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草书《论古人画迹札》(与鲜于枢尺牍)

 率我真 2013-12-20
 
赵孟頫草书《论古人画迹札》(与鲜于枢尺牍)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赵孟頫草书《论古人画迹札》(与鲜于枢尺牍)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赵孟頫草书《论古人画迹札》(与鲜于枢尺牍)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论古人画迹札》(与鲜于枢尺牍)
1.纸本,行草书,存十九行。第一行字仅余其半,每行字数不一,计二七九字。25.5 ×45.5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旧题《与鲜于枢尺牍》,盖因其尾有「伯几想安胜,便中冀为道意」一行,而误判为致鲜于枢之信札。从文意来看,不过是顺便代向鲜于枢致意而已,并非与鲜于枢者。
3.所致者推测为赵氏之友人,为赵孟頫趁在京同僚赵彦伯南还时带给友人的一封信。因信前端已残,故无从知受信者为何人。然此受信人既是赵之友人,又是鲜于枢之友人,且居于同地,信中所言又为收藏事,故可判断,受信者多为杭州旧友或周密、王芝等藏家。此一判断,可从信中窥及,札云:「昨见教化公,言有铜器见赠,留足下处,望附良便,发与湖州舍下为感。」此亦可知受信人居地非湖州也。信中「不得不报」、「近有新收,不惜报示也」,皆显示了赵与杭州藏家的密切关系。
4.赵孟頫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出仕赴大都,数年中曾因公回到杭州四次,他在出仕前即是杭州文化圈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赴京后自然关心大都的书画、古玩。据周密《云烟过眼录》卷下《赵子昂孟頫乙未自燕回出所收书画古物》中所记,当中包括此札中所提到的《晋人谢稚三牛图》、《颜鲁公乞米帖》等。又乙未为成宗元贞元年(1295),故可推知此札必书于1286-1295年间。
5.此外,赵孟頫与鲜于枢相识是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八月,而鲜于枢卒于大德五年(1301),当时赵任江浙儒学提举,尚未再次赴京,可见此信是写于二次赴京任职之首次(1286-1292)。
【按】: 关于撰书之年,黄惇、石风 以为此札约书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前后,乃是从书风推测。然单国强根据《年谱》记载,赵在至元二十八年居京时,曾见到许多古人名迹,故以为此封论古人画迹之信,应是书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前后。笔者以为后者说法可能性较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