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美的破碎

 btdv 2013-12-20
  提到中国文化,就不能不提到陶瓷,提到陶瓷,就不能不提到北宋的五大名窑,而哥窑,正是五大名窑--柴、汝、官、哥、定中重要的一员。
关于哥窑瓷器,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据说北宋年间,有兄弟两人同时烧造瓷器,哥哥造的总是比弟弟的美观,弟弟一气之下,把冷水泼向哥哥刚烧成的瓷器,这一泼不要紧,竟泼出了精美绝伦的哥釉瓷。

北宋的哥釉瓷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开片纹较规整,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其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且深、细而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俗称"金丝铁线"。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北宋后的各代对它也多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兴起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此时的哥釉瓷釉面光洁,开片规整,金丝铁线清晰深沉,迎光而视,莹润如玉,釉色好者,则有湿漉漉,水淋淋,凝露欲滴之态。

清代的哥釉瓷造型主要为盘、碗、瓶、罐、水盂、笔插等。此时的盘底大都施釉,有的盘底均匀的点着七点酱油,被称为"哥釉七星盘",这种盘一般都为乾隆时期所造。清中早期的水盂的底部大都没有釉,且向内凹陷,底部露胎处胎质细密,坚硬而不呆板,在灯光下显出一种平静而柔和的光泽。清朝后期的哥釉明显地不如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此时的哥釉瓷精致者甚少,大都显得随意,庸懒,浮躁,寂寥,甚至漫不经心。但是,也许这也是那时侯人们一种独特心境的表现吧。

到了现代,市场上对哥釉瓷仿制的热情丝毫不减当年。但是无论怎样仿,新做的哥釉瓷总带有一层火气,亮闪闪夺人二目,即使用砂纸打磨,磨掉釉光,仍然会留下均匀的打磨痕迹。而且现代哥釉瓷胎质也显得惨白、死板,毫无光泽。真正的老哥釉瓷应该是饱汲岁月之光,晶莹,油亮,温雅,深沉。置于书房会显得独立而不媚俗气,置于客厅则显得高雅而有品位,放入卧室自然是给自己看的,看着看着,也许你会看到自己的另一面,看到真实、平静,看到暖融融的幸福甚至淡淡的伤感……古老的哥釉瓷,就是这样--含蓄,柔润,不绚烂,不争执,悠悠的,淡淡的,完整地破碎着,破碎成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