当于甲状腺瘤,石瘿相当于甲状腺癌。
        (一)气瘿
气瘿多由情志郁结或水土因素所致。初起一般无全身症状,颈部呈弥漫性肿大,肿势渐增,边缘不清,皮色正常,且不疼痛,按之皮宽而软,若肿胀过大并下垂者,有局部沉重感。若压迫气管,轻则在剧烈活动时感到呼吸困难,重则静卧时亦有喘鸣,也可见声音嘶哑等。以女性青年为多见。
(1)内治:理气解郁,化痰软坚,健脾除湿。
(2)代表方:四海解郁丸(《疡医大全》:青木香、陈皮、海带、海蛤粉、海藻、海螵蛸、昆布)。方中青木香、陈皮理气解郁;海带、海蛤粉、海藻、海螵蛸、昆布化痰软坚。可酌加柴胡、枳壳、苍术、云苓以增强理气健脾除湿之力。亦可配合西药碘剂治疗,现代药理究竟认为:海带、海藻、昆布含碘量较高,故为治疗瘿病的首选药物。
(3)外治:针灸及手术治疗。

樱花 发表于 2008-9-2 21:54

(二)肉瘿
肉瘿乃由忧思郁怒、湿痰凝结而成。症见结喉正中附近有单个肿块,状如覆碗,表面光滑,软如棉。硬如馒,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生长缓慢,始终不溃,一般无全身症状。若肿块增大而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可伴有急躁易汗,胸闷心悸,手颤,女子月经失调,脉数或脉弦数。也有多食善饥而体瘦、神庋乏力、脱发,便溏等症,多见于40岁以下女性患者。
(1)内治:开郁化痰,佐以软坚。
(2)代表方,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海藻、贝母、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半夏、连翘、独活、海带、甘草)。胸闷不舒加香附、郁金;脉数心悸易汗加茯神、枣仁、熟地;手、舌震颤加钩藤、珍珠母、白芍;能食善饥加生石膏、知母;消瘦乏力便溏加白术、山药、扁豆;月经不调加鹿角片、肉苁蓉、坤草、菟丝子;肿块坚硬加赤芍、露蜂房;全身症状不明显者,可以汤药与丸药交替使用,选用小金片(《中医外科学》:马钱子、地龙、全虫、制附子、姜半夏、五灵脂、制乳香、制没药),逍遥丸(药物见“瘰疠”篇),芋艿丸(《中医外科学》:香梗芋艿适量、海蜇漂淡、荸荠煎汤泛丸)。
(3)外治: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掺桂麝散(《药蔹启秘》:麻黄、细辛、肉桂、牙皂、生半夏、丁香、天南星、麝香、冰片)。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三)石瘿
石瘿乃由情志内伤,肝脾气逆,以致气郁湿痰瘀血凝滞而成。可继发于肉瘿,颈部多年存在的肿块,突然迅速增大,坚硬如石,凹凸不平,随吞咽动作移动减少或推之不移,并伴有疼痛,声音嘶哑,甚则出现呼吸团难,吞咽困难等气管、食管、声带受压症状,颈部可有瘰疠肿硬,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
(1)内治:化痰开郁,行瘀软坚。
(2)代表方:海藻玉壶汤(药物见前)加当归、三棱、莪术、蛇六谷、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以增强行瘀软坚散结之力。
(3)外治: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掺阿魏粉。
        (四)病案举例
例1.黄x x,男性,49岁,干部,1986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近1月左颈部出现一个鸡蛋大肿块,自觉精神紧张,脾气日渐急躁,心悸,手足心出汗,曾在某医院进行T3、T4、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均偏高,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遂前来诊治。除上症外,舌红苔微黄而腻,脉弦滑,诊为气瘿。辨证属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煎灼津液成痰,痰气交阻,结于颈部而成,治拟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散结。处方:丹皮15克、栀子15克、郁金12克、浙贝10克、夏枯草15克、远志6克、猫爪草15克,素馨花10克、枣仁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元参15克、海浮石30克(先煎)。
服上方12剂后,自觉心悸症状减轻,情绪较前稳定,颈部肿块明显变软缩小。按上方素馨花加至20克、加海蛤粉30克、五味子10克,以增强药力。患者以上方出入,治疗两个月余,颈部肿块消失,诸症皆除,两次复查T3、T4均正常。
例2;钟x x,女性,36岁,1979年6月28日初诊。主诉颈部发现肿物3个月,伴有压迫感及胸闷不舒。起因婆媳不睦.渐致夫妻不和,精神屡受刺激,故平素心烦急躁,善叹息,以后发现颈部有一肿物,如核桃大,近来增大明显,并有压迫及胸闷感。曾作同位素扫描,提示甲状腺体积增大,为温结节。诊断为甲状腺瘤,西医主张手术切除,患者不予接受,遂前来求治。检查:肿物表面光滑,中等,舌质暗红,苔腻,脉弦细。按中医辨证,诊断为肉瘿,属肝郁气滞,痰瘀凝结,治拟理气活血,化痰散结。处方:柴胡10克、橘叶10克、郁金10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栀子15克、元参15克、生牡蛎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香附12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土元10克、甘草5克。上方服12剂,肿块明显减小,症状减轻。继续按上方加减治疗近2个月,肿块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九、瘤
瘤乃赘生物,泛生于机体各处,或发于皮肉之间,或发于筋骨之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一部分肿瘤疾患,其中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或囊肿,少数属于恶性肿瘤。
古代文献多分为六瘤:气瘤、肉瘤、脂瘸、筋瘤、血瘤、骨瘤。祖国医学认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因此瘤的形成,多与痰凝血瘀有关,其中与痰浊关系最密切的,多见气瘤、肉瘸、骨瘤、脂瘸。气瘤类似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纤维瘤,肉瘤与现代医学的肉瘤并不相同,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脂肪瘤或肌纤维瘤之类,脂肪瘤相当于皮脂腺囊肿,骨瘤相当于骨肉瘤。
        (一)气瘤
气瘤因肺气失宣,以致痰气凝结,营卫不和而成。本病多发于躯干部,也常见于面部及四肢。多少不一,大小不等,少的几个,多的可达数十上百,小的如豆,大的如卵,或大如拳头而下垂,质地柔软,用手压之凹陷.放手即能弹起,皮色不变,表面平滑,并不疼痛。
(1)内治:宣肺调气,化痰散结。
代表方:通气散坚丸(《医宗金鉴》:人参、桔梗、川芎、当归、花粉、黄芩(酒炒)、枳实(麸炒)、陈皮、制半夏、白茯苓、胆南星、贝母(去心)、海藻(冼)、香附、石菖蒲、甘草)。方中桔梗、枳实、陈皮、香附宣肺调气;半夏、茯苓、南星、贝母、海藻、菖蒲化痰散结。
(3)外治:若瘤体过大而妨碍活动,或瘤发于面部而有损容貌,可手术切除。
        (二)肉瘤
肉瘤因脾失健运,湿痰内生,气血凝结而成,症见初如桃栗,渐大如拳,其根宽大,柔软如棉,按之可以压扁,推之可以移动,也有的坚实柔韧如馒,皮色不变,无热无痛,亦无全身症状。
(1)内治:健脾化痰,益气开郁。
(2)代表方:归脾汤(《妇人良方》:当归、黄芪、白术、茯苓、人参、龙眼肉、木香、炒枣仁、远志、炙甘草)合二陈汤(《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归脾汤以健脾益气为主,二陈汤以化痰开郁为辅,两方合用,相得益彰。也可配合小金片(药物见“瘿”篇)内服。
(3)外治: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掺黑退消(药物见“瘰疠”篇)。瘤体过大可手术切除。
        (三)骨瘤
骨瘤乃肾气不足,易为寒湿挟痰入骨瘀凝而成。好发于管形长骨干骺端。良性者症状不明显,发展缓慢,恶性者病初局部隐痛,继则疼痛难忍,如锥刺样,入夜尤甚,生长迅速,肿块推之不移,坚硬如石,与骨相连,皮色紫暗,局部发热感,浅表静脉怒张,伴有低热、消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症。
(1)内治:补益肾气,化痰破坚。
(2)代表方:调元肾气丸(《医宗金鉴》: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白茯苓、泽泻、麦冬(去心)、人参、当归身、煅龙骨、地骨皮、知母、黄柏(盐炒)、炒砂仁、木香、鹿角胶、蜂蜜)。方中药物以补肾益气为主,可酌加白花蛇舌草、鹿衔草、石见穿、威灵仙、金虫,以增强化痰破坚之力。疼剧者加元胡末或血竭粉吞服。
(3)外治: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掺黑退消(药物见“瘰疠”篇)。
        (四)脂瘤
本病俗称豆腐渣瘤,由湿痰凝聚肌肤而成。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肿物位于皮肤表层内,小如豆粒,大如柑橘、鸡蛋,界限明显,形圆质软,推之可移,中央有一个凹陷小坑,略带黑气,用力挤之,可有豆腐渣样物质溢出,且有臭气,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1)内治: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2)代表方:二陈汤(《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加海藻、昆布、白芥子、炮山甲、生牡蛎、牙皂,以消痰软坚、祛瘀散结。有继发感染时,加用清热解毒之剂。
(3)外治:临床常以手术摘除为主。瘤体小或无感染者,也可不治。
        (五)病案举例(摘自《河南省名老中医治疗集锦》)
杨x x,男性,50岁,干部,1972年12月20日初诊。主诉左胸肿块刺痛一年。1971年10月,发现左胸部肿块,如豆粒,服药好转。1972年元月肿块扩大,如柑橘,省某医院提出须作胸肌广泛切除术,患者畏惧,3月在洛阳某医院作囊肿摘除术,术后3个月肿块又增大如胡桃。于1972年10月作第2次手术,1个月后肺块又出现,并发展如拳头大,肿疼难忍,而来求诊。现症:左胸肿块,红肿刺痛,胸闷气短,腹胀食少,身倦乏力。检查:面色少华,肿块形圆质软,可以推动,界限明显,中央有凹陷,色微黑,挤之有腐渣样物质溢出,有臭味,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为脂瘤。辨证:肝郁脾虚,痰血凝结。治法:疏肝理脾,软坚散瘀,方选加味逍遥散(当归12克、白芍15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柴胡6克、香附9克、青皮9克、枳壳9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穿山甲9克、广木香6克、半夏9克)。
1973年3月22日二诊。上方服30剂后,肿块开始软消,剌痛减轻,食欲增加,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照上方加菖蒲9克、西茴9克、牙皂3克、牡蛎21克、白芥子9克。
9月15日三诊。上方服药50剂,肿块全消,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诸症痊愈。经9年随访,肿块末发,身体健康。
十、乳核(附:巨乳症)
乳核亦即乳中结核,是指乳房中的硬结肿块而言。其中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根据文献记载及临床所见,主要有乳癖、乳疠、乳痰(乳痨)、乳岩四种。
        (一)乳癖
乳癖是青壮年妇女乳房中常见的慢性肿块,病程长短不一,少数病例可转化为乳岩。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房纤维瘤,乳房囊性增生病等。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积聚乳房胃络,思虑伤脾,郁怒伤肝,冲任不调,气滞痰凝而成。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黄体激素的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有关。
        2.辨证施治
        (1)肝郁痰凝型:常见于青年妇女,多发生于一侧乳房,一般为单个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房纤维瘤。
①主证:肿块常发生于乳房外上方,形似桃核或鸡蛋大,成色不变,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不与皮肤粘连,推之移动,无痛无热,或轻微胀痛,肿块增长缓慢且不破溃(若迅速增大者,当警惕癌变)。可伴有胸闷不舒,心烦易怒。舌质正常或稍红,苔白腻,脉弦滑。
        ②治法:疏肝理气,化痰软坚。
③代表方:乳核内消片(《古今名方》:柴胡、当归、郁金、橘核、山茨菇、香附、漏芦、夏枯草、茜草、赤芍、青皮、丝瓜络、甘草)。胸闷者加栝蒌、枳壳;乳房胀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橘叶;若有肝火痰热之象者,加丹皮、栀子、竹茹、黄连、天竺黄、海蛤壳。另外,艿芋丸、小金片(药物均见“瘿”篇)也可配合使用。
        (2)痰凝血瘀型:常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均可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乳腺增生病。
①主证:肿块质地韧实或囊性感,境界不清,推之可移动,每随喜怒而消长。患者自觉经前期增大且胀痛明显,经后缩小且胀痛减轻并消失,皮色正常,或呈蓝色改变,个别患者可见乳头流出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并可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或色紫有块,或闭经等。也可见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正常或淡暗,或见瘀点,苔白或腻,脉沉弦或沉细。
②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③代表方:清肝解郁汤(《外科正宗》:当归、生地黄、白芍、制香附、象贝母、青皮、半夏、茯神、栀子、桔梗、陈皮、川芎、木通、远志、苏叶、生姜、甘草)。胸闷者合栝蒌、薤白;痛甚者加元胡、郁金;也可用鹿角粉合小金片(药物见“瘿”篇)予以配合治疗。
        (3)乳癖外治法: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加黑退消(药物见“瘰疠”篇),每周换1次。如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迅速增大者,可手术治疗,并送病检,以明确诊断,进一步处理。
        (二)乳痰
乳痰又名乳痨,属现代医学的乳房结核。临床并不常见,多发生于20~40岁的妇女,以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发病率较高。
        1.病因病机:本病多由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肺阴不足,灼津为痰,痰火凝结,或肝郁化火耗阴生痰而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结核杆菌感染的疾病。
        2.辨证施治:《外科大成》对本病的证治作了较详的论述:“乳房结核,初如梅子,数月不疗,渐大如鸡子,串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内实相通,外见阴虚等证。初起宜隔蒜灸之,绀珠膏贴之,蒌贝散消之,已成者用栝蒌散调之,兼八珍加姜炒香附、夏枯草、蒲公英补之,必见阴虚等证,兼用六味地黄丸料,以培其本。”此为后人所循之。
(1)主证:本病初起,乳中结核如梅李,硬而不坚,推之可移,皮色如常,不痛或微痛,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
至成脓期,结核增大,皮色微红而肿,隐痛或压痛,常经数月之久,结核逐渐变软成脓。也可见乳头溢脓或溢血,此为病灶蔓延到乳腺管所致。
溃破后,流出稀薄白脓,腐肉不脱,极难收口,形成空腔或窦道,周围肤色暗红。并可见午后潮热,干咳颧红,形瘦食少,脉细数等。
(2)内治:初期宜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方用逍遥散 (《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煨姜、薄荷)合二陈汤(《和剂局方》:半夏、陈皮、云苓、炙甘草);成脓期宜扶正托里透脓,方用透脓散(《外科正宗》:黄芪、川芎、当归、炒穿山甲末、皂角刺)加减,溃后宜补益气血,方用归脾汤(《妇人良方》:当归、黄芪、人参、白术、龙眼肉、炒枣仁、木香、茯苓、远志、炙甘草)酌加全栝蒌、橘络、皂刺等化痰通络之品。若阴虚内热者,偏于阴虚,方用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百合、玄参、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白芍、贝母、桔梗、当归、甘草)加减。内热盛者,方用清骨散(《证治准绳》: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酌加夏枯草、玄参养阴清热化痰。
另外,各期均可配合服用小金丹(药物见“子痰”篇)或芩部丹(《中医外科学》:黄芩、百部、丹参)。临床也曾有这样的治疗经验:以蜈蚣去头足焙干研末内服,每次量为3—5条,每日2—3次,服药2周后,首先见到患者食欲增加,面色转红,以后体重,体力亦见增加。服药期间未发现毒性反应,科学实验证实,蜈蚣对结核杆菌确有杀灭力,服后并有促进新陈代谢功能。服用时,最好研末,和蜜为丸。
(3)外治:初期可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掺桂麝散(《药蔹启秘》:麻黄、细辛、肉桂、牙皂、生半夏、丁香、天南星、麝香、冰片)。溃后疮口有腐肉者,掺八二丹、红油膏(药物均见“湿痰流注”篇)盖贴;腐脱新生者,用生肌散(药物见“痰毒”篇),红油膏外敷;形成窦道者,可用白降丹(《医宗金鉴》:朱砂、雄黄、水银、硼砂、火硝、食盐、白矾、皂矾)或红升丹(《中医外科学》:水银、硝石、白矾)捻条插入,并用生肌膏(药物同“生肌散”)外敷。
        (三)乳疠
乳疠又称乳节,本病系以男性乳房单侧或双侧结有肿块,疼痛或不痛为主证的疾患。现代医学称之为“男性乳房发育症”。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滞痰阻,或肝肾阴虚,痰凝乳络,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现代医学则多认为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绝对或相对过多有关。
    2.辨证施治
(1)肝郁痰阻型
①主证:单侧或双侧乳房结有肿块,按之疼痛,或稍感胀痛,表面无红热感,件有胸胁胀满,情志不畅,或纳呆失眠,舌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②治法:疏肝解郁,化痰软坚。
③代表方: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炙甘草、煨姜)加郁金、贝母、牡蛎、夏枯草、丹参、香附,肾虚者加鹿角霜。
(2)阴虚痰凝型
①主证:单侧或双侧乳房结有肿块,质硬不坚,皮色不变,触之不痛或稍痛,头昏,腰膝酸痛,心烦口干,潮热,舌红,脉沉细或细数。
②治法,滋养肝肾、化痰散结。
③代表方:一贯煎(《柳州医话》: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加牡蛎、贝母、知母、玄参、郁金、丹参等化痰散结祛瘀之品,并加鹿角霜以和阳通脉。亦可选用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芋肉、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加减。若偏于肾阳虚者,用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加减治疗。
(3)乳房外治法: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加黑退消(药物见“瘰疬”篇)。

樱花 发表于 2008-9-2 21:54

(四)乳岩   
乳岩又名石榴翻花发、乳栗,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属现代医学的乳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病因病机本病由于情志不畅,肝脾两伤,以致经络受阻,气血失和,痰火交凝,结毒不散而成。多见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与冲任失调有一定关系。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其病情进展的快慢和预后不能完全取决于癌组织的形态,而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年轻女性,病情发展快,而老年妇女,病情常持续数年。
        2.辨证施治
(1)主证:早期常无症状,偶发现乳房内无痛单发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滑,不易推动,境界不清楚,随后渐发展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凹陷,乳头下陷内缩或乳头抬高,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如为导管癌,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溢出。
至晚期,癌肿侵及筋膜、胸肌,使肿块固定,不能推动。进一步侵犯皮肤,皮下淋巴管回流障碍,局部皮肤水肿,呈橘皮样改变,最后溃烂、出血,流水发臭,腋窝多个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块,与皮肤粘连,锁骨上及胸骨旁乳内淋巴结亦肿大。晚期除淋巴道转移外,还可经血流转移至骨、肺、肝等处。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2)治法:
①内治:疏肝解郁,化痰活瘀,软坚散结。
②代表方: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炙甘草、煨姜)合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香附、贝母、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熟地、川芎、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加减,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三棱、莪术等攻毒削坚之品,也可兼服犀黄丸(《外科全生集》:牛黄、麝香、没药、乳香)或小金片(药物见“瘿”篇)等。   
③外治:未溃者,用五灵脂、雄黄、马钱子、阿胶各等份共为细末,香油调敷。已溃者,用海浮散(《外科十法》:制乳香、制没药)或白玉膏(药物见“痰毒”篇)外敷。
        (五)病察举例
例1. 张x x,男性,54岁,1984年8月6日初诊。患者右侧乳房皮下出现2x 2厘米肿块3月余,边缘光滑,界限清楚,质硬,推之可移,撮之可起,按之则痛,乳头略有红肿,伴有胸闷咳痰粘稠,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诊断为乳疠。辨证为气滞痰郁,瘀血内阻,痰瘀凝结。治拟消痰化瘀,软坚散结,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味(海藻15克、贝母12克、昆布15克、陈皮12克、青皮12克、半夏12克、玄参15克、川芎10克、橘红12克、夏枯草15克、蒲公英15克、郁金l5克、丹参15克、路路通10克)加减。服药20剂,肿块变小变软。继上方加山茨菇,猫爪草各15克,服药近二个月,肿块消失。
例2.庞x x,女性,41岁,工人。1984年10月20日初诊。
患者一年前发现左侧乳房有一硬块,逐渐增大。近1月前发现右侧乳房也有一指头大小的肿块,并伴有双侧乳房胀痛,尤以月经来潮时更甚,月经过后胀痛稍减。经检查发现左侧乳房有3 x 4厘米椭圆形肿块,右侧乳房有2 x 1.5厘米的肿块,质地硬而不坚,推之可移动,边缘清楚。西医诊为乳房纤维瘤,建议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患者不愿手术遂前来求治。证如上述,兼舌苔白滑,脉沉弦。诊断为乳癖。辨证属肝郁气滞,痰瘀凝结。治宜疏肝理气,化痰祛瘀。方拟逍遥散加味(柴胡10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白术l0克、茯苓15克、半夏12克、夏枯草12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香附15克、贝母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栝蒌15克、当归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甘草5克、黄酒一盅为引。服药8剂后,乳房胀痛减轻,乳核变小变软,继以上方加减治疗月余,乳核消失,诸症悉除,迄今未见复发。
附:巨乳症
巨乳症—名,古医籍虽无明确记载,但依其症状表现,当属“怪症”范畴。古人认为“怪病多痰”,“顽痰生怪病”等,而女性乳房过度增生肥大,似亦属痰湿壅斥乳络所致。相关的脏腑多以肝脾失调为主,因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失调则气滞痰阻,血行不畅而瘀血内停,以致痰瘀相合,阻塞乳络,渐而乳房增生肥大,发为巨乳症。
其治疗宜化痰活瘀,调理肝脾,方选二陈汤(《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合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生地黄、柴胡、红花、牛膝、桃仁、枳壳、赤芍、桔梗、川芎、甘草)加减。若病初起,偏于气滞痰郁者,当以二陈汤合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陈皮、白芍、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加减以行气化痰。善后治疗以调理肝脾为宜,方用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炙甘草、煨姜)。
十一、痰热粟疹
痰热粟疹是皮肤科病症之一。粟疹是指高出皮面,心实饱满的小疹而言。犹如粟米撤于皮肤上,单发散在,或集簇成群,抚之碍手,多发生于成年人。
        (一)病因病机
本症是由于肺肾阴虚,阴虚生内热、热灼津液为痰,痰热交凝,上蕴于面,阻于皮肤肌腠所致。
        (二)辨证施治
(1)主证:粟疹如粟粒大,圆形,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色潮红日久为红褐色,伴有轻度灼热感,潮热,盗汗,腰酸背痛,多眠,舌红少津、苔黄或腻,脉细数滑。   
(2)治法:补益肺肾,清热化痰。
(3)代表方:增液汤(《温病条辨》:玄参、麦冬、生地黄)合芩部丹(《中医外科学》:黄芩、百部、丹参)。
本症若发于男女青春期,多兼有肺胃郁热,应予清泻肺胃郁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人参、枇杷叶、黄连、黄柏、桑白皮、甘草)。若发于躯干、四肢、口唇等处,多兼风湿郁聚,治以搜风清热活血,方用乌蛇驱风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乌蛇、蝉衣、荆芥、防风、羌活、白芷、黄连、黄苓、二花、连翘、甘草)加桃仁、茜草等药。若对称发生于口腔粘膜及手足掌跖,为血热郁肤所致,治宜凉血清热,方选用皮炎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生地、丹皮、赤芍、知母、石膏、连翘、金银花、竹叶、甘草)治之。
皮肤粟疹,常单独出现,亦可与其它皮肤病症同时并见,有些粟疹长久不变,有的则发生水疮,脓疮。因此,要注意粟疹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变化情况,施以相应的治疗。
十二、痰核
痰核是指因湿痰流聚于皮下,身体各部位发生有大小不等,多少不一之结块。本症的特点是不红不热,不硬不痛,如同果核般软滑,推之不移,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颌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
痰核在《千金要方》中称为“结核”,作为病名。在《景岳全书》中则作为症状。
        (一)病因病机
《杂病源流犀烛》指出:“痰核者,湿痰流聚成块”。《医学入门》也指出:“凡遍身有块多痰注,但在上体多兼风热,在下体多兼湿热……”。说明痰核的成因是脾虚不运,水湿停积,聚而成痰,痰湿流溢,聚于肌肤,或兼风热,或兼湿热而成。
        (二)辨证施治
        1.痰湿流聚
(1)主证:皮下结核,不红不热,很少疼痛,或有胀感,触之光软且活动,多生于颈项。或生于手臂,肩背者,可有微痛,但肿不红。或生于腋下者,结核坚硬如石,无全身明显症状,舌淡苔白腻,脉滑。
(2)治法:健脾利湿,化痰软坚。
(3)代表方:生于颈项者,用海带丸(《医学入门》:海带、青皮、陈皮、贝母),甚者加昆布,或与消核丸(《杂病源流犀烛》:橘红、茯苓、大黄、连翘、黄芩、栀子、半夏曲、玄参、牡蛎、花粉、桔梗、栝蒌仁、白僵蚕、甘草)。生于手臂、肩背者,可用二陈汤(《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加防风、酒黄芩、连翘、川芎、皂角刺、苍术。生于腋下者,可用消解散(《杂病源流犀烛》:天南星、半夏、陈皮、枳实、桔梗、柴胡、前胡、黄连、连翘、赤芍、防风、独活、苏子、莪术、木通、白附子、甘草、蔓荆子、生姜、灯芯草)。
        2.风痰郁结
(1)主证:皮下生核,大小不一,多少不等,无红无热,推之可移。伴有头痛、眩晕、目闭不欲开、懒言、身重体倦、胸闷恶心,或两颊青黄,或吐痰涎、苔白滑、脉弦滑。
(2)治法:祛风化痰,消结软坚。
(3)代表方:消风化痰汤(《杂病源流犀烛》:白附子、木通、天南星、半夏、赤芍、连翘、天麻、僵蚕、天冬、桔梗、银花、苍耳子、白芷、防风、羌活、皂角、全蝎、陈皮、甘草、生姜)。
        3.湿热痰结
(1)主证:皮下生核,不红不热,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2)治法:燥湿化痰,消结软坚。
(3)代表方:可用加味小胃丹(《医学入门》:天南星、半夏、桃仁、杏仁、红花、陈皮、白术、白芥子、枳实、苍术)或竹沥达痰丸(《杂病源流犀烛》:姜半夏、陈皮、炒白术、酒大黄、茯苓、酒黄芩、炙甘草、人参、青礞石、焰硝、沉香、竹沥、姜汁)。
痰核与瘰疬应加以鉴别。痰核泛发于全身各处,瘰疬则多见于颈项、腋下。瘰疠病久多破溃流脓,痰核多久结不溃。
        (三)病案举例(摘自《奇难杂证》)
黄x x,男性,52岁,1976年6月1O日初诊。患者既往身体健康,自1966年起患神经衰弱,1974年患腹泻治愈后,常大便溏薄,胸脘痞闷,继之发现两臂外侧有大小不等之硬核数枚,未加注意。于1975年11月到某医院治疗3个月,神经衰弱诸症稍见好转,而硬核却遍及全身,并逐渐增大、增多,后经手术摘除硬核两枚,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因肿瘤较多,难以手术摘除,故来我科中医治疗。诊见面色晦暗,精神疲倦,神志恍惚,舌胖,脉沉滑,四肢肌肉松软,掌厚指短其形如肿;全身皮肤约有200多个大小不等之硬核,胸前多于背后,两上肢多汇集于内侧,外侧较少,下肢大腿和小腿后侧较多,呈念珠状,大如杏核(2x1.5x0.8厘米)者105个,小如碗豆(0.4 x 0.3 x 0.3厘米)者92个,再小如绿豆者有近百个泛发全身,硬核皮色较为晦暗。化验血液:白细胞总数8400/立方毫米(8.4 x 109/升),红细胞340万/立方毫米(3.4x1012/升),血红蛋白10克%(100克/升),辨证:脾虚生痰,痰气壅滞,聚结为核。治法:健运脾气,涤痰散结。处方:土鳖虫6克、蜈蚣3条、威灵仙18克、法半夏15克、全虫6克、远志9克、白术12克、胆南星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剂。
1976年6月26复诊。精神好转,硬核肤色变白且质转软,四肢肌肉弹性增加,唯觉头胀,胸闷,咽如物阻。此痰浊上逆,阻于上、中二焦之象。上方加郁金15克、白芥子12克加强行气化痰之力。上药连服40多剂,诸症皆愈。纤维瘤除先起的10多个稍有硬痕外,其它小核全部消失。查血常规,红细胞400万/立方毫米(4 x l012/升),血红蛋白12%克,白细胞总数8400/立方毫米(8.4 x 109/升)。前后共治疗2个多月,已恢复工作,经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十三、痰湿疡
痰湿疡是指皮肤糜烂、瘙痒、破渍,渗出脂液而形成的皮肤湿烂而言。
        (一)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将皮肤糜烂、瘙痒、经久不愈之症概称为疡。因痰湿而致,故名痰湿疡。本证多是素有痰湿,或夏秋之季,外感湿毒,或脾虚不运,湿痰蕴蒸外发肌肤,均可发病。经久不愈者,渗出伤阴耗液,势必出现阴伤而痰湿不去之象。
        (二)辨证施治
        1.痰湿毒淫
(1)主证:糜烂面鲜红、湿润,有淡黄色清亮之粘水渗溢,流至它处可继发糜烂、结痂。—般无全身症状,有时可见寒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化痰,除湿解毒。
(3)代表方:除湿解毒汤(《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土茯苓、薏苡仁、萆薢、车前子、大豆、黄卷、泽泻、板兰根、赤芍)加贝母、茵陈以增强化痰除湿之力。
        2.湿痰内蕴
(1)主证:糜烂面色淡或微红,潮湿,粘水淋漓,渗液转稀,浸淫成片,干燥后可结成痂皮。兼有胃脘不适,纳差,便溏或过食油腻食物而加重病情,舌淡苔白腻,脉缓。
(2)治法:健脾除湿化痰。
(3)代表方: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苍术、白术、陈皮、厚朴、猪苓、茯苓、泽泻、滑石、甘草、防风、栀子、木通,肉桂)加白芥子。
        3.痰湿伤阴
(1)主证:靡烂面色或暗红,渗水不多而持日较长,痂皮反复出现。局部皮肤增厚或有脱屑,抓后有干涩疼痛感,口干渴而不思饮,舌红,苔净而舌根稍腻,脉细滑。
(2)治法:滋阴化痰除湿。
(3)代表方:滋阴除湿汤(《外科正宗》: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柴胡、黄芩、陈皮、知母、贝母、泽泻、地骨皮、甘草)。
总之,痰湿疡是皮肤病的一种常见证。病因与痰湿有关,治疗上除了化痰湿为其主要原则外,还要根据证之虚实,或配解毒之剂治其标以缓其急,或配健脾之剂以图其本,或滋阴与除痰湿并用而治。
第三章妇科痰证
一、痰阻经迟
经迟又称“月经后期”、“月经错后”。痰阻经迟,是指痰涎壅滞冲任失调而致的每次月经周期退后7天以上者,甚至亦有每隔40~50天一至的。若仅延期3~5天,又无其它所苦,或偶尔一次间隔较长,亦不属病态。
        (一)病因病机
本证在《寿世保元》中有明确指出:“经水常过期而来者……肥人大概是气虚挟痰,阻滞升降然也”。又说:“过期而血浆者,痰多血少也”。“肥盛妇人,经水或二三个月一行者,痰盛,而躯脂闭塞经脉”。由此可见,本证的发生常见于素体肥硕,膏脂充满之人;或过食肥甘痰湿内生;或情志失调,气郁痰阻;或脾肾阳虚,湿痰壅滞。均可导致冲任失调,血海之波不流,而经期错后推迟。
        (二)辨证施治
本证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临床上分为痰湿阻滞、肝郁痰闭、血虚挟痰、肾虚挟痰四个类型。治以燥湿化痰为主,兼以解郁、益气、养血、补肾诸法,以冀冲任调畅,气血充盛无阻。
        1.痰湿阻滞
(1)主证:经期错后,色淡质粘,身体肥胖,脘闷纳少,平素痰多,身困怠卧,白带量多,舌苔白腻,脉滑或濡细。
(2)治法:燥湿化痰,调理冲任。
(3)代表方:苍附导痰汤(《叶天士女科全书》)
(4)药物:苍术、香附、陈皮、半夏、枳壳、茯苓、胆南星、甘草、姜汁、神曲)。
方中导痰汤,苍术行气燥湿,化痰消脂;香附为妇科要药,以解痰郁,行气血。可加当归、川芎、坤草以调理冲任,行气活血。
        2.肝郁痰闭
(1)主证:经期间隔延长,经色紫红夹血块,胸胁乳房胀闷疼痛,小腹胀痛,心烦口苦,头晕少纳,舌苔白腻或兼黄,脉弦滑。
(2)治祛:解郁化痰,行气调经。
(3)代表方:抑气汤(《吴少怀医案》)加枳壳、柴胡、橘叶、郁金、益母草。
(4)药物:茯苓、香附、陈皮、甘草、枳壳、柴胡、橘叶、郁金、益母草。
方中茯苓健脾化痰去湿;陈皮、枳壳行气和胃化痰;香附、益母草行气活血调经;柴胡、橘叶疏肝行气解郁;郁金开郁化痰,若郁久化热可加栀子、丹皮,以解郁清热除烦。胸胁痛甚加川楝、元胡。
        3.气虚挟痰
(1)主证:月经错后,色淡量少质粘,胸闷痰多,头晕心悸,形肥食少,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无力。
(2)治法:健脾化痰,益气养血。
(3)代表方: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合苍附导痰丸(《叶天土女科全书》)
(4)药物: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苍术、香附、枳壳、胆南星、姜汁、神曲。
《妇人秘科》指出,经迟是:“肥人责其多痰兼气血虚,用六君子加苍莎导痰丸主之”。若营血亏著者,六君子汤改为人参养营汤(《温疫论》:人参、五味子、麦门冬、生地黄、当归、白芍、知母、陈皮、甘草)加重益气养血之力,祛痰之法将酌情轻重,当不可少。
        4.肾虚挟痰
(1)主证:经期错后,经血色淡,质稀或粘,或月经量少,身体较肥,胸闷痰多,心悸气短腰酸无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弱。
(2)治法:温肾健脾,化痰祛湿。
(3)代表方:鹿角霜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4)药物:鹿角霜、白术、枳壳、黄芪、当归、川芎、昆布、半夏、益母草。
方中鹿角霜以补肾填精;北芪、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昆布、半夏、枳壳以行气化痰;当归、川芎、坤草以养血活血,调理冲任。若肾虚寒甚,可加肉桂、巴戟、补骨脂以温肾助阳。
        (三)病案举例
苏x x,女性,24岁,未婚,1982年10月5日初诊。患者月经后期2年余,一般2~3个月,甚至半年行经一次。有时经人工周期,月经始能来潮,经量少,色黑质稠,每次行经1~2天。曾在某医院妇科检查,诊断为内分泌失调。经治疗无好转,而转中医治疗。证见身热喜冷,身体肥胖,时有头晕,食少痰多,四肢疲乏,少腹有时胀痛,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滑。中医诊为痰阻经迟。辨证为脾湿痰阻,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治宜除湿化痰,活血调经。处方:苍术10克、香附12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6克、法夏10克、川芎10克、柴胡6克、坤草30克、牛膝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患者服药半月余,头晕气短,痰多症状好转,月经来潮一次,量少色黯。继用上方加减,苍术10克、香附15克、陈皮6克、法夏10克、茯苓10克、白芥子6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泽兰15克、大黄3克、泽泻15克、菟丝子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服药1月,月经来潮,量增多。继上方隔日1剂,连服3个月,月经均能按时来潮,量增色红。
二、痰郁月经愆期
痰郁月经愆期,亦称痰郁月经紊乱,是行经先后无定期类型之一。乃指郁痰阻滞,冲任失调所致月经不按期来潮,或先或后,没有一定规律性,本症日久不愈,不但不易孕育,并可演变为崩漏或闭经。更年期妇女患者,月经将绝未绝之时,往往出现周期紊乱,则属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一)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指出:“肥胖饮食过度之人,而经水不调者,乃是痰湿……”。可见本证的发生,乃是肥胖痰湿主体,复因情志失调,郁怒伤肝;或痰湿内盛,土壅木郁,肝气郁滞,疏泄失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木郁疏泄太过则月经先期而致,痰壅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至,遂成月经愆期。本证日久不愈,势必影响脾肾,而导致病情的加重或转化。
        (二)辨证施治
(1)主证: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淡如黄水而质粘,伴心胸嘈杂,或胸脘胀闷不舒,或兼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或呕恶、嗳气,舌质正常、或偏淡,苔薄腻,脉弦滑。
(2)治法:健脾化痰,疏肝解郁,调理冲任。
(3)代表方:逍遥散(《和剂局方》)加陈皮、半夏、苍术、枳壳。
(4)药物: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煨姜、薄荷、陈皮、半夏、苍术、枳壳。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补血调经;茯苓、白术、半夏、苍术燥湿化痰,健脾补中;陈皮、枳壳行气化痰,与归芍同用调和气血;诸药伍用,以达解郁化痰,疏肝健脾,调和气血之功。
本证日久,必累于肾,若见头晕耳鸣,腰酸如折,或小便空坠,夜尿多,大便溏。治疗宜补肾调冲任为主,佐以化痰。方用定经汤(《傅青主女科》):当归、熟地、白芍、菟丝子、山药、柴胡、荆芥、茯苓)加苍术、南星等。
三.痰阻经少
痰阻经少属月经量少的类型之一,呈指痰湿壅阻经遂,血行涩滞所致的月经量减少,甚至仅见点滴,或行经时间缩短,其月经周期可正常或错后,经期正常的妇女,偶有一次经量减少,不能诊断为月经过少。更年期的妇女,若见月经量渐次减少,是绝经的征兆。本症常是“经闭”的先兆,并可导致不孕,常见于形体肥胖,痰湿素盛的妇女。
        (一)病因病机
痰湿阻滞所致月经量少的成因,与脾胃有关。脾胃虚弱或少动多静,脾阳不振,脾虚则运化无力,湿聚生痰;或膏梁厚味助湿生痰,痰湿下注冲任,壅塞胞宫,阻滞经脉,而见月经滞下量少之症。脾虚水谷化失其正.生痰而不生血,故常伴有血虚之像。
        (二)辨证施治
本证虽属痰湿之患,但其本在于脾胃,病累冲任。因此,其治除燥湿化痰外,还应配合应用健脾胃,补气血,调冲任等法。
(1)主证:月经量少后期,色淡粘稠,或混有粘条样物,形体肥胖或胸脘痞闷,头昏而重,四肢酸困,时欲呕恶,口中淡腻,食欲欠佳,大便溏薄,白带而粘稠,其气腥秽,舌苔白腻,脉弦滑。
(2)治法:健脾化痰祛湿。
(3)代表方:苍朴二陈汤加香附、川芎、坤草。
(4)药物: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香附、川芎、坤草。
方中苍术、茯苓健脾燥湿化痰;陈皮、厚朴行气化痰;半夏化痰和中;香附、川芎、坤草以行气活血,调理冲任。若兼脾胃虚弱,症见面色萎黄,气短自汗,食少便溏,口淡无味,或略现浮肿,主方合四君子汤(《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以健脾益气。若兼血虚,症见头晕眼花,心悸怔仲,健忘少寐,口唇爪甲色淡白,经后腹痛隐隐,主方合四物汤以养血调经,若兼血瘀之象,月经紫黯,或质粘稠夹块,少腹刺痛拒按,经前乳房胀痛,舌紫黯,或有瘀斑,主方合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当归、赤芍、生地、川芎、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共奏痰瘀同治。
        (三)病案举例
庞x X,女性,36岁。1985年3月12日就诊。患者经来量少,月经时常衍后,伴有少腹胀痛,腰膝酸痛,平素白带量多。曾自服调经丸,效果不显,而要求中医诊治。诊见形体肥胖,舌质胖嫩,苔白腻,脉缓滑。诊断为月经量少,证属痰湿阻滞,冲任不调。治宜燥湿化痰,调理冲任,方用苍朴二陈汤加味。处方:苍术10克、白术10克、川朴10克、橘红10克、法夏10克、茯苓10克、白芥子1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郁金10克、益母草10克、牛膝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守上方加减调治2个月,月经按时而至,色正量适,来时通畅,诸证悉除。嘱口服香砂六君丸和四制香附丸调理善后,以巩固疗效。
四、痰阻经多
痰湿壅阻经遂,不仅可致月经量少,而且也可致月经量多。即是行经时间延长,其出血量增多,但仍不失其正常的周期性。肥胖患者多见此证。
        (一)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妇人篇》指出,“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渐昏……肥人不及日数而多者,痰多血虚有热……”。由此可见,痰湿之体,肥胖之人,痰湿壅盛,占居血海,冲脉为血海,冲任失调,血海不固,而见月经量多,若久病不愈,则可导致气血亏虚,虚实夹杂之证。
        (二)辨证施治
        本病以经血、色、质的变化,并结合全身情况,来辨别虚实。若月经量多色浅质粘,“如烟尘水,如屋漏水,如豆汁,或带黄浊模糊者,湿痰也”(《医学入门·经水不调》。若经血量多,色淡质稀薄,并见心悸头晕为兼血虚。
(1)主证:经血量多,色淡质粘而稀,其人多肥腴,兼见目昏头晕,胸闷食少,心悸气短,平素白带量多,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2)治法:健脾化痰,调理冲任。
       (3)代表方: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南星、苍术。
       (4)药物: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南星、苍术。
       方中人参、炙甘草益气健脾;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化痰;陈皮、半夏、南星行气降逆,和中化痰。气血俱虚者,合用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生姜、大枣)加减。
       痰湿为患所致的月经量少或月经量多,二证虽然相反,但病因机理基本一致,其治疗大同小异。同者皆为健脾化痰。异者痰阻经少常以痰湿之标为主,其治故以化痰为主,佐以健脾;而痰阻经多常以脾虚之本为主,其治以健脾为主,佐以化痰。再者,月经量多因于痰湿,故不宜过早使用收涩止血之品,免滞痰湿。
五、痰滞崩漏
       痰滞崩漏属崩漏之一种类型。是指痰湿阻滞冲任,血海不固而引起的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症;或出血量多暴然而作,其势如崩;或出血虽少,淋漓不断,其势如漏,合之谓崩漏。
       (一)病因病机
       萧慎斋说:“崩漏有虚有实,……实者主于污瘀恶血,痰涎郁滞”(见《医述·崩漏》)。素为痰湿之体,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及辛辣炙煿,伤及脾胃,痰湿内生,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痰互结,进而痰湿壅滞于冲任胞官,因而崩中漏下。

樱花 发表于 2008-9-2 21:54

(二)辨证施治
        崩漏之治,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之法,随证运用。而痰湿阻滞血海为患者,当以祛痰为主,暴崩量多者,佐以收涩。复旧者,亦即善后治本之法。本者,痰之由也,主要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因于脾,多为脾虚失运,湿聚为痰,治宜健脾益气化痰;因于肝,多因肝郁失疏,气滞痰阻,治宜疏肝行气化痰;因于肾,或肾阳虚水泛为痰,或肾阴虚水沸为痰,治当分别予以补肾助阳化痰,滋肾清热化痰之法。
       (1)主证:阴道出血,或量多如崩,或淋漓如漏,或血块如粘条之物,出之稍舒,止之则闷,其人多肥。兼见腹满,或脐腹闷胀作痛,或见脐上动悸,食少痰多,舌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濡细而滑。
       (2)治法:除痰降逆,调理冲任。
       (3)代表方:苍白二陈汤(《沈氏尊生书》)加五倍子、牡蛎、南星、血余炭、炮姜炭。
       (4)药物:苍术、白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五倍子、牡蛎、南星、血余炭、炮姜炭。
       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苍术、白术、南星以加强健脾燥湿除痰之力;五倍子、牡蛎既能消痰散结,又能涩流止血;血余炭、炮姜炭止血而不留瘀。
       若痰湿已去,崩漏症缓,当以治本善后。脾虚者症见面色苍白,神倦纳少,少腹胀坠,大便不实,舌淡脉虚弱,治宜补脾调周方。若肾虚者症见腰酸肢软,头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脉细数;或形寒肢冷,面生褐斑,身体较胖,舌淡脉沉弱。阴虚者选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阳虚者选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若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者,为肝郁化火,宜用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丹皮、栀子、生姜、薄荷、甘草)以平肝清热,活血调经。
        (三)病案举例
        张x x,女性,46岁,医生,1987年4月10日初诊。患者经血淋漓不止已月余,近几日经血量增多,昨日因工作太劳累,晕倒在手术室。曾用西药止血药物无效,邀余诊治。症见面色不华,头昏身困,脘闷泛恶,腰膝酸痛,大便溏泄,带下粘稠量多,经血淋漓不止,舌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化验血象:血红蛋白7.2克%(72克/升),白细胞4000/立方毫米(4.0 x l09/升),中性73%(0.73)淋巴37%(0.37)。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官出血,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痰湿内蕴,冲任不调,治拟化痰除湿,补肾止漏。处方:苍术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夏15克、茯苓15克、白蔻10克、制南星10克、补骨脂15克、山萸肉60克、鹿角胶10克(烊化)、甘草3克。水煎服。
       患者服2剂后经血即止,带下明显减少,胸闷泛恶症除。以补肾养血,少佐化痰之品善后调理。方选鹿角霜饮加减:鹿角霜10克、白术10克、枳壳10克、黄芪15克、当归12克、川芎6克、昆布10克、半夏10克、坤草15克、山萸肉15克、炙甘草5克。服6剂而愈,至今未复发。
六、痰阻闭经
        痰阻闭经是闭经类型之一,是指女子年逾18岁,因痰湿滞于冲任,月经上尚未来潮,或曾来潮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本证常见于肥胖妇女,先是月经落后量少,渐至经闭。凡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或处女膜闭锁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闭经,非药物治疗所能凑效,均不在此论述。
       (一)病因病机
        《妇人秘科>)指出:“脂痰凝塞者,盖妇女一身,内而肠胃开通,无所阻塞,外而经遂流利,无所凝滞,则血气和畅,经水应期,惟彼肥硕者,膏胎充满,元室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日而经一行,及为浊为带为经闭为无子之病”。《妇女切要》也说“肥人闭经,必是痰湿与脂膜壅滞之故”。由此可见,痰阻经闭的成因,多见于肥胖脂满之人,多痰多湿,或脾肾阳虚,痰湿滞于冲任,积痰下流于胞门,阻碍血脉流通,胞脉闭塞,而致月经不行。也有脾胃素盛体质尚实,由于情志不畅,心气郁结,肝失条达,脾土受侮,痰火胶结,阴精被劫,脉络空虚,导致经闭。
       (二)辩证施治
       痰阻闭经虽为痰湿为患,其证属实,但其本多由脾虚血亏,久则累及肾阳,或为肝气郁结而成。其治应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原则,采用通补之法,配合使用,权衡则重,或定期(三周补法一周通利法)治之。
       (1)主证:经水逐渐减少,以致经闭,形体日渐肥胖,腰酸浮肿,带下量多质粘,胸闷恶心,心悸气短,纳谷少馨,乏力倦怠,舌苔白腻,脉滑。
       (2)治法:燥湿化痰,调理冲任。
       (3)代表方: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全书》)加当归、川芎、菖蒲、晚蚕砂。
       (4)药物:苍术、香附、陈皮、枳壳、茯苓、胆南星、半夏、甘草、(姜汁、神曲为丸)、当归、川芎、菖蒲、晚蚕砂。
       方中半夏、南星、茯苓、苍术化痰燥湿健脾;陈皮、香附、枳壳行气解郁化痰;菖蒲宣痹除痰;晚蚕砂以除湿浊顽痰;川芎、当归活血通经,调理冲任。
       若体胖经闭,兼见面部升火,头痛而重,心烦易怒,口干纳旺,便结,尿少,舌红,脉弦者,治当配合清泻肝火之法。主方合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丹皮、栀子、生姜、薄荷、甘草),减去生姜加郁金、牛膝、丹参、川楝子、益母草、泽兰。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待经行后,以归肾丸(景岳全书》:当归、熟地、杞子、山药、山萸肉、茯苓、杜仲、菟丝子)调理肝肾,充养血海以善后。
        若体肥经闭,兼见头眩神疲嗜睡,纳呆,便溏,面色?白,腰酸肢软,尿少,周身肌肉发胀,舌淡脉濡无力,治当配合健脾补肾之法。合用八珍汤(《正体类要》: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桂枝,以益气养血调经。经水已行,则以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充养冲任以固本。
       若体肥经闭,兼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咳痰清稀、背部寒冷、口淡无味、腰肢冷痛,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苔白滑、脉沉弦、为痰饮内停、胞脉受阻。治宜健脾利湿,温化痰饮,代表方合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经行后,用六君子汤(《妇人良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以善其后。
       (三)病案举例
       例1.肖x x,女性,36岁,1985年8月20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平素痰多,停经3个月,经用活血调经之药未见效。精神疲乏,胸闷不舒,白带多,舌淡苔白腻,脉滑,诊断为闭经。辨证属痰湿阻滞,冲任失调。治拟化痰祛湿,调理冲任,方选苍附导痰汤加减。处方:苍术10克、香附15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法夏10克、枳壳10克、胆星10克、白芥子10克、益母草30克、牛膝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服药4剂后,纳增神爽。继服2剂,经至,诸症消失,因患者体肥湿盛,脾肾阳虚,所以其平时服参苓白术散加鹿角胶、仙灵脾、巴戟天,以温脾益肾,调补气血。
       例2.魏x x,女性,24岁,未婚,1981年6月20日初诊。患者月经14岁初潮,一直延期而行,甚至数月一行,量少色淡。自年初月经闭止,至6月未来潮。曾服调经丸,并且西医采用周期疗法,效果欠佳。自觉形体日趋肥胖,胸胁满闷,神疲怠倦,舌淡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为闭经,辨证属肾虚痰阻,冲任失养,胞宫闭塞。治宜补肾调经,燥湿化痰。处方:苍术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川朴6克、益母草3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30克、皂角刺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服药半个月,月经来潮,诸证好转。仍守原法调整3个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七、痰阻经吐
痰阻经吐是指因痰邪犯胃,每于经期发生呕吐者,又称痰阻经行呕吐,以呕吐痰涎之物为特征。若月经期间偶然发生1~2次呕吐者则不作病态。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成因,或因肝郁化火;或过食肥甘炙煿,酿成痰热,痰热郁胃,胃失和降,经行之际,冲脉之气旺盛,痰热挟冲气上逆;或因脾胃虚弱,湿痰中阻,清气下陷,痰浊之气上逆;或因痰饮伏胃,阻遏胃气,痰饮之浊上逆则呕吐痰涎。   
       (二)辨证施治   
       本病因于痰浊,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症见呕吐痰沫为其症侯特征。根据其成因分为,痰热犯胃、痰饮伏胃、脾虚挟痰三个类型。治以祛痰和胃止呕,或兼以清热舒肝,或兼以温化痰饮,或兼以温中健脾。
       1. 痰热犯胃
       (1)主证:经行之际,嗳气泛酸,呕吐频频,吐出痰涎,口苦而粘,眩晕心悸,心烦失眠,经前胸闷脘痞,经少而粘.或有条索状粘物,舌质正常或偏红,苔黄腻,脉弦滑。
       (2)治法:清化痰热,疏肝和胃。
       (3)代表方:四七汤(《和剂局方》)合左金丸(《丹溪心法》)。
       (4)药物:制半夏、厚朴、紫苏叶、生姜、大枣、黄连、吴茱萸。
       方中四七汤行气解郁化痰;左金丸辛开苦降,疏肝和胃。若痰热较重加枳壳、竹茹、橘皮等清热化痰,降气止呕。若兼肝郁明显者,合丹栀逍遥散治疗。
        2.痰饮伏胃
(1)主证:经行之际,呕吐痰涎清水,兼有胃脘痞满,口粘纳呆,饮水即吐,或头晕目眩,月经错后,色淡量少,苔白腻,脉滑或弦。
(2)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3)代表方:旋覆花代赭石汤(《伤寒论》)加味。
       (4)药物:旋覆花、代赫石、人参、半夏、生姜、炙甘草、大枣。
       方中旋覆花、代赭石、半夏降逆化痰,和胃止呕;生美温中止呕;人参益气健脾,可加吴萸以加强温中降逆之力。若见胃中有振水声或肠鸣漉漉,为胃中痰饮偏盛,代表方合苓桂术甘汤以温化痰饮。
       3.脾虚痰阻
(1)主证:经行之际,即易呕吐,吐出食物夹有痰液粘物,食少多痰,腹胀脘痞,大便溏泄,月经量多色淡质粘,体困身倦,面色?白,甚则四肢不温,舌苔白滑,舌质淡,脉沉缓。
       (2)治法:健脾化痰,和胃止呕。
(3)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和剂局方》)。
       (4)药物: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炙甘草、木香、砂仁、大枣、生姜。
本方以人参补气,白术健睥化痰,茯苓化痰利湿,炙甘草和中温中,橘皮和胃理气,半夏降逆和胃化痰,木香疏理三焦,砂仁行气调中,脾胃温和则生化之力自强,脾无痰湿阻滞胃气自然畅达,脾升胃降,气血化生之源不乏,则经期自无呕吐之症。
       综上所述,痰阻经行呕吐,虽以痰浊实邪犯胃上逆所致,但有虚痰、实痰之别,临床上要辨别分析,认清症侯。热痰犯胃,痰饮伏胃属实痰;脾虚痰阻属虚痰。实痰治以祛邪为主,邪去呕吐自止;虚痰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正复则呕吐自愈。
       (三)病案举例
        肖x x,女性,20岁,1982年3月25日初诊。患者经前呕吐反复发作1年余,吐出痰涎之物,经后逐渐消失,月经量少,少腹胀痛,平素有口苦而粘,嗳气泛酸,胸闷脘痞。诊见舌质边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经行呕吐,证属痰热犯胃,冲气上逆。治宜清化痰热,平冲降逆。处方:枳壳10克、竹茹10克、橘红10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旋覆花15克(包煎)、代赭石30克(先煎)、吴萸3克、黄连6克、蒲黄10克、坤草30克、牛膝10克、甘草5克,4剂,水煎服。服药后呕吐消失,少腹胀痛减轻,月经来潮,经量增加。经后以温胆汤合左金丸调理20余夭,以后行经未再复发。
八、风痰经抽
风痰经抽属月经前后诸证。因风痰内扰经络而致经行肢体抽搐,经后即愈。临床上常伴有头痛头晕,呕恶多痰,肢体麻木等症。
       (一)病因病机
       本证多由素有风痰宿疾,复因经期正气较虚弱,气血不足,或因情志抑郁,肝气郁滞,伤及阴血,或素体血虚,均可导致风痰之邪乘隙而人壅闭经络,而致肢体经脉失养,故发经行之际,肢体抽搐。

樱花 发表于 2008-9-2 21:55

(二)辨证施治
        本证风痰为标,正虑为本,故熄风化痰,解郁缓肝,补养阴血为本证常采用的方法。临床上要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酌情施治,并配合急救措施,灌服至宝丹或苏合香丸,或针刺人中、合谷、十宣,灸百会等。
       (1)主证:经前或经期胸闷恶心,口吐涎沫,头晕目眩,继则四肢抽搐,不省人事,舌苔白腻或薄腻,脉弦滑。
       (2)治法:熄风化痰、镇心开窍。
       (3)代表方:定痫丸(《医学心悟》)。
       (4)药物:天麻、川贝母、姜半夏、茯苓、茯神、丹参、麦门冬、陈皮、远志、石菖蒲、胆南星、全蝎、僵蚕、琥珀、朱砂(竹沥、姜汁、甘草熬膏为丸)。
       方中竹沥、菖蒲、胆星、半夏、茯苓、陈皮、川贝等豁痰开窍;天麻、全虫、僵蚕平肝熄风镇痉;琥珀、朱砂、茯神、远志镇心安神。
气郁痰热,风痰上扰
(1)主证:经期情绪激动,口苦心烦,痰多而粘,多梦失眠,继则四肢抽搐,头晕恶心,病后体倦乏力,大便不爽,舌稍淡或边红,苔白腻,脉弦细而滑。
(2)治法:熄风化痰,解郁缓肝。
(3)方药:代表方合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丹参、栀子、生姜、薄荷、甘草)。病后宜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甘草、小麦、大枣)合四七汤(《和剂局方》:制半夏、厚朴、紫苏叶、生姜、大枣)以调理。
        2.血虚生风、风痰闭阻
(1)主证:经行肢体抽搐,程度较轻,伴有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呕恶多痰,气短懒言,面色?白,月经量多色淡而粘,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滑无力。
(2)治法:熄风化痰,补养阴血。
(3)方药:代表方合八珍汤(《正体类要》: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两方合用以养血化痰熄风,当少用温燥之品,以免重伤阴血。
        (三)病案举例(摘自《四川中医》,一九八七年第九期)
刘x x,女性,33岁,1984年6月9日初诊。主诉:以1980年起受孕刮宫4次。1983年3月安环,4月起每次月经前两天黎明时,突然左上、下肢抽搐,随之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齘齿,口吐白沫或血沫,持续1~2小时,继而鼾睡半小时后,方能叫醒。醒后自觉心烦头晕,呕吐清水或食物,以往无抽风史。月经史:12岁初潮,周期28~30天,行经期7天。胎产史:顺产1胎,刮宫4次。经华西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检查,排除癫痫。现症:性情急燥易怒,目光略呆滞,言语略颠倒,记忆力减退,形体肥胖,面色红润,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此为气郁痰热、风痰上扰之经前发痉,治宜解郁祛痰,柔肝熄凤。方用:郁金15克、佛手10克、天竺黄12克、天麻12克、胆南星10克、钩藤10克、全蝎6克(另包水洗)、蜈蚣2条、甘草3克。服7剂时,月经来潮,量色质正常,经前未发痉。原方继服7剂。1984年6月30日再诊:近两天来,性情急燥易怒。舌质淡红苔薄微润、脉滑。仍以解郁祛痰,柔肝熄风为主,佐以补肾填精。方用;郁金10克、钩藤10克、天竺黄12克、天麻12克、全蝎6克(另包水洗)、蜈蚣2条、杜仲20克,服7剂。半年后随访,从未复发。
九、痰阻经行眩晕
痰阻经行眩晕为经行眩晕类型之一,是指冲气挟痰上扰所致的经行前后头目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天地旋转,不能站立,或伴有呕恶多痰,甚则昏倒等症。
(一)病因病机
素体脾胃虚弱,或思虑伤脾,以致脾失健运,湿淡内蕴。复因劳力伤阳,七情内伤,脏腑失调,精血不足,肝肾亏虚,或经行之际,精血更亏,冲气挟痰,上干清窍,故而发眩晕。
(二)辨证施治
本病发生于经行之际,眩晕伴痰多胸闷为特征。治以化痰熄风为主,兼调冲任,根据其临床兼证的不同,酌情佐以清热、解郁、益气、养血、补肾之法。
(1)主证:经行之际,每发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天地旋转,伴有头痛头胀,躁烦心悸,气短乏力,咳吐白痰,胸中作闷,胃纳呆少,舌苔厚腻,脉沉滑或沉细。
(2)治法:化痰熄风,兼调冲任。
(3)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白芍、川芎、当归、香附。
(4)药物: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白芍、川芎、当归、香附。
方中半夏、天麻化痰熄风,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祛湿化痰,以治生痰之源;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甘草以调和脾胃;白芍、当归、川芎、牛膝以养血活血,调理冲任;香附疏肝理气为妇科调理之要药。诸药合用,调其升降,和胃以安神,健脾以益气,理气以和肝,调血以养任,祛痰以熄风。眩晕较重者,加僵蚕、胆星,以加强化痰熄风之效。若痰热明显者,加钩藤、菊花、夏枯草、竹茹,以清热化痰熄风。兼气虚者,加党参、北芪以补气。肝郁不舒者加柴胡、郁金、素馨花以疏肝解郁。肾虚腰膝酸胀者,加杜仲、川断、寄生,以强腰健肾。
        (三)病案举例(摘自《吴少怀医案》)
刘x x,女,40岁,干部,1964年2月26日初诊。现症:不能起床,心悸气短,烦躁不安,头晕目眩,如坐舟车,胸中紧迫,胁背拘急,四肢无力,盗汗足冷,欠伸太息,惊悸少眠,口干舌麻,胃纳呆少,咳嗽痰白,心胸灼热,手足心热,脐腹隐痛、腰胯酸胀,小便短赤,大便溏秘不匀,每次月经来潮,必发晕厥(西医检查血压正常,各系统无异常发现),面色胖润,情绪苦闷,神倦乏力,意识清楚,气短语微。检查:舌苔浮黄根粘厚,脉沉细尺弱。辨证:湿痰上扰,冲任失调。治则,疏肝理气化痰,降浊和阳熄风,兼调冲任。先以二陈汤加味化裁。方药:制半夏9克、茯苓12克、陈皮4.5克,生甘草3克、沙参9克、柴胡3克、香附9克、炒山药9克、炒杭芍9克、枸杞子9克、天麻3克、杜仲6克,5剂,水煎服。
3月2日二诊。夜睡6~7小时,胃纳稍增,头晕耳鸣均减,心仍烦悸,舌脉同前。按上方去枸杞子、天麻,加生牡蛎12克。3剂水煎服。
3月5日三诊。诸症均减,昨天月经来潮,并未晕厥,腰腹隐痛,血量不多,色赤,心悸大减,舌苔薄白,脉沉缓细弱。适逢经期,宜调血,以养冲任。方药: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4.5克、生地9克、沙参9克、生白术9克、茯苓9克、制香附9克、柴胡3克、杜仲9克,水煎服。
十、痰火经行发狂
痰火经行发狂,乃经行发狂类型之一。是指痰火攻心所致经行之际,出现精神异常,狂躁多怒的病证。
        (一)病因病机
月经来潮之际,七情所伤,肝木失疏,气机壅滞,郁久化火,火炼津液成痰,痰火交织作祟,行经之前,冲脉气盛,肝血亏少,风木易动,体内痰火,一触即发,痰火上攻于心,神明被扰,而发狂症。
        (二)辨证施治
(1)主证:经来之时,精神抑郁,烦躁胸闷,乳房胀痛,口苦尿赤,狂言谵语,两目怒视,打人毁物,甚则不知人事,月经量多有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带数。(2)治法:清肝解郁,化痰开窍
(3)代表方:丹栀温胆汤加味。
(4)药物:丹皮、栀子、枳实、竹茹、橘红、法夏、茯苓、柴胡、菖蒲、远志、黄连、龙胆草、香附、益母草、郁金、甘草。
方中温胆汤清化痰热为主;丹皮、栀子、龙胆草、黄连加增清肝泻火之功;柴胡疏肝,郁金开郁化痰;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安神定志;益母草、香附活血调经。本方为经前服,经期应重用行气活血调经之品,加当归、丹参、赤芍、红花等,经后以逍遥散合二陈汤调治。总之,应根据病情的轻重,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决定疗程的长短,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并且要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以利于康复。
        (三)病案举例(摘自《江苏中医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周x,34岁,女性。患者4年前因子夭折,精神抑郁。嗣后每于经前数日,胸闷烦躁.乳房作胀,口苦溲赤,悲伤笑闹,语无伦次,甚或两目怒视,狂燥不安,斗殴毁物。月经周期尚佳,经色鲜红、夹紫血块。时值经前,宿痰又作,由其母搀扶而来。脉细弦带数,舌紫红边有紫点,苔根黄腻。证属肝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火互结,上扰神明。治以清肝解郁,化痰开窍。处方:丹皮10克、山桅子10克、柴胡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全栝蒌10克、青皮5克、郁金10克、龙胆草5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菖蒲10克。
服药5帖,诸症缓解,月经昨日来潮,经量稍减,仍有血块,腹胀口干,舌苔渐化,拟清肝解郁,活血调经。处方:丹皮10克、黑山栀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红花6克、益母草10克、茜草10克、香附炭10克、郁金10克。
药服经净,经后以越鞠丸,二陈逍遥散调治,经前仍服原方,调治3月,神爽体健。
十一、痰湿带下
痰湿带下为带下病范畴。是指痰湿下注,损伤任带二脉而致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变化,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在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粘液,无臭气,亦无局部刺激症状,起润滑和保护阴道表面的作用。至于妊娠初期或月经前后白带增多,均属正常生理现象,不作病论。
        (一)病因病机
本病常见于肥胖之人,多痰多湿之体。或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以致湿胜伤脾,脾虚失运,湿聚生痰。痰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带脉失约,以致白带增多。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带下者,由湿痰流注带脉,而下浊液,故曰带下”。
        (二)辨证施治
《证治准绳》指出:“有湿痰而弱不禁攻者燥之”。所以本病应以燥湿化痰为主治疗,结合患病的成因,还当分别虚实。实证以痰湿为主,治宜躁化痰湿,虚者以脾虚为主,治宜健脾益气,佐以燥化痰湿。
        1.痰湿内阻
(1)主证:白带量多,浊粘如痰,但腥而不臭,并伴有体肥痰多,恶心纳差,胸脘痞闷,时欲呕恶,苔白腻,脉滑。
(2)治法;燥湿涤痰。
(3)代表方:完带二陈汤。
(4)药物:陈皮、半夏、茯苓、灸甘草、炒白术、炒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荆芥炭、柴胡。
本方即完带汤(《付青主女科》)合二陈汤(《和剂局方》)。方中人参、山药、白术、苍术益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行气化痰;半夏和中化痰;车前子渗湿化痰;柴胡、白芍疏肝柔肝;荆芥升阳理气。肝脾调和,气机调畅,湿痰自化,而无白带之患矣。
        2.脾虚痰注
(1)主证:带下色白,量多而粘,无特殊臭气,淋漓不断,伴有脘闷纳差,体肥懒动,恶心呕吐痰多,疲倦肢软无力,或有浮肿,或有腹胀,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2)治法:健脾燥湿化痰。
(3)代表方:六君子汤(《妇人良方》)。
(4)药物: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
本方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以固带脉。可加山药、苍术、苡仁,加强健脾、燥湿、化痰、止带之功。
若带下兼见腰酸腿软,可加杜仲、菟丝子、鹿角霜以扶脾温肾。若带下日久不止者,可用乌赋骨、牡蛎、龙骨之类,即可固涩止带又无碍祛痰之弊。
        3.湿热挟痰
(1)主证:白带增多,有时如经水来潮,色白或黄,气味腥臭,质粘稠如蛋清,外阴瘙庠,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利湿化痰。
(3)代表:三妙二陈汤加味。
(4)药物:黄柏、苍术、牛膝、苡仁、陈皮、法夏、茯苓、滑石、甘草。
方中三妙汤清热利湿,引邪下行,二陈汤燥湿化痰,苡仁利湿化痰,滑石渗湿。湿热盛者加黄芩、二花、蒲公英,以清热利湿。   
若见带下色黄如米泔,阴中瘙庠,为湿毒内侵,可用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茯苓、猪苓、泽泻、赤芍、丹皮、茵陈、黄柏、栀子、牛膝、车前子)加二花、连翘、蒲公英、苦参,以清热解毒除湿。外用,蛇床子、苦参、百部、大桉叶、香艾煎汤坐浴薰洗。
        (三)病案举例
赵x x,32岁,女性,1986年3月28日就诊。患者白带增多两年余,气味腥臭,黄白相兼,质粘稠如蛋清,外阴瘙庠,白带涂片检查未见异常,大便溏泄不爽,舌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带下病。症属湿热痰浊流注胞宫。治宜燥湿化痰,佐以清热。处方:苍术15克、白芥子l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苡仁10克、半夏10克、煅牡蛎30克(先煎)、黄柏10克、车前子30克(包煎)、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服2剂后,白带明显减少。继服6剂,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十二、痰滞恶阻
痰滞恶阻属妊娠呕吐类型之一。是指痰浊挟冲气上逆而致妊娠期恶心呕吐痰涎或粘沫,恶闻食气,或食入即吐而谓之。一般见于妊娠早期,轻者至妊娠2~3月后,自然消失;重者频频呕吐,或不食亦吐,可持续至妊娠后期。若仅是晨间偶有呕吐痰涎,恶心择食,则为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即可自行恢复。
        (一)病因病机
《妇人良方·恶阻》篇指出:“妊娠恶阻,病产宝谓之子病,巢氏病源谓之恶阻,由胃气怯弱,中脘停痰,……”。本证是由于素体脾胃虚弱,健运失司,痰湿停滞中脘,或其人素有痰饮停滞,气机升降受阻,或内伤七情饮食,积热酿痰,痰热上逆,加之孕后经血不泻而壅闭,冲脉之气上逆,痰邪亦随逆气上冲,以致呕吐痰涎、粘沫。
        (二)辨证施冶
本证的治疗,当以调气和冲,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痰滞恶阻又有夹热夹寒夹虚之分。痰热者治以清化痰热,痰饮者治以温化痰饮,夹虚者治宜健脾和胃化痰。妊娠期因患肝炎,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以及某些传染病等所引起的呕吐,不属本篇论治范畴。
        1.痰热犯胃
(1)主证:妊娠以后,恶心呕吐痰涎苦水,头晕心烦,胸胁痞闷,口干而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2)治法:清热化痰,降逆止呕。
(3)代表方:竹茹汤(《证治准绳》)。
(4)药物:鲜竹茹、橘皮、茯苓、制半夏、生姜。
此方以鲜竹茹清热化痰;橘皮和胃理气化痰;茯苓健脾燥湿化痰;制半夏化痰和胃;生姜通阳泄浊。全方清热化痰,和胃降浊,痰热去,胃气和,则诸症自消,若郁热较重者,加黄连、黄芩以清热安胎。
        2.痰饮停胃
(1)主证:妊娠2~3月,呕吐痰涎或粘沫清水,以晨起为重,头晕目眩,胸膈满闷,不思饮食,甚则食入即吐,舌淡,苔白腻而滑,脉弦或滑。
(2)治法:温化痰饮,降逆止呕。
(3)代表方: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
(4)药物:干姜、人参、生半夏、生姜汁。
方中干姜温中散寒,温肺化痰;生姜温中止呕,祛痰下气,可解半夏之毒;人参补中益气,健脾生津以扶正;半夏辛温有毒,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燥湿祛痰,伍人参补消既济,调和脾胃,得生姜之佐制,功优于下气止呕,而毒性缓解。全方简而力专,意在温中降逆。使中阳得振,痰饮蠲化,胃气顺降,则呕逆自止。
        3.胃虚痰滞
(1)主证:素体虚弱,妊娠初期,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呕,吐出痰涎饮食之物,头眩择食,肢体沉重,精神怠倦,脘闷腹胀,舌淡苔腻,脉滑无力。
(2)治法:益气健中,化痰降逆。
(3)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加味。
(4)药物: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灸甘草、木香、砂仁、大枣、生姜。
人以胃气为本,脾胃虚弱则中运失司,变生痰浊,上逆则为呕。故本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和胃化痰,理气降逆;半夏化痰降逆止呕;木香、砂仁行气调中。诸药伍用,调补脾胃,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饮食停滞加枳壳、三仙,胸闷痞塞加苏梗。痰涎壅滞,饮食不思,胎不安,用茯苓半夏汤(《全生指迷方》:白术、陈皮、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半夏)倍加白术。然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善能安胎气,健脾胃。笔者治疗恶阻一症,常重用生半夏为末冲服。半夏乃健脾气化痰滞之主药,本药生用其性能更佳,而无损胎气故临床屡用屡验。
痰阻妊娠呕吐,虽有虚痰、实痰、寒痰、热痰之分,但总以痰浊阻胃,胃失和降为主要病理机转。临床上要脉证合参,分别论治。
        (三)病案举例
例1. 杨x x,女性,25岁,1986年6月20日初诊。患者停经3个月,近期恶心呕吐痰沫之物,逐渐加重,食入即吐,恶闻食味,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恶阻。辨证为痰滞中焦,冲气上逆,胃气下降。治拟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处方:陈皮10克、法夏20克、茯苓15克、藿香10克(后下)、紫苏10克、砂仁6克(后下)、生姜3片、甘草3克,另以伏龙肝30克先煎水取清汁,代水熬药。服上方2剂见效,3剂吐止、胎安病愈。
例2.李x x,女性,24岁,1985年10月3日就诊。患者停经2月,出现恶心呕吐.痰多而粘,口苦而干,胸闷脘痞,不欲饮食,心中烦乱,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诊为恶阻。辨证属痰热中阻,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治宜清热化痰,和胃安胎。处方:枳壳10克、竹茹10克、黄芩15克、苏梗10克、陈皮6克、法夏10克、茯苓15克、砂仁6克(后下)、甘草5克、黄连2克,水煎服,药尽2剂,呕恶渐止、口苦减轻,继服3剂,诸恙尽瘥。
例3. 鲁x x,女性,26岁,1985年12月15日就诊。患者停经3个月,恶心呕吐20余天,呕吐痰涎,不欲饮食,食入则吐,头昏,卧床不起,身软无力,胃脘不适,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滑,诊断为恶阻。辨证属脾胃虚弱,痰湿中阻,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治拟补中益气化痰和胃。处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砂仁9克(后下)、白蔻9克(后下)、灸甘草5克、生姜3片。水煎服,另用生半夏6克为末,每日2次,汤药送服。
患者服药4剂,呕恶大减,饮食增加。改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服至6剂,呕吐止.食欲正常,能做适当的家务劳动。
十三、痰扰子烦
痰扰子烦属妊娠心烦类型之一。是指痰邪扰心而致孕妇心惊胆怯,烦闷不安,抑郁不乐而言。《医学心悟》指出,“子烦之候,不善调摄,则胎动不安矣,慎之”。如怀孕初期,微觉烦热,为常有现象,不属病态。
        (一)病因病机
《沈氏女科揖要·子烦》说:“因痰者,胸中必满”。《医学入门·子烦》则指出:“或有停痰积饮滞于胸膈之间,亦会令燥烦,胎动不安……”。可见本证为素有停痰积饮,留滞胸中,孕后阳气偏盛,阳盛则热,两因相感,痰热相搏上干于心肺,逆致烦闷。
        (二)辨证施治
本病因于痰火,胸多烦满。治宜清热涤痰。子烦也有阴虚者,有别于烦而不满,治则宜清热养阴,临床上要分别论治。
(1)主证:妊娠心胸烦闷,头晕心悸,胸脘满闷,恶心呕吐,呕吐痰涎,口粘恶食,苔黄腻,脉滑。
(2)治法:清热涤痰,除烦安神。
(3)代表方:竹沥汤(《千金要方》)去防风。
(4)药物:竹沥、麦冬、黄苓、茯苓。
方中竹沥清热泻火涤痰;麦冬养阴润肺,清热除烦;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以治生痰之源;黄芩清热泻火安胎,使热去痰化,则烦自除。原方中防风为辛温表散之品,有碍于本方清热之功,故临床上常略去不用。若火邪炽盛,而身燥烦热,口干舌红,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为甚者,可加黄连、山栀子、知母、石膏,以助清热泻火之力。若以胸闷、心悸、呕恶、眩晕、苔腻、脉滑等痰浊内阻之象甚者,又可选加橘皮、竹茹、栝蒌、贝母、天竺黄以增其涤痰清窍之功。若少寐、多梦、惊悸之症偏重者,加远志、菖蒲、生龙齿,以安神定志。
若见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或手足心烦热,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者,属阴虚子烦。治宜养阴清热除烦,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人参、麦冬、茯苓、黄芩、知母、生地、甘草、竹茹)加莲芯为宜。
十四、痰停子嗽
痰停子嗽,是指因痰浊内停所致妊娠期咳嗽不已,痰白而粘。本病若久咳不已,或咳嗽剧烈,常可损伤胎气,引起小产,或发展为痨嗽,俗称抢儿痨。
        (一)病因病机
本证多是由外感之邪犯肺,肺气失宣,痰浊内生,或脾失健运,湿聚为痰,上贮于肺,或素体阴虚,孕后血养胎儿,阴血更亏,阴虚火旺,灼津酿痰,均可导致肺失宣降而上逆,发为咳嗽咯痰等症。
        (二)辨证施治
本证为咳嗽、咯痰发生于妊娠期,治疗上既有同于内科痰证关于痰嗽的治疗,但又有区别。温燥滑利降气之品应当慎用,以免耗伤阴血,有损胎气。根据子嗽成因不同,分为寒痰子嗽、热痰子嗽、燥痰子嗽、湿痰子嗽。治则遵循寒则散之,热则清之,湿则燥之,燥则润之,以使邪去胎安嗽平。
        1.寒痰子嗽
(1)主证:咳嗽痰白清稀,兼有喉痒声浊,鼻塞流涕,头痛,四肢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苦薄白,脉浮滑。
(2)治法:疏散风寒,化痰宣肺。
(3)代表方:杏苏散(《温病条辨》)。
(4)药物:紫苏、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橘皮、杏仁、生姜、大枣。
方中杏仁宜肺化痰止咳;紫苏辛温解表,和胃安胎;桔梗、枳壳一升一降,以助杏仁化痰宣肺止咳;前胡疏风降气以助杏仁;苏叶达表除痰;痰之源在脾,故用半夏、橘皮、茯苓理气健脾化痰;甘草合桔梗,以利咽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使表寒宣解,痰浊得化,肺气调畅,嗽止胎安。
        2.热痰子嗽
(1)主证:咳嗽痰黄而粘稠,咯痰不爽,身热恶风,或头痛有汗,口干咽痛,苔薄黄,脉浮滑而数。
(2)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3)代表方:桑菊饮(《温病条辨》)。
(4)药物: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甘草、连翘、芦根。
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而清风热;杏仁、桔梗、芦根化痰清热;加川贝、黄芩以增化痰止咳,清热安胎之力。
3.湿痰子嗽
(1)主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脘痞满,食少便溏,苔白腻,脉濡滑。
(2)治法:健脾化湿,理肺祛痰。
(3)代表方:二陈平胃汤(《症因脉治》)。
(4)药物: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甘草。
方中二陈汤化痰理气,平胃散健脾燥湿。可加牛子、杏仁、砂仁以宣肺化痰,调中安胎。
        4.燥痰子嗽
(1)主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咯痰不爽,兼有鼻干咽燥,形寒身热,苔薄黄,脉浮细数,或干咳少痰不已,午后潮熟,舌红少苔,脉细数。
(2)治法:外感燥痰子嗽,治宜清热润燥,化痰止咳。内伤燥痰子嗽.治宜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3)代表方:外感燥痰子嗽选桑杏汤(《温病条辨》);内伤燥痰子嗽选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
(4)药物: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皮、梨皮(桑杏汤);熟地黄、生地黄、贝母、玄参、桔梗、白芍药、甘草、百合、当归、麦冬(百合固金汤)。
方中桑杏汤,辛凉能轻宣燥邪、甘润以养阴化痰;百合固金汤使阴液充足,肺肾得养,虚火自降,燥痰自化,诸症随之而愈。
总之,本病之轻症,治疗与非孕之时无甚区别,无非慎用滑利降气之品,免伤其胎。证情重者,当在固其胎元的同时,兼治其嗽。
        (三)病案举例
例1.高x x,女性,26岁,已婚,1983年2月4日初诊。患者停经3个月,呕恶多痰,近日感冒风寒,经治疗,外感症状消失,但咳嗽不止,痰多色白,咳甚则胸痛不舒,胃纳欠佳,舌苔薄白腻,脉浮滑,诊断为子嗽,证属寒痰犯肺,肺失宣降,冲气上逆,治拟散寒化痰,宣肺上咳。处方:桔梗10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陈皮6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荆芥10克、紫苏10克、苏子10克、冬花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患者服药3剂而愈。改用香砂六君丸和胃健脾安胎。
例2.李x x,女性,24岁,已婚,1984年9月12日初诊。患者怀孕后,常感咽干咳嗽,痰粘难咯,服用枇杷止咳露效果欠佳,但又不愿服其他西药治疗,而要求中医诊治。证见久咳不止,痰粘难咯,胃纳欠佳,神疲气短,舌尖红,少苔,脉细滑,诊断为子嗽。证属素体阴虚,孕后血养胎儿,以致阴虚化热,热炼津液而成痰,燥痰阻肺,肺气失于宣降而发病。治宜滋阴清热,润燥化痰。处方:百合15克、川贝6克、白芍15克、生地10克、元参10克、麦冬10克、桔梗10克、炙枇杷叶10克、海蛤壳15克、五味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
        患者服药3剂咳嗽明显减轻,仍感神疲气短,胃纳欠佳,原方减元参、生地,加西洋参6克(另炖服)、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9克、谷芽15克,继服6剂,咳嗽消失,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嘱用食疗以调理善后。
十五、痰热子瘖
        痰热子瘖属妊娠失音的类型之一。由于痰热壅肺,致使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若发生于奸娠8~9月因胎儿增大,胞脉受阻,肾脉不通,肾阴不能上承而致子瘖,一般不需治疗,待其分娩后,胞脉通,肾水上济舌本,则声自出。若伴有痰热症状者,当参考本篇治之。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孕后阴血不足,复感风热之邪,上犯于肺,灼液为痰,或风寒不解,郁而化热,津液被灼成痰,或妊娠脾土不运而生湿,湿聚生痰,痰郁生热,以致痰热交阻,壅遏于肺,而成声音嘶哑。
        (二)辨证施治
(1)主证:声音重浊不扬,或不能出声,喉间有痰,咯痰黄稠,咽干或痛,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利咽。
(3)代表方:清咽宁肺汤(《统旨方》)加天竺黄、杏仁、蝉衣。
(4)药物:知母、川贝母、栀子、黄芩、前胡、桑白皮、桔梗、甘草、天竺黄、杏仁、蝉衣。
方中桑白皮、黄芩、知母、栀子以清肺泻热;前胡、杏仁、蝉衣宣肺化痰止咳;川贝母、天竺黄清热化痰;桔梗、甘草清利咽喉。全方共奏清热利咽,化痰宣肺,热除痰降,肺气宣畅。若症见卒然声哑,口干咽燥,恶寒鼻塞者,此所谓“寒包热”,治宜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加桔梗、蝉衣、知母、木蝴蝶,以宣肺散寒,兼清里热。如妊娠9月,声音重浊低徽,或不能出声,面色如常身体壮实,喉间有痰,咳咯不爽,胸闷不舒,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证属胎气充实者,则用瘦胎达气散(《女秘指南》):杏仁、石菖蒲、枳实、玄参、桔梗、甘草)为主治疗。
也有肺肾阴虚,症见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头晕目眩,咳嗽气短,舌红少津或苔花剥,脉细数。或以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生地、麦冬、甘草、玄参、知母、丹皮、白芍、薄荷)加减以滋养肺阴,或以都气丸(《医宗己任编》:熟地、山萸肉、茯苓、山药、泽泻、丹皮、五味子)以滋养肾阴。

樱花 发表于 2008-9-2 21:55

十六、痰阻子眩
痰阻子眩属妊娠眩晕类型之一。是指痰阻清阳所致的妊娠后期头目眩晕,恶心呕吐痰涎,耳鸣眼花等症而言。本症与素有眩晕者不尽相同,恶阻亦可引起眩晕,但不属本篇论述范围。
        (一)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于平素脾胃虚弱的患者,到了妊娠后期,胞宫逐渐增大,影响气机升降,使脾运不佳,湿聚生痰,痰湿交阻,清阴不升,浊气不降,而引起眩晕。
        (二)辨证施治
(1)主证:妊娠后期,头晕目眩,头重眼花,胸膈满闷,恶心纳少,呕吐痰涎,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滑无力。
(2)治法:健脾化痰,理气除湿。
(3)代表方:六君子汤(《妇人良方》)。
(4)药物: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
方中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二陈汤理气降逆,燥湿化痰。若头晕重者,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若兼见头晕目眩,动则尤甚,面色不华者,力气虚血亏之象,应予以代表方加当归、熟地、北芪、川芎、白芍,以益气养血。   
临床上还常见到妊娠5~6月后,头晕目眩,耳鸣眼花,心烦急躁,心悸失眠,腰酸腿软,或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滑,此属阴虚阳亢子眩,应予以滋阴清热、平肝潜阳的杞菊地黄丸(《医级》: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枸杞子、菊花)加钩藤、黄芩、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等。
子眩一证,甚则可以发生子痫,应及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三)病案举例
梁x x,女性,27岁,工人,1985年11月13日初诊。患者妊娠6月余,近感头晕眼花,神疲气短,四肢懒动,胸脘满闷,大便溏泄。诊见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细滑,诊为痰阻子眩,证属脾虚失运,痰湿中阻。治宜健脾化痰,补益气血。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砂仁6克(后下)、木香6克(后下)、天麻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服药6剂后,眩晕,胸脘闷胀症状减轻,病势已缓,缓则兼顾其本,佐以调养安胎之法。原方加当归12克、白芍15克、北芪15克、寄生15克,继进6剂,以收全功。
十七、风痰子痫
风痰子痫属妊娠痫证类型之一。是指妊娠后期,或正值分娩时,或分娩后,因风痰上扰清窍,而致忽然晕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两目直视、口吐涎沫、少时自醒、醒后复发或神昏不醒者谓之。严重者,抽搐时间较长,频频发作,可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此乃妊娠晚期严重的疾病,临床上必须特别注意。
本病常因妊娠高血压,或妊娠水肿,未经及时治疗发展而来,故妊娠以后必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如发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变化,应积极治疗,对预防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病机
素体阴虚,孕后血养胎儿,阴液益感不足,肝肾阴亏,肝火愈炽,心肝火旺,煎液成痰,肝风内动,风、痰、火三邪,相互交织,上扰清窍,则发病子痫。若脾虚肝旺之人,脾虚不运,水湿停聚生痰,肝旺阳亢化风,风、痰、湿三邪互结,上扰清窍,也可发为本病。
        (二)辨证施治
本病发作之前,常出现头晕头痛,眼花目眩,上腹胀闷不适,泛恶痰涎,小便短少等先兆症状,预示可能发生子痫,应及早诊断和预防。本篇主要讨论子痫发作期的治疗。   
(1)主证:妊娠后期,或分娩之时,或分娩后,神昏仆倒,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吐泛沫,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2)治法:清热涤痰,镇痉熄风。
(3)代表方: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石菖蒲、郁金、天竺黄。
(4)药物:羚羊角、桑叶、川贝母、鲜生地、钩藤、菊花、茯神、白芍、鲜竹茹、生甘草、石菖蒲、郁金、天竺黄。   
方中羚羊角、桑叶、钩藤、菊花,以平肝清热熄风;川贝、天竺黄、竹茹清热化痰;菖蒲化痰开窍;郁金开郁除痰;茯神宁心安神;白芍、生地养血柔肝;甘草缓急和中。并可酌情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以凉开水调化,鼻饲或口服。
风痰湿上扰清窍而发病者,子痫发作必兼有肢体水肿,胸闷恶心等先兆症状,治宜羚羊角散(《济生方》:羚羊角、独活、炒枣仁、五加皮、炒苡仁、防风、酒当归、川芎、茯神、杏仁、木香、炙甘草)去川芎,另加苏合香丸(成药)化开鼻饲。子痫发作时,情况紧急,需中西医结合抢救,以免贻误病机,危及母子生命。
十八、痰胎
痰胎乃假孕证型之一,是指痰积胞中所致腹部增大、状如怀孕而言。痰积生于胞脉者称肠覃,参考本篇施治。
        (一)病因病机
素体肥胖,多湿多痰,或过食生冷肥甘厚味,脾伤失运,生湿生痰,或肝脾失调,冲任气血失和,气滞痰阻,进而适值经闭胞净,痰浊乘虚流注胞宫,与血相互结合,发为本病。
        (二)辨证施治
痰胎虽以痰积为主,但常和瘀血互结为患,其治宜化痰活瘀,痰瘀同治。本病之成,多因肝脾失调为基因,故当辅以调理肝脾之法。
(1)主证:腹部增大呈球形,无触痛,有移动,状如孕子,肿块大小不一,最大者个别可达足月大小,最小者仅在妇科检查才能发现。经闭或月经大致正常。舌象无显变,脉弦滑或如常。
(2)治法:行气导痰,调理肝脾。
(3)代表方:苍附导痰汤(《叶天士女科全书》)。
(4)药物:苍术、香附、陈皮、枳壳、茯苓、胆南星、半夏、甘草(姜汁、神曲为丸)。
        方中二陈汤为基础,健脾祛湿,行气化痰;苍术醒脾燥湿,以解湿郁;香附疏肝理气以解气郁;南星助二陈祛痰散结,开胸膈痰滞;香附行气解郁,助南星、二陈汤逐痰通塞。可加贝母、海藻、昆布、牡蛎、郁金、莪术,以化痰软坚,行气破结。若痰湿积于胞脉,称为肠覃,予以肠覃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柴胡、当归、赤芍、白术、枳实、丹参、昆布、苡仁、三棱、莪术、益母草)治疗。
本证与石瘕均属假孕症,而石瘕多由肝脾失和,冲任失调,气血聚于胞宫或胞门而形成。石瘕的临床特点是,腹部肿块坚硬,固定不移,月经过多或有血块,有流产或不孕史,治宜活血化瘀,佐以理气软坚,用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加莪术、穿山甲,或大黄(酒制)、?虫。
十九、痰湿不孕   
痰湿不孕属不孕证类型之一,是指痰浊阻滞胞脉,或壅塞胞宫,致使育令期妇女婚后3年以上,或曾生育、或流产3年以上,未避孕而不能摄精成孕者。前者称原发性不孕症,后者称继发性不孕症。
        (一)病因病机
本证多见于素体肥胖的妇女,躯脂过盛,痰湿壅滞胞宫和胞脉,或恣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流注冲任胞脉,均不能摄精成孕。正如朱丹溪所言,“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孕,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
        (二)辨证施治
本病乃痰湿为患,早期治疗当以化痰除湿为要,痰湿已去,当以治本善后,治本者,乃杜痰之生也,酌情予以健脾、疏肝、补肾等法。此外,还宜调情志,节房事,慎起居。
(1)主证:婚后久不受孕,形体肥胖,面色?白,头晕心悸,胸闷泛恶,经行延后,量少或闭经,带下量多,质粘稠,舌淡胖,苔白腻或厚腻,脉滑或弦滑。
(2)治法:燥湿化痰。
(3)代表方:启宫丸(《中医妇科学》)加石菖蒲、远志、海藻、昆布。
(4)药物:半夏、香附、苍术、陈皮、神曲、茯苓、川芎、石菖蒲、远志、海藻、昆布。
方中半夏、茯苓、陈皮、苍术燥湿化痰;石昌蒲、远志涤痰化浊,启开胞宫;昆布、海藻软坚化痰;神曲健脾消滞;香附、川芎理气和血。若精神抑郁,烦燥易怒者加柴胡、青皮、郁金、栀子以舒肝解郁;加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兼肾阳虚者,加仙茅、仙灵脾、肉桂温暖下焦而驱阴寒;尤其仙灵脾一味,具有兴奋性腺的作用,可促进卵泡的卵排卵。
        (三)病案举例
张x x,女性,28岁,农民,1981年7月3日初诊。患者婚后3年未孕。自15岁月经初潮,每35~50天左右一行,每次持续5~7天。经血量少,色紫黑,稍有血块,经前或经期少腹疼痛,腰腿酸沉,平时白带量多,粘稠有味,常感头晕心悸,动则气短,泛恶多痰,胸闷脘痞。曾在某医院妇产科检查,除子宫颈轻度糜烂外,余未发现异常。诊断为原发性不孕症。经服中西药治疗罔效.而延笔者诊治。诊见形体肥胖,面色?白,舌淡胖,舌苔白而粘,脉沉滑,辨证属痰湿壅阻不孕。治拟导湿化痰,健脾补肾。处方:党参12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制半夏10克、苍术10克、胆星15克、白芥子12克、陈皮10克、僵虫10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肉桂3克(焗服)、灸甘草3克,水煎服。
上方连服1月,头晕心悸、胸闷泛恶症状消失,白带减少,月经按期来潮,量适色正,舌苔薄白,脉沉缓,痰湿已化,脾肾尚亏嘱用右归饮送服启宫丸善后调理。
4个月后复诊,停经50天,时有恶心,妇产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妊娠50天大小,尿妊娠试验阳性。诊断为早孕。一年后随访,足月顺产一女婴。
二十、痰阻乳胀
痰阻乳胀,乃是痰气阻闭乳房发胀疼痛之症。木篇仅讨论单纯性的乳房胀痛,乳中结核,乳房疮疡所致的胀痛,不属本证讨论范围。
        (一)病因病机
《类证治裁·乳证》指出:“乳症多主肝胃心脾,以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若素体痰湿内盛,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湿盛生痰,复因情志失调,肝气郁滞,痰气阻络,而见乳房胀坠疼痛。
        (二)辨证施治
本证属痰凝气阻所致,治宜理气化痰,通乳止痛。若兼肝郁者,佐以疏肝解郁。若气血不足者,佐以补益气血。
(1)主证:乳房胀坠疼痛,脘腹闷胀不舒,吞酸嗳气,舌苔腻脉滑。
(2)治法:理气化痰,通乳止痛。
(3)代表方:开郁二陈汤(《万氏女科》)。
药物:橘皮、茯苓、半夏、苍术、川芎、香附、青皮、莪术、木香、槟榔、甘草、生姜。
本方以二陈汤健脾燥湿,行气化痰;苍术解湿郁;香附解气郁;川芎解血郁;青皮疏肝破气,散积化滞;莪术行气破血,消积化癥;木香调脾胃之气;槟榔导脾胃之滞。全方共奏行气解郁,燥湿化痰,决壅消胀之功。可加路路通、王不留行、郁金等化痰通络之品。若肝郁明显,每月呈周期性乳胀,乳胀经前显著,经后消失者,上方合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陈皮、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
临床上,还可见到哺乳期妇女因乳汁旺盛,婴儿未能吮尽,余乳停蓄,乳房胀痛,或因断乳时乳房胀痛,牵引胸胁,但无其他不适者,可用麦芽、焦山楂治之。
        (三)病案举例
冯x x,女性,22岁,未婚,1986年8月12日初诊。患者经前两乳作胀疼痛,伴有口苦心烦,胸胁闷胀不舒,经血紫暗,有少量血块,舌边红苔厚腻,脉弦滑。此乃痰邪郁滞,肝经不舒所致。治拟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处方:柴胡6克、郁金10克、茯苓15克、橘皮6克、竹茹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川楝10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栀子10克、益母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服药4天,乳胀大减,胸闷已舒,月经来潮,经色黯红,继服上方3剂,平时服逍遥丸。再次经潮时,乳胀、胸闷未作。
二十一、痰郁脏燥
痰郁脏燥,属脏燥类型之一。是指痰热郁结所致的妇女情志烦乱欲悲,或哭笑无常的症状而言。正如《金匮要略》指出,“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一)病因病机
本证多因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郁日久,郁而化火,炼津成痰,痰热郁结,影响心神,而发本病。
        (二)辨证施治
痰郁脏燥属于实证,因于痰热郁结。临床上要权衡痰热与肝郁之主次,分别予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疏肝解郁;或解郁舒肝为主,佐以祛痰清热。
(1)主证:喜悲伤欲哭,甚则哭笑无常,胸中窒闷,咳咯黄痰,心烦口苦,精神抑郁,渴不欲饮,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化痰,疏肝解郁。
(3)代表方:温胆汤(《千金要方》)合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4)药物:半夏、竹茹、枳实、橘皮、茯苓、生姜、甘草、柴胡、白芍、川芎、香附。
方中以温胆汤清胆和胃除痰;柴胡疏肝散以理气疏肝解郁。两方合用,使痰热得清,气郁疏解,神情自安。
脏燥一证,当先分别虚实,本篇所述痰郁脏燥属于实证,治疗予以解郁化痰。而脏燥的发生以阴血不足,阴虚阳亢者较为多见,症见喜悲伤欲哭,或善惊多疑,心烦失眠,发作时呵欠频作,不能自主,午后面部烘热,头晕目眩,口燥咽干,或腰膝酸软,心悸不安,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细而数。治宜滋阴清热,养心安神,或佐以滋补肝肾。方选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百合、生地黄)合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甘草、浮小麦、大枣)加味。
        (三)病案举例
王x x,女性,28岁,农民,1978年10月6日初诊。其爱人代诉,患者哭泣吵闹,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1周,每遇情志刺激则复发。发作期间,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自称神鬼附体有时念咒,施法,驱邪打鬼,可呵欠而愈。平时头晕困痛,性情急燥,口苦胸闷,心烦失眠脘胀少食。l周前因家庭纠纷,刺激情志,而复发加剧。经用针灸及西药治疗无好转,而转中药治疗。诊见意识不清,仪表不整,时或悲泣,时或激怒,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滑。诊为脏燥,证属肝郁痰扰。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化痰。处方:柴胡6克、郁金10克、香附12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橘红10克、茯苓15克、法夏10克、川芎6克、黄连6克、牡蛎30克(先煎)、龙齿30克(先煎)、枣仁15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上方服6剂,神情转安静,胸闷已舒展,夜能入睡。上方加大枣5枚,浮小麦30克、丹参15克,续服30余剂而愈,后随访一年未复发。
二十二、痰阻阴吹
痰阻阴吹属阴吹证型之一,临床上较少见。是指因痰湿阻滞而发妇女阴中出气有声,籁籁作响,与矢气情况相似而言。阴吹的声响是连续的,所出之气,并无肛门气之臭。已婚或未婚都能患之。一般为隐讳之疾,难以告人,发展较重时,常于变换体位而声声连续,方去就医。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见于素为肥胖之体,多痰多湿之人。湿痰困阻中焦,胃气难于下行,或脾虚失运,津液成痰,停滞胃肠所致。此外还有胃虚之陷,谷气不能下行,或胃肠津少而燥,均可发生阴吹之症。
        (二)辨证施治
(1)主证:阴吹而面色浮白,身体肥胖,咳而多痰,或呕吐痰涎,口中淡腻,头重目眩,心悸少寐,小便量少,大便闭结,苔白腻,脉滑或迟弦。
(2)治法:豁痰利湿,导胃气下行。
(3)代表方:橘半桂苓枳姜汤(《温病条辨》)。
(4)药物:半夏、橘皮、枳实、桂枝、茯苓、生姜。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以治既成之痰;茯苓健脾祛湿,以绝生痰之源;橘皮、枳实宽中下气,导痰下气,气行则痰消;桂枝温阳化气利饮;生姜温中降逆,诸药合用,使痰湿饮邪得除,胃中浊气下行。
便闭者加槟榔、莱菔子、白术(30~60克)、升麻(3~6克)。若胃气虚而下陷者,宜选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人参、升麻、柴胡、陈皮、当归、白术、炙甘草)。属于津亏胃燥者,可予猪膏发煎(《金匮要略》:猪膏、乱发)以润肠除实。
第四章五官科痰证
一、胞生痰核
胞生痰核,是指生于胞睑皮里内外的核状硬结而言,进展缓慢而易于复发。因其发于上胞较多,下睑较少,故又称脾生痰核。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睑板腺囊肿(又名霰粒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
        (一)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眼科新法要诀》云:“脾生痰核之证,因痰火结聚而成……”。《张皆春眼科证治·内轮疾患》亦说:“本病称目疣,……多由脾湿胃热,湿热互结,聚而生痰,湿痰阻滞经络,结于胞睑而成”。由此可见,本证是由过食辛辣肥甘,脾胃失运,湿聚成痰,痰湿阻于经络,结于胞睑,渐成肿块,或痰湿蕴结,郁久化火,痰火相搏,或痰湿混结兼风毒之邪外袭所致。
        (二)辨证施治
胞生痰核系湿痰混结与痰热郁结,聚于眼睑,以致气滞血瘀、络脉不通而成。故治疗宜燥湿化痰,或清热化痰为主,并根据证情变化,适当加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之品。
        1.痰湿混结
(1)主证:生于胞睑皮里内外,有核隆起,细如米粒或黄豆,甚则大如蚕豆,不痛不痒,皮色不变,皮核不相切,推之移动,触之较硬。翻转胞睑内有紫红色或灰红色隆起,肿核大者有脓坠及轻度异物感,无明显全身症状。肿核形成发展缓慢,舌脉多无显变。
(2)治法:行气化痰,软坚散结。
(3)代表方:化坚二陈汤(《医宗金鉴》)。
(4)药物:陈皮、半夏、茯苓、白僵蚕、黄连、生甘草、荷叶。
方中二陈汤行气化痰燥湿,白僵蚕化痰祛风散结,若无热象,减黄连、荷叶,加三棱、莪术、昆布、浙贝母,以化痰软坚散结。若挟风热,兼见发热恶风,畏光羞明,口干咽痛,舌尖边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主方加二花、连翘、夏枯草、花粉、白蔹等以疏风清热化痰。若挟风寒,兼见恶寒发热,咳吐泡沫痰涎,舌苔薄白,脉浮紧,主方减黄连、荷叶,加紫苏、杏仁、前胡、白芥子、生姜。
        2.痰火郁结
(1)主证:胞睑肿核痛痒,表面皮肤发红,肿势发展较快,甚者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化痰,消肿散结。
(3)代表方:清胃汤(《医宗金鉴》)合二陈汤(《和剂局方》)。
(4)药物:黄芩、黄连、生地、丹皮、升麻、石膏、陈皮、法夏、茯苓、甘草。
方中黄连、黄芩、升麻、生地以清热消肿;陈皮、法夏、茯苓以行气化痰。可加夏枯草、浙贝母、天竺黄以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本病在辨证服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外治法:患处局部热敷,或用生南星加醋磨水频涂患处,也可用清火眼丸或紫金锭外涂,核大者宜手术治疗。《原机启微》指出:“翻转眼睑,以大眉刀略破病处,更以两手大指甲捻之拎出,则所出者,如豆汁小黄脂也”。
现代医学认为,若小儿常患本病,应考虑有无结核病变,成人术后易复发,且迅速增大者,则须注意是否睑板腺癌,应作活体组织检查,以确诊。
(三)病案举例
林x x,男性,4岁,1985年3月6日初诊。患儿右眼发涩不舒7天,加重2天。经眼科检查,右眼睑内有一圆形肿块,边缘清楚,皮色不红,无明显压痛,诊断为霰粒肿,而转中医治疗。症如上述,舌脉无显变。中医辨证为痰湿混结于眼睑,络脉不通而成。治宜行气化痰,软坚散结。处方:陈皮3克、法夏6克、茯苓6克、昆布6克、海藻6克、浙贝母3克、三棱3克、白蔹6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同时外用生南星同醋磨水,涂患处,每日4~6次,上药服完后,眼涩症状明显减轻,右眼肿物变小,继守上方4剂,同时配合外治法而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二、风痰胞轮振跳
风痰胞轮振跳为胞轮振跳类型之一。是指风痰上扰所致眼睑不待人之自行开闭,而自牵拽振跳。相当于现代药学的自发性眼睑痉挛。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发于肝脾二经,脾虚则湿聚生痰,肝郁则风火内生,风痰相合,循经上扰,营卫气血失和,筋脉失养,故见眼睑肌肉振跳。
        (二)辨证施治
(1)主证:双目眼睑不自主的频频多眨,轻者间歇发作,重者无休止时。自觉眼涩酸楚,难以久视,久视则重坠欲闭。且伴有面部肌肉颤抽,或头痛头晕,胸闷不舒,呕恶多痰,舌苔白腻,脉弦滑。
(2)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3)代表方: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4)药物:全蝎、白僵蚕、白附子。
方中白附子善祛头面之风,白僵蚕善祛经络之风,全蝎祛风而善止痉。三药均走头面络脉,为祛风化痰的要药。呕逆痰盛者,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若阳升风动,头晕头痛者,加石决明、夏枯草、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化痰祛浊。若风痰郁而化热,并见口苦心烦,加胆星、竹沥、竹菇、川贝母以清化痰热。若病久不去,风痰入络,可加当归、川岁、赤芍以活血通络,即所渭“祛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
胞轮振跳,见于多种原因,风痰上扰仅是其中一个方面,临床还可以见到血虚生风、肝肾亏损、脾阳气虚等类型,也有与风痰之邪互相夹杂致病。因此要掌握虚实,分别论治。
        (三)病案举例
王x x ,男性,36岁,干部。1982年3月6日初诊。患者眼硷抽动1年余,伴有左侧面部疼痛,时有蚁行感,口苦而干,睡眠欠佳,大便干燥,舌苔厚腻稍黄,脉弦滑,诊为胞轮振跳。证属风痰之邪客于经脉,经气不利,气血瘀阻,胞睑筋肉失养。治宜搜风化痰,通络止痉,方选牵正散加味:全蝎6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6克、菊花10克、龙胆草6克、栀子10克、夏枯草15克、天麻10克、丹参30克、甘草5克,6剂,水煎服。
服药后,口苦、左侧面疼、面部蚁行感均见好转,眼睑抽行略有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上方加白芍30克,配合甘草以缓急解痉。继服12剂后,眼睑抽动消失。改用温胆汤加减调理半月,诸症悉安。
三、风痰睑废(附:眼珠牵斜)
风痰睑废属睑废类型之一。其特征是上眼脸不能提起而下垂,部分或全部掩盖瞳孔,不同程度遮挡视力。古医籍中又称之为雎目、侵风等。现代医学称为眼睑下垂,相当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一)病因病机
《兰室秘藏》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若中虚气弱,则湿痰内蕴,或由风邪诱发引动素蕴之痰湿,风邪挟痰,客于眼睑,阻塞经络。眼睑属脾,风痰阻滞,脾气不升,故见眼睑肌肉松弛而下垂。
        (二)辨证施治
(1)主证:上睑下垂,不能随意提起,掩盖部分或全部瞳孔、障碍视瞻,皮肤色泽无变化。或见眼球外斜,不能内转。平素胸闷不舒,呕恶多痰,神疲倦怠,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缓。
(2)治法:祛风涤痰。
(3)代表方:正容汤(《审视瑶函》)。
(4)药物:僵蚕、南星、白附子、制半夏、松节、秦艽、羌活、防风、木瓜、生姜。
方中白附子、僵虫、天南星以祛风搜络,化痰通络;防风、羌活、木瓜、松节、秦艽以除风胜湿,宣痹通络;半夏燥湿化痰。若由外伤所致,气血瘀滞,上方加当归、川芎、赤芍、丹参。若脾胃气虚,加党参、北芪、白术、茯苓、炙柴胡、炙升麻以补中益气。若肝阳化风,风痰阻络,改用天麻钩藤饮(《杂病诊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寄生、杜仲、山栀子、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以平肝潜阳,熄风化痰。若痰热相因,上攻清窍,加黄连、枳实、竹茹、半夏、陈皮。
        (三)病案举例(摘自《四川中药》一九八七年第九期)
王x,男性,4岁,1983年5月2日初诊。3月前冒风而发左眼上睑下垂,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诊为“重症肌无力,左上睑下垂”。即给予新斯的明,停药后又复原状,续用不效。1月前服补中益气汤10余剂,亦罔效。初诊:上睑下垂,无力睁开,眼珠向上转动受限,舌苔白脉浮带弦,辨属风痰阻络。治以祛风涤痰为主,用正容汤出入:僵蚕、秦艽、防风各6克,全蝎2克,南星5克,白附子、法半夏、木瓜各8克,甘草3克。日1剂,3剂后上睑能上提,继服5剂痊愈。至今未发。
附:眼珠牵斜
眼珠牵斜多由风痰内阻,筋脉挛急牵引,而致眼珠偏于一侧,也有因脾气虚弱,目系弛缓,眼珠运转失于平衡所致者。以单侧眼珠发生者为多。也有两眼俱牵斜者,或向上方、或向内侧。风痰内阻者,治宜祛风化痰,方用还睛丸(《和剂局方》:白术、白蒺藜、青箱子、密蒙花、木贼、菟丝子、羌活、防风、甘草)合川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僵蚕、全蝎、白附子)。若脾虚痰阻,宜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人参、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白术、炙甘草)加半夏、茯苓、白附子、天南星以补中益气,燥湿化痰同时并举。
四、痰泛云雾移睛
痰泛云雾移晴,为云雾移晴类型之一。是指痰浊上泛所致眼睛外观端好,自视眼外似有云雾浮移,或飞蚊蝇翅,旗旆绦环在空中飞扬撩乱的症状而言。本症在《银海精微》中称为:“蝇翅黑花”,《证治准绳》方有是名,论述甚详,后世医家多宗其说。现代医学的玻璃体混浊的不同发病阶段,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治。
        (一)病因病机
痰湿浊气内聚,阻塞经络,则清阳不升,痰浊渗入神膏,从而遍蔽神光,视物不明。病者自觉如蚊虫起伏,或如线珠,如云雾移动于眼前。古人认为本病乃“胆肾目病”,因痰火或脏虚,或久热蒸伤所致。神膏乃胆中精汁所聚结,为清静透亮之府,肝开窍于目,肝胆互为表里,故本病乃与肝胆二脏有关。“血资肝胆则有益,痰侵肝胆则有损,痰即在外,反壅塞胆之窍,而气不能展矣,见禽鸟昆虫之飞走者,皆痰作祟也” (《辨证录》)。
        (二)辨证施治
(1)主证:患者轻者眼前有小黑点移动,时隐现,随眼球转动而飘舞,视力尚可、色可微黄,双眼外视如常。重者突然发病,眼前幻影密集,状如珠丝彩斑或蚊蝶,视力减退或急降,或兼见视物赤色,视直为曲,视静为动,火花闪烁等。兼有头蒙不爽,目不欲睁,痰多胸闷,神疲困乏,纳差,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
(2)治法:除湿化痰。
(3)代表方:温胆汤(《千金要方》)。
(4)药物:枳实、竹茹、陈皮、法夏、茯苓、甘草。
方中竹茹、法半夏以清化痰热,和中降浊;枳实、陈皮下气化痰;茯苓渗湿化痰。可加白术、苍术燥湿化痰,加胆星、海螵蛸、海浮石以化痰清热。肝经郁热较重者可加栀子、菊花、柴胡、石决明、黄芩,以清热降火。
本症除了痰浊为患外,还可见到肝气郁滞,或湿热上犯,或肝肾亏虚,或气血不足的现象。临床上要辨证施治,补虚泻实,不可拘泥于化痰祛浊一法。
        (三)病案举例
詹x x,女性,38岁。1978年6月21日初诊。患者眼胀,视物不清,有黑花相隔,如蚊蝇风扬,右轻左重,伴有头昏蒙,口苦胸闷,大便粘滞,舌苔黄腻,脉滑。辨证为痰热郁蒸,上害肝窍,云雾移晴。治以化痰除湿,清肝明目,方选温胆汤加味。处方:枳实10克、竹茹10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菊花10克、草决明12克、海浮石15克、苍术10克、胆草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服上方6剂后,视力稍有进步,口苦胸闷症状减轻,舌脉如往。原方加夏枯草15克,水煎服。
服上方13剂后,眼胀消失,黑花减轻,头蒙口苦胸闷症状消失,舌苔由厚转薄。上方加杞子15克、玉竹12克,服8剂,视物不清、黑花症状消失。按方制成水丸内服以巩固疗效。
五、痰阻暴盲
痰阻暴盲,为暴盲类型之一。是指痰浊上泛所致骤然一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数日内迅速不愈的内障眼病。现代医学的视网膜脱离,或视神经炎发病的不同阶段,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治。
        (一)病因病机
湿痰内困,浊气上泛,清窍被蒙,或湿热郁蒸成痰,痰热内停,上扰目系而成。
        (二)辨证施治
(1)主证:突然发病,起初自觉有萤光闪烁,云雾动荡,视物变形,视静为动,眼前如垂黑幕,一部或半面猝然不见,视力骤降,甚或失明,伴有头重体倦,胸闷泛恶,苔腻,脉滑。偏于痰热者,兼见心烦失眠,口干不欲饮,小便短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2)治法:化痰利湿。
(3)代表方:胃苓汤 (《丹溪心法》)合二陈汤(《和剂局方》)。
(4)药物:苍术、川朴、陈皮、茯苓、白术、泽泻、猪苓、桂枝、甘草、半夏。
若为痰热上扰所致暴盲,宜用温胆汤(《千金要方》:枳实、竹茹、橘红、法夏、茯苓、甘草)加猪苓、泽泻、栀子、金钱草、车前子。若兼忿怒抑郁,胸胁胀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以疏肝解郁。若久病痰瘀阻络者,加丹参、赤芍、川芎、当归,以活血祛瘀。
        (三)病案举例(摘自《眼科证治经验》)
朱x x,男性,46岁,于1961年7月18日初诊。劳倦内伤,复感湿邪,气机不利,清窍被蒙,头痛重坠,左目暴盲,卒物不睹,胸闷纳少,腹满溲短,舌苔厚腻,脉濡细,治以理气化湿。胃苓汤去桂枝,加藿香、枳壳、麦芽、谷芽,7剂。
二诊:湿邪内伏,脾失健运,津液不升,气血不达,左目突然失明,眼外无病,病在瞳神,症属暴盲。西医诊断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舌苔微腻,脉儒细。前予渗利,头痛缓解,目视稍见。再守原意,二陈汤加藿香、苍术、枳壳、大腹皮、黄芩、滑石、佩兰,7剂。
三诊:诸恙减轻,目已能见。唯近感咳逆多痰,舌质较红,苔仍发腻。治以化痰宣肺,温胆汤加藿香、佩兰、前胡、杏仁、黄芩,7剂。
四诊:咳除,诸恙消失,目视大见好转,苔腻亦化,当以补益收功,五味异功散,7剂。
六、痰阻青风内障
痰阻青风内障,是指痰湿上逆所致头目胀痛,视力下降而言。一般多见于单侧先发,亦可双目同时出现。病累日久,失治,误治可导致目盲。属于现代医学的青光眼范畴。本症在《秘传眼科龙木论》中称为“五风变内障”、“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雷头风内障”等,《证治准绳》增有“黄风内障”。
        (一)病因病机
本证可见于素为痰饮之体,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阳不振,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痰湿上泛,随气之升降而阻于脉道,痰浊中阻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阴虚火旺,痰热生风上扰清窍而发本病。
        (二)辨证施治
        1.寒痰上逆
(1)主证:目晴胀痛,视物昏暗,瞳神散大,伴有恶心呕吐清涎,胸闷身重,饮食不纳,恶寒喜热,肢冷,舌苔白腻,脉濡细。
(2)治法:温中化痰,和胃降逆。
(3)代表方:吴荣萸汤(《伤寒论》加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天麻。
(4)药物: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天麻。
若兼胸满呕恶,痰涎清水,小便不利,大便不实,舌苔白腻者,为痰饮阻滞,浊阴上逆。宜用胃苓汤(《丹溪心法》:甘草、茯苓、苍术、陈皮、泽泻、猪苓、厚朴、肉桂)化痰利湿。若见面色?白,肌肤不华,恶食少纳,气短倦怠,口干痰粘,脉细弱,证属脾肾虚弱,湿痰内生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滋水祛痰,方选金水六君汤(《景岳全书》:当归、熟地黄、陈皮、茯苓、半夏、炙甘草、生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