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有网友说,热饮杯盖上、三角形里面的那个“6”字,说明杯盖的材料是6号塑料聚苯乙烯(PS),它在高温下会释放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喝热饮最好不要直接对着热饮杯盖喝,把杯子盖拿走再喝比较安全。也有人说三角形里的数字是7,就可以安全地用杯盖直饮热饮了。 塑料制品上都会有哪数字?这些数字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热饮杯盖上的数字代表什么?塑料制品上由三个弯曲的箭头组合的三角形回收标识,由美国塑料行业相关机构制定的。含义是可回收的塑料制品,这套标识将塑料材质辨识码打在容器或包装上,从1号到7号,让民众无需费心去学习各类塑料材质的异同,就可以简单地加入回收工作的行列。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 “0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 “03”—PVC(聚氯乙烯)。这种材质的塑料制品易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没有被完全聚合的单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剂中的有害物。这两种物质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致癌。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05”—PP(聚丙烯)。 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透明度差,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 “06”—PS(聚苯乙烯)。 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温度过高会析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 “07”—PC及其他类。 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 使用“6”号塑料杯杯盖是否会中毒? 对“6”号材料聚苯乙烯做成的杯盖,是否像微博里传说的那样,不能用于直接饮用热饮?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冯杰认为:“聚苯乙烯是发泡塑料的主要材料,我们日常所用的泡沫快餐盒、飞机上的航空水杯、泡沫箱等都是聚苯乙烯做的。它的耐热温度约为90度,网上说的盖着盖子喝热饮会析出有害物质是不科学的。” 饮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各种配料,加上搅拌,盖上盖子之前,温度不会超过90℃。 “6号聚苯乙烯和5号聚丙烯本身都是很稳定的单体,”在生产其他塑料制品时,可能会添加增塑剂等一些小分子材料,小分子材料受热是很容易被析出的。“而6号聚苯乙烯和5号聚丙烯的流动性非常好,在生产的时候不需要添加增塑剂等加填料。也就说,用它做的塑料制品很难会有其他物质析出来。” 如果需要做成不同的颜色,就需要加各种颜料。颜料在油性物质中比较容易析出来,而一般饮料都是水性的,是不会在喝饮料中析出的。 专家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