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导游第三站:青铜大铙

 望月观星 2013-12-20


举世闻名的青铜礼乐器编钟,知道的人很多。但编钟的“祖先”是青铜大铙,则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1959年,在湖南宁乡县老粮仓杏村湾师古寨山顶,当地一青年农民砍柴时,无意中在沙土里刨出一件黑色东西——一件青铜大铙,他好奇地继续挖了下去,在这件古宝的下面,又发现了两排横放着的铜铙。他挖出的第一件器物便是虎纹兽面青铜大铙,后面四件中有两件虎纹大铜铙以及两件象纹大铜铙,沉睡地下有3000多年的商代青铜大铙重见天日。虎纹兽面大铙通高71厘米,口长47.2厘米,宽38.3厘米,器身铸刻老虎纹饰和兽面纹饰,气魄雄伟,敲击其侧,声音雄浑空阔,悠扬久远。


铙是打击类青铜乐器,用木锤敲击,流行于商代晚期,西周初沿用,西周中期铙逐渐发展演变成为甬钟,甬钟在西周中期以后广泛流传,至春秋战国时期,则诞生了大型编钟。铙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使用起来和悬挂使用的甬钟不同,铙是口朝上,座下有一个圆柱形的甬,用来插木柄。《周礼》载“金铙以止鼓”,表明了铙是军队中用来指挥进退的器具。古代军队作战,常常以鼓为前进的号令,而当青铜铙敲响之际,鼓声停止,将士们收拢队形停止进攻,叫作“鸣金收兵”。


铙不单有军旅指挥上的作用,还作为乐器用于祭祀、宴会。河南殷墟妇好墓就曾出土五枚组合式的编铙,为宫廷所用乐器。铙这种乐器北方出土较少且形体偏小,出土最多的区域是南方,如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古越族区域,形体较大,通高在40厘米以上。有的学者认为南方大铙是当时祭祀山川、湖泊、风雨、星辰的礼器。古人举行祭祀等活动时必然要伴以隆重的乐舞。击铙于祭坛,则可通过朝天大口,上达苍穹,呼应天地,以祈神明保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