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开发,创意的门道(2012年6月刊)

 昵称15177232 2013-12-21

       旅游开发,创意的门道(2012年6月刊)

  • 打印
分类:观点
点击数:703
Sample Image

国外对一个地方做旅游开发投资规划前,会先做个“诠释计划”,咱们国内把这个译作“展陈方案”,未免局限了其内涵,名字一局限,相应地,思路也跟着局限了。

以西北常见的屯兵古堡为例,如敦煌以西约100 公里的锁阳古城遗址,是早至汉唐的西域边城。当地旅游局要搞个开发战略,想当然地覆盖了几个主题:丝绸之路、西部古城、锁阳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古代中国军事防御和屯垦戍边制度。而国际专家则建议把重点放在最后一条,因为丝路上类似的古迹比比皆是(如玉门关、阳关等);西部类似的屯兵古城也不少,如宁夏银川附近的镇北堡(后被作家张贤亮改造为国内最早的影视城)。而锁阳城能吸引游客的最大与众不同之处到底是什么?正是它既有军事功能,又因其规模人口,具备自给自足的农业屯垦。

       接下来就是诠释计划。我们自己的惯性思路无外乎就是:古城城防建设历史、主要战役和围困;古城荒废的年代和主要原因;屯垦戍边的来源演变和组织管理……而国际专家又补充到:当时的农业和灌溉技术;驻防兵士的招募、训练、职责、待遇和日常生活;土生植物的价值及其用处(如当地荒漠常见的红柳、骆驼刺和有名的真菌“锁阳”);当地各宗教的发展演变和寺庙道观的兴建;古城当年的市井生活、贸易、娱乐,甚至百姓和驻扎部队间的关系……可见,国际专家更懂得如何在经过分析预计游客主体、年龄分布、可能的兴趣点所在之后,把东西落实到细节层面上。类似我国西北这样旅途辛苦的,游客多以成年人为主;丰富的文史古迹尤其又对中老年人有吸引力;苍凉壮美的大漠风光,对城市白领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也独具魅力。所以这些景区展陈设计不必花哨俗艳,但在内容上要翔实有深度,否则就会费力不讨好。

       如果国内景点可以这样有针对性地选取一系列诠释和展陈手段,给出一般景点看不到的这些细节,提供富有教益又令人享受的旅游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游客的兴趣,就能使得游客心甘情愿地在景区和周围社区消费,从而跨过 “门票经济”这道坎。

       有了好的创意和知识挖掘,下一步就是创造良好的游客体验,包括合理设计游览路线和停留时间,每个景点的内容介绍和活动设计。为了减少对景观的视觉干扰和对脆弱环境特别是古迹的破坏,国外会尽量少在现场竖介绍牌。景区一进门的游客中心,会让游客能大致有个了解,并获知保护事项(如不得挖掘刻画,不得采摘城内植物)以及安全健康须知。另外,还会在发给游客的小册子、折页上,配有详细介绍,可供将来细读和留作纪念。

       我至今还保留着在国外旅游得到的这些小册子合折页,有的彩印精美,有的简朴单色,共同之处在内容翔实,起码会有简图指出主要景点和兴趣点。人文部分有历史沿革介绍、文物古迹的图片;自然部分会介绍当地特有动植物及其价值等。也就是说,会把前期作诠释计划收集挖掘的知识反映到小册子里,让游客愿意永久保留,将来拿出来重温,也能口口相传攒口碑。

       国内景区门票价格畸高,绝对值与欧美不相上下,若相对收入水平就更离谱,却往往连个折页都没有,或是很少免费随票赠送,明摆着只管赚钱,连自我宣传都懒得做、舍不得。即使有,也多追求豪华,用纸高档,内容则马虎,结果成本窜升,更有借口不免费发。而那些又厚又沉的介绍,长途旅行的游客也不愿携带。发达国家很多景区的旅游介绍用纸轻薄简单、单色印刷,却丝毫不减其价值。

       说到给景点起名字,国内的自然景区如雅丹地貌、桂林山水往往爱以动植物形状而冠名,而国际旅游专家认为这样不但会束缚游客的想象力,还会使景观琐碎化,甚至庸俗化。国外一般很少这样做,如美国西部的大峡谷和毗邻的犹他州景区,若搬到中国,很可能就被冠之以“三炷香”等形似但俗不可耐的名字。所以,面对国外游客,如果想吸引这些人入境游,我们势必要考虑其审美倾向。

       国内民族村寨类景点常见出租民族服装照相,一般就是收钱、穿衣、照相,干巴巴的商业过程而已。国外好的作法是,顺便介绍民族服饰的文化,比如适用的身份(未婚还是已婚)、场所、穿戴上的讲究和禁忌等,让租衣照相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给游客带来更丰富的知识。钱赚得文明,掏钱也觉得值。

       赚钱含蓄的不止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如此,特别是宗教发达的地方。在巴厘岛,很多有名的印度教古寺已成旅游热点。入口不设售票处,而是放个捐赠箱,没有数量要求,全凭您看着给。人们大多不好意思过门一毛不拔,而是参照其它类似寺庙门票价格放入钞票,无论多少,总能得到守门人的微笑致谢,让人钱掏着舒服、情愿。

       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的布展水平近些年突飞猛进,硬件上几乎和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在解说文字和介绍等软件上仍有差距,知识性的挖掘不够,缺乏细节。前几年德国借了国内兵马俑巡回展览,同时展示德国考古人员与中方合作的研究成果。兵马俑上原是有颜色的,这个展览就注意到了介绍不同颜料的成份、配制工艺和上色技术等细节,令人饶有兴趣。可以说欧美人和日本人的审美素质,和他们日常的耳濡目染直接相关,养成高素质后对知识性更有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科技馆曾经的《天工开物》展的陈列品介绍,是国内少见的达到德国标准的,这当然得益于“科技”展的主题。这个展览中英文对照,翻译得相当地道。不过,我还是无意中发现了英文解释反倒比中文更详细和准确。比如中文介绍展品的质地和制作工艺时,沿用了文物展览习惯的俗名,如XX玉、镏金XX……英文没有中文如此众多而优雅的别名,就只能直截了当地说出其现代名称甚至化学成份,以现代常识让普通人能懂的书面语言解释工艺。这样一来,英文解释往往比中文的长出一大截,当然,咱汉语一向比英语简炼含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