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介休历史疆域沿革考辨

 yzsr273 2013-12-20

古今介休历史疆域沿革考辨

 

景茂礼

 

  要: 古介休(隋朝之前秦、汉、三国时期的界休及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介休)

是今灵石的前身,古介休的大部分境域就是今灵石疆域;今介休(隋朝之后唐、五

代、宋、元、明、清时期至今的介休)是古邬县的延续,今介休的大部分境域就是

古邬县疆域。古介休的历史沿革为平周——界休——介休——永安——灵石;今介

休的历史沿革为邬县——平昌——介休,古今介休名同地异,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关键词 昭余祁    平周  界休  平昌  永安  介休  灵石

 

数百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灵石是隋朝时割介休西南一部分而置县、今介休范围就是隋朝之前秦汉介休的疆域,长期以来笔者对这一概念亦深信不疑,在大部分灵石人中可以说这个概念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2006年,续修《灵石县志》工作全面启动,笔者被聘参与编纂工作,有幸接触到灵石现存的几部《县志》,却发现它们对灵石历史沿革的表述不尽相同。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版《灵石县志》这样说:“隋开皇十年(590),文帝驾幸太原,傍汾河开道获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为瑞。遂于其地建设县治,割介休西南地益之,仍属汾州。”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版《灵石县志》这样写到:“元魏、周、齐间,郡县占据,统辖无常,且分割寄治,纷纷不一。……史既错出,志复棼如,究未能确指所隶何所。”1992年版《灵石县志》作出这样的结论:“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巡幸太原,傍汾河开道获一石……因以为瑞,遂于此地置县,割平昌西南命名‘灵石县’,属西河郡。”同一年的同一件事,同一县的《县志》,三种版本各有所述,一说割介休地置县,一说不清楚所隶何所,一说割平昌地置县。查《隋书·地理志》仅有“灵石,开皇十年置。有介山,有静岩山” 14个字,无割地置县的记载。而《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在介绍今介休的历史沿革时这样写道:“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介休县”,也就是说今介休是在灵石置县八年后才得名,“割介休西南地置灵石县”从何谈起呢?这不仅使人对这一牢不可破的概念产生动摇,而且对今介休的位置疆域、历史沿革也产生了怀疑。

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清代方志学家戴震在乾隆《汾州府志· 例言》中强调:“沿革定,而上考往古乃始无憾……疆域辨,而山川乃可得而记。” 王葆心先生也说:“作志者,不可执旧日沿革之说更不加以研究,而考沿革据古地志尤须证以本地流传之名,求其变迁,方有新发明。”遵循先贤教导,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笔者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对古今介休历史疆域沿革进行了深入的考证,现就有关辨析阐述如下,意在抛砖引玉就教于专家学者,不妥之处尚望批评指正。

 

今介休(古邬县)历史疆域沿革考辨

 

 

一、典籍记载

清嘉庆版《灵石县志》:“周官职方氏说,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太山;正北曰并州,其泽薮曰昭余祁。郑成康注:昭余祁,属邬。按:邬,晋弥牟邑,今介休地。” 《汉书·地理志》:“邬,九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晋大夫司马弥牟邑。” 《元和郡县图志》:“邬城泊,在县(今介休)东北二十六里。周礼并州之薮,曰昭余祁。” 《康熙字典》:“邬,县名。今汾州介休县有邬城。” 《中华小字典》:“邬,晋地。今山西省介休县有邬城。” 《中华历史大辞典》:“邬,县名。春秋晋置,治所即今介休东北邬城店。”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邬县,春秋时晋邬邑……故治在今介休县东北二十七里,今为邬城店。” 《辞海》:“邬县,古县名。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分祁氏采邑置七县,邬居其一,治所在今山西介休东北。” 山西省中学乡土教材1991年版《历史》晋中册:“当祁地被分成七邑后,介休曰邬。” 山西省中学乡土教材1995年版《历史》晋中册:“介休在春秋时称邬县,为祁地七县之一。”等等典籍,不能尽述。不难看出,古邬县就是今介休,今介休就是古邬县。

二、位置疆域

古邬县位于昭余祁地南部,昭余祁地就是今晋中盆地。春秋时,昭余祁地属晋国境域,是晋大夫士会的食邑。晋平公时(前557532),历任景公、历公、悼公、平公四代要职的贵族大夫姬奚告老归乡,晋平公把昭余祁地封给其作为他的采邑称为祁地,因地为姓姬奚亦改为祁奚。晋倾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晋夺祁氏采邑置七县,邬居其一,古邬地正式建县设治,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 从中华书局2002年版《山西通志》春秋时建置沿革表述中可以查出,其时的邬县,东临铜鞮邑(沁县),西接瓜衍县(孝义),北与祁县(祁县)毗邻,南和阴地(霍州)接壤。战国时,废瓜衍县置中阳县(中阳),析邬县在其北置中都地(平遥)、南置平周地(灵石),邬县仍存,境域被一分为三。此时的邬县,北连中都(平遥),南接平周(灵石),东仍与铜鞮(沁县)相接,西与中阳(中阳)为邻。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废平周置界休县,废中阳置兹氏县。此时的邬县,西、南分别改为和兹氏(汾阳)、界休(灵石)相连,东、北仍与铜鞮(沁县)、中都(平遥)相接;两汉时期,析铜鞮置谷远县,邬县东与铜鞮相连改为与谷远(沁源)相接;曹魏时,移汉中阳县于今孝义,邬县西改为与兹氏(汾阳)、中阳(孝义)相连;晋国建立后,改界休县为介休县(灵石),改兹氏县为隰城县(汾阳),这时的邬县,南接介休(灵石),西连隰城(汾阳)、中阳(孝义),东、北相邻如旧;北魏时,改谷远县为沁源县,移汉中都县于今榆次中都旧地入邬县境域,废汉京陵县移汉平陶县于京陵旧地(平遥)。始光元年(424)改平陶县为平遥县,太和十七年(493)改中阳县为永安(孝义),邬县的疆域东改为与沁源相连,西改为与隰城(汾阳)、永安(孝义)相接,北改为与平遥相邻,南仍与介休(灵石)相交;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山西大部分地区属东魏。东魏兴和四年(542)汾州定阳郡平昌县寄治于西河郡邬县与介休之间,邬县南与介休(灵石)接壤改为和定阳郡平昌县(乡宁)相交;武定八年(550),北齐取代东魏,废邬县入平昌(介休),废介休入永安(灵石),平昌县取代邬县(介休),永安县取代介休(灵石)。此时的平昌县(介休),北与平遥相邻,南和永安(灵石)相接,东与沁源相连,西仍与隰城(汾阳)、永安(孝义)相交;隋朝开皇十年(590)改(南)永安县为灵石县、开皇十八年(598)改平昌县为介休县;唐朝贞观元年(627)改(北)永安县为孝义县、上元元年(760)改隰城县为西河县(明朝改为汾阳县)。此时的介休,东与沁源相接,西和孝义、汾阳相连,北临平遥,南靠灵石,县名、县域延续至今基本无变。不难看出,古邬县就是今介休,今介休就是古邬县。

三、历史沿革

古邬县属春秋晋地。晋倾公十二年(前514),晋夺祁氏采邑置七县,邬居其一,古邬地正式建县设治,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辞海》:“公元前514年晋分祁氏采邑置七县,邬居其一。治所在今山西介休东北;晋末废,北魏太和中复置。北齐废”;战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邬县属赵国;秦时,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庄襄王三年(前247)置太原郡,置县已267年的邬县仍以县的建制归并州太原郡辖;汉朝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之下设县众多,邬县仍属并州太原郡辖。《汉书·地理志》:“太原郡邬县:九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晋大夫司马弥牟邑。” 《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十六城:……兹氏、狼孟、邬……”;西晋建国后,改太原郡为太原国,邬县属并州太原国辖。《晋书·地理志》:“太原国,秦置。统县十三:晋阳……邬”;东晋末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山西中部先后成为前赵、后赵、前燕等国属地,行政区划非常混乱,邬县先属太原郡辖,后被废,沿革已不可考。北魏神麚元年(428),山西全境为北魏所领,太和十九年(495),北魏恢复邬县建制,仍属并州太原郡辖。《魏书·地形志》:“太原郡邬县,二汉、晋属,后罢,太和十九年复。” 北魏末,因战乱邬县划归汾州西河郡辖。孝昌二年(526)西河郡诸县侨置晋州平阳。《魏书·地形志》:“旧汾州西河民,孝昌二年为胡贼所破,遂居平阳界,还置郡。”《元和郡县图志》:“西河郡,明帝时(516528)为胡贼所破,因北移西河郡理平阳界。”(《魏书·地形志》:汾州土京郡、五城郡、定阳郡诸县孝昌中陷寄治汾州西河郡,又载汾州西河郡孝昌二年为胡贼所破遂居平阳界还置郡,孝昌为公元525527共三年,孝昌中即公元526年,孝昌二年亦为公元526年,同一年两件事究竟谁居谁地或谁先谁后尚有待考证

北魏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山西大部分地区属东魏,兴和四年(542)置定阳郡平昌县寄治于西河郡邬县与介休之间。《魏书·地形志》:“定阳郡、平昌县,兴和四年(542)置。”武定八年(550),北齐取代东魏,废邬县入平昌,《读史方舆纪要》:“汉置邬县,属太原郡。晋及后魏因之。北齐废。”天保八年(557),北周灭北齐,改定阳郡为介休郡,置介州辖西河郡和介休郡,平昌县归介休郡辖。大定元年(581),隋灭北周,废介休郡,平昌县归入西河郡辖。开皇十八年(598),改平昌县为介休县,仍归西河郡辖。《隋书·地理志》:“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县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曰介休。” 《读史方舆纪要》:“魏所置平昌县也,隋改置介休。”自此至今,历史沿革再无大的变化,县名亦一直沿用至今。不难看出,古邬县就是今介休,今介休就是古邬县,沿革为邬县——平昌——介休。

四、综合分析

从战国到秦统一全国的约200余年间,邬县与平周县一北一南同处于今平遥与霍州两地之间,两个建制县互为彼邻名称位置始终未变;从秦到北魏末的700余年间,邬县与界(介)休县一北一南亦同处于今平遥与霍州两地之间,两个建制县互为彼邻名称位置基本未变;从隋至今的1400余年间,介休县与灵石县一北一南仍同处于今平遥与霍州两地之间,两个建制县互为彼邻名称位置始终未变。不可思议的是,前两个阶段邬县的地理位置在平周与界(介)休北与今平遥相接始终未变,而不论平周还是界(介)休地理位置均在邬县南与今霍州市相连也未有变动,仅仅经过东魏、北齐至北周短短的几十年,古邬县不见了踪影又出了个平昌县,古介休不见了踪影又出了个永安县,隋开皇十年(590)永安改成了灵石县,开皇十八年平昌改成了介休县,而与之前的介休相比,县名相同地理位置却从与今霍州相连的南边跑到了与今平遥相接的北边,造成了人们对前后介休理解的混乱,加之此期间本地连年战乱,侨置州郡频仍纷纭,行政建置错综复杂,一地多名、多地一名现象屡见不鲜,先后出现了定阳、平昌、永安、介休、灵石等多个县名,郡又改县,县又改郡,郡县一名两用,纷纷不一。更令人遗憾的是记载这一历史阶段的《北齐书》《周书》《北史》等均无地理志的内容,使得后人对此时期本地历史疆域沿革的记载相互错出,造成了邬县变平昌、平昌变介休,介休变永安、永安变灵石沿革错位的客观情况。好在历代地理史料众多,通过综合分析真实的历史还是会客观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读史方舆纪要》:“邬县,属太原郡。晋及后魏因之,北齐废。” 《辞海》:“邬县,古县名……。晋末废,北魏太和中复置。北齐废。” 中华书局2002年版《山西通志》:“北齐废邬县。” 《魏书·地形志》:“定阳郡,兴和四年置。领县三,户四百九十八, 口一千九百四十一。平昌,兴和四年置。” 《 隋书·地理志》:“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县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曰介休。” 《读史方舆纪要》:“东魏析置平昌县,兼置定阳郡。”、“魏所置平昌县也,隋改置介休。”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隋开皇十八年改名介休县。”诸多典籍记载“废邬县”、“置平昌县”、“改平昌为介休”,完全符合邬县——平昌——今介休历史沿革的演变过程,也符合古邬县、今介休地理位置、疆域环境的实际情况。

《隋书·地理志》是唐太子太师、文学馆学士于志宁和唐天文学家、数学家李淳风共同撰修的,成书于唐显庆元年(656),距东魏末不足百年,是记载这一时期、这一地区历史疆域沿革最早的历史典籍,虽说它记载较为简单,对邬县的来龙去脉只字不提,既没有被废的记载,也没有谁取而代之的说明,但它体现出的历史价值、客观价值还是较高的,它的记载也是正确的。它说“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查《魏书·地形志》确有定阳郡、平昌县兴和四年置的记载;它说“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县入焉”,《北周地理志》也明确记载其时郡为介休而不是原定阳,辖平昌与永安二县;它说“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曰介休”,《旧唐书·地理志》同样明确记载的是今介休归西河郡辖而没有了介休郡,平昌也变成了介休。所以说隋书的真实性、客观性再一次说明了邬县——平昌——介休历史沿革的演变过程是不容置疑的,古邬县就是今介休、今介休就是古邬县也是确切可信的。

 

古介休(今灵石)历史疆域沿革考辨

 

一、典籍记载

《史记·襄王十三年》:“秦取我曲沃、平周。” 《十三州志》:“平周城,在介休西南五十里。” 《清一统志》:“古平周县,在汾州介休县南五十里。” 《中华历史大辞典》:“平周,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介休县西(一说在今山西灵石境)。” 清嘉庆版《灵石县志》:“十三州志说,平周县在介休县西五十里。据此,则平周即隋割益灵石地。”又载:“十三州志:平周城在介休县西南五十里。按:今介休西止有二十里,盖古之介休县自隋开皇时己尽属灵石矣。” 《中华历史大辞典》:“界休县,秦置。治所在今山西介休东南,西晋改为介休县。” 《元和郡县图志》:“灵石县,本汉介休县地。隋开皇十年,因巡幸开道得瑞石,遂于谷口置县,因名灵石。”中华书局2002年版《山西通志》:“灵石县,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北齐天保年间县城并入永安县……隋开皇十年(590)置灵石县。”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灵石县,汉为界休县地,隋开皇十年置县,因文帝巡幸挖河开道获一石……故名灵石县。” 《读史方舆纪要》:“灵石县,汉太原郡介休地。隋开皇十年置灵石县,属介州。” 等等典籍,不胜枚举。不难看出,古介休就是今灵石,今灵石就是古介休。

二、位置境域

古界(介)休原为晋国平周县,从中华书局2002年版《山西通志》战国时建置沿革表述中可以查出,其时的平周县,东临铜鞮邑(沁县),西接中阳县(中阳),北邻邬县(介休),南靠百邑(霍州)。秦统一全国后,改介山为界山,废平周置界休县,废中阳置兹氏县。此时的界休县除西与中阳相连改为和兹氏(汾阳)相接外,其东、南、北三方相邻如旧。西汉建国后,析界休复置平周县,析铜鞮置谷远县(沁源),改兹氏为隰城县(汾阳),改百邑为彘县(霍州)。界休县东与铜鞮相连改为谷远(沁源),西与兹氏相接改为隰城(汾阳),南与百邑相邻改为平周(灵石南),北仍与邬县相交。东汉废平周仍入界休,阳嘉三年(134)改彘县为永安(霍州),界休县除南邻平周改为与永安(霍州)相邻外其它无变。

曹魏咸熙二年(265),司马炎建立晋国,改界休为介休。此时的介休东与谷远(沁源)相连,西与隰城(汾阳)相接,北与邬县(介休)为邻,南与永安(霍州)接壤。晋末天下大乱,十六国时期山西长期陷于分裂割据,行政区划非常混乱,一些地区被少数民族占领,郡县侨治之风盛行,此时的介休县名一度被废,县域究属何地今已无法考证。北魏神麚元年(428),山西全境为北魏所领,大和八年(484)恢复介休建制,疆域基本保持了原来状况。太和十七年(493)分隰城置永安县(孝义),改谷远为沁源县,此时的介休东与沁源为邻,西与永安(孝义)接壤,南与永安(霍州)相邻,北仍与邬县(介休)交界。北魏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山西大部分地区属东魏,元象元年(538),析介休地置永安县,兴和四年(542)置定阳郡平昌县寄治与邬县与介休之间,此时的介休除北与邬县相邻改为平昌外其它无变。武定八年(550),北齐取代东魏,废邬县入平昌,废介休入永安。这时的永安东与沁源为邻,西与永安(孝义)相接,北与平昌(介休)相邻,南与永安(霍州)相交。隋开皇十年(590)废永安置灵石县,这时的灵石东与沁源交界,西与永安(孝义)接壤,北接平昌(介休),南临永安(霍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平昌为介休,改(南)永安为霍邑(后又名霍州、霍县),唐贞观元年(627)改(北)永安为孝义。自此之后,灵石东接沁源,西连孝义,北邻介休,南交霍邑,历代县名无变,疆域也未发生太大的变动。不难看出,古介休就是今灵石,今灵石就是古介休。

三、历史沿革

平周县,战国时置,属晋国境域。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平周处于三国交界,北属赵国(今灵石韩信岭北),南属魏国(今灵石韩信岭南),东属韩国(今灵石东乡)。秦实行郡县制度,庄襄王三年(前247)置太原郡,废平周置界休县,归太原郡辖。《辞海》:“秦置界休县。” 《中华历史大辞典》:“界休县,秦置。” 西汉建立后,除部分郡县因秦制度外,又恢复了原裂土封疆、封邦立国的旧制,实行“郡国并行”,形成郡与国辖区犬牙交错的复杂局面,析界休复置平周,与界休同归太原郡辖。元朔四年(前125)置西河郡,平周划归西河郡辖,界休仍为太原郡辖。《汉书·地理志》:“太原郡界休,莽曰界美。”“西河郡,元朔四年置。属并州,县三十六:……平周:鸿门,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东汉中叶后,中原群雄混战,西河郡部分为羌人所占,废平周复入界休,仍归太原郡辖。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到三国时期山西全境属魏,界休划归西河郡辖。曹魏咸熙二年(265)晋国建立,改西河郡为西河国,改界休县为介休县,划归西河国辖。《晋书·地理志》:“西河国,汉置。统县四:离石、隰城、中阳、介休。”晋末,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山西长期陷于十六国赵、燕等国的分裂割据之中,行政区划非常混乱,地方上除实行原来的郡县及封分制外,同时对一些州郡作了改革,在原来的州郡名义下杂以匈奴旧制。此时的介休县名一度被废,具体沿革己不可考。

东晋太元十一年(386),鲜卑拓跋建立北魏,神麚元年(428)山西全境为北魏所领,太和八年(484)介休建制恢复,仍归西河郡辖。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山西大部分地区属东魏,介休建制如旧。东魏元象元年(538),析介休地置永安县。《魏书·地形志》:“永安,元象元年置。”《直隶霍州志·沿革》:“元象元年(538)置永安,属五城郡,即今灵石。”武定八年(550),北齐取代东魏,废介休入永安县,仍属西河郡辖。《元和郡县图志》:“高齐省介休入永安县。”《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介休,北齐并入永安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北齐被北周所灭,置介休郡,辖永安(灵石)、平昌(介休)两县。《北周地理志》:“介休郡,辖平昌(介休)、永安(灵石)。”《山西通志》:“永安县在今介休东南。”北周大定元年(581),隋朝建立,废介休郡,永安归西河郡辖。开皇十年(590),废永安置灵石县,仍为西河郡辖。《隋书·地理志》载:“灵石,开皇十年置。有介山,有静岩山。”自此至今,历史沿革再无变化,县名亦一直沿用至今。不难看出,古介休就是今灵石,今灵石就是古介休,沿革为平周——界休——介休——永安——灵石。

灵石历史沿革之误源于东魏所置“永安”,为了便于读者对灵石前身“永安”及诸多“永安”县名有所了解,本文摘录一段清道光六年(1826)山西按察使戴聪所撰《直隶霍州志》序和沿革中关于“永安”的记载。《序》:“后魏置郡县名永安者十有四,若营邱、湘州……同名异地,如此类者,不勤求经史,综核证明,往往集取其人与事于志中,其能无讥乎?”《沿革》:“汉河东郡彘县,阳嘉三年(134)更名永安,今霍州、赵城、汾西境皆是也,晋因之。后魏置郡县,多名永安,非尽沿汉晋以来故地,惟隶晋州(临汾)之永安郡治永安县城,魏书地形志注谓治仇池壁,有霍山祠、赵城,即故地也。此外如元象元年(538)置永安属五城郡,即今灵石;孝昌中(525527)置永安,治白坑城属西河郡;太和十七年(493)分隰城置永安属西河郡,即今孝义;太和二十一年(497)隶平阳郡之杨县改隶永安郡,即今洪洞;东永安属……。”正是由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地土相连的今孝义、灵石、霍州均名永安,而灵石名永安时间极短,故殊多典籍误将灵石此“永安”误以为是孝义彼“永安”,把古今介休两个县、两码事误为一码事,将自古至今均为独立县的灵石隋朝之前的历史沿革误记到今介休名下,将方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灵石千余年的历史丢失,从而推导出今灵石为割今介休西南地而置县之说,以致于不是把完全在今灵石的雀鼠谷记到今孝义名下,就是把灵石的冷泉关记到今介休的名下,造成了灵石历史疆域沿革千余年以讹传讹、一错再错直到错至今日的现实状况。

四、县名剖析

县名是人们对特定方位、范围、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予的文字代号,它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历史信息、环境信息、人事信息。两千多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灵石县名不断改变,战国时为平周,秦始皇改名界休,晋武帝易界为介,孝静帝则名永安,隋文帝又改置灵石,漫长的演义变迁留下不少历史印迹,顾名思义结合地理环境去研究,去剖析,去领会,对于佐证古介休就是今灵石,今灵石就是古介休同样有着它的重要意义

(一)平周

本县位于山西中部,吕梁、太行两山相夹,汾河一水中流;太原、临汾两地相连,阳凉一关中断。处三晋腹地咽喉,扼南北交通要冲,山高水深,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初年,晋国的政事已基本掌握在六卿手中,互相兼并,战争不断,而恶战多发生在此区域,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晋君奢望变法图强,平周建县就始于这一时期。

平,《字典》释为:“治也;和也;定也;均等也。”周,《字典》释为:“固也;至也;合也;忠信也。”置平周县充分体现了统治者企盼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愿望。

(二)界休

本地自古是南北通衢,两山在此隔河而峙,形成通向关中八百里秦川的门户,秦统一后防御重点成为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北方匈奴,改介山为界山,以山为界而置界休县,对于秦朝扼守首都门户、防御匈奴南下骚扰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许就是秦始皇置界休县的目的所在吧。

界,《字典》释为:“相交的地方。边界、省界。”休,《字典》释为:“吉庆;美善。”本县正是被专家、学者依据“自然与人文情况的地区差异”,认定是中原与北方、冀州与并州、晋南与晋北、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地域的分界线;秦汉河东郡与太原郡、唐宋平阳府与太原府、明清霍州与汾州、今之临汾市与晋中市的行政区域分界线;更为重要的还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文化分界线,诸多界线集中在一处,不仅说明它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应证了界(限隔)休(美也)县名二字的本来意思。

(三)介休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国,改界休县为介休县司马炎祖籍是春秋时晋国人,未称帝前世袭为“晋王”,称帝后又号为晋国,对“晋”有着特殊的感情,想必对晋大夫介子推忠君孝母、淡薄名利的高尚品德也一定十分崇敬。因为他深知,早在两汉前介子推就被三晋人民建庙祭祀、置节纪念,开创了我国以俗(寒食)、以节(寒食节)纪念古人的先例,深知人们看重的是人品,而不是权贵和霸业。改界休县为介休县,既不违背原境界、间隔的本意,又可表达其对晋大夫介子推的怀念,唤起人们学习介子推忠于君主、不计名利的美德为其效力尽忠,使他也能够像晋文公一样称霸天下,江山永固。与此同时,亦可体现其灭孙、刘,归一统,改换山河,重整天下,以徳治国的雄心壮志。

在此之前近千年,不论春秋祁奚地,或是战国古平周,还是秦汉界休县,应该说县名均与介子推是无关紧要的,介休并不能说是春秋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命名的,因在司马晋国之前至今还没有出现过本地区有介休县名或地名的记载,如果要说介休与介子推有关、介休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名,晋国司马氏才真正是为纪念介子推而改县名、“介休县因介子推而名”的开始。也就是说,为纪念介子推轻生死,重名节;轻功利,重义节;轻物欲,重气节,忠君孝母,居功不傲的高尚品德,晋国司马氏开创了“以县铭记”古人的先河。介子推是古介休(今灵石)人,这应该就是界休改介休的缘由。

(四)永安

永安这两个字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即永远安稳、安全、安宁、安定、平安的意思。孝静帝析介休置永安,文宣帝并介休入永安,也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北魏分裂后,东魏朝廷面对西魏日益强大的攻势心急如焚,他们多么希望江山永远平安稳定、国家永远长治久安、人民永远安居乐业,多么希望晋阳门户、百里之长的雀鼠谷永远安全、安宁、安定,故而析介休而置永安。之后北齐与北周在此抗衡,双方拉锯,战火连年,为求平安索性并介休入永安。

然事实却不能如愿,不论是东魏朝廷还是北齐政权,最终还是在这里丢城失地导致灭亡,《周书·武帝纪》就记载了这一事实:“癸亥……遣齐王宪率精骑二万守雀鼠谷,陈王纯步骑二万守千里径……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齐主遣其丞相高阿那肱守高壁。帝麾军直进,那肱望风退散。”、“齐主与其麾下数十骑走还并州。齐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以上地名除并州外均在灵石境内)

(五)灵石

隋开皇十年(581),文帝北巡太原,傍汾河开道获“灵石”。“灵石”本是宇宙间坠落的一块陨石,由于古人缺乏科学认识,见其“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故认为它有灵性,有灵感,是天降“神石”,是国家祥瑞的象征,是确保其帝业永固的象征。为了“奉天承运”,隋文帝敬石为神,欣然命其为“灵石”,废永安而置灵石县,将原县城从今灵石东“介林古治”移到不适宜建城、发现“灵石”的地方即今灵石城所在地。灵石人民亦敬石为神,建庙世代祭祀寄予“镇水灾,捍城垣”的神圣使命。作为地方之宝,它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分疆划界,改地换名,重整天下,是历代有雄才大略皇帝的惯例。本地为纪念乡贤介子推而名介休由来已久,不是天降“灵石”又偏偏让隋文帝遇上的话,恐怕他不会将介休故地改名灵石,而在八年后又将相邻的平昌县改名介休县。

五、综合分析

《元和郡县图志》载:“介休县,本秦汉旧邑,在介山西,因名之。”、“介山,在县(介休)西南二十里。”《元和郡县图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比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它具体指出了秦汉介休县在介山之“西”的这一地理特征,与灵石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完全吻合的(今介休在介山西北)。它记载唐时的介休县城距绵山是20里(今介休县城距绵山是40里),注释中还写到“非秦汉旧城”,也就是说当时的介休县城不是秦汉时的介休县城;“汉县在今县东南十五里”,也就是说秦汉时的介休县城在隋唐时的介休县城东南十五里(本文所引《元和郡县图志》为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6月第一版)。照此计算,秦汉时的介休县城距绵山应该才五里之遥,这倒是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所载:“介子推祠(灵石神林介庙)在县东南五里”完全吻合。对此,清方志学家戴震所修乾隆《汾州府志》亦有记载:“北魏介休,不复治汉故城,其所置者,在今县东南二十五里。”县名可改,县城亦可移;山名可改,山则不能动,以上记述说明秦汉介休县城确在灵石境内,绵山西麓“旌介遗址”,被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学者认为是方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佐证了介休古城这一史实的可能性。

据考,今介休东南二十里以外的地方,自古就是今灵石县的境域,只到元朝时才划归今介休。刘纬毅先生主编的《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元初以灵石地析置小灵石县,至元二年(1336)并入介休县。” 清嘉庆版《灵石县志》:“元太祖八年(1213)……立汾州元帅府,割灵石隶平阳路之霍州(灵石原隶汾州),仍析置小灵石县。至元二年诏诸路府州县,户不满千者可并则并之,遂省小灵石入介休。”今存大量实物均可证明这一事实。

今存绵山棋盘洞前所立唐开元二十年(732)《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载:“法惠菩萨□此山,以扶持空王如来,辟灵境而□凿,……其惟我抱腹寺矣。辟灵境而(开)凿,说明此寺时属灵石境地。

今存介休回銮寺宋咸平五年(1002)《抱腹山回銮寺及诸寺院灵境之碑》落款为:“将士郎守灵石县令解九思、三班□监职灵石县商税务刘允志”,不仅说明本碑为灵石所立,且碑名亦可看出抱腹山回銮寺及诸寺院时属灵石县境。

199511月,介休龙凤乡张壁村西南砖厂挖土时,先后发现了三座古墓,在一号墓内有两块写在方砖上的墓志,墓志一开头就写到“维大定四年(1164)岁中二月丙辰溯十一月丙寅汾州灵石县张壁村祭主张竧伏为安葬祖父母……。”这篇墓志为本地域时属灵石县境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

今存介休回銮寺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重修回銮寺记》,记载天会十一年(1133)远公和尚重修寺院经过内载:“远公,汾阳灵石南丛里人,俗姓王氏”,落款为“灵石陈尹述文”,又载:“空王佛圣迹,左则层峦叠嶂秀吐晴风,右则广野大川平分远霭,前则绿水横流轻氛起润,后则高陵丛木绿荫生凉。景物辐辏,可坐而观,贞(真)灵瑞之胜概也。” 唐宋时,绵山一带为灵石县灵瑞乡辖,本碑明确指出是“灵瑞胜概”,亦说明本地其时属灵石。

还需说明的是,今介休与今孝义历史上一度时期曾为乡的建置,均属灵石县所辖。今存后梁贞明四年(918)《宋府君墓志铭并序》碑刻中就有“迁葬于灵石县介休乡西宋村”的记载;今存金泰和二年(1202)《故王府君墓志》碑刻中亦有“维大金国河东北路汾州灵石县孝义乡南属村”的记载。其时今介休的建置是“灵石县介休乡”; 今孝义的建置是“灵石县孝义乡”; 今灵石的建置是“灵石县灵(云)瑞乡”。

还需要解释的是,本文所引用的历史典籍,有的成书于今介休建县之前,有的成书于今介休建县之后若干年、甚至上千年,引文中“介休”二字,有的作者是指古介休而非今介休,如“高齐省介休入永安县”、“介休,北齐并入永安县”等;有的作者是指今介休而非古介休,如“西河郡介休”、“以介休县入焉”、“改平昌为介休”等。如不综合各种史料相互佐证,仅凭字面去理解,把古今介休混为一谈,仍将会造成误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古介休(隋朝之前秦、汉、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的界休县或介休县)是今灵石的前身,古介休的大部分境域就是今灵石疆域;今介休(隋朝之后唐、五代、宋、元、明、清时期至今的介休市)是古邬县的延续,今介休的大部境域就是古邬县疆域。古介休的历史沿革为平周——介休——永安——灵石;今介休的历史沿革为邬县——平昌——介休。也就是说,古今介休名同地异,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参考文献:

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山西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2

3]中华历史大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5]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霍州志.道光五年版.

7]灵石县志.明万历版.清嘉庆版.1992年版.

8]山西省中学乡土教材.历史晋中册.新华出版社:19911995

9]汉书.晋书.魏书.隋书.唐书.读史方舆纪要等.

 

灵石县史志办公室     

 电话:7623617(办) 

                             手机:13593124041

QQ284190083       

                             邮箱:jingmaoli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